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编写要求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23:41:36
文档

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编写要求

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编写要求1目的为提高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的编写质量,并使之规范化和标准化,体现公司的管理水平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素质,便于技术文件的正确理解和实施。2范围适用于所有项目部,可按具体规定执行。3编制要求3.1一般要求3.1.1技术方案和交底文件应贯彻国家、行业、企业的有关法令、规范、规程和标准,充分体现设计意图,针对作业项目,起到正确指导作用。3.1.2技术方案和交底文件应表述简明、逻辑严谨、层次分明,优先选用图表方式描述。3.1.3技术方案和交底应针对具体作业项目提出明确的要求
推荐度:
导读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编写要求1目的为提高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的编写质量,并使之规范化和标准化,体现公司的管理水平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素质,便于技术文件的正确理解和实施。2范围适用于所有项目部,可按具体规定执行。3编制要求3.1一般要求3.1.1技术方案和交底文件应贯彻国家、行业、企业的有关法令、规范、规程和标准,充分体现设计意图,针对作业项目,起到正确指导作用。3.1.2技术方案和交底文件应表述简明、逻辑严谨、层次分明,优先选用图表方式描述。3.1.3技术方案和交底应针对具体作业项目提出明确的要求
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编写要求

1   目的

为提高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的编写质量,并使之规范化和标准化,体现公司的管理水平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素质,便于技术文件的正确理解和实施。

2   范围

适用于所有项目部,可按具体规定执行。

3   编制要求

3.1  一般要求

3.1.1技术方案和交底文件应贯彻国家、行业、企业的有关法令、规范、规程和标准,充分体现设计意图,针对作业项目,起到正确指导作用。

3.1.2技术方案和交底文件应表述简明、逻辑严谨、层次分明,优先选用图表方式描述。

3.1.3技术方案和交底应针对具体作业项目提出明确的要求,避免照抄各种规范标准。

3.1.4文件中的称谓及名词,尽量使用中文,避免使用未经统一的英文字母代号。

3.1.5行文语序必须符合汉语语言规范,不得英文直译。

3.1.6正确使用数字、公式、符号、法定计量单位、代号、技术词汇、专业术语。

3.2页面要求

3.2.1文件正文使用小四号宋体字,数字使用Times New Roman,一级目录使用黑体。

3.2.2全文段落1.25倍行距,字间距采用标准格式。

3.2.3正文中的章、节、条、款编号顶格起排,一级标题编号后与文字间隔3个半角空格,其他级别标题编号后与文字间隔2个半角空格。

3.2.4段的文字首行缩进2字符,换行时无缩进。列项的数字编号,首行缩进2字符后自动插入,换行时无缩进。数字编号下一层次的列项字母编号,首行缩进4字符后自动插入,换行时缩进2字符。

3.2.5节、条中的段首行缩进2字符,换行时无缩进。

3.2.6纸张大小:A4,常规为纵向布置,特殊条件下横向布置,不宜用A3纸张。

3.2.7纵向页边距:上25mm,下20mm,左20mm,右20mm。

3.2.8横向页边距:上20mm,下20mm,左20mm,右25mm。

3.2.9页眉、页脚根据行文需要,当有页眉页脚需要时,页眉顶端距离1.2厘米,页脚底端距离1.5厘米;并设置0.75磅黑色细实线,长度与打印页面宽度相同。

3.2.10有装订需要时,纵向布置页面左侧装订,横行布置页面上部装订。装订线位置0.5cm。

3.2.11根据文本内容需要,同一文本中页面变换时,应在本页面换页处设置分节符。

3.2.12若无特殊要求,不宜设置水印、页面颜色及页面边框。

3.3  文件的结构

3.3.1文章的结构最多分五层。分别为章、节、条、款、段。同一层次中,应按先主后次、共性优先的原则排序。每一层次下均可有列项,列项最多分两层。

3.3.2文章中的章、节、条、款编号应采用阿拉伯数字,段不编号。层次数字编号之间加半角圆点,圆点应加在数字的右下角。各层次的编号及段落、大纲级别示例见表3.3.2。

表3.3.2层次的编号及段落、大纲级别

层次名称事例编号

中文字体段落大纲级别
2   小四号、黑体,字符间距:标准左对齐,无缩进,1.25倍行距。数字后3个半角空格写标题

一级标题
2.1

小四号、宋体、常规,字符间距:标准左对齐,无缩进,1.25倍行距。数字后2个半角空格写标题或正文,换行后两端对齐,无缩进。

二级标题或正文
2.1.1

小四号、宋体、常规,字符间距:标准左对齐,无缩进,1.25倍行距。数字后2个半角空格写标题或正文,换行两端对齐,无缩进

三级标题或正文
2.1.1.1  

小四号、宋体、常规,字符间距:标准左对齐,无缩进,1.25倍行距。数字后2个半角空格写标题

正文
[无编号]

