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湘教版高一地理学案全集(必修2)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23:32:30
文档

湘教版高一地理学案全集(必修2)

必修Ⅱ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1.1人口增长模式学习目标1、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并能通过资料分析、计算;2、了解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并能举例说明;3、了解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并能分析其转变原因、特征、分布地区。重点1、人口自然增长率;2、人口增长模式。难点 通过分析资料、案例,确定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并推测其人口问题及人口措施。课堂活动要求活动一、P2-3:1、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两国人口增长速度快慢,2、计算人口增长数量,比较两国人口增长数量的多少(与人口基数有关)。
推荐度:
导读必修Ⅱ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1.1人口增长模式学习目标1、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并能通过资料分析、计算;2、了解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并能举例说明;3、了解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并能分析其转变原因、特征、分布地区。重点1、人口自然增长率;2、人口增长模式。难点 通过分析资料、案例,确定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并推测其人口问题及人口措施。课堂活动要求活动一、P2-3:1、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两国人口增长速度快慢,2、计算人口增长数量,比较两国人口增长数量的多少(与人口基数有关)。
必修Ⅱ   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

1.1 人口增长模式

学习目标1、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并能通过资料分析、计算;

 2、了解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并能举例说明;

 3、了解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并能分析其转变原因、特征、分布地区。

重点1、人口自然增长率;       2、人口增长模式。

难点  通过分析资料、案例,确定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并推测其人口问题及人口措施。

课堂活动要求活动一、P2-3:1、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两国人口增长速度快慢,2、计算人口增长数量,比较两国人口增长数量的多少(与人口基数有关)。

活动二、P8-9:分析我国的人口发展现状、问题、人口。

知识小结1.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率 —       率。

2.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            的发展水平。

图中C-B-A引起出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引起死亡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此外,文化教育水平、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

风俗习惯、自然灾害和人口,都会不同度地影响人口增长状况。

4.根据上图,运用有关人口问题的知识填表

国家

人口增长类型人口问题对社会的影响措施和对策
A
B
C人均寿命短

人口增长缓慢

劳动力不足,

经济发展慢

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

活条件和医疗卫生条件。

学习后记
1.2  人口的合理容量

学习目标1、了解世界 “人口爆炸”现象;

2、结合实例理解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对人口增长的制约;

3、理解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

重点1、地球及我国的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       2、人口容量特点。

难点 人口容量特点及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

课堂活动要求活动一、P10-11:1、分析世界人口增长趋势或特点;2、了解马尔萨斯的人口学说,对两种观点加以分析评论;活动二、P15:分析我国的人口容量,比较各地区最大可能人口密度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知识小结1.世界人口的“J”形曲线增长被称为人口的            。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下所能够容纳的           人口数量。一个地区能容纳的最             的人口数被称为人口合理容量。

2.人口容量有三个特点:            性、           性和             性。 

3.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

的          和       的大小。因为环境向人类提供的         、         、         等自然资源有限的。

4.           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的发展能提高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而人们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又会降低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因此,人口容量具有相对不确定性。

5.从中间派的角度来讲,地球人口容量约为           亿

人,中国的人口容量约为       亿。

二.右图是某地环境承载量“木桶效应”原理图,据此回答

1.对该地环境承载力的大小起决定作用的是          资源。

2.从土地生产潜力的角度讲,我国单位面积人口容量最大的

地区是(    )

A.热带地区     B.东部亚热带地区    C.北方地区     D.地区

学习后记
1.3   人口迁移

学习目标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类型;

2、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通过资料、案例,分析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现象及深刻的原因。

重点1、人口迁移的类型;       2、当今人口迁移的主流方向。

难点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课堂活动要求活动一、P17:1、判断是否属于人口迁移;2、区别国际和国内人口迁移;活动二、P19-20:我国当代人口迁移趋势的变化,方向、特点及原因;活动三、P21:世界人口迁移的特征及原因。

