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末代皇帝》有感
生活是一道门,当我们出生时,就已经被锁在里面了。溥仪一次次地去把那门叫开,但一次次的被拒绝。
其实,他的一生,是一次次想努力走出门而又无可奈何走回去的过程。电影中处处透露出他的无力感和无奈,从开始时被迫成为皇帝,到选妃选后,再到奶妈去留,再到“被离婚”,再到被立为傀儡,再到婉容被引诱吸毒、被带走,再到……他想要去做一些事情,但是却一次次的被逼得走投无路。到了最后被后,想要在中救一下好老师“监狱长”都做不到。无力、无奈的感觉充斥着影片的始终。
想说一下婉容,那个开始时特可爱,后来特可怜的女人。日本战败投降后,在溥仪准备逃跑时,被送走的她回来了,那一幕,我很难忘却。十几年未见了,心中的她终于回来了:她,也再次见到了一生钟爱的他。因吸食鸦片而枯瘦如柴的她不愿见到他,甚至要装作无视他。溥仪想要再去望她一眼,帮她理一下头发,给她说句“多年没见,你老多了”都没有机会。蓦然间,我想起了他俩刚结婚的那一夜,想起了那个可爱的女孩。突然发现,能和心爱的人平平静静地活到老是一种多大的幸福啊!这是许多人朝思暮想而又难以实现的美梦,这也是许多人难以体会的。
再说一下老年溥仪回宫吧。溥仪——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在他的晚年,要回一次皇宫——故宫(也许只有对溥仪来说,故宫才是真正的“故宫”),却需要买票。我感到一份悲凉,青年离家白首回,而回家看看却是需要买票才能进门,这是人生中多大的悲哀啊!溥仪走在他的家里,走在他的童年里,或许在品味着他的一生,也或许仅仅是心情复杂地走着。当他走进了太和殿,又看到那张曾令无数人眼红的龙椅时,他笑了,笑得那样真,那样质朴,似乎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对他一生的回应。也许这位老人想到了登基时站在龙椅上的胡闹,又或许是看透了龙椅背后的风风雨雨。他显得那样的洞悉明了,显得那样的淡看风雨红尘。在这个无人的宫殿中,在这个再也没有亲人的世界上,回到童年的世界里,回到童时的房间里,找回丢失很久的回忆,也许是件很美的事。真的很美,但在溥仪这儿,却真的很伤、很凉。
当那个门卫的儿子出现后,问溥仪拿什么来证明自己是中国最后一个皇帝,一种凄凉就再次涌上心头。我是皇帝,哪需要什么理由?我就是!但是,如今却需要来证明!楚王台榭空山丘!历史啊,时间啊,难道你们就真的这么无情,要把我的一切都要掩盖、淹没吗?为了给那小孩一个证明,溥仪在龙椅下面拿出了登基那天得到的装蝈蝈的小罐。而那只蝈蝈,却又像穿越历史时空一样爬出了小罐。
蝈蝈啊,也许你在小罐之中只是茫然度日,不知过去了多久的时日。你只知道大约过去了很长的时间,你可知道,你的主人已经经历了一生的风雨,半世的沧桑。对溥仪来说,与其当个人,来过他这样无奈的一生,或许他更愿当一个蝈蝈。其实,许多人亦是如此。
最后,再添上我的一首杂诗吧。诗名呢,就叫《偶感·观溥仪回宫》吧!此诗所描绘的溥仪,纯属个人理解中那个的溥仪。仅供参考,聊以解慰。
《偶感·观溥仪回宫》
一十六年此门中,嫔娥婢奴躬身迎。四十二载城墙后,树倒猢散冷且清。
一生风雨多变幻,半世沧桑几人经。无语笑眼望龙椅,天子应叹未为虫。
注:
1一十六年:1908-1924年,溥溥仪在皇宫中待了十六年。
2四十二载:1924-1966年,溥仪在外飘荡了四十二年,1966年回故宫。
3“天子应叹未为虫”:亦作“悔做天子愿为虫”
4虫:指那只蝈蝈。它活过了五十八个年头,却没有那么多的无奈,也没有那么多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