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题复习之论证思路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05:33:12
文档

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题复习之论证思路

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题复习之论证思路                     内乡县余关初中李玉平复习目标学会梳理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复习重点与难点用语言规范准确表述论证思路。教法学法教师重方法引领,点拨,学生自主、合作重练习。复习过程一、导入并板书:同学们,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会撬起整个地球。对于我们九年级学生来说,给我一种方法,我会成功拿下中考。今天我们一起共同探讨梳理论证思路的方法。板书:论证思路二、知识竞答师:首先我们进行知识竞答,看哪些同学回答得又流利有正确。(大屏幕出示问题
推荐度:
导读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题复习之论证思路                     内乡县余关初中李玉平复习目标学会梳理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复习重点与难点用语言规范准确表述论证思路。教法学法教师重方法引领,点拨,学生自主、合作重练习。复习过程一、导入并板书:同学们,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会撬起整个地球。对于我们九年级学生来说,给我一种方法,我会成功拿下中考。今天我们一起共同探讨梳理论证思路的方法。板书:论证思路二、知识竞答师:首先我们进行知识竞答,看哪些同学回答得又流利有正确。(大屏幕出示问题
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题复习之论证思路

                      内乡县余关初中   李玉平

复习目标

学会梳理议论文的论证思路。

复习重点与难点 

用语言规范准确表述论证思路。

教法学法

教师重方法引领,点拨,学生自主、合作重练习。

复习过程

一、导入并板书:

同学们,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会撬起整个地球。对于我们九年级学生来说,给我一种方法,我会成功拿下中考。今天我们一起共同探讨梳理论证思路的方法。

板书:论证思路

二、知识竞答 

师:首先我们进行知识竞答,看哪些同学回答得又流利有正确。

(大屏幕出示问题,学生抢答。)

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

2、什么叫论点?

3、论据有几种类型?

4、什么叫论证?

5、常见论证方法有:

6、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是:

师: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知识,对于我们的阅读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有如下要求:(师出示课标要求,学生齐读)

能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和材料,发现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师:我们再来了解近年来河南中考考查论证思路的题型 。

(出示2010年—— 2014年论证思路阅读题和分值,生看大屏幕。)

(2010·《匠人与大师》)  请简述本文的论证过程。(4分)

(2011·《坚持“一件事原则”》) 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③——⑥段的论证思路。(4分)

(2014·《读书与阅历》)请简要分析③段的论证思路。(4分)

师:由课标要求及论证思路在中招考试的分值可以看出:论证思路在议论文阅读考试中必不可少,非常重要。因此请看本节课的复习目标。 

    出示复习目标:生齐读 

师:针对考试,就是要求我们能用语言规范准确地表述论证思路。下面我们默读培根《论美》中的这段话,思考、分析,从中寻找,归纳出梳理论证思路的具体方法。

(大屏幕出示语段及四个问题)

三、甄题辨法。

师:同学们默读语段,思考下边的四个问题,在导学案上做好批注。

 ① 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②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③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 ④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思考:

1、本段有几层?1分    

2、找出表示观点的句子。 1分       

3、分析句子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2分

4、简述本段的论证思路。4分

师:批注好了,以四人为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答案。

师:(2分钟已过)请举手站起来,口述四个问题的答案。

生1:本段分三层。

生2:观点是:只有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美。师:观点一定要简明。

生3:第一句是采用比喻论证,将美的外貌比作“盛夏的水果”,论证外在美是难以保持的;第二句采用举例论证,举许多美人的事例,从反面论证。

师:这位同学读懂了首句中“美”的真正含义,外在美,很好。第二句是概括性事例,就是采用举例论证。

师:读懂了每句的意思,加上表示序数的词语“首先,接着,然后,其次,再次,最后”第四题的答案就行了

生4:本段首先以“盛夏的水果”为喻,指出形体美难以保持;然后举许多美人“有过放荡的青春”的例子从反面论证;最后观点:只有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美。 

师:这位同学回答比较完整,强调“本段” “反面”“ 归纳”三个词语的运用。

师:根据我们刚才做题的步骤,试着总结一下论证思路的解题思路。

生5:我认为解题思路是:先划分层次,再找出观点,再找出论证方法最后加上序数词。

(师板书:分层次  找观点  辨方法  套模式)