知识小结1.区域的人口增长包括两方面,一是人口的         增长,二是人口的          增长。

2.人口迁移是指人们变更     的空间流动形式。按空间范围来分,可分为     迁移

和     迁移两种类型;从迁移方向来看,从       到        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从成因来看,当前全球的人口迁移主要是由            

         地区迁往           地区。

二.将下列人口流动形式的代号填入表格中,并在括号内填写影响其流动的主要因素:

人口国内迁移

 人口国际迁移

非人口迁移
①台州人去旅游购物(         )    ②你高中毕业去大学读书(        )

③我国西北居民逐水草而居 (         ) ④聚居在叙利亚的伊拉克难民(        )

⑤日本信徒到普陀山拜佛求财(         ) ⑥ 西部大量技术员到台州企业供职(       )

⑦我校友韩喜球带领科考人员环球航行(     )⑧台州人小王嫁给杭州男友(          )

⑨浙商炒房团到上海参加房交会(    ) ⑩美国东北部老人去西部和南部养老(         )

三.材料分析题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出现了“百万民工下广东,十万民工进浦东”的“孔雀东南飞”现象。目前,中国共有农民工2.3亿人,实现了历史规模最大的人口自发性迁移。

1.从迁移方向上看,影响中国农民工迁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试从拉力因素角度作简要分析。

2.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产生什么影响? 

第二单元 城市与环境

2.1  城市空间结构(2课时)

学习目标1、说出城市与乡村的区别,我国城市分类;

2、运用图表分析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

3、城市选址应避免哪些不利因素;

4、城市用地影响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功能区的布局及主要特点

5、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涵,不同等级中心地的区别。

重点1、利用资料分析城市区位因素;       2、利用例图分析城市功能区的布局及主要特点。

难点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课堂活动要求活动一、P27-28:1、分析不同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自然因素或经济因素)是什么;活动二、P31:郊区的功能

知识小结区位因素城市空间分布特点影响分布的原因分布实例
气候气温适宜,水热条件好,四季分明
地形多分布在平原地区和热带高原地区
河流武汉、上海、赣州
交通交通便利,人流物流量大。
资源与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一致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大庆、平顶山、攀枝花

其它分布具有特殊性城市功能单一,性规划拉萨、酒泉、筑波
1.城市用地通常可划分为           用地、          用地、         用地、机关用地、休憩用地及绿化地带、               和其他公事事业用地、农业用地和水面。

3.根据左图填表

代号功能区分布理由
A
   B

C
4.右图是浙江某城市功能分区图,1.填写功能区名称

A                     B                   

C                     

2.图中高级住宅区分布的主要区位优势是什么?

3.该城准备在M地兴建大型石化工业基地,是否合理?为什么?

5.读图6-4,图中正六边形表示不同等级的中心地,据此回答

中心地等级规模服务范围彼此距离
A
B
1. 填写A、B两级中心地比较表

2.图中包含       级中心地,若B中心地是路桥区,则A中心地相当于             。

学习后记
2.2      城市化过程和特点

学习目标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标志以及意义;;

2、理解社会经济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3、理解并掌握发达国家的城市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异同,分析中国城市化的发展特点及问题。

重点1、城市化标志;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异同

难点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异同

课堂活动要求活动一、P37-38:阅读资料分析,列表比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活动二、P39:分析“逆城市化”产生的原因。

知识小结一.填空题

1.城市化又叫城镇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          地区转变为          地区的过程。城市化过程主要表现在: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                  等方面。

2.          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越         。

国家类型

起步

时间

城市化

水平

目前发展速度城市化特珠现象
发展中国家“虚假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
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
二.读图6-5,近百年来世界城市化增长变化图

1.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

2.试分析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的原因。

学习后记
2.3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1、城市化过程对原有环境(包括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

2、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城市病”);

3、如何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措施)。

重点1、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措施。

难点 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措施

课堂活动要求活动一、P41-42:阅读资料分析,城市化过程对原有环境(包括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活动二、P43:分析移植大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如何处理城市与环境的关系。

知识小结一.城市化对城市自然和人文环境影响巨大,试对下列现象进行归纳,将代号填入表格中:

