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劳动世界,理解劳动意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1、通过技术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劳动体验,形成对劳动的初步认识。
2、培养认真负责、遵章守纪、团结互助、保护公物以及爱惜劳动成果的晶质,形成良 好的劳动习惯。
(二)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学习,学会生活自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1、掌握生活必备的技术根底知识与根本技能,学会生活自理。
2、建立生活中的主体意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积极参与技术实践,掌握根本的技术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一般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常见材料,学会使用一些根本的工具。
2、了解设计与制作的根本程序和方法,并进行简单的工艺品和技术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教育的实际效果出发,选取内容,确定方法, 安排实施方案。在完成根本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发挥我镇资源优势,形成我校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传统和特色。
二、教材分析
三年级以手工编织制作为主,与上册比照要求制作中牵涉到的技巧要多一些,要求高一点,难度提高了许多。它是学生自主翱翔的世界,也是学生走向生活的起点。为学生一生的开展奠定必备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根底。
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
1.劳动与技术教育要以学生的动手编制实践为主,寓思想教育于劳动实践之中,把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掌握知识、技能有机结合起来。
2.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很好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动脑能力,在书本内容的根底上,有方案、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制造性思维。
3.注重与劳动与技术课所涉及到的一些知识,如卫生教育、平安教育、环境教育等,提高学生多方面的综合素养。
三、 知识现状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1人。学生都来自农村,但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宠爱,大局部孩子没做过家务劳动,缺少肯定的劳动意识和技能,只有少局部来自家庭条件较差的外来务工子女从小就参加劳动,尤其是家务劳动,有较好的劳动习惯和技能。但根本上学生对这门课充满了兴趣。
四、教研专题及教学措施。
教研专题: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劳动能力
1、强调具有开放性,尽量加大容量,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注意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通过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在劳动实践中树立学生的劳动观念,体会劳动制造财富的道理,培养制造精神,并在劳动实践中学会观察世界、认识世界。
4、由于局部作品难度较大或内容较多,故课内完成有肯定的困难,教师可让学生学会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作品,也可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继续完成作品,对于完成的作品应及时进行评价,如设立制作奖、创意奖等。
五、 教学安排
周 次 | 教学内容 | 课时 |
1--2 | 变换的花结 | 2 |
3--4 | 五彩的小花 | 2 |
5--6 | 纸编草帽 | 2 |
7 | 挂历的妙用 | 1 |
8 | 叶形盘 | 1 |
9 | 自制盘垫 | 1 |
10 | 中国结 | 1 |
11 | 手编毛线电 | 1 |
12 | 针钩毛线垫 | 1 |
13 | 温暖的围巾 | 1 |
14 | 小方蓝 | 1 |
15 | 小滕娄 | 1 |
16---18 | 全面复习考查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