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考物理复习 电学知识梳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23:42:20
文档

中考物理复习 电学知识梳理

中考物理复习电学知识梳理、典型试题归类与拓展训练简单电路专题1、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电源:能持续提供电能(维持正负极之间有一定的电压)的装置。给干(蓄)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2、用电器短路:某用电器两端被导线直接相连,造成电流不经过该用电器而直接走短路的那条导线,这种情况有可能不会使电源短路,但有时也会使电源短路烧坏电源。3、电路图与实物图:电路图:用电路元件符号表示电路元件实物连接的图。连接电路时注意事项:①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②从电源正极(或者负极)出发,按一
推荐度:
导读中考物理复习电学知识梳理、典型试题归类与拓展训练简单电路专题1、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电源:能持续提供电能(维持正负极之间有一定的电压)的装置。给干(蓄)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2、用电器短路:某用电器两端被导线直接相连,造成电流不经过该用电器而直接走短路的那条导线,这种情况有可能不会使电源短路,但有时也会使电源短路烧坏电源。3、电路图与实物图:电路图:用电路元件符号表示电路元件实物连接的图。连接电路时注意事项:①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②从电源正极(或者负极)出发,按一
中考物理复习 电学知识梳理、典型试题归类与拓展训练

    简单电路专题    

1、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

电源:能持续提供电能(维持正负极之间有一定的电压)的装置。

                                 

给干(蓄)电池充电时:电能 转化为化学能

2、用电器短路:某用电器两端被导线直接相连,造成电流不经过该用电器而直接走短路的 

   那条导线,这种情况有可能不会使电源短路,但有时也会使电源短路烧坏电源。

3、电路图与实物图:电路图:用电路元件符号表示电路元件实物连接的图。

连接电路时注意事项:①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②从电源正极(或者负极)出发,按一定顺序连接各个器件,防止出现短路或者断路。③连接线应顺时针绕在接线柱上,并旋紧螺母。④电源的两极绝不允许以任何方式直接相连,以免造成电源短路,损坏电源。

4、电流和电流表

电流强度——I(简称电流)用来表示电流的大小。电流强度的国际主单位:安培——A

                常用单位:kA、mA、μA

量程      ——  分度值

           0~0.6A  ——   0.02A           0~3A    ——   0.1A

5、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①电流表要串联到所测电路中,要和所测的用电器串联。

   ②电流要流进电流表的正接线柱,从负接线柱流出。

   ③电流表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否则电流表很快烧坏(因为电路

     中,电流表等同于一根导线,并不是用电器)。

6、电流表使用注意事项:

   ①使用前要调零。 ②被测电流不能超过所选择的量程,否则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杯电流表。③在不能预先估计被测电流大小的情况下,要先用大量程度试用,如指针的偏转在小量程之内,则改用小量程。 ④在不超过量程的前提下,尽量使用小量程,这样测量结果会更精确。

5、电流表的读数步骤:

   ①先看接线柱,确定所选择的量程。  ②根据量程,认清该量程的分度值。  ③最后根据指针的位置读数。   读数经验:选量程,看大格,读小格

7、电压和电压表:

电压(U)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的作用是维持正负极之间有一定的电压。

   电压的国际主单位:伏特(伏)——V           常用单位:kV、mV

常用的电压值: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   一节蓄电池的电压:2V   照明电路的电压:220V         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超过36V

       量程     ——    分度值

        0~3V   ----    0.1V        0~15V  ----    0.5V

8、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①电压表要并联到所测电路中,要和所测的用电器并联。   ②并联时,电流要流进电压表的正接线柱,从负接线柱流出(经过电压表的电流极小)。   ③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测出的就是电源电压(在电路中,电压表等同于一 个几乎断开的地方,经过它的电流可以忽略不计)。

9、电压表使用注意事项:

   ①使用前要调零。 ②被测电压不能超过所选择的量程,否则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杯电压表。 ③在不能预先估计被测电压大小的情况下,要先用大量程度试用,如指针的偏转在小量程之内,则改用小量程。④在不超过量程的前提下,尽量使用小量程,测量结果会更精确。

10、电压表的读数步骤:

   ①先看接线柱,确定所选择的量程。   ②根据量程,认清该量程的分度值。 ③最后根据指针的位置读数。读数经验:选量程,看大格,读小格

11、串联电路的特点:

①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电路中只有一条路径。

②串联电路中任何一处断开,则整个电路为断路,电路中没有电流。

③串联电路中,开关在不同位置的作用是一样的,它能控制整个电路。

④串联电路中,电流强度处处相等。

⑤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

⑥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个电池的电压之和,所以把电池串联起来用可以得到较大的电压。

12、并联电路的特点:

①并联电路中有多条路径。

②断开一条支路,其它支路仍能工作。

③干路上的总开关可以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上的开关只能控制所在支路上的用电器。

④并联电路中,干路上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⑤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

⑥并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的电压,所以把电池并联起来用并不能得到更大的电压。

电路
电流I = I1= I2    

I = I1 + I2

电压U=U1+U2

U=U1=U2

欧姆定律专题

1、导体:

容易导电的物体。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以及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原来不导电的物体,条件改变时,也可能变成导 

   体。如:常态下的玻璃不导电,把它烧成红炽状态,就变成了导体。

2、滑动变阻器:

