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10、 诗词鉴赏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23:38:53
文档

10、 诗词鉴赏

10诗词鉴赏1、2009年沈阳市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A.首联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B.颔联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二惆怅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C.颈联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
推荐度:
导读10诗词鉴赏1、2009年沈阳市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A.首联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B.颔联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二惆怅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C.颈联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
 10     诗词鉴赏

1、2009年沈阳市 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首联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

B.颔联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二惆怅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C.颈联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无奈、惆怅与叹息。

D.尾联写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

思路分析:此题考查对诗歌理解错误项的判别能力。C项说“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无奈、惆怅与叹息”,是错误的,应该是“表现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参:C

2、2009内江市 读《望江南》,回答下列问题。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1.这首不到30字的小词,容纳了很多内容,就时间而言,是从      写到     ;就景物而言,先后写了               、白蘋洲等。就人物情感变化而言,由希望到     以至最后的         。

2.本词给人们展示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100字内)。

                                    

思路分析: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第2小题考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较诗句翻译相比,难度降低,给了学生以较大的发挥空间。

参:1.清晨  黄昏  楼、帆、斜晖、江水   失望  肠断

2.略 (画面形象、具体;语言简洁优美即可。)  

3、2009年河南省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

                                          

2、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

                                           

思路分析:此题考查对诗歌主题的把握,对具体诗句及其作用的理解。

参:1、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2.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前途仍然充满信心。

4. 2009年天津市下面对诗句的赏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这两句是议论,诗人感慨由于东风不给周瑜方便,导致二乔被关进铜雀台。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已亥杂诗》)

  这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诗人的心志,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C.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这是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以“异”字统领,突出塞外与中原地区秋景的不同。

D.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这节诗以“海峡”作为“乡愁”的具体对应物,将故乡之思上升到家国之思,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1、A

5、2009年四川省资阳  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⑴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手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比喻                          ,以“雨打萍”比喻               

⑵从抒情方式和思想内容上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作简要分析。

                                      

2、⑴破碎的国家如风中飘散的柳絮,无可挽回。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 。(意思对即可)

⑵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言之有理即可。)

6、2009年湖北省恩施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

⑴.请你将第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⑵.你从第三、四句诗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3、⑴.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被打开,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充满生机和活力。

⑵.人的要常常读书多读书作为知识的源头活水才能保持思想的清新活力。

7、2009年湖北省襄樊阅读古诗《望岳》,回答问题。(4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⑴.诗中加点的“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 样,突山了泰山             的形象。(2分)

⑵.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2分)

                              

4、⑴.遮天蔽日(或“巍峨高大”、“高大雄伟”)。

⑵.这里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或“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或“这句话抒发了诗人的壮志情怀:昂扬向上、积极进取、勇于攀登、俯视一切……”若从诗句字面含义去理解也可。

8、2009年江苏省盐城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⑴、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画线的句子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⑴、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词人以古人自比,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⑵、勾勒了一个英武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抒发了渴望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

9、2009年南京市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⑴、这首诗描写了水,请你从诗中选—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写在下面。

                       

⑵、“乡书何处达?”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6、(1)平(或:绿)   (2)思乡之情  

10、2009山东淄博阅读张养浩的《山坡羊》,回答问题。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用简洁的语言赏析画线句子。                                                 

                                                                              

7、要点:一个“聚”字和一个“怒”字,分别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形象地表现出峰峦高峻的形态和波涛呼啸的气势。

11、2009年徐州市阅读下面一首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⑴.诗中能够突出表达诗人情感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是如何表现初春的特点的?请作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最爱(爱)

(2)(描写的景物和表现出的春的特点各1分)这两句诗写莺和燕.是诗人所见。莺

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几处”“谁家”“早”“新”突出了初春季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特点。

12、2009湖北省十堰市阅读下面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⑴.李商隐写了不少“无题”诗,以“无题”为题等于没有题目,你能够根据诗的内容或情感为本诗拟写一个题目吗?请写下你拟的诗题。

                                         

⑵.请你从内容、情感、语言或写法四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进行品析。

                                                                              

                                                                              

9、⑴.相思(思念、愁思、离情、别思、伤别等)(拟题扣住诗歌内容、情感即可。)

⑵.内容、情感:本句表达了诗人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诗人借写爱情抒发了政治失意的苦闷之情)。语言、写法:从比喻、对偶、(谐音)双关等修辞的角度或语言风格的悲剧色彩等角度谈都可;如扣住“到”或“成”、“方”或“始”中某一字的强调作用谈也可。