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工程建设改变地形地势,破坏植被②土地自然功能改变,建筑景观大量出现 ③人工生态系统强化④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区域文化受到影响⑤人口和产业活动集中,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⑥污染物增加,生态严重受损⑦河网系统破坏,洪涝灾害增加⑧地下水位下降,河湖水质变差⑨名胜古迹破坏,恢复重建困难⑩城乡差别缩小,城市辐射功能增强

二.根据我国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填写下表,并与解决措施连起来:

“城市病”表现方面存在问题解决措施或发展趋势
环保1、推进廉租房建设,改善住房条件

2、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治安管理

3、控制污染排放,美化城市环境

4、发展经济,提高就业率

5、发展立体交通和公共交通

6、增加绿地,保护生态和名胜古迹

7、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

8、切实保护耕地资源

9、合理规划城市是最有效的方法

10.建设卫星城是较好的方法

11.加强文化教育投入,提高人口

素质

地价
治安
就业
交通
住房
公共资源
耕地资源
学习后记
第三单元     区域产业活动

3.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课标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学习目标1.了解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2.掌握不同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3.根据实际分析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四个方面以及分析某一地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的区位条件。

重点1.不同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2. 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形式

难点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形式
课堂活动要求活动一、完成P52的活动题:将下列产业活动与其主要区位条件用直线连接起来。

活动二、思考探究:

1.近半个世纪以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产区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2.“吉利”寻找合作国家:为这些零部件生产厂寻找合适的位置。

零部件

轮胎厂发动厂齿轮厂电子元器件厂汽车外壳厂玻璃厂
国家
知识小结●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1. 产业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农业、工业、商业、                  、        

            、                   等。

2. 产业活动的区位特征:与产业部门特点和                密切相关。  

(1)农业和      与            的联系最为密切。

(2)工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较       。

(3)      与      :主要指向       (消费人群),与地理环境条件关系不大。

●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1.主要方式                                               

                   投入—产出联系:     

(1)生产协作                                            

            空间联系: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或廉价劳动力

                  分类:               与                  

(2)商贸联系           区域联系比                  要密切得多                   

                  为满足区际间物资流动的需要,                  应运而生。

                  现代物流业主要环节:                                   

                   意义:                       及                       

                      目的:                      、                  

(3)科技与信息联系

                      技术的地域扩散:          、           、           

练习基础巩固

1. 下列活动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最小的是(        )

A.种植花生        B.石油冶炼        C.投资炒股        D. 石油开采

2. 下列产业活动中有优先考虑“市场”区位的是(        )

A.煤炭开采        B.普通服装生产    C.橡胶种植        D.面包制作

3. 关于商贸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商贸联系就是商业之间的联系

B.区际贸易联系要比国际贸易联系密切得多

C.国际贸易联系要比区际贸易联系密切得多

D.发达国家或地区贸易联系不明显

4.“农夫果园”番茄汁的原料来自,该地区生长的番茄“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甲地区                                               (        )

A.灌溉水源主要是纯净的冰雪水

B.附近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

C.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D.畜牧业发达,自然肥力高

能力提升

5. 某地区森林、铁矿和水能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地区的工业体系。

(1)该地区利用自然资源发展了哪些工业部门?

                ;                                             

                ;                                                

                ;                                                    

                ;                                               

                ;                                                

(2)下列四项工业中,与主导部门联系密切是(        )(双选)

A.机床厂和氮肥厂

B.焦化厂和废渣制砖厂

C.造船厂和精密仪表厂

D.机械厂和造船厂

(3)一些工厂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有的是由于生产上的联系,有的是为了共同利用                和                ;具有工业联系的工厂往往发生     

             现象,而形成工业地域。

学习后记

3.2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课标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学习目标3.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及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

4.掌握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形成条件。

3.运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某一地区的农业选择。

重点1.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2. 农业地域类型

难点农业地域类型
课堂活动要求活动一、思考探究:

珠江三角洲地势低洼、热量充足,降水充沛,是我国的鱼米之乡。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你能想象出当地人是如何如何发展当地农业的吗?

