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23:28:00
文档

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校核:审批: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总则1.1编制目的及依据1.1.1编制目的为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有效防范和及时处置隧洞水排放至***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增强项目应对环境保护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最大限度降低环境保护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维护职工和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确保项目环境安全,保障项目施工顺利开展,特制定本预案。1.1.2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标洞外施工
推荐度:
导读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校核:审批: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总则1.1编制目的及依据1.1.1编制目的为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有效防范和及时处置隧洞水排放至***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增强项目应对环境保护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最大限度降低环境保护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维护职工和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确保项目环境安全,保障项目施工顺利开展,特制定本预案。1.1.2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标洞外施工
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编制:

校核:

审批:

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总则

1.1编制目的及依据

1.1.1编制目的

为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有效防范和及时处置隧洞水排放至***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增强项目应对环境保护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最大限度降低环境保护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维护职工和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确保项目环境安全,保障项目施工顺利开展,特制定本预案。

1.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标洞外施工临时排水工程》(***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19年3月),结合项目实际,制定本预案。

1.2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1.2.1指导思想

按照“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大力协同、保护公众、保护环境”的总体方针,建立项目环境保护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充分做到指挥有序、分级响应、职责明确、反应灵敏、保障及时、防范有力、协调一致、运转高效的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全面提升项目应对环境保护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水平。

1.2.2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事前预防为主。加强对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危险源的日常监督管理,强化、落实项目环境保护安全主体责任,提高环境保护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处理能力,彻底消除环境保护安全隐患。力争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尽可能地避免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最大程度的保证职工及群众健康。

坚持统一领导,专业处置为主。项目应急工作在领导的统一领导下,分级分部门负责。针对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水和生态污染,实行分类管理。实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

积极做好应对环境保护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和工作准备,加强培训和演练。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仅适用于***段洞外排水至***内环境保护突发性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

1.4事件分级

1.4.1特别重大事件(Ⅰ级)

因环境、水污染造成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事件:

死亡30人以上,或危及5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中毒(重伤)100人以上;

因环境保护突发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

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频临物种生境遭到严重污染,或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造成重要饮用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因危险原材料储运、使用和废弃处理过程中发生污染,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

1.4.2重大事件(Ⅱ级)

因环境、水污染造成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事件:

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

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

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频临物种生境受到污染;

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库污染,或区县饮用水源地取水中断。

1.4.3较大事件(Ⅲ级)

因环境、水污染造成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事件:

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下;

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

1.4.4一般事件(Ⅳ级)

因环境、水污染造成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事件:

发生3以下死亡;

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的。

1.5水污染常规分析指标

 水污染常规分析指标是反映水质污染状况的重要指标,是对水质监测、评价、利用以及污染治理的主要依据。其主要指标有:PH值、溶解氧、高锰酸钾、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铬、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粪大肠杆菌、硫酸盐、氯化物、盐、铁、锰等。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应急组织机构

项目部成立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应急组织机构,负责指挥本标段内的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应对及组织事件发生后的处置等有关协调管理工作。办公室设在项目部环保部,日常管理工作由安全总监和环保部负责。

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副 组 长:

 

组  员:

1、指挥联络组:2、抢险救援组: 3、警戒保卫组: 4、应急救护组:

 5、应急疏散组: 6、后勤保障组: 7、善后恢复组: 

2.2职责分工

 1、组长职责:负责统一指挥、调动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小组人员,根据事故发生的性质,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并组织实施,同时向上级和当地有关部门(机关)报告,事后对事故责任人作出相应的处理。

2、副组长职责:***负责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及应急人员培训的组织、协调工作;**负责应急处置及接警;**负责组织应急人员之间相互合作及应急抢险物资的有序发放;*负责掌握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具体源头、污染范围、是否有人员及动、植物死亡情况向应急小组组长汇报现场情况。

3、指挥联络组职责:*负责对外通信联络及接警;*负责与应急小组通信。两人均负责传达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及副组长命令。

4、抢险救援组职责:组织成立应急抢险队,迅速召集应急抢险队员赶赴现场组织救援,并对环境保护突发事件作详细记录。*主要负责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应急抢险组织。 

5、警戒保卫组职责:*负责指挥外部救援车辆迅速赶赴现场及安全警戒,并负责阻止未经批准的现场拍摄、采访。 

6、应急救护组职责:*负责组织人员对环境保护突发事件进行补救并组织人员转移,*负责救护伤员及对参与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进行过程监视,向应急小组组长汇报抢救情况。

7、疏散组职责:*负责人群疏散及安置及控制事故蔓延。

8、后勤保障组职责:*负责组织应急物资的调配和项目应急物资、器材、设备的准备。*负责应急机械设备的调动。

9、善后恢复组职责:负责二次污染的防范;负责心理引导及安抚慰问工作,负责善后及恢复工作。

2.3资源配置

2.3.1现场配置

序号材料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存储位置备注
1编织袋小号4000应急库房

2铁锹20   应急库房

3镐把15   应急库房

4铁丝8#kg600   应急库房

5方木10cm*10cm    m3

12   施工现场

6板材5cm厚m3

12   施工现场

7雨衣30

   应急库房

8雨鞋30

   应急库房

9安全帽30

   应急库房

10钢丝绳10m16   应急库房

11强光手电20   应急库房

12挖掘机1   施工现场

13对讲机15

   应急库房

14自卸车5   施工现场

15装载机3   施工现场

16

沙袋400   施工现场

17

医用药箱1   应急库房

2.3.2人员配置

抢险救援组人员配置20人。

三、 预防和预警

3.1思想准备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全员预防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3.2组织准备

