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试题卷
(全卷四个大题,共30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
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Zn—65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1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的序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P=0.722,D=0.62】
A.煤气燃烧
B.钢铁生锈
C.葡萄酿酒
D.
酒精挥发
2.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P=0.708,D=0.61】
A.分离空气得到的氮气常用作保护气
B.空气中的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四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D.二氧化碳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3.下列生活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P=0.801,D=0.55】
A.铜火锅
B.紫砂壶
C.木桶
D.手机塑料外壳
4.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得到溶液的
是【P=0.874,D=0.43】
A.食盐
B.蔗糖
C.面粉
D.味精
5.科学施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下列属于氮肥的是
【P=0.749,D=0.】
A.CO(NH2)2
B.KCl
C.K2SO4
D.Ca(H2PO4)2
6.下图是配置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以
下说法错误的是
① ② ③ ④ ⑤
A.该实验的操作顺序为③②④⑤①【P=0.614,D=0.4】
B.称量时如果发现指针偏向右边,应向左盘添加氯化钠C.配制该溶液需要称取5g氯化钠,量取100mL水
D.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
7.三氧化二铬(Cr2O3)可以用作某些化学反应的催化剂。(Cr2O3)中Cr 元素的化合价为
A.+2
B.+3
C.+5
D.+6【P=0.679,D=0.62】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P=0.657,D=0.58】
A.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
B.钛合金可用于制造人造骨
C.铅是制作铅笔芯的主要材料
D.金刚石镶嵌在玻璃刀头上用来裁玻璃
9.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P=0.685,D=0.61】
A.加热液体
B.滴加液体
C.加热蒸发
D.测定溶液pH
10.某物质在O2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物质是
A.硫
B.木炭
C.红磷
D.镁条【P=0.677,D=0.】
11.下列对有关燃烧及灭火事例的解释错误的是【P=0.687,
D=0.53】
A.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给煤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
B.用嘴吹燃着的蜡烛,蜡烛熄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炒菜是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了空气
D.酒精洒到试验台上着火,用湿布覆盖——隔绝空气又降低了温度
12.铈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它在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铈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8
B.铈属于非金属元素
C.铈元素的元素符号为Ce
D.铈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P=0.827,D=0.48】
13.下列粒子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P=0.688,D=0.52】
A.电子
B.原子
C.分子
D.离子
14.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P=0.827,D=0.48】
A.O2
B.SiO2
C.MgCl2
D.KClO3
15.下图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对相关粒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P=0.699,D=0.59】
A. ①②属于同种元素
B. ②④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
C. ①③都容易失去电子
D. ②④形成的化合物为NaCl
16.下列数据为常见水果的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P=0.811,D=0.54】
A.杨梅pH=2.5
B.苹果pH=4.1
C.菠萝pH=5.1
D.柿子pH=8.5
17.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0.541,
D=0.52】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
个数比为1:1
18.蔗糖是储藏在某些植物中的糖,它的化学式为C12H22O11,它是食品
中常用的甜味剂。下列有关蔗糖的说法正确的是【P=0.565,
D=0.57】
A.蔗糖属于有机化合物
B.一个蔗糖分子由45个原子构成
C.蔗糖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蔗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1
19.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P=0.53,D=0.4】
选项物质鉴别方法
A氧化铜粉末和铁粉用磁铁吸引
B氢氧化钠和铵加水后测温度变化
C氯化铵和硫酸铵加入熟石灰粉末研磨
D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点燃后闻气味
20.某化学小组在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
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他们对所得滤液和滤渣有如下描述:【P=0.16,D=0.22】
①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
②滤渣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和Zn
③若滤液呈蓝色,则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④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没
有AgNO3和Cu(NO3)2
上述四种描述正确的个数为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1.小张同学用某固体物质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实验判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P=0.394,
D=0.31】
B.溶液b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溶液d中溶质质量可能大于溶液e中的溶质质量
D.溶液d和溶液e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同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
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包含5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
