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公示
1. 高新技术产业区开发现状及教育功能区规划概要
1.1 高新技术产业区一期
开发现状:江宁科学园1994年5月由南京市授牌成立,至2000年仅开发了1-2平方公里,2001年江宁撤县设区后,科学园的建设步伐加快,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基本完成高新产业区一期14.3平方公里的招商引资任务。高新技术产业区一期具体范围为东至城东路,北至天元路,西至秦淮河,南至二环线。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区一期用地已经基本布满项目(已建、在建或拟建),产业定位为:信息产业、电子产业、机械加工、轻工及房地产业。现有引进项目类型主要为机械加工、房地产、电子、轻工、医药、食品加工等,基本符合其产业定位要求,以无污染的一类工业为主,现有电子行业中无电路板生产类污染较重的企业,机械行业以简单机械加工为主,废水中污染物以石油类、COD、SS为主,有少量工艺废气排放。在已建、在建企业中大部分企业都只建成一期或部分工程,部分项目的后续工程尚未申报,尚无法确定产业区一期完全建成后是否存在机电行业的酸洗废气。经估算产业区除一类工业外,还会有少量二类工业。
1.2 教育功能区
总体功能定位:设施齐全的高等院校集中区;先进的高新技术研发基地;江宁区的文化体育中心与商业副中心;环境优美、富于特色的生态现代化园区。
整体规划布局结构:①利用方山和青龙山之间自然山垅形成教育功能区横向的生态走廊,通过生态保护区、公园、高尔夫球场和旅游绿地等绿化开敞空间的沟通与联系,共同构成生态园区的整体形态;②以南北向的教育功能区中心共享带为发展主轴,结合主要道路作为基本骨架形成园区城市空间构架;③多层次的服务中心。城市级中心:教育功能区中心区,承担行政、文化体育、旅游服务功能。园区级中心:在教育功能区公共功能共享带中,设置三个园区级中心,承担园区的商业、文化服务功能。居住区级中心:沿方山居住区设置居住区级中心,该中心是组织社区生态与服务的重要单元。
居住用地:分为两类,一类为服务于大学的教师公寓用地,二类是面向市场的房地产开发用地。教师公寓分为三片,结合大学校区相对集中布置,房地产开发用地结合方山风景区集中布置。规划居住用地327.96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13.8%,其中教师公寓用地163.14公顷,占6.8%,房地产开发用地1.82公顷,占7%。
工业用地:性质均为高新研发用地,规划区内不设置对居住和公共设施有干扰和污染的企业,工业用地50.06公顷,占建设用地的2.1%。
公共设施用地主要包括:①教育科研用地900.61公顷,占建设用地的37.8%;②商业性公共设施用地,包括商业用地、旅馆用地、商业性办公用地、旅游度假及游乐用地,用地面积94.69公顷,占建设用地的4.0%;③文化、体育、医疗用地,不局限于服务教育功能区,同时向江宁区和南京市开放,用地面积169.44公顷,占建设用地的7.2%。
污水工程规划:规划排水为雨污分流制,教育功能区废水通过提升泵站进入科学园第一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该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规模为8万t/d,分二期建设,一期工程4万t/d,预计于2006年底、2007年初建成试运行,采用以双沟氧化沟为主体的二级生化处理方案,尾水排入秦淮河。区域污水管道沿道路或自然水体岸边布置,污水管径为d300-d1100毫米,地面较高区域的污水以重力方式排出,地面较低区域的污水以机械方式排出。
2. 区域环境影响
⑴水环境影响
高新技术产业区一期建成后废水排放量为1.99万吨/日,教育功能区建成后废水排放量为:4.27万t/d,废水排放总量为6.26万t/d,所有生活、工业废水均进入科学园第一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排放,排入污水厂的污染物量为:COD为31.3t/d,氨氮为2.19t/d,BOD5为18.78t/d,总磷为0.5t/d,悬浮物为24.04t/d,石油类为1.25t/d。
江宁科学园(高新技术产业区一期和教育功能区)产生的污水量为6.26万t/d,其中工业污水为1.1万t/d。本次评价区域污水接管量占科学园第一污水厂的78.25%,评价区域排入污水厂的工业污水量占科学园污水接管总量的13.75%。由于科学园污水厂主要接纳生活污水,可生化性好,因此区域废水不会对科学园污水厂的处理工艺(以双沟氧化沟为主体的二级生化处理方案)造成冲击。
⑵大气环境影响
科学园本次评价区域由协鑫热电厂集中供热,故其燃料燃烧废气可在热电厂中平衡,其中SO2排放量为99.2t/a,烟尘为99.2t/a,高新技术产业区一期还有少量工艺废气排放,分别为:NOx为6.98t/a,SO2为5.8t/a,HCl为1.61t/a,苯为2.835t/a,甲苯为10.206t/a,二甲苯为17.334t/a。