建立健全组织指挥机构,落实责任人。

3.3预防检查

实行以查隐患、查整改、查预案实施、查物资储备、查通信畅通为主要内容的检查制度,发现薄弱环节,要明确责任、限时整改。

3.4隧洞抽排水前期准备

①巡视检测人员对隧洞水质和**水质取样检测,检测各项水质项目指标是否符合排放标准。

②对排水管线周边的动物、植被最好调查记录。

③组织现场施工人员对管道连接处再次检查,对有漏缝处上紧螺栓,或者采用焊接方式焊接牢固,防止抽排水期间管道连接处出现漏水。

④对渣场沉淀池做防渗检查。

四、应急响应

4.1信息受理

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现场人员应立即通知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4.2调查核实

查明引发事件的污染源,确定污染的基本情况。

4.3应急处置

(1)排水管道泄漏应急预案

①根据排水管道泄漏量,是否停止抽排水工作,施工队长***带领管道维修工10人带着扳手、铁锹、镐把迅速到达排水管道泄漏现场进行组织抢救,副队长**调动机械设备:挖掘机、装载机、电焊机等机械设备到达抢险现场,挖掘机吊起管道,方便进行人工上紧螺栓,装载机运输沙袋对泄漏的水进行堵截,防止水流入田地中;若现场上紧螺栓水依然泄漏,立即停止抽排水工作,待漏水量变小后,对漏水位置进行焊接至一体,再进行抽排,防止污染范围进一步扩大。

②若排水管道泄漏情况已超出事故部门的处理能力,应立即向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③应急领导小组成员接到信息后立即报告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应急领导小组组长迅速发出警报,通知各应急小组迅速赶到事故现场执行应急救援的指令。各应急小组赶到事故现场后,根据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指令执行相应的应急救援职责。

(2)***水质异常处理应急预案

①巡视检测人员定期对隧洞内水质、***排放点上游100m、***排放点下游100m分别取样检测,检测后若出现水质各项指标发生异常应立即通知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应针对水质异常指标采取紧急应变措施,防止污水超标排放。

②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立即赶往现场,分析原由,找到解决办法,如是隧洞水质异常,应立即停止隧洞抽排水工作,在渣场沉淀池加入化学药剂等药品进行处理,待处理后水质达标后再进行抽排。

4.4扩大应急

因事态发展,超出项目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应急小组的处置能力,需要更多的部门和单位参与处置时,应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

当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程度已十分严重,超出项目自身控制能力,需要其他部门提供援助和支持时,应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提出请求。

4.5信息报告

4.5.1报告时限要求

发生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后,应立即向所在地区县及、环保等有关部门报告。

4.5.2报告方式与内容

事发工区以电话等形式向项目应急小组等有关部门报告。主要包括:突发事件的类型、发生时间、发生地点、初步原因、主要污染物质和数量、人员受伤情况、自然保护区受害面积和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破坏程度、事件潜在危害程度及周边环境等初步情况。

接到报告后,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处理结果报告(应急终止后),由项目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应急小组以书面形式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报告处理环境保护突发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突发事件潜在或间接的危害及损失、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责任追究等详细情况。处理结果报告在突发事件处理完成后立即报送。

4.6应急终止

4.6.1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急终止:

环境保护突发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发生条件已经消除,无继续发生的可能。

污染源的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

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的水平。

4.6.2应急终止后,必要时应继续进行一定频次的环境、水质监测。

五、后期处置

5.1调查评估

根据调查,做出详细的评估报告。评估报告包括:突发事件等级、基本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和发生经过;应急处置过程、采取措施及效果;相关环境、水质影响评价;应急过程存在的问题,取得的经验教训及改进意见等,并在突发事件结束后20日内上报有关部门。

5.2施工后期场地恢复措施

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同一领导下,组织实施损失核定和善后处置工作。全面开展受害核定工作,及时收集、清理与处置污染物。

隧洞抽排水结束后,拆除临时用地内的构筑物,将原地表的耕植土恢复原位,恢复原有植被。

疏通临时用地和永久用地范围内排水设施,保证排水系统良好,防止水流冲毁农田及植被。

5.3奖励和责任追究

对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劳动模范、先进作业队、班组和个人,由项目给予表彰和物质奖励。

对在突发事件处置工作中因思想不重视、措施不落实、工作不得力、玩忽职守导致事故发生的,依照项目和集团公司有关规定,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并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六、保障措施

6.1装备保障

项目部应根据应急工作的需要,加强污染源的检验、鉴定和监测设备建设。增加应急处置、快速机动和自身防护装备、物资的储备,不断提高应急监测、动态监控的能力,在发生环境保护突发事件时能有效防范对环境的污染和扩散。应配备必要的应急装备,以满足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需要,并适时更新装备。

6.2技术保障

与相关环保部门建立技术协作关系。

6.3物资保障

建立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制度;

加强对储备物资的管理,防止储备物资被盗用、挪用、流失和失效,对各类物资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

6.4通信与信息保障

一旦发生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利用手机、无线通讯、微信、QQ等通信手段,保障事件现场与应急领导小组之间的联系。

根据实际情况与当地主管部门协商,共同建立应急救援通信保障体系,确保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指挥通信畅通,应急迅速。我部已与**中心医院签订通信保障协议,并绘制**至我项目部行车路线示意图,并在重要拐点设置专人负责指挥。(行车道路示意图见附件1)

**国土资源局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110

***中心医院联系电话:120

附件1:医疗应急救援协议及**至**项目部路线示意图 

文档

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校核:审批: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总则1.1编制目的及依据1.1.1编制目的为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有效防范和及时处置隧洞水排放至***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增强项目应对环境保护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最大限度降低环境保护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维护职工和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确保项目环境安全,保障项目施工顺利开展,特制定本预案。1.1.2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标洞外施工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