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班 级 一年级一班
科 目 道德与法治
科任教师 x 延 山
教 学 计 划
教师
姓名 | x延山 | 所带 班级 | 一年级一班 | 人数 | 52 | 男 | 女 | |||
28 | 24 | |||||||||
学 情 分 析 | 一年级的小朋友入学已经有一学期,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有了很大的提高,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本班学生普遍都能尊师守纪,团结友爱,有较强的上进心和求知欲,课堂气氛活跃。但有时有点过于活跃,需要老师适时。 | |||||||||
教 材 分 析 | 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 | |||||||||
教 学 目 标 | 知识与技能 | 知道春天动植物的变化,人们衣着的变化,学习有关儿歌,知道种子发芽生长的条件,了解植树节的相关知识,能在活动中初步认识春天的花及野菜,练习综合的观察、绘画、朗诵能力。 | ||||||||
过程与方法 | 能发现学习生活中的快乐,从而激发对学习生活的爱与乐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本单元的学习中通过寻找校园内、生活中的有趣丰富的学习活动,体验学习的快乐。了解多渠道的学习方法,了解丰富的学习途径。 | |||||||||
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 | 热爱大自然,能主动到大自然中观察春天的特征,对自然现象有探究欲。乐于参与班级的各项集体活动,能感受集体活动的美好,积极参与班级的卫生值日和保洁工作,能为班级庆祝“六一”活动布置教室。懂得要爱护公共财物、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道理。 | |||||||||
完成目标任务的具体措施 | 1.加强课前预习,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习惯和能力。 2.提高学生的有效性。 3.加强课堂评价,提倡多元化评价。 4.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教学生多说多艺,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社会的能力。 6.注重教学活动与实际活动相结合,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7.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8.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 |||||||||
科目教学辅助活动 | 课题 (题目、参与人、措施) | 道德与法治课中活动教学对学生品德发展的促进作用 | ||||||||
第二课堂 (名称、措施) | 让生活体验走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 | |||||||||
师徒结对 | 拜x玉宏为师 | |||||||||
学困生帮扶(对象、目标、措施) | 李凡,该生好动,注意力很难集中,学习习惯不好,因此学习成绩不理想。通过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来提高学习成绩。 | |||||||||
贫困生帮扶 (对象、目标、措施) | 尚国栋,家住XX白X树湾周家湾村,该同学的爸爸残疾,无任何劳动能力,妈妈没有工作以打零工维持,家中还有年迈的爷爷奶奶要抚养,经济情况非常不乐观。为保证该生不辍学,提供必要的学习生活方面的帮助。 | |||||||||
审核意见 |
时 间 | 周次 | 单元 章节 | 授课内容 | 课时 | 备注 |
3.5—3.11 | 1 | 入学教育 | 1 | ||
3.12—3.18 | 2 | 一 | 我们爱整洁 | 2 | |
3.19—3.25 | 3 | 我们有精神 | 2 | ||
3.26—4.1 | 4 | 我不拖拉 | 2 | ||
4.2—4.8 | 5 | 不做“小马虎” | 2 | ||
4.9—4.15 | 6 | 二 | 风儿亲亲吹 | 2 | |
4.16—4.22 | 7 | 花儿草儿真美丽 | 2 | ||
4.23—4.29 | 8 | 可爱的动物 | 2 | ||
4.30—5.6 | 9 | 大自然,谢谢您 | 2 | ||
5.7—5.13 | 10 | 三 | 我和我的家 | 2 | |
5.14—5.20 | 11 | 家人的爱 | 2 | ||
5.21—5.27 | 12 | 让我自己来整理 | 2 | ||
5.28—6.3 | 13 | 干点家务活 | 2 | ||
6.4—6.10 | 14 | 四 |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 2 | |
6.11—6.17 | 15 | 请帮我一下吧 | 2 | ||
6.18—6.24 | 16 | 分享真快乐 | 2 | ||
6.25—7.1 | 17 | 大家一起来 | 2 | ||
7.2—7.8 | 18 | 总复习 | 2 | ||
7.9—7.15 | 19 | 期末测试 | 2 |
7.16—7.22 | 20 | ||||
7.23—7.29 |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