13、2009湖南娄底阅读下面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⑴.“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答:                                                                       

⑵.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10、⑴.写出了早春草色极淡极少、似有似无的特点。(意思相同也可) 

⑵.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答“热爱”也可) 

14、2009年广西河池古诗文阅读

                        (一)浣溪沙        苏  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⑴.下面是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写景,描绘了三幅画面,表现了环境的清幽。

B、“萧萧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萧萧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以声衬静,更显静谧。

C.下阕抒情,为了表现时光易逝、青春难留的思想,作者用河水西流的现象阐述了人生不可以重来的道理。

D.全词语言浅显,音韵和谐,情、景、理交融。

⑵.词的下阕抒写了作者的看法,表现作者的生活态度。

11、⑴、C

⑵.老当益壮,要奋发进取    虽身处困境,仍旷达、乐观(意思相近即可。)

15、2009年四川省成都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⑴.这首小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答:                                                                 

                                                                 

⑵.这首小令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试举出其中一点简要分析。 

答:                                                                          

                                                                             

12、⑴.表达了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意思相近即可)

⑵.参考示例:①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作者选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和西下的“夕阳”等景物,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充分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 

② 运用了静景与动景相映衬的手法。如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这种安适、幽静的环境,使沦落异乡的“断肠人”更添悲愁。

③ 运用了大量的名词。即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 瘦马”“夕阳”等,组成了一幅苍凉的深秋晚景图,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 (指出的特点准确;分析恰当;意思相近即可)

16.2009年沈阳市对《春望》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这首诗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充溢离乱伤痛之情。

B.诗中“烽火”是指因战乱而引发的长安城中的大火,这让作者很难得到家信。

C.诗的尾联意思是诗人的白发越抓越少,简直要插不住簪子了。

D.全诗寓情于景,意在言外,沉着蕴藉,真挚自然,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1.B

17、2009年柳州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感,气概雄浑,感情真挚。

B.后四句想象在天晴时登楼远眺,由渺不可知的感觉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文势波澜起伏。C.尾联紧承前三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归思,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2、B

18、2009山东省枣庄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4分)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⑴.有人评价此诗“‘割’字奇”,品析“割”这个字,指出奇在何处?

                                    

⑵.“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请说说你的理解。

                                    

3、⑴.“阴阳”分别指山的南、北两面,山南向阳,天色明亮;山北背阴,天色晦暗。那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同一时刻却是两个世界,“割”字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高大形象。

⑵.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意愿,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19、2009年四川省凉山州诗歌鉴赏(6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⑴.诗中有一个词语直抒作者胸臆,请你指出来并说出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⑵.“乱花渐欲迷人跟,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请你从具有表现力的用词上加以品析。

                                    

⑶.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以“春行”为题眼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B.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

    C.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并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绘。

    D.诗歌在景物的描写中还重点突出了白沙堤的美。

4、⑴.爱(最爱)    直接抒发了作者对钱塘湖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

⑵.开放题。例:这两句诗作者抓住了“乱花”“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又以“渐欲”“才能”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只要能分析出其中一点即可)

⑶.D

20、2009年连云港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试做简要分析。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富含哲理而被后世广为传诵,你从这居室中领悟到了什么?

                                     

5、(1)主要表达了作者忧伤中更显乐观豁达的情怀。作者虽以“凄凉地”“弃置身”“闻笛赋”“烂柯人”、“沉舟”、“病树”写出了内心的凄苦,但“千帆过”“万木春”更表现出作者乐观和豁达的情怀。

(2)示例供参考:①人在逆境面前,要积极进取,振作精神,面向未来(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②痛苦、困难、挫折、失意都是暂时的,理想、光明、胜利就在前头;③新事物必将带起旧事物,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21.2009年长沙市阅读下面诗文,按要求答题(4分)

(一)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⑴.请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的大意。

                                                                          

                                                                          

⑵.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 ,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与字里行间。

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时候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思愁绪。

6、⑴、在残夜未尽将尽之时,一轮红日正在从海上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海日升于残夜将驱走黑暗,春意闯入旧年将驱走严冬。)(大意相近即可)  

⑵、A

22、2009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4分)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⑴.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思。

  ①齐鲁青未了  未了:         ②会当凌绝顶  会当:      

⑵.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B.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作者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是实写,下句是虚写。

7、⑴.①不尽 ②终要,终当

⑵.D(上句是虚写,下句是实写。)