(大屏幕出示:1.解题思路:分层次→找观点→辨方法→套模式

2.常见答题形式:  

首先……;接着……;  然后……;  最后……。

温馨提示:

(一)明确文段观点。 

(二)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先说了什么,后说了什么。

(三)明确论证方法。 

(四)明确论证的角度是正面论证还是反面论证。

分析论证思路,就是在理清层次的基础上加上 “首先,接着, 然后,其次,再次,最后”表示起承转合的序数词。 

建议:连词﹢论证方法﹢论据概括﹢观点  )

师: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牢记提示内容。

四、学以致用

师:掌握了方法,我们就要把它运用到实践中,下面来看这个语段。(出示“嫉妒不但害人,而且损己。”这一语段)

演练场一

嫉妒不但害人,而且损己。从心理上来分析,嫉妒犹如毒虫,常常会把妒者自己的心灵啃啮得满目疮痍。他们往往把旁人的成功视作自己的失败,把旁人的幸福看成自己的痛苦,整天处于一种极不舒畅、极不安宁的景况之中难以解脱,无来由的恨是他们唯一的心理活动。试问,这样的人生尚有何乐趣可言?更有甚者,读者熟知的“三国”故事,其中就有周瑜因妒而气死自己的例子。虽然这种极端并不多见,但嫉妒伤身确是事实。至于由嫉妒引起的不良行为,诸如造谣、诬陷和打击,更是可能触犯刑律,其下场难道不是十分可悲的吗?

要求:请简述本段的论证思路。(4分)

师:要求:默读语段,先表上句子序号,准确划分层次,分析每层的内容,在导学案上写出本段的论证思路。

(2名学生在黑板上展示。)

(教师巡视台下学生练习情况。)

师:写好后同桌俩在一起讨论。

(1名学生上台对板演的同学进行评价)

师:评价时从书写和内容两方面进行,两项满分均为4分。

生:本段首先提出论点:“嫉妒不但害人,而且损己。”;然后采用比喻论证和举周瑜因妒气死自己的事例,论证嫉妒害人害己;最后再次证明嫉妒害人也损己。

生1:这位同学书写工整,排版整齐,字大小匀称,所以我给他满分;内容上,他划分了三层,并恰当的运用用了序数词,观点准确,论证方法也正确,但第三层没有写出论证方法,所以我给他3分,本题一共给他7分。大家有意见吗?

(学生没人举手)

师:这位同学评价很不错,但看第二层到底证明了什么?是害人害己?

生:不是,是害自己。

师:从几个方面论证呢?

生:损害心灵和伤身两方面论证。

师:因此本段可以分三层,像这位同学一样,也可以把中间的一层分为两部分,就是四层了。所以层次划分不是固定的。

师:板演的同学很细心, “本段”二字让题答得非常完整。最后一层从“诸如造谣、诬陷和打击”可以看出运用的是举例论证。

(出示参,学生自评)

大屏幕出示:本段首先提出论点:“嫉妒不但害人,而且损己。”(1分);然后采用比喻论证将嫉妒比作毒虫,论证嫉妒会损害人的心理健康(1分);接着举周瑜因妒气死自己的事例,论证嫉妒确实伤身(1分);最后列举嫉妒害人的例子,再次证明嫉妒害人也损己(1分)。

师:内容能达到4分的同学请举手;达到3分的同学举手.

(教师做好统计并加分。)

(过渡语)师:大部分同学已经掌握并能正确的表述下来,接下来,我们乘胜追击,再接再厉,请看语段二。

(出示演练场二 )

古语也有“学书纸费,学医人费”的说法。不费纸,学不好写字;不费人,学不好医术。一位成名的书法家,送你一幅字,在背后不知他撕毁了多少张纸,才成就这一幅字。更不要去细数他当年学习过程中墨池皆黑、废纸成堆的境况了。一位医术精湛的大夫,必然诊治得多、观察得多,也累积了许多误诊的教训。古谚说“巧者不过习者之门”。只要不怕错误,反复学习,便能达到巧妙的境地。

师:请简述本段的论证思路。

生展示:本段首先引用古语写出反复学习的重要,接着举出学书、学医两个事例写出要想成功就要不怕错误;然后用道理论证说明反复学习的重要性;最后点出“只要不怕错误,反复学习,便能达到巧妙的境地”的观点。