小四号、宋体、常规,字符间距:标准首行缩进2字符,换行两端对齐,无缩进。1.25倍行距。

正文
一级列项

1)、2)

小四号、宋体、常规,字符间距:标准首行缩进2字符,换行两端对齐,无缩进。1.25倍行距。

正文
二级列项

a)、b)

小四号、宋体、常规,字符间距:标准首行缩进2字符,换行两端对齐,无缩进。1.25倍行距。

正文
注:节、条、款是否定义为标题根据具体要求,主要为满足引用自动目录时使用。

3.4  标准规范的引用

3.4.1国家、行业、企业现行标准、规范只能作为编写方案的依据,应在标题为“编制依据”的章、节下按项排列。

3.4.2不得罗列引用规范标准,文章中未涉及到或未引用到的标准不要列入编制依据。技术人员应深入了解其内涵,根据方案内容确定引用范围,确保方案的严谨和准确,同时保证标准规范为最新版本。

3.4.3引用标准、规范应按照施工图或设计文件规定的要求。当设计不明确时,引用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3.4.3.1  所引依据顺序依次为国家标准、本行业标准、其他行业标准、公司施工工艺标准。

3.4.3.2  引用规范不得双重标准,同是施工和验收规范,不应出现两个或以上。

3.4.3.3  避免引用推荐规范。

3.4.3.4  正确区分技术规程、工艺标准、施工及验收规范、质量验收规范等标准文件。

3.4.4施工方案中引用标准规范时,应对标准、规范加书名号“《》”,在其后注明标准、规范的编号。应注意,编号的发行年份按规范中的书写,不应增加或省略。

3.4.5技术交底中不必出现编制依据,正文中不应出现“执行xxxx-xx标准”、“参照现行国家规范”和“遵照公司xx号文件执行”等字眼。

3.5  插图的规范编制

3.5.1每幅图均应在条文中明确提及,并应置于有关条文附近。图的板式应设置为“浮于文字上方”,但不应与文字重叠。

3.5.2条文中的图应按层次号前加“图”字编号。当同一层次中有多个图时,可在层次号后加图的顺序号。如:第5.1.2条有两个图,其图号应分别为“图5.1.2-1”、“图5.1.2-2”。对图只能进行一个层次细分成a)、b)、c)等分图。“-”为全角短横线。

3.5.3每幅图应有图题(即图名),并置于图号之后。图号与图题间留一个半角空格间隙,并置于图的下方居中位置。图中的分图也宜有图题。图题文字应简练,末尾一般不加“图”字。

3.5.4应采用计算机制图,使用准确的板式和文字。组织结构图、流程图等简单的框图应使用word绘制,机械制图、电气简图等技术图纸应使用AutoCAD等专业制图软件绘制,图文中使用的图形符号和代号等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3.5.5采用插图时,应保证图片、剪贴画等的质量,模糊不清、图像杂乱时应采用图片编辑修复工具软件处理。

3.5.6图的脚注应位于图题之上,图注应置于图的脚注之上。图中只有一个注时,应在注释前标明“注:”,同一幅图中有多个注时,应采用“注1:”、“注2:”等编号。图的脚注采用上标形式的a、b、c等编号,同时在图中需要注释的位置标以相同的编号。图注不应包含要求,图的脚注可包含要求。

3.5.7图题中文文字:字体黑体、五号、常规;图注、脚注中文文字:字体宋体、小五号、常规;西文、数字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图中文字、西文、数字:五号,字体根据图的内容选择。

3.6表格的规范编制

3.6.1每个表均应在条文中明确提及,并应排在有关条文的附近,但不得将条文的内容分开。不允许表中有表,也不允许将表分为次表。

3.6.2条文中的表应按层次号前加“表”字编号。同一层次中有多个表时,可在层次号后加表的顺序号。例如:第5.2.2条的两个表,其表编号应分别为“表5.2.2-1”、“表5.2.2-2”。

3.6.3每个表应有表题(即表名),并置于表的编号之后。表号与表题间留一个半角空格间隙,表号和表题应置于表的上方居中位置。表题文字应简练,末尾一般不加“表”字。

3.6.4表中的栏目和数值,可根据情况横列或竖列。横列时,栏目中的计量单位应标在该栏目中量的名称之下,竖列时应标在量的名称之右,并置于括弧内或专设“单位”一列。如果表中所列单位均相同,应在表的右上方标明“单位:××”。

