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机组第 2 次A修总结
编制:
审核:
批准:
年 月
一、
设备概况及检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设备概况
华能 电厂 号机组汽轮机为 厂生产的 型单轴 缸 排汽,再热、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锅炉为 厂生产的 型锅炉。发电机是 厂生产的 型。
机组于 年 月 日投产,到本次A/B修前已运行 年。
表1:机组检修概况一览表
上次A/B修结束时间 | |||
本次A/B修实际开工时间 | |||
本次A/B修实际竣工时间 | |||
上次A/B修后至本次修前主设备非计划停用情况 | 次 | 小时 | 非停系数 |
上次A/B修后至本次修前累计运行小时数 | |||
上次A/B修后至本次修前最长连续带负荷运行天数 | 天( 年/月/日 —— 年/月/日) |
2.1
2.2
….
二、上次A/B修后到本次检修前机组重大问题处理情况
按专业分别说明
三、本次机组检修确定的安全、工期、质量、节能目标及实际完成情况
未达到目标的进行原因分析
四、主要检修项目及完成情况
五、结合检修开展的技改项目及完成情况
表2:重大更改项目执行统计表
费用(万元)
项目名称 | 批准 费用 | 实际完成费用 | 施工单位 | 完成情况及实施效果简述 | 项目性质(集团项目/自定项目 |
按照汽机、锅炉、热控、电气,脱硫、脱硝专业,除灰、燃料分别说明
七、检修前后额定工况下试验数据比较
表3: 锅炉A/B级检修前后主要运行技术指标
序号 | 指 标 项 目 | 单 位 | 设计值 | 检修前 | 目标值 | 检修后 |
1 | 蒸发量 | t/h | ||||
2 | 过热蒸汽压力 | MPa(表压) | ||||
3 | 过热蒸汽温度 | ℃ | ||||
4 | 再热蒸汽压力 | MPa(表压) | ||||
5 | 再热蒸汽温度 | ℃ | ||||
6 | 省煤器进口给水温度 | ℃ | ||||
7 | 排烟温度 | ℃ | ||||
8 | 飞灰可燃物 | % | ||||
9 | 灰渣可燃物 | % | ||||
10 | 锅炉效率 | % | ||||
11 | 空预器漏风率 | % | ||||
12 | 空气预热器烟气阻力 | Pa | ||||
13 | 发电煤耗 | g/kW.h | ||||
供电煤耗 | g/kW.h |
序号 | 指 标 项 目 | 单位 | 检修前 | 检修后 | ||||
1 | 出力 | MW | ||||||
2 | 主机各轴承(或轴)振动值 | μm | ⊥ | — | ⊥ | — | ||
1号轴振 | μm | |||||||
2号轴振 | μm | |||||||
3号轴振 | μm | |||||||
… | μm | |||||||
3 | 热耗值 | kJ/kW.h | ||||||
高压缸内效率 | % | |||||||
中压缸内效率 | % | |||||||
低压缸内效率 | % | |||||||
4 | 凝汽器特性 | |||||||
凝结水流量 | t/h | |||||||
循环水入口温度 | ℃ | |||||||
排汽压力 | kPa | |||||||
端差 | ℃ | |||||||
真空严密性 | Pa/min | |||||||
5 | 机组补水率 |
项 目 | 设计值 | 修 前 | 检修目标值 | 修 后 |
漏氢率 | ||||
定子线圈进、出口水温差(最大值) | ||||
定子线棒层间最高温度 | ||||
厂用电率 |
试验项目 | 试验单位 | RB前后负荷 | 附加措施或人工干预情况 | 试验结果说明(含主要参数波动情况) |
引风机RB | ||||
送风机RB | ||||
一次风机RB | ||||
给水泵RB | ||||
空预器RB |
八、检修后调试、启动、试验和运行情况
九、费用完成情况分析
计划检修费用完成情况分析及超计划情况说明
一十、本次检修效果评价
1施工单位及施工质量情况:
2机组整体性能改善情况(包括主要指标改善情况,差距分析):
3资金使用情况评价:
4检修管理评价 (对照检修标准化管理导则对检修准备、质量控制、修后总结等工作进行总结评价,重点针对大修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值得推广的经验进行总结)。
一十一、修后尚存在的问题及准备采取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