活动二、辨析探究:

光照、热量与农业的区别与联系。

知识小结●农业区位因素                                          

               、               、               构成了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

                   光照:生物的能量来源

                   热量:                       (基本标准)

            土地: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源

(1)自然条件      水分:                            (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         

                   地形    山地:耕作不便,不易水土保持,适宜发展                 

                           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适宜发展立体农业。

               :

(2)技术经济                    :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良种培育、耕作技术、作物栽培、水肥控制

                                                 

               

                 

(3)社会经济:                      、                 、                 

、                   等。

●农业地域类型

(1)概念

(2)分类

按生产对象分:            与                        

按投入多少分:                 与                  

按产品用途分:                   与                  

(3)填空

常见农业   地域类型

分布地气候类型区位因素生产特点
水稻种植业
大牧场放牧业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新西兰

优良的天然草场、地广人稀、交通便利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经济效益好

商品谷物农业主要是温带性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发达的工业、先进的技术
混合农业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温带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优越的自然条件、人少地多
乳畜业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性气候市场、饲料供应充足轮流放牧
练习基础巩固

1. 下面四幅图示分别表示我国南疆的棉花、松嫩平原的甜菜、山西五台山一带的垂直农业、美国的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形成的主导因素,排序正确的是(        )

A.——棉花    ——甜菜   ——垂直农业      ——区域专业化

B.——甜菜    ——棉花   ——区域专业化    ——垂直农业

C.——棉花    ——甜菜   ——区域专业化    ——垂直农业

D.——甜菜    ——垂直农业   ——棉花      ——区域专业化

2. 图中A农业生产类型是(        )

A.我国南方的水稻种植业      

B.津巴布韦的烟草种植业    

C.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牧牛业       

D.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小麦—牧羊带

3.大城市周围形成了“菜篮子工程”和“乳畜场”,影响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气候条件好     B.措施      C.市场需求        D.交通便利

读某地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4-5题。

种植业比重

畜牧业比重商品率投入劳动力数量
86%14%20%
4. 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种植园农业

5.该种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      )

A.亚洲季风区   B.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C.地中海气候区     D.温带性气候区

能力提升

6.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A、B、C三地填出下列数字所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

混合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水稻种植业(季节水田农业) ;                                                    

(2)B处农业地域类型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

(3)与A处地域类型相似的农业地域类型在中国主要分布在                   和              

                   地区。在世界上A类农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                                           

(4)美国发展A类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包括:               ;                     ;                  ;气候                  。

学习后记
3.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课标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学习目标5.了解工业部门的区位选择、工业联系的形成和各类工业地域的形成。

6.掌握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工业转移、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区域。

3.结合实例分析具体工业或工业基地的主导区位因素,结合实例分析世界各地工业转移和工业集聚。

重点1.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    2. 工业联系    3. 工业集聚

难点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
课堂活动活动一、思考探究:

在工业布局中,风向、河流与不同性质工业的关系。

知识小结

●工业区位因素  

(1)一般来说,           、          和          是影响工业区位的三大因素。

(2)区位因素与工业类型

工业类型

部门举例(3个以上)

区位选择原则
原料指向型
市场指向型
动力指向型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技术指向型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3)集聚的意义

                         ;                         ;                                 ;                                 

●工业联系

类型:从范围大小上分                         与                         

●工业转移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趋势: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发达地区      欠发达地区

原因:(                            )(                        )

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垄断现象。

●工业与环境

归纳下列企业的主要污染类型及环境布局要求。

污染物类型企业代号环境布局要求
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远离农田和居民区
水泥厂  ②印染厂  ③钢铁厂  ④化工厂  ⑤电镀厂  ⑥皮革厂  ⑦酿造厂  ⑧造纸厂  ⑨火力发电厂  ⑩炼油厂

练习基础巩固

1. 下列各类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相一致的是(        )

A. 钢铁厂、服装厂B. 造纸厂、印染厂C. 炼油厂、发电厂D. 高级时装厂、纺织厂

2. 下列工业企业中完全属于“污染水源”是(    )