23、2009年江苏省扬州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5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丰乐亭游春三首(其一)

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1)这两首诗都写春天景物,但时段不同,白居易写的是      时的景物,欧阳修写的是         时的景物。(2分)

(2)欧阳修诗的三四两句,除用拟人手法外,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两种手法各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修辞手法:拟人、             (1分)

表达效果:                             (3分)

8.(1)早春(或“初春”),暮春(或“晚春”“季春”)

(2)修辞手法:夸张。表达效果:诗人用拟人手法写鸟语花飞,生动表现出春光的迷人、充满生机等;用夸张手法说酒醒春已归,感叹春天的短暂,暗含着诗人浓厚的惜春之意(或“暗含着诗人对春光的留恋”)

24、2009年江苏省盐城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5分)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⑴、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画线的句子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⑴、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词人以古人自比,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⑵、勾勒了一个英武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抒发了渴望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

25、2009年四川省成都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⑴.这首小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答:                                                                 

⑵.这首小令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试举出其中一点简要分析。 

答:                                                                          

                                                                             

10、⑴.表达了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意思相近即可)

⑵.参考示例:

①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作者选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和西下的“夕阳”等景物,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充分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 

②运用了静景与动景相映衬的手法。如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这种安适、幽静的环境,使沦落异乡的“断肠人”更添悲愁。

③运用了大量的名词。即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 瘦马”“夕阳”等,组成了一幅苍凉的深秋晚景图,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 (指出的特点准确;分析恰当;意思相近即可)

26、2009年潍坊市下面材料中的古诗、古语给了你怎样的启示?(5分)

2009年3月13日9时,第十一届全国二次会议闭幕后,总理在回答中外记者关于中国经济问题的提问时,有三处引用或改编了古诗、古语。它们分别是“取火莫若取遂,汲水莫若凿井”“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和“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

启示:                                

11、示例: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依靠自己的力量,做到自强自立;未来是美好的,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意思对即可)

27. 2009年乐山诗歌鉴赏。(5分)

辛弃疾在《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中写道:“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苏轼在《春江晚景》中也有这样的句子:“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他们借助表示“少”的个位数词“七八”“两三” “三两”把星星稀少、夜雨稀落、桃花稀疏的情调表现得很生动。这种用数词入诗的句子,用得好,别有情趣。

请你鉴赏下面这个句子,看看在数词运用上跟上面谈到的诗句是否相同?又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三月的雨,四月的风……”

答:                                                                           

                                                                               

13.答:不同;这里的个位数词是序数词,表现的是暮春时节的自然情趣,给人春意盎然的感觉。

28、2009年江西省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6分)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⑴、下列可以作为标题的一项(    )(3分)

A  晚春   B初夏    C晚秋     D初冬

⑵、这首诗的语言特点?请分析。(3分)

                                                                          

11、⑴、A  

⑵、运用拟人手法,语言活泼生动有趣。如:草树能知、解、斗,能以才思论天下。

29、2009黄石市古诗文阅读: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⑴、人们普遍认为“横”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

                              

⑵、这首小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2、⑴、“横”字用得好,从全诗看,因在“野渡”且又“无人”,故能“自横”,加上诗人当时闲居两涧的境遇,自然使他偏爱这寂寞“幽草”,符合他当时心境。

⑵、反映了诗人厌恶喧嚣,寻求宁静的政治情怀和审美心态。

30、2009年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13-17题(5分)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幽幽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3.这首词中描写边地荒凉冷落景色的句子是               。(2分)

14.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为国建功的情怀。

B.这首词通过“塞下”“长烟落日”“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

C.“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

D.“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13.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4.C

15.引出故事情节;为故事的结尾埋下伏笔(答“为下文作铺垫”也可)(各2分)

16.第③种,理由:安德鲁明知凯特欺骗了他,却能够原谅她,并用真诚打动了凯特,使她改邪归正,最终找到真正的幸福。

17.善良真诚的人(意思接近即可)(2分)如:安德鲁喜欢凯特,却劝她回去念书;明知凯特欺骗了他并带走了珠宝,却能够原谅她;发现凯特在他的牛奶中加了安眠药却不揭穿她;收到凯特的信,能够真诚地在门前放一束玫瑰花等。(2分,回答出两例即可得满分)

31. 2009云南省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3分)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请找出诗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1分)

(2)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

(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2)不同意。这一句是写诗人虽身居闹市,却远离俗世,不受世俗烦扰,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然,恬淡愉悦的心情。(言之成理即可)

