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观瞿秋白纪念馆有感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23:27:57
文档

观瞿秋白纪念馆有感

二零一二年四月二十日,阳光明媚,柳絮纷飞,是个令人深思的时节。我和班上其他同学坐在公交车上,前往一个我心驰神往并且充满敬意的圣地。我望着窗外,街道边的梧桐树也缄默不语,似乎在完成一个使命,指引我们走向光明,走向一个伟人的世界。就这样,带着满脑的激动与想象,来到了瞿秋白纪念馆。它只是瞿秋白的故居,一点也不宏伟也不壮丽,就是简单的二十世纪初期的建筑风格,以朱红色的木雕和木柱为主,简洁,明亮,但似乎更具有吸引力,昭示着瞿秋白的简朴与真实。进入大堂便看见瞿秋白的一具铜像,虽说瞿秋白患有肺病,是一个瘦弱
推荐度:
导读二零一二年四月二十日,阳光明媚,柳絮纷飞,是个令人深思的时节。我和班上其他同学坐在公交车上,前往一个我心驰神往并且充满敬意的圣地。我望着窗外,街道边的梧桐树也缄默不语,似乎在完成一个使命,指引我们走向光明,走向一个伟人的世界。就这样,带着满脑的激动与想象,来到了瞿秋白纪念馆。它只是瞿秋白的故居,一点也不宏伟也不壮丽,就是简单的二十世纪初期的建筑风格,以朱红色的木雕和木柱为主,简洁,明亮,但似乎更具有吸引力,昭示着瞿秋白的简朴与真实。进入大堂便看见瞿秋白的一具铜像,虽说瞿秋白患有肺病,是一个瘦弱
二零一二年四月二十日,阳光明媚,柳絮纷飞,是个令人深思的时节。我和班上其他同学坐在公交车上,前往一个我心驰神往并且充满敬意的圣地。我望着窗外,街道边的梧桐树也缄默不语,似乎在完成一个使命,指引我们走向光明,走向一个伟人的世界。

就这样,带着满脑的激动与想象,来到了瞿秋白纪念馆。它只是瞿秋白的故居,一点也不宏伟也不壮丽,就是简单的二十世纪初期的建筑风格,以朱红色的木雕和木柱为主,简洁,明亮,但似乎更具有吸引力,昭示着瞿秋白的简朴与真实。进入大堂便看见瞿秋白的一具铜像,虽说瞿秋白患有肺病,是一个瘦弱的文人,但是他的铜像却高大威武,让人产生无比崇敬之情,我想虽然秋白体弱多病,但他那宽博的胸怀和渊博的知识让他倍具气质与魅力。通向后面是一面白墙后面镌着:“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体现了他对亡妻剑虹的赞赏与怀念。从后墙绕过去便是秋白家的祠堂,他的父亲瞿世玮与母亲金璇的灵位都放在那里。再向左拐,是一个小小的院落,里面有两棵树,因为没有长什么叶子,也不知道是什么树,我想也许是枣树吧,因为突然想起鲁迅的《秋夜》,他家的后院中就载了两棵枣树,像两位勇士直刺黑暗的天空,而秋白的骨子里不正是有这样的精神吗?往后穿过便是秋白弟弟妹妹的卧室,一张挂着白幔的木床,一个木箱,几张黑白照片,仅此而已。旁边是秋白的书房,敞着小窗,与我们现在装修舒适的,宽敞明亮的书房是不堪一比的。看着阳光泻在发灰发白的书桌上,我似乎看见秋白与张太雷讨论复习功课,细细斟酌商谈时政的情景;看见微黄微暖的油灯下瞿秋白写文章清瘦的背影;看见他在房中来回踱步为社会操心的身影;听见深巷中传来的一阵阵咳嗽··· 穿过过道便是他母亲的卧室,我对这位女性抱着崇敬但又怜悯的心情,因为她的知书达理,聪明娴书与善良深深地影响和感染了瞿秋白,对秋白的性格和品质的塑造起了很大教育作用;而她却因为家道中落而服毒自杀,这对秋白产生了巨大影响。最后面看到的便是厨房,炤台,蒸笼······还有许多我说不出的东西,只是一位女同学对一个镶着铜镜的柜子比较感兴趣,因为那里可以照出她的倩影。

