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知识点】第3章 第1节 细胞膜结构和功能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23:32:12
文档

【知识点】第3章 第1节 细胞膜结构和功能

第1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一、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细胞膜使细胞成为相对的系统,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1)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不容易进入细胞。(2)细胞内合成的抗体、激素等物质和代谢废物要排到细胞外,细胞内有用的成分不会轻易流失到细胞外。(3)环境中一些对细胞有害的病菌和病毒有时候也能进入细胞,说明这种控制作用是相对的。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过程通过体液的运输信号分子通过血液的运输到达靶细胞,与靶细胞的细胞
推荐度:
导读第1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一、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细胞膜使细胞成为相对的系统,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1)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不容易进入细胞。(2)细胞内合成的抗体、激素等物质和代谢废物要排到细胞外,细胞内有用的成分不会轻易流失到细胞外。(3)环境中一些对细胞有害的病菌和病毒有时候也能进入细胞,说明这种控制作用是相对的。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过程通过体液的运输信号分子通过血液的运输到达靶细胞,与靶细胞的细胞
第1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一、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细胞膜使细胞成为相对的系统,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1)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不容易进入细胞。

(2)细胞内合成的抗体、激素等物质和代谢废物要排到细胞外,细胞内有用的成分不会轻易流失到细胞外。

(3)环境中一些对细胞有害的病菌和病毒有时候也能进入细胞,说明这种控制作用是相对的。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方式过程
通过体液的运输信号分子通过血液的运输到达靶细胞,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如胰岛素

细胞间直接接触信号分子和细胞膜结合在一起,只能和相邻细胞的细胞膜上的受体直接接触传递信息,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细胞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可以通过相邻两个细胞间的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的胞间连丝

二、对细胞膜成分的探索

1.探索过程

历程探索内容结论或假说
15年欧文顿

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了上万次实验,发现溶于脂质的物质容易穿过细胞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容易穿过细胞膜

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20世纪初

分离出哺乳动物的红细胞的细胞膜,进行化学分析

组成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和胆固醇,其中磷脂含量最多

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戈特和格伦德尔

提取人红细胞中的脂质铺展成单分子层,其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1935年英国学者丹尼利和戴维森

研究了细胞膜的张力

推测细胞膜除含脂质分子外,可能还附有蛋白质

2.各成分的比例及功能

(2)蛋白质(约占40%):与细胞膜的功能密度相关,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与数量就越多。

(3)糖类(2%~10%):与蛋白质分子或脂质结合。

三、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

1.提出暗—亮—暗的三层结构

(1)科学家:罗伯特森。

(2)模型假说:

①所有的细胞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②把细胞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

2.对静态结构提出质疑:20世纪60年代以后,科学家对细胞膜是静态的观点提出质疑。

3.1970年荧光标记细胞膜实验

4.科学方法——提出假说

科学家首先根据已有的知识和信息提出解释某一生物学问题的一种假说,再用进一步的观察与实验对已建立的假说进行修正和补充。一种假说最终被接受或被否定,取决于它是否能与以后不断得到的观察和实验结果相吻合。

四、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1.发现者:辛格和尼科尔森。

2.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1)化学组成:主要是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2)两种物质组成细胞膜的方式如图:

①图中a

②图中b

③图中c

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

4.细胞膜的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1.细胞膜的功能图解

2.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三种方式

(1)一些细胞如分泌细胞分泌一些物质如激素,通过血液的传递运送到作用部位的细胞(靶细胞),被靶细胞的细胞膜上的受体(成分为糖蛋白)识别,引起靶细胞的生理反应(图示如下)。

(2)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通过糖蛋白识别,将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示如下)。

(3)植物细胞间的识别主要是通过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来实现的(图示如下)。

对细胞膜成分和结构的探索

1.细胞膜成分的鉴定方法

细胞膜成分鉴定试剂(方法)

结果分析
磷脂脂溶剂处理细胞膜被溶解,证明含有磷脂

磷脂酶处理细胞膜被破坏,证明含有磷脂

脂溶性物质通过实验脂溶性物质能优先通过细胞膜,证明含有脂质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证明含有蛋白质

蛋白酶处理细胞膜被破坏,证明含有蛋白质

2.细胞膜功能的探究方法

(1)控制物质进出功能的验证

(2)识别功能的验证

3.生物膜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

(1)区别:流动性是生物膜的结构特性,此特性主要受温度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细胞膜的流动性越大;而选择透过性是生物膜的功能特性,影响此特性的内因是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

(2)联系:生物膜的流动性是表现其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因为只有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细胞才能完成其各项生理功能,才能表现出选择透过性。事实上,只有活细胞才具有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

(3)图示

4.三层结构模型与流动镶嵌模型的比较

项目三层结构模型流动镶嵌模型
不同点认为蛋白质分子均匀分布在脂质分子的两侧认为蛋白质分子在生物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认为生物膜是静止结构强调组成生物膜的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相同点都认为组成生物膜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和脂质
知 识 网 络 构 建

核 心 语 句 归 纳

1.细胞膜的主要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3.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与数量越多。

4.脂溶性物质优先通过细胞膜,说明细胞膜中含有脂质。

5.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

6.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7.糖蛋白只分布于细胞膜的外表面,与细胞识别作用有关。

8.细胞膜的结构特性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文档

【知识点】第3章 第1节 细胞膜结构和功能

第1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一、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细胞膜使细胞成为相对的系统,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1)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不容易进入细胞。(2)细胞内合成的抗体、激素等物质和代谢废物要排到细胞外,细胞内有用的成分不会轻易流失到细胞外。(3)环境中一些对细胞有害的病菌和病毒有时候也能进入细胞,说明这种控制作用是相对的。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过程通过体液的运输信号分子通过血液的运输到达靶细胞,与靶细胞的细胞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