①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

②接法:必须“一上一下”(上边接哪个接线柱都行,下面接左还是接右要看题目要求)

       若接的是“同上”,则相当于一根导线,在电路中的电阻为0。

       若接的是“同下”,则相当于一个定值电阻,在电路中的电阻为它的最大阻值。   ③在电路中的作用

    A、保护电路。(所以有要求:闭合开关前,滑片要位于其电阻最大端)

    B、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靠移动滑片来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C、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或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靠移动滑片来改变电

       阻两端的电压。

    D、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④滑动变阻器应该和被控制的电路串联。

⑤滑动变阻器的铭牌:50Ω、2A

  50Ω表示:                                             。

  2A表示:                                              。

3、“伏安法”测电阻

   ①原理:R=U/I

   ②需要的测量工具:电流表、电压表

   ③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待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

   ④电路图:

   ⑤如果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则小灯泡的电阻会随着电压、电流的改变而呈现明显的变化,这是因为灯泡的温度发生明显变化,从而使电阻也随之改变。

串、并联电路电阻的特点

4、串联电路电阻的特点

①推导:∵串联   ∴U=U1+U2   I=I1=I2

  又∵U=IR、U1=I1R1 、U2=I2R2

    ∴IR=                 得到:R=R1+R2 

  结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②若有n个阻值都为R的电阻串联,则总电阻R串=nR

③串联电阻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串联的电阻越多,总电阻越大。

5、并联电路电阻的特点

①推导:∵并联    ∴U=U1=U2   I=I1+I2

      又∵I=U/R 、I1=U1/R1 、I2=U2/R2

        ∴U/R=                     

        得到:1/R=1/R1+1/R2

  结论: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

②若有n个阻值都为R的电阻并联,则总电阻R串=R/n

③并联电阻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并联的电阻越多,总电阻越小。而且,并电

  阻比其中最小的电阻还要小。

6、串、并联电路的规律

电路
电流I = I1= I2    

I = I1 + I2

电压U=U1+U2

U=U1=U2

电阻R总=R1+R2    

1/R总=1/R1+1/R2

  串联的电阻越多,总电阻越大;几个电阻,串联时总电阻最大。

并联的电阻越多,总电阻越小,并电阻比最小的那个电阻还要小;几个电阻,并联时总电阻最小。

分压原理:U1/U2=R1/R2 (串联电路,电阻越大,分到的电压越大)

分流原理:I1/I2=R2/R1(并联电路,电阻越大的支路,分到的电流越小)

无论串联还是并联,当其它电阻不变,若其中某一个电阻变大时,则总电阻都变大;若其中某一个电阻变小时,则总电阻都变小。
公式使用应用欧姆定律(I=U/R,U=IR,R=U/I)时,要注意公式中的三个物理量必须是针对同一电路或同一导体,不能张冠李戴(“同体性”);

还要注意“同时性”,即电路发生变化前后,同一电阻的电压、电流一般不同,要注意区分。

电功W=W1+W2

电功率P = P1 + P2

电热Q = Q1+ Q2    

巩固练习

1.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1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导体a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a的电阻大于导体b的电阻

C.当在导体b的两端加上1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b的电流为0.1A   

D.将a、b两导体串联后接到电压为3V的电源上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2A

2.一段均匀的电阻线,接在6v的电源上,通过它们的电流为200mA.若将这段电阻线等分成3段后,并联接在原电源上,则此时电路中的总电流为                (    )

    A.600mA         B.0.18 A      C.1.8 A       D.1.2A

3. 在某一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A和B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由图2可知,元件A的电阻为      Ω。

4. 当某导体两端电压是3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3A,则该导体的电阻是________Ω;当它两端电压减小为1V时,通过它的电流变为_________A;当它两端电压为0时,该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___Ω。

5.有两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R1、R2,它们的电流随电压变

   化的I—U图线如图3所示.如果R1、R2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串,

并联后的总电阻为R并,则关于R串、R并的I—U图线所在的区域,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R串在Ⅱ区域,R并在Ⅲ区域    B.R串在Ⅲ区域,R并在Ⅰ区域    

    C.R串在Ⅰ区域,R并在Ⅱ区域    D.R串在Ⅰ区域,R并在Ⅲ区域

1.如图4所示,闭合开关S时,灯泡L1、L2都不亮。用一段导线的两端接触a、b两点时,两灯都不亮;接触b、c两点时,两灯都不亮;接触C、d两点时,两灯都亮。则[      ]

A.灯L1断路    B.灯L2断路    C.灯L2短路    D.开关S断路

                图4                                          

2.如图5是小文同学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特点的实物连接图,              图6

当开关闭合时,灯L1亮,灯L2不亮,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读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

A.L1断路             B.L1短路      C.L2断路             D.L2短路

3.如图6所示,当闭合开关S后,电路中最容易损坏的是(   )

A.灯泡L           B.电流表A   C.电压表V1         D.电压表V2

4.如图7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灯L1、L2都发光。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灯突然熄灭,而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灯L1短路    B.灯L2短路    C.灯L1断跻    D.灯L2断路                                             

                                                                              