瞿秋白家的所见所闻就由此先告一段落了,从一个小拱门穿过便是纪念馆。首先引入眼帘的是一个长长的镶在墙上的字碑,上面密密麻麻的字我自然也看不懂,只觉得刚刚长出新叶的枝条依偎着,修饰着这清俊奇秀的字是很有韵味的。面向纪念馆的大厅,左边是瞿秋白与列宁的浮雕,他们俩气宇轩昂,在蓝天下阔步,充满对前途光明的憧憬,充满对的激情,体现了瞿秋白作为一名家的风度与情怀,也正刻出了当时瞿秋白在翻译俄文,传播无产阶级理念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后边是瞿秋白与鲁迅的浮雕,将瞿秋白与鲁迅放在一起不仅表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也体现了瞿秋白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与其做出的贡献,只是他为了事业“牺牲了”它用于研究各种文学的时间与精力。进入馆内,“为大家开一条光明的路”几个大金字展现在眼前,这是瞿秋白一生的写照和宣言,有这样为大家服务的情怀,还怎么会怕不会伟大,还怎么不会被别人瞻仰铭记,这一句简单的话平常人怎么可能会说出,即便说出也只是矫揉造作,虚张声势罢了。墙后我们又看到了瞿秋白的一具铜像,不过似乎更加高大,更加风度翩翩了。馆内挂满了许许多多的大大小小的照片,零零散散的它们似乎在我眼前连贯了起来。一切都与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有关,一切都与这个伟人有关,他的故事就像一个传奇吸引着我们,然我们走进那个时代,融入他的生活。他是个孝子,他这样怀念他的母亲:《哭母》“亲到平时不算亲,蓝衫添得泪痕新。饥寒此日无人寒,落在灵前爱子身。”他是一个好丈夫,两次恋爱,他对妻子都是关怀体贴,虽然特殊的身份使他们的处境总是处于危险地带,但他给予的精神上莫大的安慰给了剑虹与之华生活并为奋斗的勇气。他是一个文才兼备的人,他与茅盾合称为文坛双璧,写了《新静》《向导》《前锋》《人道》等一系列进步文章,对了解剖析当时的形态,启蒙青少年思想起了引向光明的作用。他是翻译巨匠,担任马林的助手和翻译,将著名的俄罗斯文学引入中国,促进了与中国的交流。他是一个优秀的党员,虽然在他的散文《多余的话》中他说他对于担任党职务是力不从心,极其不愿意的,他把自己进入党中工作是一种“历史的误会”,也将自己称为“脆弱的二元人物”,然而他对事业所作的贡献与牺牲是不可否认的,他自己可以谦虚的带过,而我们自己却不能忘却······

在参观过程中,正好看到瞿秋白被行刑的那一段:他悠然的走着,抽着烟,全然不顾后面有拿着刺的士兵,巷口旁他突然伫立,只因看见一位头发斑白的乞者,然后他唱起了国际歌。在生死关头他关心的不是他的生死,而依旧是中国的命运,中国人的命运。他曾说:我要改变环境,去发展个性,求一个“中国问题”的相当解决——略尽一分引导中国社会新生的责任,将来的生命,生命里的将来,使我不得不忍耐现在的隐痛,含泪暂别我的旧社会。

参观结束后,脑海中浮现他的种种,与他相比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又是多么的平庸,是那个动荡的年代创造了瞿秋白这样的伟人,而那那时的中国也需要想瞿秋白那样的赤子。回去看了《秋之白华》这部电影,虽然电影主题是秋白与之华的爱情,但并不是肤浅的感情片,更是描述了瞿秋白夫妇为作出的努力和付出的汗水。面对蒋介石的“招安”,他的回答是“头可断,志不可改”“中国党的哲学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是面对生存,面对财富,更是对一个人的考验,而瞿秋白就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影片中:瞿秋白穿着之华亲做的衣服,走向死亡。却走向一片花海融入大自然中,他安静地倒下了,伴着鸟儿的飞翔,融化了他的血肉,融入了中国的土地里。然而这么多年来,他不是一直都将自己的肉体和灵魂全都献给了中国了吗?

我希望我能够更多地了解瞿秋白,礼赞他是一辈子都值得做的事。一个人的背后总有他的不平凡。虽然我只是社会中的小小的一份子,但却要保持自己心中的忠诚与热情,实现自己的价值,为社会做贡献。

文档

观瞿秋白纪念馆有感

二零一二年四月二十日,阳光明媚,柳絮纷飞,是个令人深思的时节。我和班上其他同学坐在公交车上,前往一个我心驰神往并且充满敬意的圣地。我望着窗外,街道边的梧桐树也缄默不语,似乎在完成一个使命,指引我们走向光明,走向一个伟人的世界。就这样,带着满脑的激动与想象,来到了瞿秋白纪念馆。它只是瞿秋白的故居,一点也不宏伟也不壮丽,就是简单的二十世纪初期的建筑风格,以朱红色的木雕和木柱为主,简洁,明亮,但似乎更具有吸引力,昭示着瞿秋白的简朴与真实。进入大堂便看见瞿秋白的一具铜像,虽说瞿秋白患有肺病,是一个瘦弱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