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空气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23:32:22
文档

空气教学设计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2)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讨论,了解空气的组成。(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2)通过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介绍,使学生认识到进行科学探索,必须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二、学情分析
推荐度:
导读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2)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讨论,了解空气的组成。(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2)通过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介绍,使学生认识到进行科学探索,必须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二、学情分析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讨论,了解空气的组成。

(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2)通过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介绍,使学生认识到进行科学探索,必须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二、学情分析

此阶段学生对物理里面气体的压强有了一定的理解,但是对化学探究实验分析还不到位;对一些仪器使用、药品的取用、实验现象的观察有了简单了解,但是对于空气成分的定量分析以及自行完成实验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探究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及区分。

难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原理及误差分析。

四、教法    自学汇报、实验探究、课堂讨论、启发式讲解

五、教具    多媒体、酒精灯、集气瓶、燃烧匙、胶塞、导气管、橡胶管、弹簧夹、烧杯、红磷、水、打火机、湿毛巾、饮料瓶两个(有孔、无孔)等

六、教学流程

图片导入人类适宜居住空气好的地方。

活动一:举例验证空气的存在;感受空气组成的研究历史的艰辛。

检验自学拉瓦锡的经典实验成果,并用自己的语言汇报实验原理和结论给大家。

活动二:演示实验仪器及药品,学生配合讲述步骤,“按部就班”完成实验。

引导观察燃烧现象,引导“白烟去哪了?”探究出水的作用。

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并观察水面现象,试着结合实验步骤讲述实验原理和结论。(用饮料瓶有孔、无孔吸水帮助学生理解压强难点)

活动三:自主探究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1.剩余气体性质。

2.进水量少于1/5原因。

3.深入燃烧的红磷速度慢、弹簧夹未夹紧会对实验有何影响。

学生总结实验成功关键。

头脑风暴:根据提示回答问题能否用木炭和铁代替红磷做实验。

活动五:自学完成空气的成分以及纯净物和混合物的相关知识。

习题演练

1.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广口瓶的水超过广口瓶容积的1/5。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     B、装置可能漏气

C、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       D、实验中所取的红磷不足 

2.想一想: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还有没有其他装置?实验结束后活塞的位置大约在哪里?

3.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

 (1) 澄清的石灰水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会变浑浊【             】

(2) 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             】

4.判断下列物质那些是纯净物那些是混合物

1.清澈的河水   2.王老吉凉茶   

3.氮气     4.洁净的空气     5.液氧    

6.“统一”鲜橙多      7.冰水混合物  

8.雪碧      9.二氧化碳

混合物是:                                 .

纯净物是:                                 . 

六、自主总结  

学生按照板书内容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研究实验,分析实验,从而掌握实验探究的真谛!

七、板书设计

2.1.1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一、空气的组成

拉瓦锡:氮气   氧气

19世纪末: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等

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实验原理:红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P    O2               P2O5

实验现象:红磷燃烧有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进入到集气瓶中,约占集气瓶体积的1/5。

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三、物质分类

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八、作业布置

    1.课后习题32页   1.2.3题

2.预习第二课时内容,并搜集有关O2、N2用途及最近三天长春市空气质量日报。

九、教学反思

演示准备实验要细致,在实验室多做几遍,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找出脱俗的细节,但是帮助学生理解,与学生共同完成,例如:观察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中胶管变瘪,创设问题,学生猜想实验现象。

不忙与自行设计课程,多看几个教学案例,以及书上所有内容(一点都不能忽略),把本节课知识点全部找出,整体把握好之后,穿线,设计出所讲述顺序(连贯、过渡自然、重点不能太紧凑)实验设计看好时间,课上不能有空余时间,等待现象这个时候要有探究(例如:白眼去哪了、观察变瘪)。

实验巧妙设计,无需跟书上一模一样(手摩擦生热检查装置气密性、湿毛巾冷却),实验中与同学协作很好,但是要强调实验可能潜在的危险性,学生自行实验(连接仪器等中考中要考的实验问题)过程中注意观察并发现问题,实验中有取舍(节省时间),做到放手课堂。

对于现象总结注意培养学生准确表达能力,可让学生先书写然后再说。并培养学生课堂听到重点记笔记的好习惯,防止会说个大概不会准确表述类问题。

准备的内容要认真查看,初中有些问题不是绝对性的,是理想化的(红磷将氧气全消耗是不对的、剩余氮气无味要排除掉五氧化二磷的气味),适当给学生渗透并解释。

对于探究性问题要预先设计好,不能拿不值得的探究的问题(进水量少于1/5、多余1/5考虑因素太多,中考中会尽量避免。)

对于课前创设情境的作用不只是导入课题,而是争取能够贯穿整个课堂上的内容(空气中水蒸气的体积分数,可以在说森林里的多还是北京城市里面多提出猜想,然后对空气体积分数讲解时说出没有水蒸气的体积分数原因是因为影响因素特别多,书中是干燥空气的体积分数。)

文档

空气教学设计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2)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讨论,了解空气的组成。(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2)通过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介绍,使学生认识到进行科学探索,必须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二、学情分析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