图7                                                 

6. 如图8所示,电源电压为6V,闭合开关s后,发现两灯均不亮,仔细检查发现灯泡L2的灯丝断了,其它部分均正常。这时若用电压表测a、b两点间的电压,示数为   V,测b、c两点间的电压,示数为      v。

7.如图2所示,闭合开关S后,L1和L2两盏电灯都不亮,电流表指针几乎没有偏转,电压表指针明显偏转,该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       )

A、L1灯丝断了     B、L2灯丝断了    C、电流表损坏   D、L2灯炮处短路

8.如图6所示电路,两盏相同的电灯在闭合开关后都能发光.过了一会儿,两盏电灯突然同时都不亮了,且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变为零.如果电路只有一处故障,则故障可能是

    A.电灯L1断路    B.电灯L2断路    C.电灯L1短路    D.电灯L2短路

9.右图为某同学测定电阻的电路图,如果他在操作中不慎将两电表位置对调了一下,则开关闭合后(   )

    A.电流表、电压表均被烧坏

    B.电流表烧坏,电压表示数为零

    C.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电压表有示数

    D.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示数为零

10.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会儿,两电表的示数都突然变大,则该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      (    )

A.灯L发生了断路             

B.灯L发生了短路

C.电阻R出现断路             

D.电阻R出现短路

11.图3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6V.闭合开关后,两个小灯泡均不发光,用电压表测得ac与bd两点间的电压均为6V,则故障可能是                     (    )

  A.L1的灯丝断了    B.L2的灯丝断了

    C.R的电阻丝断了  D.开关接触不良

12.如图3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1 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O.8A。则电阻R1与R2的比值为(    )

A、1:3             B、3:l       

C、2:3             D、3:2

13.如图18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甲、乙两表为电压表时,两表读数之比U甲:U乙为3:1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为电流表时,两表的读数之比I甲:I乙为(   )

A.2:1       B.2:3      C.3:1        C.3:2

第14题图

                                           

14.一次实验中,某同学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电阻R1=8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10Ω。他所选用的电压表量程为0~3V,电流表量程为0~0.6A。为了保证电路安全,实验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     )

A.0~2Ω     B.0~8Ω    C.2Ω~8Ω   D.8Ω~10Ω

第15题图

15.A、B是同种材料制成的电阻,它们的长度相等,A的横截面积是B的两倍,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则加在A、B上的电压UA、UB和通过A、B的电流IA、IB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IA=IB         B.  IA >IB        C. UA=UB     D.  UA>UB

16.两个定值电阻,甲标有“16Ω 1.5A”,乙标有“22Ω  0.5A”。现把它们串联起来,则该串联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高电压是(    )

    A、57V    B、41V    C、35V    D、19V

17.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某两点间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范围为1A到2A之间,电压表的示数范围为6V到9V之间,则定值电阻R的阻值及电源电压分别为:(   )

A、3Ω,15V       B、6Ω,15V                                        第17题图

C、3Ω,12V       D、6Ω,12V

18.如图18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且保持不变,R=10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

阻值R′=20Ω.当开关S闭合后,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A端移动到B端的过程中,

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是由

    A.0.3 A~0.1 A    B.0 A~0.1 A    C.0.1 A~0.3 A    D.0.3 A~0 A

19.两定值电阻甲、乙中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如图19所示,甲的电阻为         Ω;将甲和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0V的电源两端,干路中的电流为           A.

第18图                第19图                     第20图

20.如图20所示,R0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为R/4压表的示数为6V;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R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则前后两次通过R0的电流之比是____________,电源电压是______________V。

电表变化题

1.如图1所示,R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不变,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B、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C、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变小        D、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变大

2.如图2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闭合。在滑动变阻器滑  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电压表示数不变                 B.电压表示数变大

    C.电压表示数变小级               D.电压表示数先变大后变小

3.小丽同学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电路,当地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的读数将 (  )

A.变小          B.不变            C.变大        D无法判断

4.如图4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上移动,则:(    )

A.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V1示数增大,V2示数减小

B.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V1示数减小,V2示数增大

C.电流表和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电压表V2的示数减小

D.电流表和电压表V1  V2示数都不变

6.图5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P从b端滑到a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均变小         B.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均不变

C.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D.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电流表的示数不变

7.如图6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闭合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灯泡变亮    B.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C.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   D.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

                     

图5                               图6

10.如图7所示电路,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    (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1A,则电阻R=    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9.如图8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中点向上移动时,则电流表示数将__________;电压表示数将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0.如图9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两个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A.两个电流表示数都变大

    B.两个电流表示数都变小

    C.电流表A1示数不变,电流表A2示数变小

    D.电流表A1示数不变,电流表A1示数变大

11.小明设计了如图10所示的压力测量仪,可以反映弹簧上方金属片受到压力的大小。其中R′是滑动变阻器,R是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压力表实际是个电压表。当金属片受到的压力增大时,变阻器的阻值        ,压力表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韩勇同学设计了如图17所示的电路,用来测量电阻R1的阻值。他将开关分别与a、b接触时,电流表的示数之比为5∶2,已知R2=6Ω,求R1的阻值是多少?

