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爆破施工方案
石方开挖以钻爆施工,边坡采用预裂爆破施工工艺。全部爆破作业均采用毫秒微差松动爆破法,起爆网络以非电起爆系统起爆。炸药选用2#岩石硝铵炸药或乳化岩石炸药,以炮泥堵口。施工机械以YT-28型手持凿岩机造孔,爆破后人工配合挖掘机清坡面危石,ZL40D型装载机及5~8t自卸汽车4台,清碴运碴。
洞口石方台阶法开挖方法见图1
(1) 松动控制爆破参数设计
洞口岩石采用凿岩机钻孔爆破方案。凿岩机钻孔直径φ=38~42mm,使用φ=32mm的2#岩石销铵炸药卷,密实装药,装药密度约为1,钻孔深度0.6~3m,现场岩石为凝灰岩及花岗岩,坚硬完整。参考有关资料,坚固系数取f=12,采用松动控制爆破,爆破作用指数n=0.75,条形装药,故实际使用炸药单耗为0.5kg/m3,因在坡地造孔作业,每排孔深有所不同,故单孔装药设计改为线装药设计。
缓坡开挖:
△缓线=q·w·a,(kg/m)
式中:△缓线——每孔线装药密度,(kg/m)
w——最小抵抗线,取0.6m
a——孔间距,取2w=1.2m
上式:△缓线=0.5×0.6×1.2=0.36kg/m
后排排距b=w,(m)
陡坡开挖:(陡坡临空面高0.8m以上)
△缓线=q·w·a,(kg/m)
w——最小抵抗线,取0.8m
a——孔间距,取1.5m
上式:△缓线=0.5×0.8×1.5=0.6kg/m
后排排距b=w,(m)
高压吹孔后以炮泥或岩屑密实堵孔,堵长应≥0.3m。
石方钻爆参数表
现场情况 | 孔径(mm) | 药径(mm) | 最小抵抗线(m) | 孔间距(m) | 线装药密度(kg/m) | 堵长(m) | 装药方式 |
缓坡H≥0.6m | φ38 | φ32 | W=0.6 | A=1.2 | 0.36 | ≥0.3 | 密实 |
陡坡H≥0.8m | φ38 | φ32 | W=0.8 | A=1.5 | 0.6 | ≥0.3 | 密实 |
(2) 边仰坡预裂爆破参数设计
△线:△线=0.36δ0.63·a0.67,(g/m)
△线=线装药密度,g/m
δ——岩石的抗压强度,参考有关资料取1100 kg/m2
a ——孔距,按坚硬完整岩体考虑,取100cm
上式得:
△线=0.36×11000.36×100.67=9.7g/m,取650 g/m。
钻孔直径为φ42,药卷直径为φ32。
为确保交通安全,孔口应严密堵塞,堵长0.6m。
预裂孔爆破参数表
孔径(mm) | 药径(mm) | 间孔距(cm) | 线装药密度(g/m) | 堵长(m) |
φ=42 | φ=32 | 100 | 650 | 0.6 |
A、爆破物品装卸规程
认真检查运输工具完好状态和清除运输工具内的一切杂物。装卸时设置警卫,严禁无关人员在场。不得摩擦、撞击、抛掷爆破器材,爆破物品的装卸高度不得超过车厢边缘,雷管或油类炸药的装载高度不得超过两层。分层装载爆破物品时,不得站在下层箱(袋)上去装另一层。禁止雷雨或暴风雨天气装卸爆破物品。爆破物品不得与其他物品混装
B、爆破物品运输规程
不得使用汽车的拖斗、自卸汽车、翻斗车、摩托车、自行车、独轮车推车运载爆破物品。运输车辆用明显的危险标志,车辆机件完好,有制动装置。车辆行驶速度不得超过40公里/小时,扬尘、起雾、风雪等能见度低时,速度减半或停驶,平坦路上行驶时,两车距离不小于50米,上下山(坡)时,不小于300米。冬季运输,采取防滑措施。
C、工地爆破物品人工搬运规程
炸药与雷管应分别放在两个背包或木箱内;严禁装在衣袋内。领到爆破器材后,应直接送到爆破地点,严禁乱丢乱放,不得提前班次领取爆破器材,不得携带爆破器材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停留,一人一次运送爆破物品不得超过:起爆器材10公斤,拆箱(袋)运搬炸药20公斤,背运原包装炸药一箱(袋),挑运原包装炸药2箱。
D、爆破作业规程
进行爆破器材加工和爆破作业的人员不得穿化纤衣物。爆破器材加工在专用的加工间进行。严禁在爆破器材存放间、住宅和爆破作业地点加工。有冒顶或边坡滑落危险,无有效防护措施,准备工作不充分时,禁止进行爆破作业,装药前对炮孔进行清理和验收。使用木制或铜质装药,禁止用铁棍装药,装起爆药包、起爆药柱,严禁投掷或撞击。深孔装药出现堵塞时,在未装入雷管、气炮药柱等敏感爆破器材前,应采用木或铜质长竿处理。装药后必须保证填塞质量,深孔或浅眼爆破禁止使用无填塞爆破。禁止使用石块和易燃材料填塞炮孔。
