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银行的货币工具有哪些?什么是货币?
工具:1)公开市场业务: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证券,以调节货币供给的行为,它为银行控制货币供给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工具。
2)再贴现率:银行最早应用的货币工具。指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
3)法定准备金率: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对其拥有的存款要保留一部分,保留部分与存款的比值称为法定准备金率。
货币指: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信贷供给与利率,从而影响投资和社会总需求,以达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
2、如何表达费雪的货币交易方程?简述其主要意义。
MV=PT(也可表达成MV=PY)
费雪任务短期内V,Y是保持不变的,这样,该方程表达式就可以转化为货币数量理论,货币数量理论提供了价格水平变动的一种解释:价格水平变动仅源于货币数量的变动,当M变动时,P作同比例的变动。费雪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目的在于交易,这样货币数量理论揭示了对于既定的名义总收入下人们持有的货币数量,它反映的是货币需求数量理论,又称现金交易数量论。
3、什么是“凯恩斯”?
1)推翻了三个市场学说命题
2)提出在经济危机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调整经济突破口,提出国家参与
3)形成一整套宏观经济理论,并被历史证明这是正确的
4)需求决定国民收入
5)摈弃传统的健全财政原则,主张膨胀性财政,主张扩大开支,赤字预算和举债支出
4、对微观经济学的供求模型和宏观经济学中的AD—AS模型加以比较,并说明二者的异同。
5、什么是“萨伊定律”?
萨伊定律的核心思想是“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这一结论隐含的假定是,循环流程可以自动地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
1)产品生产本身能创造自己的需求
2)由于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作用下可能产生遍及国民经济所有部门的普遍性生产过剩,而只能在国民经济的个别部门出现供求失衡的现象
3)货币仅仅是流通的媒介,商品的买和卖不会脱节。
根据萨伊定律在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中,由于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因而社会的总需求始终等于总供给。
6、菲利普斯曲线表达什么关系?他们之间有什么内在逻辑的联系?画简图表示之。
7、什么是自动稳定器?是否税率越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第二问通过公式加以说明)
自动稳定器又称内在稳定器,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一种机制,这种机制能够自动调节经济,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而不需要采取任何行动来干预经济。
(公式不太明确)
8、说明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画图描述)
9、为什么总供给曲线可以被区分为古典、凯恩斯和常规这三种类型?
10、作图分析国民经济的四部门流程。
11、阐明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含义及刺激经济增长的。
12、试用AD—AS模型分析国民经济过于繁荣和萧条的原因及的相应的调节和和措施。
13、在统计中,社会保险增加对GDP、NDP、NI、PI和DPI这五个总量中哪个总量有影响?为什么?
14、什么是财政?主要作用是什么
15、分析并讨论通货膨胀形成原因,对经济的影响以及制止的方法和措施。
16、如何判断财政与货币在三个区间的作用?
LM曲线越平坦,财政效果就越明显,货币效果就越弱【凯恩斯区间,人们在既定利率水平下愿意持有任何数量的货币】;当LM曲线越陡峭,则财政效果就越弱,货币效果就越明显。【货币需求仅仅取决于国民手续水平,与利率的变动无光】
17、宏观经济学上的失业是怎么定义的?与经济周期有什么联系的?
失业则是指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劳动者找不到工作这一社会现象,其实质是劳动者不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进行社会财富的创造,是一种经济资源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