16. 为锻炼身体,小明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设计了一个电子拉力计,图甲是原理图。硬质弹簧右端和金属滑片P固定在一起(弹簧的电阻不计,P与R1间的摩擦不计)。定值电阻R0=5Ω,a、b是一根长为5cm的均匀电阻丝,阻值Rab=25Ω,电源电压U=3.OV,电流表的量程为 O~0.6A, 当不拉拉环时,金属滑片P刚好处于a端.已知该弹簧伸长的长度ΔL与所受拉力F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1)小明在电路中连入RO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将电流表的表盘改为拉力计的表盘,当不拉拉环时, 拉力计表盘上的零刻度应标在电流表表盘的___________A处.

(3)通过计算说明, 电流表表盘的0.6A处应标多少牛? 

17.小明同学设计的“风力测试仪”在校科技节上备受师生们的青睐,“风力测试仪”的原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6V,R0为保护电阻,AB为长20cm、阻值为50的均匀电阻丝.OP为质量、电阻均不计的金属细杆,下端连接一个重为2N的球P.闭合开关S,无风时,OP下垂并与电阻丝的B端接触;有风时,球P受风力的作用,使金属细杆OP绕悬挂点O偏转,当偏转到电阻丝的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6A.已知悬挂点O与电阻丝B端的距离为10cm,金属细杆OP始终与电阻丝AB接触良好且无摩擦,求:

(1) R0的阻值;

(2)无风时电流表示数;

(3)在风力作用下,当金属细杆OP在图示位置静止时,作出F风的力臂,并求出该力的大小.

3.学习了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物理量后,某小组同学决定探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他们作了如下猜想:

A: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小;

B: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大;

C: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通过的电流不变。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该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 

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并按设计方案测量了有关数据。

⑴请根据甲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乙图中的滑动变 

阻器接入电路。

⑵下表是该组同学实验中测量的数据。通过比较分析表中实验序号为        的几组数据,可以验证猜想        (选填“A”、“B”或“C”)是正确的。

实验序号R/Ω

U/V

I/A

151.00.20
22.00.40
33.00.60
4101.00.10
52.00.20
63.00.30
7201.00.05
82.00.10
93.00.15
⑶归纳表中实验序号为1、4、7(或2、5、8,或3、6、9)的数据可得:当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        的关系。

⑷请你尝试将表中每次测量的电压值除以电流值,你还能发现:                 。

4.(1)某同学用下图所示的电路验证在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的关系。先后用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的a、b两点间,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填入表中。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电流跟电阻不成反比。试分析为什么在这个实验中电流跟电阻不成反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阻/Ω

51020
电流/A

0.4

0.3

0.2

(2)该同学经过认真分析,发现了错误的原因,他改进实验后,先后用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的a、b两点间进行实验,结果验证了在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的关系.

                   图7                                 图8

图7甲、乙提供的两个电路图,哪个是他设计的电路.答:__________(填“甲图”或“乙图”),在这个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8中各元件按你选择的设计电路图连接起来。

5.我们已进行过“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1).①由于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受多 

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在探究某一

因素变化对电流的影响时,必须保持

其它因素不变,即采用了           法。

②图10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过程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其中表示电压不变时,电流随电阻变化的图像是      图;表示电阻不变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是          。(选填“甲”或“乙”)

(2)在探究过程中,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               和             。

(3)实验的结论是.①                                                 。

②                                                       。

5.如图10所示是小明探究小灯泡电阻所用的器材,已知小灯泡的正常发光时的电压为3.8V.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

    图连接完整.要求:使滑动变阻

    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变阻器的阻

    值变大,连线不能交叉.

(2)闭合开关前,滑片P应移到  

________端(填A或B).

(3)小明在实验过程中不小心漏填了

    一个电流数据,请你把图ll所示

    的读数填人表1的空格中.

实验次数电压/V

电流/A

13.5O.28
22.5
31.5O.18
(4)小明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对比得出的几个电阻值,发现每次测量结果都有较大差异,你认为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明用完全相同的器材做进一步探究时,发现分别用如图12甲、乙所示的两个电路测出的小灯泡的电阻也有差异,你认为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同学在“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实验中,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分别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几组示数并记录,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U—I图线。则被测电阻R1的电阻值为           欧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电压表所接的量程为0—3伏特),则电压表的示数

为       V。

2.“曹冲称象”的故事流传至今,最为人称道的是曹冲采用的方法,他把船上的大象换成成石头,而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使两次的效果(船体浸入水中的深度)相同,于是得出大象的重就等于石头的重。人们把这种方法叫“等效替代法”。请尝试利用“等效替代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探究目的】粗略测量待测电阻RX的值

【探究器材】待测电阻RX、一个标准的电阻箱(元件符号      ),若干开关、干电池、导线和一个刻度不准确但灵敏度良好的电流表(电流表量程足够大).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在右边的方框内画出你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2)将下面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用字母表示需要测出     

的物理量; 

第一步:开关断开,并按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3)写出RX的表达式: RX=                

3. 用如图2一甲所示的电路可以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其中Rx为待测电阻,R为电阻箱 ,s为单刀双掷开关,R。为定值电阻.某同学用该电路进行实验,主要步骤有:

    A.把开关S接b点,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

    B.读出电阻箱的示数R

    C.把开关S接a点,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

    D.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将电阻箱的阻值调至最大

(1)上述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 (只需填写序号).