高新技术区一期面源对各关心点的增加值较小,叠加影响分析标明:除HCl现状超标外,其余因子均满足标准要求。根据《南京协鑫热电有限公司2×48MW热电工程》环评报告中大气影响预测及评价结论,该工程烟气污染物排放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不大,本次评价区域位于热电厂东北侧,即上风向,且相距大于4.5km,故热电厂对本次评价区域影响较小。
⑶噪声环境影响
随着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企业的入驻,建筑施工噪声、道路交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将会加剧,各园区本次规划范围建成后,除工业噪声影响外,还有交通噪声的影响。届时进出园区车辆造成的交通噪声将成为主要噪声源。
高新技术产业区一期和教育功能区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分别为38.8dB(A)和43.3dB(A),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均低于45dB(A),经分析可以满足相应声环境功能要求;一般交通噪声可能会造成道路两侧噪声超标。
⑷固体废物环境影响
高新技术产业区一期和教育功能区产生的固废总量为72476.95t/a,其中:一般工业固废7419.2t/a,危险废物2857.75t/a,生活垃圾62200t/a。
固废临时堆放时,因表面干燥而引起扬尘,会对周围的大气环境造成影响;临时堆放点由于雨水浸淋会产生固废渗出液,一方面渗出液与滤沥液会改变土壤结构,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动,阻碍植物根茎生长,有毒物质累积造成土壤性质的变化、质量的下降,另一方面会污染地表水与地下水,造成整个地区水环境质量的下降;危险废物,本身可能带有一定的毒性与腐蚀性,因此在临时堆放、运输及处置过程中,由于一些不可预见、不可控制的突发事故,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⑸生态环境影响
工业用地增加,总体上对生态环境有不利影响,原来的农业生态系统对生态环境的多样性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缓冲和稀释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而工业用地对生态环境产生胁迫和压力,用地类型由农业改为工业对原有植物和土壤生物产生不可恢复的影响,这些生物失去了原有的生境。
⑹事故风险评价
污水处理设施故障主要表现为科学园第一污水处理厂因设备故障或检修导致部分污水未经过处理直接排放,事故最大排放量为一组2万吨进水量,经预测超标段主要为秦淮河江宁段,对秦淮河江宁下游河段影响较小。热电厂非正常工况分为两种即除尘器非正常工况和CFB脱硫非正常工况,在非正常工况下,热电厂对周围环境SO2日均浓度有一定影响,但本次评价区域与热电厂相距较远(≥4km),故非正常工况热电厂对本次评价区域影响较小。
根据高新技术产业区一期现有进驻项目情况,可能会产生少量酸性废气;使用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毒有害溶剂,酸性溶液及溶剂在贮存及使用过程中如处置不当易发生泄漏等风险事故,会危及居民及师生安全。
科学园需根据环评报告中提出的事故预防措施、安全管理以及安全防范体系建设方案以及事故风险应急措施等要求,提高园区整体的应急能力,避免重大污染事故发生。
3. 环境影响预防和减缓措施
3.1 水污染控制
⑴加快雨污分流排水的建设,确保废水由污水处理厂接管
⑵做好各企业废水的预处理;各企业应按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原则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确保各类废水得到有效收集和处理等
⑶废水的综合利用及节水措施
⑷园区水系综合整治
3.2 空气污染控制
集中供热;废气污染物控制工程:如减少无组织排放等;合理确定能源结构利用方案:由协鑫热电厂集中供热,居民生活采用天然气;加强绿地系统建设。
3.3 声污染控制
加强建筑施工噪声管理,加强工业噪声污染控制,加强交通噪声防治和管理,控制社会噪声污染,利用绿化隔离带有效控制噪声污染。
3.4 固废污染控制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处置率达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无害工业垃圾应视其性质由业主进行分类收集,按照循环经济思想的指导,立足回收再利用,开发上下游产品,实现资源化。危险废物的处置、转运应按江苏省省颁发的《江苏省危险废物管理暂行办法》、江苏省环境保护厅颁发的《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和《关于开展危险废物交换和转移的实施意见》等有关规定执行。生活垃圾管理由环卫部门收集、转运,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
3.5 其它
