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深圳金融市场调查报告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23:41:02
文档

深圳金融市场调查报告

深圳金融市场调查报告摘要:目前中国金融市场还未对外开放,对金融的发展采取逐步放开。深圳的基金、保险、信贷行业在可预见的未来无疑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但短期内因大量公司涌进又呈现出过热现象。这无疑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强者愈强,弱者出局。一、私募基金年4月中国开始实施私募基金备案制,私募备案制的实施大幅降低了私募产品的发行成本,资管行业的门槛大大降低,不仅促使大量新私募的成立,还吸引了大量原公募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创立自己的私募公司。信托、银行也纷纷成立下属私募基金子公司,将一些因为征信等
推荐度:
导读深圳金融市场调查报告摘要:目前中国金融市场还未对外开放,对金融的发展采取逐步放开。深圳的基金、保险、信贷行业在可预见的未来无疑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但短期内因大量公司涌进又呈现出过热现象。这无疑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强者愈强,弱者出局。一、私募基金年4月中国开始实施私募基金备案制,私募备案制的实施大幅降低了私募产品的发行成本,资管行业的门槛大大降低,不仅促使大量新私募的成立,还吸引了大量原公募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创立自己的私募公司。信托、银行也纷纷成立下属私募基金子公司,将一些因为征信等
深圳金融市场调查报告

摘要:目前中国金融市场还未对外开放,对金融的发展采取逐步放开。深圳的基金、保险、信贷行业在可预见的未来无疑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但短期内因大量公司涌进又呈现出过热现象。这无疑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强者愈强,弱者出局。

一、私募基金

 年4月中国开始实施私募基金备案制,私募备案制的实施大幅降低了私募产品的发行成本,资管行业的门槛大大降低,不仅促使大量新私募的成立,还吸引了大量原公募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创立自己的私募公司。信托、银行也纷纷成立下属私募基金子公司,将一些因为征信等问题自身处理不了的业务转给私募基金子公司。

截至2015年10月,全国在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进行备案的基金数量已经超过2万家。而全国范围内国有大银行加上各种类型的商业银行、合作社的总数量也只是接近2万家。私募基金行业管理资金的规模是远远无法和银行业相比的,整个私募基金行业呈现出过热情况,其中鱼龙混杂。据2015年数据来看,其中超过一半的私募基金管理资金规模为零,98%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的资金规模小于20亿。管理资金规模超过100亿的基金管理人数量在2015年增加了一倍多,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这说明尽管基金管理人数在持续增加,但整个私募基金行业处于大多数资金集中在少数管理人的状态。

         图1,2015年资金规模大于20亿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数增长情况

按照投资标的,基金业协会将其分为证券类、股权类、创投类及其他,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占绝对优势,但发行产品并不是最多,由此可推断其管理基金平均规模较大。

图2,各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占比

按照结构划分,私募基金有公司制、合伙制、信托制。其中有限合伙型私募基金因为其结构灵活,操作起来简单而为众多私募基金管理人所青睐,占据了深圳市场上私募基金中的大多数。2015年,全国范围内私募违约事件大幅增加,主要便集中在有限合伙型私募基金中,以至于有一些第三方代理公司听说是有限合伙型基金便拒绝代理销售。

在深圳市场中,很多现货公司注册了基金公司,同时做现货和基金。同也可以见到很多P2P公司注册了基金公司,有一些是先有基金公司,再注册P2P线上平台。这些基金公司往往没有风部门或风控部门只有几个人,其风险控制能力较弱,在宣传时也会刻意淡化风险,关键地方模糊不清。

二、保险

据中国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保费收入首次突破2万亿元,同比增速达到17.5%,2015年增长率更是突破20%,创下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增长速度。与此相对应,保险公司的利润达到了2046.6亿元,同比增长106.4%。如此之大的盈利尺度可以说为国内很多一个行业都不可比拟,将保险称之为阳光产业也不为过。各大保险公司也在纷纷鼓吹“黄金十年”这一概念。

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投资让大量民众得到了教训,保险以其安全性成为很多家庭资金避险的选择。然而保险行业也存在有一些问题:

1、人员过多导致人均产能低下

截止2016年3月,全国保险代理人总数量突破710万,而很多保险公司依旧提出大量增员的要求。仅以平安人寿为例,其在深圳市场已有保险代理人3万人,2016年的增员目标是突破4万人。在深圳,很多人周围都会有一堆正在做保险或做过保险的朋友,有时候为了照顾生意便从每个朋友那里都买一点。

在巨大的保险代理人数量背后是极低的人均产能。从专注个险的中国平安来看,其个险渠道规模保费占比在2014年、2015年均超过90%,但代理人个险新保单件数仅为人均每月1.2件,只比2014年的1.1件增加0.1件。同样,新华保险个险代理人渠道队伍规模达到25.9万人,但个险代理人渠道月均有效人力仅为9.4万人,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代理人月均没有出单。

中国保险协会去年公布的《保险营销员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在人身保险营销员收入方面,2013年月均收入在1333元以下的占比63.1%,月均收入在1333元-3500元的占比18%,月均收入在3500-7339元的占比11.2%。这一问题导致保险代理人流失率很高,大量客户购买保险过后找不到当初的代理人来服务。