(2)步骤A中电阻箱调节好后示数如图2-乙所示,则它的示数为________ Ω.若已知R。的阻值为1OΩ,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    Ω.

(3)本实验所采用的物理思想方法可称为______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4.老师提供了下列器材:电压恒定的电源一个(电压未知),待测电阻Rx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最大阻值为R0),量程合适的电流表(或电压表)一个,单刀开关两个,导线若干。请在给出的器材中选用一些进行组合,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完成测电阻Rx实验。

①画出实验电路图。

②写出实验的主要步骤。

③写出Rx的表达式。

电功与电功率专题

7、电能表:

测量消耗了多少电能(即电功)的仪器。

电能表的参数:

   3000R/KW·h——每消耗1KW·h的电能,转盘转3000转(☆要求会要根据一定时间内电能表转盘转过的圈数来计算电功,从而算出电功率)

  (电子式电能表,其参数为imp/KW·h——每消耗1KW·h的电能,指示灯闪烁的次数)

   220V——额定电压(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220V

   10A(40A)——长时间工作最大电流为10A(短时间内最大电流为40A)

 电能表:在干路上来测量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你要会根据电能表的参数算家庭电路中

     的最大总功率)

(☆要求会根据电能表上的参数,算出家庭电路中的最大总功率P=UI=220V×10A=2200W)

8、电功(W):

电流做功的大小。   公式:W=Pt=UIt,      (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中的电流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

    单位:焦耳(J)

    因为电流通过用电器会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所以该过程也就是电流做功的过程;而消耗多少电能,电流就做多少功。(☆所以有的题目中让你求消耗的电能,实际就是求电功W,你就可以用W=UIt或W=Pt来算了)

9、电功率

●电功率(P)——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   公式:P=W/t=UI=I2R=U2/R

(☆根据P=UI=U2/R,变形得到:I=P/U;R=U2/P,要求你会利用这两个变形公式,根据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算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以及用电器的电阻)   单位:瓦特(W),      1W=1J/s

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两端应该加的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时的功率。

  (☆如果给你某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你应该会用I=P/U算出额定电流,而且会用R=U2/P算出它的电阻。)

●测量小电灯的功率

①原理:P=UI     ②测量工具:电压表,电流表

③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电灯两端的电压。

④电路图:

⑤结论:A、若U实>U额,则P实>P额

           若U实=U额,则P实=P额

           若U实          B、电灯的亮度取决于它的实际功率。

10、若电灯的电阻不变

根据R=U2/P,有:P实/P额=(U实/U额)2(若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二分之一,则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的(二分之一)2。以此类推)

11、电热器

就是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的装置。举例;电饭锅、电热水器、电熨斗、电烙铁、电炉等。(即所谓的纯电阻电路)

12、电流的热效应及焦耳定律

电流通过导体会产生热量。电热(Q)——电流产生的热量

    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   公式:Q=I2Rt     变形公式:Q=I2Rt=U2t/R 

纯电阻电路(电热器):Q=W=Pt=UIt(☆初中阶段基本是纯电阻电路,所以题目中求电热时,如果条件符合,你可以用Q=W=Pt=UIt来计算)

   非纯电阻电路(如电动机):Q13、家庭安全用电

●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进户线(电源线)、电能表、阐刀开关、熔断器(或空气开关)、

 开关、插座、用电器等。

●进户线:火线和零线之间的电压为220V,火线和地之间电压为220V,零线和地之间的电     压为零。

●熔断器:熔丝由电阻较大、熔点较低的铅锑合金制成,熔丝的作用是:当电路中的电流过     大时,达到到熔丝的熔点,熔丝熔断,电路自动切断。(千万不能用铁丝或铜丝或更粗的熔丝来代替原来的熔丝)

●空气开关: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空气开关自动跳阐,切断电路。

●开关:开关应和它所控制的用电器串联,且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

●插座:插座就是用来插用电器的,所以各插座之间当然应该是并联的。

●用电器:家庭电路中的各用电器都是并联的。

●两孔插座、三线插头和三孔插座

①两孔插座: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

②三孔插座:“左零右火中接地”(地线一般与埋在地下的金属板相连)

     三线插头: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基本上都是三线插头,对应于三孔插座。

   三线插头的中间那个插头与用电器的金属外壳相连,当插入三孔插座时,就把金属外壳和大地连起来了。

作用:当由于电器内部绝缘皮破损或失去绝缘性能时,导致火线与外壳接触使外壳带电而发生触电事故。若有此接地的保护,电流就会通过地线流入大地,不会从人体走,避免了发生触电事故。

  (所以三线插头绝不能通过转换插到两孔插座里,那就失去地线的保护了)

14、测电笔:

①构造:金属电极、氖管、弹簧和一个电阻很大的电阻——高电阻。

②作用:辨别火线和零线

③使用方法:手接触笔尾的金属电极,笔尖接触电线,若氖管发光,则接触的是火线;若氖管不发光,则接触的是零线。(若前面的零线有断路的情况,则接触后面的零线,氖管也会发光)

15、电路中引起火灾的原因

①电路中电流过大:根据Q=I2Rt,在电阻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流I过大,会导致产生的热量过大,导体温度过高而引发火灾。

   短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火线和零线直接接触,即发生短路,根据I=U/R,短路处的电阻特别小,则电路中电流I过大。

