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目的
规范针规校验的操作,确保针规的测量精度处于受控状态,检验结果真实、可靠,以确保产品品质。
2.0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0.06mm-10.00mm针规的内部校验。
3.0校验设备
数显千分尺(量程:0-25mm;分辨力:0.001mm)。
4.0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20±5)℃
相对湿度:≤80%RH。
校准前被检测量设备在规定温度下恒温不少于2h。
5.0校验方法
5.1外观
目力观察:针规的测量面不应有锈迹、毛剌、黑斑、划痕;
5.2示值误差
5.2.1将针规一端置于数显千分尺测量面进行量测(距边0.5mm),每端测量二次(测量线应垂直针规轴心),再重复此步骤测量另一端;(测量位置见下图)。
A B Y
X X
A B Y
5.2.2将量测结果之最大值与最小值记录于《针规校准记录表》上。
5.2.3针规的最大允许误差不应超过表1的规定。
表1 最大允许误差 (单位:mm)
测量范围 | 0.06~3.0 | 3.0-6.0 | 6.0~10.0 |
最大允许误差 | ±0.003 | ±0.004 | ±0.005 |
5.4校准结果处理
5.4.1针规需做好上油保养工作,校准完毕后放入盒内存放。
5.4.2将标准件作适当之保养(必要时,擦拭防锈油)后,并恢复原来包装。
5.4.3符合5.2规定的针规在包装盒贴上《校验合格》标签,并给出下次校准日期;不符合5.2规定的针规,应使用或报废。
5.5校准记录
校准完后需填写校准记录由实验室或档案室保存至少3年。
6.0校准周期
校准周期一般不超过一年,凡在使用过程中经过修理或示值调整的均需重新校准。
7.0参考文件
JJF1207-2008针规、三针校准规范
JJF1071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
JJF100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GBT/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8.0记录表格
内校合格证
针规校准记录表
内校合格证
内校合格证 | |
仪器编号 | |
校准日期 | |
复效日期 | |
校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