32、2009湖南省衡阳诗歌鉴赏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23.词的上、下片各描绘了怎样的场景?(2分)

24.“路转溪头忽见”透露出一种怎样的心情?(2分)

25.“明月别枝惊鹊”为精妙的写景名句,请体会其妙处。(2分)

23.上片写晴,用的是“明月”“清风”这样惯熟的词语,但是,当它们与“别枝惊鹊”和“半夜鸣蝉”结合在一起之后,便构成了一个声色兼备、动静咸宜的深幽意境。

下片笔锋一转,进入写雨。但写的不是雨中,而是雨前。

这首词充分反映了作者对丰收所怀有的喜悦之情以及他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33、2009湖南省邵阳诗词鉴赏

中秋月

苏  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中秋月》作于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任徐州知府时,与相别七年的弟弟苏辙共度了一百多日,并有了难得的共同赏月的机会。

26.这首诗写法上由   入   ,抒发了作者         之情。(2分)

27.请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述“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的优美意境。(2分)

26.由景入情,抒发了作者不得和亲人团聚的相思

27.晚霞渐渐消逝,深秋的寒气笼罩夜晚,袭人肌体,天上的星斗随着夜色加深逐渐旋转,银盘似的圆月也无声的移动。

34、2009年陕西省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0—21题。(4分)

湖  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20.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2分)

【答案】“乱”字不仅形象地描绘出红林深处传出的此起彼伏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上互飞舞,穿梭于林间枝头的动感。

评分标准:每答出一个要点,得l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21.全诗写出了游人怎样的心情?(2分)

【答案】写出了游人愉快的心情。

评分标准:回答正确,得2分。共2分。

35、.2009湖南省株洲                 小  松

唐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释]①时人:指普通的人。  ②凌云:直冲云霄。   ③始道:才说。

27.“刺头”准确地勾勒出小松的外形特点,也写出了小松                         的精神。

28.联系韩愈的《马说》,诗中“时人不识凌云木”意为时人不识                               。

27.顽强不屈或自强不息等。

28.人才。

36、2009年无锡市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①)     

元 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 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 暗风吹雨入寒窗。

注:①公元810年,元稹因不法官吏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公元810年,白居易因事得罪权贵,被贬为江洲司马。

7.阅读上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3分)

(1)诗人“垂死病中”本已不能坐却“惊坐起”,一个“惊”字写出了他对友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                                                                        

                                                                           

(2)诗作最后一句中的“寒”字有怎样的双关意义?(1分)

答:                                                                        

                                                                           

(一)(3分)

7.(3分)(1)(2分)写出了诗人对友人感情异常深厚(1分),也为友人被贬而伤心、震动。(1分)  (2)(1分)明写天寒,暗写心寒。(“天寒”“心寒”各0.5分。)

37、2009黄石市下列表述、诗文书写全对的项是:(5分)

A.“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而喜洋洋者矣!”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B.“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杂然而前陈者,太守之宴也。”(《醉翁亭记》)

C.晏殊的《望江南》中写思妇盼夫未归失望极深的句子是:肠断白频州。

D.“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写出了词人出猎时的雄姿和壮观场面。

E.“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出自李清照的《如梦令》

F.《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可怜白发生”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

5、D F

38、2009年湖北省孝感阅读下面的诗文,回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6.这首七言律诗借景抒情,把自然之景、            和          融于一体。(2分)

7.对这首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首联点明登临位置,从“帘旌”到“夕阳”,写景由远及近。

B.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

C.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跨度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

D.尾联“风霜”语意双关,“沧波”情景交融,于无限悲凉中收束全篇。

6.家国之恨 身世之悲(意近即可,2分) 

7.A(2分)

39、2009年上海市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7.以下不属于诗人“苦恨”原因的一项是(   )(2分)

A.常年客居他乡

B.浊酒难以解忧

C.国家动荡不安

D.自身困苦多病

8.诗歌的前四句描画出一幅深秋      的画面,后四句触景抒怀,渗透出诗人       的心境。(2分)

7.(2分) B     

8.(2分)空阔浩渺    愁苦悲凉

40. 2009    湖南永州市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

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注】①耐可:哪可,怎么能够。②赊:赊欠。

(1)“耐可乘流直上天?”此问句反映出李白什么性格和艺术风格?(2分)

                                                              

(2)迷人的月色,用之不竭,取之无禁,相信你也享受过,作者曾说“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襄阳歌》),但是诗中第三句诗人却用一个“赊”字,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3分)