  同时工作的用电器总功率过大(超负荷运行):根据I=P/U,电压不变,功率P越大,干路中的总电流I越大。

②电线连接处接触不良:根据Q=I2Rt,在电流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线连接处接触不良,此处的电阻就会比较大,会导致产生的热量过大,导体温度过高,形成电热的逐步积累和恶性循环,而引发火灾)

(电路中电流过大时,有熔断器和空气开关保护,很大程度上能避免火灾的发生;而由于电线连接处接触不良而导致的火灾很难有类似的保护,所以此类情况尤其难发现、更危险)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电功率、电热的关系

1、串联电路中,电压、电功率、电热的关系。

1电压关系:∵串联,电流处处相等,根据U=IR,

即串联电路(电流相等时)中,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电阻越大,分到的电压越大。

②电功率关系:∵串联,电流处处相等,根据P=I2R,∴

即串联电路(电流相等时)中,电功率之比等于电阻之比。电阻越大,其实际电功率越大。

(☆如果两盏灯串联在电路中,你可以先根据其R=U2/P算出各灯的电阻,接着就能判断出是电阻大的那盏灯的实际功率大,也更亮些)

③相等的时间内,电热的关系:∵串联,电流处处相等、通电时间也相等,根据Q=I2Rt,

∴,即串联电路(电流相等时)中,在通电时间相等时,电热之比等于电阻之比。电阻越大,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电热也越多。

2、并联电路中,电压、电功率、电热的关系。

①电流关系:∵并联,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根据I=U/R,

 ∴

即并联电路(电压相等时)中,电流之比等于电阻的反比。

②电功率关系:∵并联,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根据P=U2/R,∴

即并联电路中(电压相等时),电功率之比等于电阻的反比。电阻越大,其实际电功率反而越小。

 (☆如果两盏灯并联在电路中,你可以先根据其R=U2/P算出各灯的电阻,接着就能判断出是电阻大的那盏灯的实际功率小,反而更暗些)

③相等的时间内,电热的关系:∵并联,各支路电压相等、通电时间也相等,根据Q=U2t/R,

∴           ,

   即在并联电路(电压相等时)中,在通电时间相等时,电热之比等于电阻的反比。电阻越大,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电热反而越少。

典型试题

一、亮度比较(求用电器的实际功率)

1.一个标有“220V 40W”的小灯泡,若接在照明电路两端,则它的实际功率为多少?若两端电压为110V时,电灯的实际功率为多大?此时灯的亮度将如何变化?此时通过电灯的电流为多大?

2.“220V 40W”、“110V 40W”、“36V 40W”三盏电灯都正常发光时,比较它们的亮度。

3.“6V  3W”和“6V  6W”的两盏电灯,串联接在6V的电源上,求它们的①实际功率分别为多少?②哪个电灯亮?③它们的总功率是多少?④功率之比为多少?

4.“220V 40W”“220V 100W”二盏电灯并联在110V的电路中,求它们的实际功率分别为多少?哪个电灯亮?它们的总功率是多少?功率之比为多少?

5.如果将“220V 40W”、“220V 100W”两灯串联在220V的电路中,求它们的实际功率分别为多少?此时哪个电灯亮?

测量电功率的多种方法

   现有下列器材:额定电压为U0的小灯泡,电源(电压未知),一个阻值为R0的电阻,一个滑动变阻器,一只电流表,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和若干导线,实验时不能忽略灯丝的电阻随温度而发生变化。

(1)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如图15-13所示 

(2)以上实验电路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主要步骤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

第一步:计算R两端的电压为U0时,通过它的电流为U0/R;第二步:S掷向接线柱1,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读数为U0/R;第三步: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不动,S掷向接线柱2,读出电流表读数I,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为U0(I—U0/R)

(3)若在给出的器材中只将其中的一只电流表改为一只电压表,设计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电路图如图15-14:

巩固练习

1、小名同学在做“测小灯泡额定功率”的探究实验时,已知某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V,电功率小于1w。

(1)在连接电路时,小名同学有几根导线没有连接上,如图15-15所示,请你用笔画线作为导线,在实物图上帮他连接好电路(电流表和电压表要量程选择正确);

(2)而另一实验小组中的小强同学连接电路完毕并闭合电路开关,当移动变阻器滑片时,发现灯泡变亮时,电压表示数反而减小,灯泡变暗时,电压表示数反而增大(器材是完好的),想一想,小强怎样连接电路才会出现这种现象?请将小强所连接电路的电路图画在虚线框中。

(3)若小名在实验过程中,仔细对小灯泡对应的电流、电压值进行了数据记录,记录表格如下:

实验次序12345678
灯泡两端的电压U/V

0.200.601.001.401.802.202.603.00
通过灯泡的电流/A

0.0200.0600.1000.1400.1700.1900.2000.205
灯泡发光的情况不亮             微亮       逐渐变亮             正常发光

从表中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在通过灯丝的电流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灯丝的电阻的变化情况是是                       ;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为        W。

图15-15

2、现有两根“220V 400W”的电热管(用电阻符号表示)、开关及导线如图15-16所示,设计三个可以调温的电路:

                                   图15-16

(1)先按要求完成电路的连接;(2)再设计一个具有上述三种功能的调温电路(最多使用三个开关),并将电路图画再虚线框内。

4、如图15-18所示电路,是测定额定电压为3.8V小灯泡额定功率的电路图。现测得5组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并同时记录了小灯泡亮度变化情况。请仔细分析实验的数据和实验现象,回答以下问题:

(1)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2)小灯泡的亮度变化规律是                         ;

(3)除了表中列出的数据和现象外,你还能发现的问题是                            。

次数12345
U/V3.03.53.84.04.5
I/A0.280.300.310.320.34
亮度增加→

二、电路安全

1.灯L1标有“6V 3W”,灯L2标有“9V 3W”,把它们串联接在电池组上,若使其中一盏灯正常发光,另一盏灯很暗,则该电路的电源电压是多少?