分,共计34分)
22.(6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P=0.52,D=0.87】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O ;②两个氢原子
2H ;
③三个二氧化硫分子 3SO2 ;④四个氢氧根离子
4NH4+ 。
+1
(2)在符号“H2O”中H正上方的“+1”表示,H右下角
的“2”表示。
23.(8分)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化学就在我们身边。【P=0.56,D=0.83】
①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填序号)
A.牛肉
B.植物油
C.米饭
D.蔬菜
②人体中含有50多种元素,若缺乏 元素会引起甲状腺
肿大。
③洗涤剂能够清除餐具上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功能。
④生石灰常用作某些食品包装中的干燥剂,它的化学式为 。
(2)能源和环境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P=0.65,D=0.72】
①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
等,它们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能源。
②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
化碳、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的雾霾
天气主要是由上述污染指数中的 造成的,下列措施
可减缓雾霾天气的是(填序号)。
A.露天焚烧垃圾
B.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替代燃煤发电
C.提升燃油品质,减少机动车尾气的污染
24.(8分)今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
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P=0.58,D=0.91】
(1)天然水多为硬水,生活中可通过使其转化为软水。
(2)家用净水剂中常使用净水,这种物质既能吸附水中
的异味和色素,又可粗略去除一些难溶性杂质。
(3)右图为实验室电解水的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与电源负极
相连的一端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是,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该反应的剧本类型是。
(4)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请例举
一种预防水体污染的具体做法。【P=0.6,
D=0.66】
25.(8分)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的运用。
(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填序号)
A.黄金饰品
B.铜导线
C.铁炒锅
(2)为防止铁制品锈蚀,通常在铁制品表面喷漆,其防锈原理是使铁制品与
隔绝。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但通常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的原因是。【P=0.68,
D=0.69】
(3)某兴趣小组欲探究Fe、Cu、Ag、R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R为
未知金属),进行了如下实验:【P=0.68,D=0.69】
图A 图B
①如图A所示,将四根金属丝同时插入烧杯中。甲中可观察到
的现象是铁丝表面产生 ,溶液有无
色变为浅绿色。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一段时间后,将烧杯中铁丝替换为R进行实验,如图B所示。
若甲中出现气泡,乙中无明显现象,则烧杯乙中的溶质是
,可得出Fe、Cu、Ag、R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
。
26.(4分)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
转化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P=0.21,D=0.54】
(1)若A、B组成元素相同,B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C为
气体单质,则A的化学式为。
(2)若B、C组成元素相同,A为黑色固体单质,C为可燃性气体化
合物,则B→C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A、B、C分别为NaCl、NaNO3、Na2SO4三种溶液中的一种,
则C是溶液。
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包括3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
1分,共计18分)
27.(3分)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
【P=0.49,D=0.83】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探究分子的性质
C.一氧
化碳还原氧化铁
(1)A实验中,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2)B实验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3)C实验在设计上存在的一个明显失误的是。
28. (9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A B C D E
(1)请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A、E装置组合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选择E装置收
集氧气的理由是
。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其目的是。【P=0.58,
D=0.71】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
体常用混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某同学利用下图除杂
装置,得到了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F中饱和NaHCO3溶
液的作用是。有同学认为只需用NaOH固体便
可以把杂质同时除去,你认为是否可行,说明理由
。
【P=0.38,D=0.78】
F G
29.(6分)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CuSO4、Na2SO4、Na2CO3、BaCl2、
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探究其组成,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NaCl、BaCl2溶液呈中心,经过思考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P=0.16,D=0.46】
请分析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可能含有。
(2)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为最终确定白色粉末的组成,还需要对无色滤液中呈碱性的物质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无色滤液中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Ⅰ:Na2CO3
猜想Ⅱ:NaOH
猜想Ⅲ:Na2CO3和NaOH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白色粉末的成分是。
四、分析与计算(本大题包含1个小题,共计6分)
30.(6分)100g某硫酸溶液恰好与13g锌完全反应。请计算:【P=0.26,D=0.70】
(1)生成氢气的质量。
(2)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