填塞要十分小心,不得破坏起爆线路。禁止捣固直接接触药包的填塞材料或用填塞材料冲击起爆药包。禁止深孔装入起爆药包后直接用木契。禁止拔出或硬拉起炸药包或药柱中的导火索。爆破工作开始以前,必须确定危险区的边界,并设置明显的标志。地面爆破应在危险区 的边界设置岗哨,使所有通路经常处于监视之下,每个岗哨应处于相临岗哨视线范围之内。隧道爆破应在有关 的通道上设置岗哨。爆破前必须同时发出音响和视觉信号,使危险区内的人员都能清楚听到和看到。应使全体员工和附近居民事先知道警戒范围,警戒标志和声响信号的意义,以及发出信号的方法和时间 。爆破信号分预告信号、起爆信号和解除警戒信号。预告信号发出后,所有与爆破无关人员立即撤散到危险区以外,向危险区边界派出警戒人员。确认人员、设备全部撤离危险区,具备安全起爆条件时。方准发出起爆信号,根据这个信号,准许爆破员起爆。未发出解除警戒信号前,岗哨应坚守岗位,除爆破工作领导人批准的检查人员以外,不准任何人进入危险区。经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准发出解除警戒信号。炮响以后,露天爆破不少于5分钟,才准爆破人员进入爆破作业点。爆破后,爆破员必须按规定的等待时间进入爆破现场,检查有无冒顶、危石、支护破坏和盲炮现象。爆破员如果发现冒顶、危石、支护破坏和盲炮现象,应及时处理,未处理前应在现场设立危险警戒标志。只有确认爆破地点安全后,经当班爆破班长同意后,方准人员进入爆破地点。每次爆破后,爆破员应认真填写爆破记录。
E、盲炮处理规程
发现盲炮或怀疑有盲炮,应立即报告并及时处理。若不能及时处理,应、在附近设明显标志,并采取相映的安全措施。难处理的盲炮,应请示爆破工作领导人,派有经验的爆破员处理。处理盲炮时,无关人员不准在场,应在危险区边界设警戒,危险区内禁止进行其他作业。
禁止拉出或掏出起爆药包。盲炮处理后,应仔细检查爆堆,将残余的爆破器材收集起来,判明爆堆有无残留的爆破器材,应采取预防措施。
每次处理盲炮必须由处理者填写登记卡片。处理浅眼爆破的盲炮,经检查确认炮孔的起爆线路完好时,可重新起爆;或打平行眼诱爆,平行眼距盲炮孔不得小于0.3米;或用木质、竹质等不发生火星的材料制成工具轻轻的将炮眼内大部分填塞物掏出。用聚能药包诱爆。深孔爆破的盲炮,用打平行眼诱爆时,新打炮眼距盲孔孔口不小于10倍的跑孔直径;当所用炸药为非抗水硝铵炸药,且孔壁完好者,可取出部分填塞物,向孔内灌水使之失效,然后做进一步处理。盲炮应当在当班处理,当班不能处理或未处理完毕,应将盲炮情况在现场交接清楚,由下一班继续处理。
F、其他
禁止在残眼上打眼。装配起爆管和信号管前,必须逐个检查雷管质量,凡管体压扁、破损、锈蚀、加强帽歪斜者,严禁使用。雷管内有杂物严禁用工具掏或用嘴吹,只准用手指轻轻的弹出杂物,弹不出杂物的雷管禁止使用。应将导火索和导爆管有垂直面的一端轻轻的插入雷管,不得旋转摩擦。加工好的起爆管与信号管分开存放,信号管必须系上标记。
三、爆破防护措施
A、爆破施工必须提前通知项目部,并取得项目部主管人员检查同意后方可施工。
B、横溪~栎斜隧洞段洞外防护示意见图,爆破前必须检查防护用品(警示牌、哨子、旗子等)及防护人员是否到位,警戒范围内人员是否撤离。爆破开始至撤除警戒为止,距爆破点200m半径范围内禁止一切车辆和人员进入,并应派多名专职安全防护人员进入各重点位置进行防护。
C、在施工前,与当地有关主管部门、公路交通部门及居民签订施工配合协议,协调好关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取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
a.待爆岩体上堆满编织袋,外加铁丝或竹笆覆盖,同时在村庄及公路侧设直立防护排架。
b.向全体职工和当地居民进行宣传,使其事先知道警戒范围、警戒标志和声响信号的意义,以及发生信号的方法和时间。
第一次信号——预告信号。所有无关人员撤至安全地点,并派出警戒人员。
第二次信号——起爆信号。确认具备各项安全起爆条件时,准许爆破员起爆。
第三次信号——解除警戒信号。经爆破员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发出解除警戒信号,一切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