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 | 理论假设 | 治疗技巧 | 模式特点 |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 1、 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 人在环境中/ 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推动人的发展 2、 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 问题与感受到的压力相关(P119 页)。压力包括:过去的压力——成长过程中没有解决的发展任务;现在的压力——当前感受的的社会压力;问题处理压力——对理性处理问题及情绪控制能力欠缺所产生的压力。 3、对人际沟通的假设:人际交流的状况是保证有效沟通,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础。 4、对人价值的假设:每个人都是由价值的、有潜能的。 | 直接治疗:直接对服务对象进行辅导 1、反思性直接治疗: ◆现实情况的反应 ◆心理动力反映 ◆人格发展反映 2、非反思性直接治疗: ◆支持 ◆直接影响 ◆探索-描述-宣泄 间接治疗:通过辅导第三者或改善环境简介影响服务对象 父母、朋友、同事、亲属、邻里 | 服务过程:(研究——诊断——治疗) 1、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 2、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 心理动态诊断:对服务对象人格各部分关系的评估; 缘由诊断:服务对象困扰产生、变化的过程分析; 分类诊断:服务对象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影响的判断。 3、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从减轻不安到修复社会功能再到增强适应到开发潜能最后改善与环境的关系。 |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 理论基础: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 基本假设 ◆认知对情绪有重要影响 ◆行动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情绪 ◆人的问题是认知、行为和情绪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的结果 | 1、个案概念化(从服务对象出发) 2、合作治疗 3、提问辩论(苏格拉底)。抓住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启发诱导,层层分析,步步深入,最后导出正确的结论。 4、结构化和心理教育 5、认知重塑 | 1、认知和行为因素的结合 2、采用综合的方式开展个案辅导工作 |
模式 | 理论假设 | 治疗技巧 | 模式特点 |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 理论基础:人本主义(人不断追求个人成长,因此发展出或者是理性的生活方式或是非理性的生活方式) abc理论(见教材123页) a 代表引发事件 b 代表服务对象的信念系统 c 代表引发事件之后出现的认知、情绪和行为 非理性信念: 绝对化:应该得到生活中所有对自己重要的人的喜爱和赞许 普遍化:对于任何一个问题,都应有正确的解决方法, 抽象化:如果自己尊重别人,别人就会尊重自己(学校经验) | 1、 非理性信念的检查技巧 ◆反映感受 ◆角色扮演 ◆冒险 2、非理性信念的辩论技巧 ◆辩论 ◆理性功课 ◆放弃自我评价 ◆自我表露 ◆示范 ◆替代性选择:换一种思考方式 ◆去灾难化 ◆想象: | 明确辅导要求 ◆检查非理性信念 ◆与非理性信念辩论 ◆学会理性生活方式 ◆巩固辅导效果 |
任务中心模式 | (1) 高效服务的基本要求:介入时间有限;目标清晰;服务简要;服务效果明显;过程精密。 (2)任务是服务介入的核心。 (3)强调服务对象的自主性—具有处理自己问题的权利和义务;具有解决自己问题的潜在能力。 | 两个要素: 有系统:根据具体的服务阶段的目标任务,有步骤地,层次明确的与服务对象进行沟通。 有反应:对服务对象给与及时的回应,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沟通要达到的5种功能p127 ◆探究 ◆组织 ◆意识水平的提升 ◆鼓励 ◆方向引导 | 1.清晰界定问题——可以被处理的问题需具备4个条件 ◆服务对象知道问题的存在 ◆服务对象承认这是一个问题 ◆服务对象愿意处理这个问题 ◆服务对象有能力处理这个问题 2.明确界定服务对象 ◆愿意承担自己的任务且做出承诺 ◆处于正常状态,具有自主能力 3.合理界定以下几个方面的任务: ◆服务对象的问题 ◆服务对象解决问题的能力 ◆服务对象的意愿 |
模式 | 理论假设 | 治疗技巧 | 模式特点 |
危机介入模式 | 危机介入理论:(具体的工作方法,没有理论假设) 危机定义— 正常生活受到意外事件的破坏而出现的身心混乱状态 危机分类— 成长危机和情境危机 危机发展阶段—危机发生、应对、解决、恢复 | 基本原则:p129 ◆及时处理 ◆限定目标 ◆输入希望 ◆提供支持 ◆恢复自尊 ◆培养自主能力 | ◆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 ◆快速做出危险性判断 ◆有效稳定服务对象情绪 ◆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 |
人本治疗模式 | 理论假设(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 ◆对人性的基本看法 (人性是积极寻求发展的,人具有潜能) ◆自我概念 (罗杰斯:个体对自己的知觉和评价、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知觉与评价、对所处环境的知觉与评价) ◆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适应失调 (个体的自我概念与真实的经验不一致,出现冲突,个体会陷入困扰出现适应不良。
| 人本主义模式治疗策略 有效的辅导方式是创造一种有利的辅导环境,让服务对象接近自己的真实需要,成为一个能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人。(131 页) | 注重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品格和态度(提供积极地指导,获得信任) 强调个案辅导关系: p132 1. 充要条件——真诚、同感、无条件积极关怀 2. 六个方面的内容——表里如一 ;不评价;同感;无条件接纳;无 条件的爱;保持性 关注个案辅导过程 ——工作者与服务对象间的真诚交流的过程最重要,目的是让对象了解自己的真实需求,发挥潜能。 |
家庭治疗模式的 | 理论假设: (1)以家庭为基本工作单位,假设家庭的动力和组织方式与个人的问题密切相关。 (2)通过改变家庭内病态结构、家庭成员交流方式等内部动力和组织方式,来解决个人和家庭问题。 ◆基本概念:家庭系统;家庭结构;病态家庭结构;家庭生命周期。p133 | 治疗技巧:(以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的代际冲突为例)重演;集中焦点;感觉震撼;划清界限;打破平衡;互动方式;协助建立合理的观察视角;显现似是而非的想法;强化优点。 | 三个主要阶段:进入家庭——评估——介入 1、以家庭为工作的焦点 2、关注家庭功能失调的评估 3、强调家庭功能的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