⑴实施清洁生产,对科学园实施ISO14000体系认证并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规划,建立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建立与生态产业示范园区相适应的资源管理与服务的理念与模式。
⑵加强交通干线两侧绿化隔离带的建设,尽量减少交通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⑶加强文物保护,对国家一级保护文物——萧正立墓周边建设进行严格控制,规划设置50m宽的保护隔离带。
⑷加强生态保护建设。
4. 报告书评价结论
江宁科学园(高新技术产业区一期和教育功能区)选址基本符合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东山新市区总体规划、江宁区近期建设规划的要求,所规划的环保基础设施可以做到达标排放;但高新技术产业区一期内用地布局较混杂,教育功能区易受周边工业园区影响。因此,在高新技术产业区一期和教育功能区的发展规模在现有规划范围内、对高新产业区一期区内用地布局进行逐步整合、调整并对后续进区项目严格把关、落实各项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及总量控制要求的基础上,本次评价区域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从保护教育功能区的角度出发,江宁科学园应适当控制高新技术产业区二、三期发展规模并对产业进行合理布局。综上所述,从环保角度论证江宁科学园(高新技术产业区一期和教育功能区)在该地建设基本可行。
5. 索取简本方式和期限
公众如需要报告书简本请于2006年7月5日前以email方式索取。联系邮箱:***************
6. 征询意见主要事项
⑴征询意见形式
根据以下格式填表,反应您对本次江宁科学园(高新技术产业区一期和教育功能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看法和意见。
⑵意见提交具体形式
以电子邮件形式将您填写的表格发送至以下邮箱:***************
⑶意见提交时间
请于2006年7月5前提交您的建议。
公众参与调查表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简述 理由 | |||
职业 | 职务 | 文化程度 | ||||
住址 | 联系方式 | |||||
科学园概述:本次评价范围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区一期和教育功能区两部分,总面积约38平方公里,高新技术产业区一期以高新技术产业及房地产为主,产业主要为一、二类机械电子和轻工;教育功能区规划发展为设施齐全的高等院校集中区、先进的高新技术研发基地等。 | ||||||
1你认为区域的开发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吗? A作用很大 B作用不大 C没有作用 | ||||||
2要保持区域良好的投资环境,你认为区域建设中最重要的环境问题是: A水 B大气 C生态 D声 E固体废物 F其它 | ||||||
3你认为区域的总体布局是否合理? A合理 B不太合理 C不合理 | ||||||
4你认为区域目前的水环境现状为: A一般 B轻度污染 C严重污染 | ||||||
5你认为当地空气质量现状为: A较好 B一般 C已受污染 | ||||||
6你认为当地声环境现状为: A较安静 B一般 C较吵 | ||||||
7你认为区域的开发对水环境影响的最主要因素为: A生活污水 B工业污水 C其它 | ||||||
8你认为区域的开发建设会对你的生活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吗? A影响很大 B影响不大 C没有影响 | ||||||
9你认为区域的开发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如何? A有利影响 B无影响 C不利影响 | ||||||
10你认为区域的建设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如何? A有利影响 B无影响 C不利影响 | ||||||
11你认为区域的建设对渔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如何? A有利影响 B无影响 C不利影响 | ||||||
12你认为区域的开发对基础设施(如道路交通、文教、供水)的影响如何? A有利影响 B无影响 C不利影响 | ||||||
13你认为区域的建设对社会安定的影响如何? A有利影响 B无影响 C不利影响 | ||||||
14你认为区域建设的态度是: A支持 B有条件赞成 C反对 | ||||||
15你对区域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在环境保护方面有什么要求和建议(请用文字简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