                                                                    

11.(1)意近即可 性格:天真超脱  艺术风格:想象奇特  (2)拟人手法(1分)视月色为无价之宝,格外珍惜自然美景,尊重自然,与自然作心灵交流。

41、2009年山东省德州阅读诗歌,回答问题(4分)

春日偶成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①春日里诗人被什么景色所感染?(2分)

                                                                           

②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2分)

                                                                          

7. (每题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①诗人被云淡风轻、春花烂漫的春日景色所感染(能写出春日景色得1分,简单描述得2分)。②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轻松、欢乐、愉悦的心境(1分),从“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的诗句中可以看出来(1分)。

第二部分阅读(40分)

42、2009年潍坊市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8题。(4分)

汉江临泛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8. (1)中间四句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色?(2分)

(2)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8. (1)前两句描绘出了水天一色、广阔渺远的山水远景,后两句描绘出了水势浩大、波澜起伏的眼前景象。(2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2)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2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43、2009泸州市诗词品读(6分)

阅读下列宋词,按要求答题。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4. 词下片中“卧”字可谓一字千金,试简析其妙在何处。(2分)

答:

5. 全词充满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情趣?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4分)

答:

 二、诗词品读(6分)

4.(2分)“卧”字把小儿的天真、活泼、顽皮和盘托出,跃然纸上。(答出天真、活泼、顽皮任意一词1分、任意两词2分)

5.(4分)全词充满了和谐闲适,其乐融融的农村生活情趣(2分,意思基本相同即可);表现出词人对和谐快乐、闲适恬淡的乡村生活的喜爱赞赏之情(2分,答到对乡村生活的喜爱赞赏即可)。

44、2009年贵州省遵义           如梦令(6分)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夜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22.首句“昨夜雨疏风骤”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3分)

23.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22. (3分) 写出了春天晚上(1分) ,雨点疏落(1分)风刮得很猛烈的情景(1分)(要点:时间和“风”“雨”的情态。)

23. (3分) 运用了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间接抒情)的方法(1分)抒发了作者的伤春之情(2分)。(意思表达清楚即可)

45、2009浙江丽水古诗文阅读(共20分)

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15~22小题。

(一)(4分)

泛吴淞江

[宋] 王禹偁

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

 惟有鹭鸶①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注】①鹭鸶:白鹭,羽毛白色,腿很长,能涉水捕食鱼、虾等。

15.诗中 (1) 一词写出了天色已晚, (2) 一词则强调了诗人泛江已久。(2分)

16.“惟有鹭鸶知我意”中的“我意”指的是什么?(2分)

15.(1)斜阳 (2)半日(2分,每空1分)

16.“我意”指的是诗人孤寂、苦闷的心境。(2分,意对即可)

46.2009年杭州市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城  南

宋·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注]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1)一、二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

  (2)诗的三、四两句和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都写小草,且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就此作比较赏析。

23.(1)雨量之大,雨势之猛。

    (2分。意思符合即可)

    (2)白居易的诗以“野火”衬托青草顽强的生命力;曾巩的诗则通过与“桃李花开尽”作对比,突出了青草难以摧毁的精神。

    (3分。白诗分析1分,曾诗分析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47、2009年浙江温州古诗文阅读(28分)

(一)(5分)

                《除夜①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注释】①除夜:除夕之夜。

15、第一句诗中的“寒灯”渲染了除夕之夜旅馆中怎样的氛围?(2分)

16、作者心情“转凄然”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15、凄清(孤寂、凄凉、清冷)

16、一是除夕之夜独自一人寄居旅馆,二是对故乡亲人无比的思念,三是感慨年华易逝。

48、2009浙江省绍兴古诗文阅读(25分)

(一)(5分)

雨过山村[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10、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山村怎样的特点?(2分)

                                                                                 

11、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闲”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3分)

                                                                                 

10、宁静幽美(或:曲径通幽、自然惬意)

11、妙在它不从正面着墨,而从侧面落笔,以“栀子花”的“闲”来反衬人们的“忙”,巧作对照,情趣盎然(或: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蚕妇们去后庭中栀子花的闲适自在)。

49、2009年浙江嘉兴古诗文阅读(25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15-22题。

                    (-)(4分)

                  晓过鸳湖  查慎行①

               晓风催我挂忱符,绿涨春芜⑵岸欲平。          !