2、盈利失衡

保险公司在从投保人手里收取到保费,保费会被分成两部分:保险责任准备金,剩下的全部被拿来投资于银行存款,证券,不动产。保险公司的利润来源于两块:承保利润和投资利润,可谓保险公司盈利的两个轮子。前者主要和公司的经营有关,后者主要是利差。投资利润上,越大型的保险公司越具有优势,因为大型保险公司可以直接参与国家大型重点项目,如南水北调,三峡工程。

总体而言,目前国内保险公司盈利的两个轮子发展并不均衡,过于依赖投资收益,因而对资本市场的依赖也越发严重。2008年金融危机便造成各大险企利润大幅度下降,2012年股市债市双杀也导致了当年险企的盈利大幅下降。这种单纯的追求投资收益的利润模式造成了保险业效益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是不稳健不可持续的。

目前,中国保险公司的投资范围和国外相比还较小,投资收益也较低。而随着国人走出去的步伐,中国险企投资收益必定有所增加,保险产品的价格必将不断下降。

深圳地理位置上紧靠,深圳保险市场也受到保险的干扰。相较于内地保险,国外保险的费率更低,而且全球理赔,2015年之前前往购买保险也不在少数。但中国内陆金融市场毕竟不对外开放,2016年开始居民购买境外保险。深圳保险市场豪强林立的现象也比较突出,平安人寿占据超过一半的个险市场,加上太平人寿、泰康人寿、前海人寿等五家大型保险公司瓜分了90%的市场。

三、小额信贷

小额信贷在发达国家已经证明了其可行性和发展性,在国内还处于向西方学习阶段。就其前景而言无疑是非常光明的,特别是之前几年都处于井喷期,以青岛为例,大大小小的小额信贷公司就接近3000家。因为竞争激烈,并且就业门槛低,龙蛇混杂,所以包装客户,做死客户现象比比皆是,有公司顶不住倒闭也是常见问题。2014年、2015年各地纷纷出现小额信贷公司倒闭潮。笔者自身在苏州、营口、鹰潭、成都外派期间便亲身经历过这种倒闭潮。大量小额贷款公司大门紧闭,门口挂着出租的牌子。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中国小额贷款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末,全国共有8791家小额贷款企业,相比于2013年的7839家增长了952家,增长率接近12.14%。但全年新增贷款方面,2014年新增贷款数额仅1228亿元,相比于2013年的2268亿元,新增贷款数额减少了1040亿,减少比例接近45.86%。而在2014年初,小额贷款行业风险频发。2014年的亏损面高达16%左右。如此高的亏损面甚至引起外外界关注。

另外,互联网企业的入场也在加剧行业竞争格局。2014年,国内互联网企业大举入局金融领域。以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向后成立了民营银行,百度、京东、唯品会也先后成立小额贷款企业。携带着互联网基因的几家企业入场,搅动着原本就不平静的水面。传统小贷企业同样也可借触网来升级自己。如果触网,小额贷款企业就将由原来的小贷企业而转为小贷+P2P的二重身份。这意味着小额贷款公司能因此打破银监会对小额贷款企业从银行业融资不得超过资本净额50%的。转身互联网金融有望破解小贷融资渠道紧张问题。

除了互联网金融的转身外,前瞻认为,小额贷款企业还可向贷款零售公司、村镇银行、民营银行三大方向转型。由于银行业已经向民间资本敞开怀抱,向这三大方向转型符合银监会的相关规定。

小额贷款公司在深圳同样多如牛毛。大且有名的有:宜信普惠、恒昌、亚联财、联金所、阳光、证大速贷等。小如:红上,信用家,通善等。这些公司里上征信的公司如:亚联财、联金所、阳光,还有很多不上征信的小贷公司。深圳整个贷款行业大概分类下:抵押,无抵押信贷,物业贷,零用贷,中介公司,专业空放公司,以及银行系统。做好一起的关键点在于两个方面:良好的人脉,强大的信息流。

四、总结

    综上分析基金、保险、信贷这三个行业,其未来预期的前景无疑非常光明,但都有过热现象。基金和信贷的过热表现在行业门槛低,大公司与小公司扎堆冲进这些行业。小额信贷行业已经在全国范围内经历大规模倒闭潮,基金行业的过热也开始显现。保险行业的过热表现在从业人员的过多,由于很多保险公司没有底薪,所以并没有影响保险公司的利润。相反,过多的员工相当于是对居民大规模普及保险知识,增加保险意识,但如果保险行业长期留存率低的话必将影响其行业名声。

基金和信贷的门槛低,加入进来的公司中,一方面一些新成立公司的领导者自身对其运营并不熟悉,风控做不到位;另一方面从业人员的素质也良莠不齐,对金融理解不够深刻,存在欺骗、夸大等现象。参与进来的公司需要自己给自己树立门槛,对自己的员工高标准要求。保险行业同样有后一种情况,需要从业者自身给自己提高要求。

                                                谢本固

2016.8.10

文档

深圳金融市场调查报告

深圳金融市场调查报告摘要:目前中国金融市场还未对外开放,对金融的发展采取逐步放开。深圳的基金、保险、信贷行业在可预见的未来无疑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但短期内因大量公司涌进又呈现出过热现象。这无疑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强者愈强,弱者出局。一、私募基金年4月中国开始实施私募基金备案制,私募备案制的实施大幅降低了私募产品的发行成本,资管行业的门槛大大降低,不仅促使大量新私募的成立,还吸引了大量原公募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创立自己的私募公司。信托、银行也纷纷成立下属私募基金子公司,将一些因为征信等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