2.灯L1标有“6V 3W”,灯L2标有“9V 3W”,把它们并联接在电池组上,发现只有一盏灯正常发光,另一盏灯很暗,求此时干路电流是多少?

3.两个灯泡,其中L1标有“6V 3W”,L2没有标记,但测得它的电阻是4Ω,把它们串联后接在某一电路时,两灯L1、L2均能正常发光,这个电路两端的电压和灯L2的电功率。

4.一只标有“2.5V 1.25W”的灯泡能直接接到6V的电源上吗?如无其它电源,要使灯泡正常发光,可用什么办法解决?

5.灯L1标有“6V 3W”,灯L2标有“3V 3W”,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则(1)灯L1和L2两端的电压最大不能超过多少伏。(2)如果将它们并联在某一电源两端,则灯L1和L2两端的电压最大不能超过多少伏?此时,两灯的实际功率分别为多少?

6.如图所示,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50Ω,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5Ω,S闭合后,在保证电路各元件安全的前提下,(1)整个电路上消耗的最大功率为多少?(2)整个电路中消耗的最小功率为多少?(3)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为多少?

7.如图所示,灯L标有“6V 3W”字样,电流表的量程为0~3A,滑动变阻器R的铭牌上标有“20Ω 2A”,将它们并联在某一电源上,求在电路安全的情况下,该电路能消耗的最大功率。

2、家用电熨斗为了适应不同衣料的熨烫,设计了调整温度的多档开关,适用时转动旋钮即可使电熨斗加热到所需的温度。如图15-23甲所示是电熨斗的电路图。旋转多档开关可以改变1、2、3、4之间的连接情况。现将开关置于温度最高档,这时1、2、3、4之间的连接是如图乙所示中的哪一个                                                  (   )

                                   图15-23 

巩固练习

1.标有“10V10W”、“10V20W”的灯L1和L2串联,已知某一电灯正常发光,另一个灯比较暗,则较暗灯的实际功率为多少?

2.标有“6V2W”的小灯泡与电阻R串联接入电路中,合上开关S,灯正常发光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10W。求(1)电源电压(2)R消耗的功率(3)R的电阻值

3.一盏小电灯与4Ω电阻串联后接入12V电路中,正好正常发光,此时小灯泡的电功率为8W。求: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及它的额定电压

4.在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6V恒定,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灯L1和L2的规格分别为“6V  1.8W”和“6V 1.2W”,滑动变阻器R的规格为“50Ω 1.5A”,不计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求:(1)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放在a端时,闭合开关S1、S2、S3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是多少?(2)若两灯中只允许一盏灯工作,且要求电路元件安全使用,在滑片移动过程中,整个电路至少消耗多少电功率? 

5.“220V 40W”、“220V 100W”的两盏电灯串联在380V的电源上,哪盏电灯可能被烧毁?

6.如图所示电路中,小灯泡L上标有“8V 3.2W”字样,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40Ω,R1的阻值为18Ω。求:

(1)小灯泡的电阻

(2)S、S1、S2均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9V,求电源电压及电阻R1上消耗的电功率

(3)断开S1、S2,闭合S,若接入电路中的电压表的量程改为0~3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为了保证两表不超过量程,且小灯泡不会被烧坏,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是多少?

7.有二个电阻R1和R2,若R1和R2以某种形式连接时,R1的功率为12W;若R1和R2以另一种形式连接时,R1的功率为108W,此时,电路中总的电流为9A,求R1和R2

8.一盏灯,接到某一电源上,消耗功率为100W,若将这一电灯与一定值电阻R串联后接到相同的电源上,此时定值电阻消耗的功率为9W,求此时L的功率为多少瓦?

9.图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小灯泡L标有“2.5V 1.25W”字样,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40Ω,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4Ω时,小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求(1)电源电压(2)小灯泡在此电路中的最小功率

电热器的多档功率问题

1.小强同学设计了一种电热水壶,电路如图所示,S是温控开关,R1为发热体.当开关S接到a时,电热水壶处于加热状态,此时发热体的电功率为1000W;当水烧开时,开关S自动切换到b,电热水壶处于保温状态,此时发热体的电功率为160W.(1)请你算出R1、R2的电阻值(不计温度对电阻值的影响)

(2)为充分利用好电能,在不改变电路连接方法的前提下,请你对小强的设计提出合理的改进办法.