               长水塘⑶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④城。

  [注释]①查慎行(1650-1727),海宁人。鸳湖:嘉兴南湖。②芜:丛生的草。⑧长水搪:原嘉兴城外的一条河道,通南湖。④秀州:即嘉兴。

15,这首诗的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美丽景色?(2分)

16,历来被认为佳句的“菜花香过秀州城”中,你认为哪个词用得最妙?请写出你的理由。(2分)古

15,描绘了春天的早晨嘉兴城外春风和畅、春水荡漾、春草繁茂的景象。

 16,“香”、“过”,写出了菜花之茂盛,香气之浓郁。(或“莱花”,用最寻常的莱花写出了诗人朴实的内心。)

50、2009年浙江省台州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第17~25题。

(一)(4分)

村  晚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③信口吹。

【注】①陂(bēī):水岸。 ②漪:水波纹。 ③:腔:曲调。

17.诗中的“衔”“横”两字富有表现力,请选择其中一字作简要赏析。(2分)

18.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17.“衔”字运用拟人手法,写活了山,写出落日将沉未沉的情态。 “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等)。

评分标准:2分。意对即可。若两字均赏析,按前一个评改。

18.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悠然宁静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评分标准:2分。言之成理,意对即可。

51、2009浙江省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按要求答题。

钟山①即事②

宋·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③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注释]①钟山:山名。②即事:有感于当前事物的诗,常被冠以“即事”之类的题目。③相对:对着山。

⑴诗中哪些词语写出了钟山春景的“幽”?

⑵全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15.(1)“无声”(或“涧水无声”)、“不鸣”(或“一鸟不鸣”)(2分,写出一点给1分)

   (2)表现了诗人悠闲平和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2分,“悠闲平和”“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各给1分,意思基本对也给分)

52、2009浙江省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5一16 题。(4 分)

                               春日

                          (宋)晃冲之

                 阴阴①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② 桃花。

【注释】 ① 阴阴:草木阴阴。② 趁:追逐。

15.这首诗通过描绘        、细雨翻萍、           的春日景象,构成了一幅优美而完整的画面。(2 分)

16 .三、四句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分)

15.(共2 分,各1 分)小溪阴阴鹅鸭戏水(意思对即可)

16 . (共2 分)通过描写小溪中鹅鸭逐春的情景,流露了作者爱春(或惜春)之情。(意思相近即可)

53、2009德州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25题。

(一)

新  柳

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7.诗中的“新柳”有什么特点?(2分)

                                                                               

8.“水中柳影引他长”中的“引”字有什么妙处?(2分)

                                                                               

7.答案:颜色浅黄,形态纤长、轻柔。   

评分:每个要点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8.答案:“引”字照应了“百尺”一词,描绘出一幅柳条和水中倒影相连的画面,优美而有动感。

   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54、2009山东济宁市古诗文阅读(共20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6——11题。

(一)

[双调]清江引·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6、曲中写了哪些秋景?(2分)

7、作者描写这些秋景的作用是什么?(3分)

6.西风、北雁、红叶、黄花、芭蕉、秋雨

7.渲染出一幅萧瑟的秋景。表达自己漂泊多年、功名未就、有家难归的思想感情。

55、2009浙江省阅读下面三则古诗文,完成14—21题。

(一)送客诗

严维

明月双溪水,清风八咏楼。

昔年为客处,今日送君游。

注释:严维:唐代诗人,浙江绍兴人,年轻时曾在金华安正书院习文。

14.诗中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写出了金华哪两处名胜?(2分)

1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金华具有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4.婺江(双溪)  八咏楼  15. 赞美、热爱以及留恋之情。

56、2009年龙岩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4分)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4、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作的诗。人们认为诗中虽然流露出了漂泊思归之苦,但诗人孤忠仍存,壮心犹在,洋溢着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4分)

                                                                               

                                                                              

                                                                              

4、① 同意。从“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一句可以看出诗人不服老,不怕病,积极用世的精神。上文已写到了月景,可见落日乃是诗人自比,表现了自己虽已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迈情怀。尾联也借用老马识途的典故,比喻自己虽已年老,并非毫无用处,再次表现出老当益壮渴望报国的热情。(能找出一处理由即可)②不同意。诗歌中的片云、孤月、落日、秋风、老马等意象传达出的是诗人一生漂泊的沧桑之感。诗的结尾两句更流露出一种报国无门的怨愤。(老马尚能识途,我竟连一匹老马也不如了吗?) (4分)

文档

10、 诗词鉴赏

10诗词鉴赏1、2009年沈阳市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A.首联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B.颔联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二惆怅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C.颈联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