A. 钢铁厂、服装厂B. 造纸厂、印染厂C. 炼油厂、发电厂D. 高级时装厂、纺织厂

3.专业化产业区形成的好处是(      )

A.科技含量高B.形成垄C.分享专业商场营销网络、社会化服务D.形成广泛的品牌效应

4.下列工厂中存在着投入—产出联系的是(       )

A.皮革厂、纺织厂    B.炼铁厂、炼钢厂    C.化工厂、电镀厂    D.糕点厂、家具厂

5.右图表示某些工业部门对区位因素(仅考虑原料、能源、劳动力)的依赖程度。判断图中①②③代表的工业部门分别可能是(        )(双选)

A.炼铝、服装、家具制造          

B.炼铝、制糖、服装

C.汽车、造船、水泥

D.炼铜、奶制品、制鞋

能力提升

6.将下列工业生产活动按区位指向进行归类。

原料指向型

市场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动力指向型技术指向型
A.集成电路厂    B.啤酒厂    C.纺织厂      D.果汁厂   E.有色金属冶炼厂  F.普通家电厂

G.水产品加工厂  H.家具厂  I.电脑组装厂  J.太阳能汽车厂   K.制碱厂  L.航天机械厂

M.印刷厂    N.制鞋厂   O.光学仪器厂   P.鞍山钢铁厂   Q.宝山钢铁厂

学习后记
3.4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标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学习目标1. 掌握交通运输与聚落、城镇、商业网点布局之间的内在联系。

2. 理解我国南北方城镇在选址时考虑的区位因素不同。

3. 学会分析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及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巨大影响。

重点1.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    2. 交通运输与城镇的分布    3.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难点交通运输与城镇的分布
课堂活动要求活动一、通过查阅地图,从交通区位的角度,对下列城市兴起原因进行分类

1.铁路枢纽城市(              )2.河流入海口城市(               )

3.干支流交汇处城市(             )4.受京杭大运河影响的城市(            )

A.株洲  B.济宁    C.扬州    D.怀化    E. 九江    F.石家庄   G.上海    H.梧州    I.苏州   J.广州    K.武汉    L.聊城   M.重庆   N. 郑州    O.宜宾  

知识小结●交通运输与聚落                                          

(1)与聚落的形成

                                  

           

(2)与聚落的空间分布     

      古代  北方:                     

            南方:                    

      现代:                                         

●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

(4)河流与城镇

城镇的兴起往往倾向于河流的三种部位:                                 

                        

(5)现代交通与城镇

铁路交通的发展,导致一批新的交通枢纽城市兴起,如             、            、

            。交通运输条件发生变化对城镇布局和发展有较大的影响,比如因相同线路的铁路修建而显著衰弱的水运枢纽城市,如             、            、

            。

●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      (大于或小于)平原地区,原因是                 

                            ;山区应更多采用                 的灵活组织形式,不宜设置过密的固定商业网点的原因的是                             。

随着                   、            技术的发展,使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发生显著的变化,                  、            、           等正在推广、并成为现代商业发展的潮流。    

练习基础巩固

1. 河流对城市区位影响很大,通常属于不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位置是(        )

A.河口位置   B. 河流沿岸    C.渡口位置     D.河流发源地

2. 世界一些主要河流的沿岸城市密布,主要是因为(       )

河流两岸全是平原  河流两岸气候湿润  便利的水运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河流是城市的主要水源

A.     B.    C.     D. 

3.长江三角洲与城市带发展不相关的自然因素(      )

A.气候温和湿润    B.河网密集      C.矿产资源丰富      D.临江面海的地理位置

读“轮廓图”,完成4-6题。

4.造成岛东西部城市密度差异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资源       D.军事

5.图中城市共同的区位因素是(      )

A.平原地形   B.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C.铁路沿线     D.濒临大海

6. 图中众多河流的河口不能发育成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少,径流量小             B.泥质河岸不利于港口城市建设   