2.有一电热毯,说明书上标明所用的电压为220V,电热毯电阻由R1和R2组成,R1=605Ω,如图所示,利用开关S的通断可以使电热毯的发热功率(指电路的总功率)分为两档,Ⅰ档为功率最大,Ⅱ档功率为Ⅰ档功率的1/4,试问:

(1)开关处于什么状态时,电热毯的功率最大?最大功率为多少瓦?

(2)电阻R2应为多大?

(3)改变R1和R2的电阻值,请另处设计一个不同的电路实现上面的功能。要求:画出电路图;并求出R1和R2的电阻值。

3.小明家买了一台电烤箱,有低、中、高三个档位的发热功率。 图是其内部简化电路图,开关S1可分别与触点a、b接触。 已知:R1=48.4Ω,R2=96 .8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请分析和解答以下问题:

(1)当开关S1,置于b端、S2断开时,电烤箱处于什么档位?简述理由

(2)电烤箱在中档位工作时,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少?

(3)电烤箱在高档位工作时,对食物加热6min,消耗的电能为多少?

巩固练习

1.CFXB型“220V 1100W”电饭煲的原理图如图17所示,它有高温烧煮和焖饭、保温两挡,通过单刀双掷开关S进行调节,R0为电热丝.当开关S接高温烧煮挡时,电路的功率为1100W,当开关S接焖饭、保温挡时,电路的总功率为22W.

(1)电饭煲在高温烧煮挡时,开关S应与哪个触点连接?

(2)电热丝R0的阻值多大?

(3)当电饭煲在正常焖饭、保温时电路中的电流多大?焖饭、保温10min,电热丝R0产生的热量为多少?

2.图是一个电热毯的简化电路图,电源电压为220V,R1是发热电阻,R2是阻值为616Ω的分压电阻,S是控制电热毯工作状态的开关。S转到触点1为断开状态;S转到触点2为低温状态;S转到触点3为高温状态,此时功率为100W。

求:(l)当开关S转到触点3时。电热毯的发热电阻R1是多少Ω?

(2)当开关S转到触点2时,通过电路的电流是多少安?发热电阻R1消耗的功率是多少瓦特?

3.黑夜看不见开关位置,为此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当单刀双掷开关S合向b时,照明灯亮、指示灯灭,避免指示灯费电;S合向a时,照明灯灭、指示灯亮,显示开关位置(S只能处于这两种状态)。他利用一个“10V 1W”的小灯泡和一段1.0×104Ω/m的电阻丝安装指示灯。

(1)为使指示灯正常发光,请在图示方框中完成指示灯和电阻丝的连接电路

(2)按上述设计,电阻丝需截用多长一段

(3)若照明灯一天(24h)使用6h,则整个电路一天总共耗电多少焦?

  

4.某校学生宿舍走廊的路灯,原来用一盏“220V  40W”的白炽灯,每晚亮10小时。同学们发现灯泡容易损坏,需要经常更换。后来,学校电工用两盏 “220V  40W”的灯泡串联后代替原路灯。结果,两盏灯的亮度比改装前要暗,但灯泡使用寿命明显延长。

(1)改装前,一盏路灯每晚需要消耗多少电能?

(2)改装后两灯的总功率是多少?比原来省电还是费电?

(3)小明是一位爱动脑筋的同学,他想:路灯改装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通过查资料知道有一种“光控开关”——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还有一种“声控开关”——有声音时自动闭合,一分钟后,若再无声音就自动断开。小明利用这两种开关设计了一个“聪明”的电路:白天路灯不亮,晚上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路灯自动亮起来。请判断小明设计的电路图是             。

3、在生活中不难发现,晚上7点到9点,使用的用电器增多,家中的电灯要暗一些;到了夜间11点以后,使用的用电器减少,电灯有会变得亮一些。

(1)某同学观察到上述现象后分析,实验室中导线的长度比较短,电阻很小,可以忽略,可是实际的输电线很长,电阻就大一些,他猜想灯光变暗可能与输电线的电阻有关,你认为他的猜想对吗?请你作出判断并完整解释灯光变暗的原因。

(2)现有电池组一个,用来表示家用电器的小灯泡两只(小灯泡上标有“3.8V 1.4W”字样),用来表示输电线电阻的1Ω电阻一只,开关一只,导线若干,利用这些器材,设计一个能够模拟上述变化过程的电路,要求只画出实验电路图。

(3)背景材料:南京市去年开始实施居民用电分时计价,物价部门确定的峰时段(8时至21时)电价为0.55元/度,而峰谷段(21时至8时)电价仅为0.3元/度。到今年5 月底,南京市已有80万户居民用上峰谷电。

综合上述问题和背景材料,谈谈安装分时电表、实行分时计价后,除了部分居民可以节省一些电费外,还有哪些好处?(只需写出一点即可)

文档

中考物理复习 电学知识梳理

中考物理复习电学知识梳理、典型试题归类与拓展训练简单电路专题1、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电源:能持续提供电能(维持正负极之间有一定的电压)的装置。给干(蓄)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2、用电器短路:某用电器两端被导线直接相连,造成电流不经过该用电器而直接走短路的那条导线,这种情况有可能不会使电源短路,但有时也会使电源短路烧坏电源。3、电路图与实物图:电路图:用电路元件符号表示电路元件实物连接的图。连接电路时注意事项:①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②从电源正极(或者负极)出发,按一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