生评价。

师补充:答题要注意文体,议论文不能用“写出”“说明”这类词语,应该用“阐述”“阐释”“强调”这类词语,写出一般用在记叙文,说明用在说明文。最后应该是“归纳观点”而不是“点出”。观点在段末,前面内容

出示参学生自评。

(本段首先引用古语写出不怕错误反复学习的重要,接着举出学书、学医两个事例阐释要想成功就要不怕错误;然后引用古谚道理论证强调反复学习的重要性;最后归纳出“只要不怕错误,反复学习,便能达到巧妙的境地”的观点。)

师:语段一观点在开头,语段二观点在结尾,针对这两类语段,答题格式也有不同。

观点在开头:  格式:本段首先提出什么观点;接着用 … …事例或名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最后再次突出观点或联系现实提出希望……。

观点在结尾:  格式:本段首先举出(引用) … …事例(名言)(从正反两方面)证明  … …;然后又举出(引用) … …事例(名言)证明  … …;最后得出什么结论或归纳… …观点。

五、盘点收获

师: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通过本节课的复习,我真正知道了什么叫论证,学会了分析论证方法和论证内容。

生:我学会了运用四步梳理法解答论证思路这种题型。

…… 

  师:同学们,请带着本节课的收获,我们走进中考试题。

六、中考链接(2014北京怀柔)              

小议传统读书教育 

                                   周远斌

①传统读书教育是成功的。童年之时饱学于身者,数不胜数。从近、现代之交的学者身上,还能看到这一点。

②陈寅恪先生,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童年饱学者。陈家重视对子孙的教育,不但开设家塾,而且还办学堂。倡导新文化运动的鲁迅和胡适,亦受惠于传统的读书教育,孩童之年在学识上也已有了很好的积累。鲁迅七岁入私塾读书,《百家姓》、《神童诗》等书即此时期读的。胡适四岁入私塾,期间读完了四书五经、《孝经》和《资治通鉴》。

③一个人读书怎么样,关键在读书习惯、读书能力和读书情趣的培养。孩童时期是一个人开发心智、引导情趣、培养习惯和技能的最佳年龄段,若能在这一年龄阶段培养出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嗜好,锻炼出一定的读书技能,这将会影响其终生。传统读书教育的成功,就在于此。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先生,一生“暇则读书,虽寝食不辍,怠以枕,餐以饴”,钱基博先生读书之勤奋,与其童年之时所受的传统读书教育有直接关系。

④古代读书,重记诵。孩童时期读书,以记诵为主,待成人后,读书也特别强调记诵。只有记诵精熟,才能融会贯通,章学诚深知记诵之重要,把记诵比作“学问之舟车”。

⑤古代读书,还重朗读。朱光潜先生曾说,朗读“是学文言文的长久传统,过去是行之有效的”。“五四”以后,朗读渐不为读书者所重。

⑥古代读书,更重学养。诵诗读书以养心缮性,为古代读书人之共识。钱基博先生继承了古代的读书精神。陈寅恪先生也特别重视学养,曾言:“学德不如人,此实吾之大耻。”

⑦记诵乃积累之功,朗读乃反复之功,学养乃学识修为之功。取传统阅读之长,我们的读书会有更大的进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文章④⑤⑥三段分别是从那两个角度论述古人读书的?从语义上说,三段是什么关系(3分)

                                                                                                                                              3.请你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过程。(4分)

4.第③段中加点的“这”字指代什么内容?(2分)

5.请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就文章内容的某一方面谈谈你的见解。(2分)

师:写好后,由组长负责评讲。

师:由积分可以评价出今天的优胜小组是?

生:优胜小组是二三小组。师:祝贺我们的优胜小组!最后祝愿大家2015年中考取得理想的成绩!

附:板书设计

论证思路

分层次—— 找观点——辨方法——套模式

 

文档

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题复习之论证思路

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题复习之论证思路                     内乡县余关初中李玉平复习目标学会梳理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复习重点与难点用语言规范准确表述论证思路。教法学法教师重方法引领,点拨,学生自主、合作重练习。复习过程一、导入并板书:同学们,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会撬起整个地球。对于我们九年级学生来说,给我一种方法,我会成功拿下中考。今天我们一起共同探讨梳理论证思路的方法。板书:论证思路二、知识竞答师:首先我们进行知识竞答,看哪些同学回答得又流利有正确。(大屏幕出示问题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