C.河流短促湍急,不利于航运     D.沿海台风频率高,不利于城市发展

能力提升

7.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D四地中,网业网点密度最小的是     地,原因是                             

                               ;

2.A.B.C.D四地中,可能出现大型连锁超市和商业步行街的是      地,原因是                                                                        ;

3.A.B.C.D四地中,若要在该地建一个大型机动车市场和仓储式批发中心,应选择       地,原因是                                      。

学习后记
第四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一.填空题

1.环境问题是指由于              或               使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                   造成影响的破坏的问题。

2.在人类的生产活动过程中,当排放的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就造成               ;当索取的物质和能量超过了环境的再生能力,就造成               。

3.将下列环境问题按性质进行归类,并将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属于环境污染的有(               )     属于生态破坏的有(                 )

A.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面积急剧减少  B.城市霓虹灯广告造成视觉神经疲劳   C.节日庆典人们大肆燃放鞭炮  D.全球有近三万个物种面临灭绝   E.城市空气可吸入颗粒物含量不断上升   F.河套平原不合理灌溉,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  G.重工业区周边土壤重金属含量超标  H.现代通讯业发展使电磁波辐射日益严重   I.内蒙古草原草场载畜量下降   J.南方丘陵地区植被覆盖率降低,农田肥力下降  K.各国海洋水产业发展缓慢,总捕鱼量有下降趋势  L.太湖水的穿透能见度降低

材料一:目前全球人口已达亿,而土地资源近30年减少了31%,可用水资源以每年4%的速度递减,石油大约可以开采40年,天然气可供开采40-50年,煤炭也只能开采200多年。材料二:右图是某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与居民生活质量关系图。材料三:1600年全球哺乳类和鸟类动物减少情况表

类别总数已灭绝比例濒临灭绝比例
哺乳类4226360.85%1202.84%
鸟类8684941.09%1872.16%
4.据材料回答,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方面?

5.据材料二回答:为什么该国经济发展了,而人民的生活质量并未同步上升?

6.据材料三回答: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灭绝主要人为原因有哪些?为防止物种灭绝,可采取哪些措施?

 4.2——4.4

1.请将下列叙述体现的古代哪种人地关系思想观念写在括号内。

A.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                )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C.人类应制于天命而用之(                 )D.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E.地者政之本也,辨于土而民可富(                 )

2.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         的需要,又不对          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           可持续能力、        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          得到充分发展,又要              和               ,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3.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体现了      观念、       观念、       观念和       观念。

4.用可持续发展包涵的四大观念填空:下列“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分别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些观念?

①一个地球,一个家庭(1994)(          )    ②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1999)(           )③促进低碳经济(2008)(          )④地球需要你(2009)(           )

下列行为和思想,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些观念?

1有人说:人类从森林里走来,应该回到森林里去(               )            

② 美国拒绝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不主动承担节能减排的义务。(            )

③ 发达国家将重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生产。(          )④涸泽而渔,焚薮而田。(            )

⑤为发展经济,对当地污染企业实行地方性保护,致淮河水质下降。(         )

    我国属于缺水国之列,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中国已被列入全世界人均水资源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分布不均,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水资源的1/4。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沿海城市也不例外,甚至更为严重,其中北京市的人均占有水量为全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1/13,连一些干旱的阿拉伯国家都不如。

5.造成我国北方地区缺水严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6.为应对北方地区干旱缺水的状况,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右图是某地生态农业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7.该农业生态系统有何优势?

8.从生态链的角度考虑,该地还适合发展哪些产业?

文档

湘教版高一地理学案全集(必修2)

必修Ⅱ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1.1人口增长模式学习目标1、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并能通过资料分析、计算;2、了解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并能举例说明;3、了解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并能分析其转变原因、特征、分布地区。重点1、人口自然增长率;2、人口增长模式。难点 通过分析资料、案例,确定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并推测其人口问题及人口措施。课堂活动要求活动一、P2-3:1、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两国人口增长速度快慢,2、计算人口增长数量,比较两国人口增长数量的多少(与人口基数有关)。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