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激昂,报效祖国 |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
环境工程111班 |
孙立鑫 |
2012/4/14 |
青春激昂,报效祖国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作为一名当代青年,我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正在腾飞的新中国而骄傲,而自豪。出生在90年代的我们是被认为叛逆的一代,我们出生在物欲纵横的时代,受到了各种各样的诱惑:名利,金钱,享受……我认为我们应该坚实我们追求理想的信念和精神,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正确的认识我们身上的历史使命,来引导我们前行。
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正确认识中国文化在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中的重要地位”一文中认为:“科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定义应该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和中国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在借鉴和融会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东西文化交融的最高成就”。该文并且提出了两个重要问题,一是提出了 “广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狭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概念,从而从理论上正式确认了同志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思想的一贯性与连续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是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问题和中国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地位问题,为当前的“国学热”和“中国文化复兴思潮”找到了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理论依据,为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纵观改革开放至今30余年,新中国坚定了正确的信念,重新步入了世界强国的行列,深圳的腾飞,1998年的抗洪,2001年加入WTO,2003年抗SARS,2008年成功举办奥运会……令人振奋的事迹不
胜枚举。正是由于祖国的强大,今天我们才能在这里安心的读书,安心的学习。纵观全球局势:中东地区战火频繁,北非的政局动荡,索马里海盗的猖獗,南美人民的饥寒交迫,两极分化,那些看是强大的欧美国家仍然没有完全走出08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以及家常便饭似的示威,反观我国,尽管这些年经历了经济危机,泥石流,地震……,但仍然没有失去信心,没有被击跨,反而愈加强大愈加富强!这一切正是因为有了我们伟大的中国党的领导,坚定地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一理念而实现的,所以生活在如此盛世的我们如何不骄傲,如何不自豪!
那么被认为是叛逆一代的90后的我们又应该如何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事业呢?我认为我们应该坚实我们追求理想的信念和精神,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正确的认识我们身上的历史使命,去完成振兴伟大的祖国这一伟大事业。
当代青年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层次分明、各有侧重、各具功能而又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我认为当代青年的核心价值观应该包括“爱国,理想,责任,创新”这四大方面。其中爱国是精髓,理想是主题,责任是要求,创新是核心。
爱国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优秀传统,也是几千你如意的价值观念。作为当代的大学生,爱国不仅要具有爱国情怀,还要认识怎样才是爱国。要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自觉履行应对国家所进的责任和义务,这不仅要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忠于社会主义,还要弘扬社会主义精神,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要把实现
个人价值与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促进祖国的强大作为自己毕生的信念和价值追求。
价值是有层次的,而理想则是价值观最高层次的表现,他决定了价值主体的先进性,进而决定了其价值取向和价值实现的先进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也理应成为当代青年核心价值观的主题。为此,当代青年必须是有理想的青年,必须是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进而实现主义理想而奋斗的青年。
责任意识解决的是青年履行什么职能、执行什么任务的问题。青年只有确立起正确的责任意识,内在的价值诉求和精神动力才会持久不断地产生出来。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青年的神圣责任,是党的重托、人民的期望。只有把责任作为核心价值观来看待、来遵循,才能使青年具有献身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感,才能勇于承担责任,不断履践责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当代青年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必须和我国新世纪的历史使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目前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归根到底有赖于各个方面创新型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活动。创新价值观可以激励和孕育创新,形成创新发展的氛围,才能为创新发展提供引导和动力。没有创新的价值观,创新就既没有内在的动力,也失去了外在的条件。因此,创新理应成为当代青年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硬核和首要内涵。
总之,当代青年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抓住当代青年核心价值观的灵魂; 只有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才能把握当代,青年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只有树立共同理想,才能突出当代青年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只有认清自己的责任,才能实现当代青年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只有不断培养创新意识,才能使当代青年树立起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人。
“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中国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同广大青年紧密联系,党的事业离不开青年,青年的成长更离不开党.”
这是在纪念中国主义青年团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发言,这句话突出表明了党与青年密不可分的关系。进入21世纪,在世界科技高速发展,文明不断进步的今天,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担就落在了我们青年一代的身上,青年一代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我们国家和我们党的前途命运。
而谈到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从老一辈家和建设者的身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正是历史的需要,国家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
时代在召唤年轻人去坚定地履行新的历史使命。我们青年是青年中有较多机会接受现代科学技术教育的一部分人,是“科教兴国”战
略的受益者。我们在受益的同时,也应是“科教兴国”的实践者和完成者,应当义不容辞地挑起振兴祖国科技事业、迎接新技术挑战的重担,从而成为祖国振兴的中坚力量。我国要发展,就必须对外开放。而与外国人打交道,还得学会竞争,并且在竞争中努力取胜。
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衡量标准,不仅要看其智力因素即知识水平,更要看德育的种种表现。“德”的标准是很宽泛而实在的。但真正被称为人才的,至少首先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必须遵守国家法律,履行基本的社会道德。一个人道德品质不好,与社会格格不入,他的智商再高,也很难对社会做出贡献。千万不要忘记,当年掌管奥斯维辛集中营焚化炉的一批希特勒信徒中,就有戴着医学博士耀眼头衔的出色科学家。宋朝司马光在总结前人做人经验的基础上,曾特别强调了“道德足以尊主,智能足以庇民”的人才判断标准。据报道,前几年北京四中有位学生会,学习成绩很好,工作能力也强。在高三复习期间,有一家大型公司派人与他联系,为他提供免费到美国波士顿某大学留学的机会,条件是学成后需为该公司服务。尽管答应这个条件即意味着他可以不用参加当年残酷的高考,而到美国直接接受良好教育,还意味着他可以为自己并不富裕的家庭节省一大笔开支,并且他未来的事业也可能一帆风顺,但他最终还是拒绝了这个邀请。这名同学在高考中不仅考入了名牌大学,并在毕业后被分配到部门工作。可以说,他就很好地做到了国家需要与个人发展的统一,成为当代青年的光荣典范。
“五四”时期,青年学生们纷纷将“救国、救民”作为自己的最
高使命,如今爱国的表现已不再是救国,而是兴国、强国。当代生产力对科学技术的依赖越来越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家间的较量日益转向科技创新能力的制衡,一个国家的技术单凭模仿、引进已不能保证经济的真正优势。而我们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要想把自己更好的奉献于祖国的事业,奉献于党的事业,就必须勇于承认错误,努力完善自我。尤其对于参加党校的同学们,我们更应积极参加党校,学习党的先锋事迹。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帮助身边的同学与老师,更要严于律已,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及本专业的知识,做到人未入党,心已入党。虽然现在的我们仍然只是共青团员,但却应该以一名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
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我们理应担负起振兴祖国科技事业的历史重任,努力使我国尽早地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