3.6.5需要转页接排的表,可在接排的各表正上方重复表的编号,标明“表××(续)”,表题可省略,但每个续表中均应有表头,设置重复标题行。

3.6.6表内作为标题的项目或序号的首行或首列文字、数字水平居中,其他内容文字中部两端对齐,数字中部右对齐,英文字母作为单位时水平居中。表栏中的文字或数字相同时,应重复写出。当表栏中无内容时,应以短线“-”表示,不得留空白。

3.6.7不允许使用斜线在表栏中区分栏目名称,见示例1,在此情况下应调整栏目格式。正确形式见示例2。

示例1:

类型

尺寸ABC
示例2:

尺寸类型
ABC
3.6.8适用时,表头中可用量和单位的符号表示。需要时,可在提及表的陈述中或在表注中对相应的符号予以解释。

示例:

类型Ρ1 (kg/m)

d(mm)

D (mm)

3.6.9表格行高宜指定最小行高0.6cm。表格列宽根据内容调整。表的宽度应与页面的打印宽度相同,即根据窗口调整表格,表格左右边框无线条,其他部位线条为0.5磅黑色细实线。

3.6.10表注及表的脚注均应置于表中,表注位于表的脚注之前。表中只有一个注时,应在注释前标明“注:”;同一个表中有多个注时,应采用“注1:”、“注2:”等编号。表的脚注采用上标形式a、b、c等编号,同时在表中需要注释的位置标以相同的编号。表注不应包含要求。表的脚注可包含要求。

3.6.11表题中文文字:字体黑体、五号、常规;表注、脚注中文文字:字体宋体、小五号、常规;表中文字:字体宋体、五号、常规;西文、数字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3.7  数值的规范写法

3.7.1数作为量值时,应采用阿拉伯数字,正体书写。为使多位数字便于阅读,可将数字分成组,从小数点起,向左和向右每三位分成一组,组间留一个半角空格,(注:财务计数规则中应使用英文输入的逗号“,”),但不得用圆点或其他方式分开。

3.7.2小数记号是位于底线上的圆点。在用外文书写的文件中,小数记号可用逗号。如果数的量级小于1,则小数记号前面应当加“0”。

3.7.3数值的有效数位数应全部写出。技术文件中的量值,必须反映所需的精确度。

3.7.4多位整数、多位小数的小数点后,有三个或以上的“0”时,均可采用乘以10n(n为正数、负数)的写法。但有效位数中的“0”必须全部写出。同时还应考虑到工程中的一些习惯说法。

例1:“年产30万吨合成氨”应写成:30×104 t/a合成氨,不应写成300×103 t/a合成氨或3×105 t/a合成氨;

例2:“一百一十千伏安变电所”应写成:110 kVA变电所,不应写成11×104kVA变电所;

3.7.5数值范围的表示方法见表3.7.5。

表3.7.5数值范围的表示方法

20kPa~300 kPa

不应写成    20~300 kPa

30°~40°30 

不应写成    30~40°30 

10%~30%

不应写成    10~30%

1.1×105~2.0×105

不应写成    1.1~2.0×105

0℃~30℃

不应写成    0~30℃

3.7.6数值的允许偏差范围表示方法见表3.7.6

表3.7.6数值的允许偏差范围表示方法

20 ℃±2 ℃或(20±2)℃

不应写成  20±2 ℃

80μm±2μm 或(80±2)μm

不应写成  80±2 μm

(60±2)%

不应写成  60±2%

“……的允许偏差为……”

不应写成  “……的允许偏差不大于(不小于)……”

3.7.7带有长度单位相乘的数值,应按下列方式书写:

外形尺寸L×B×H(mm):240×120×60 (mm)或240mm×120mm×60mm

不应写成             240×120×60 mm

3.7.8技术文件条文中应采用“……大于(小于或等于)……”的表述形式,而不采用“……>(或≤)……”的表述形式。表格中优先采用符号。

3.8公式的规范写法

3.8.1文本中的公式应使用公式编辑器编辑、书写。

3.8.2公式中的数值、量的符号、单位符合等应正确使用。

3.8.3正文中的公式应另起一行居中排,较长的公式宜在等号(=)后回行,或者在“+”、“-”等运算符号后回行。公式中分数线的横线,长短要分清,主要的横线应与等号取平。公式的编号右端对齐,公式与编号之间用“……”连接。

3.8.4公式下面的“式中:”应首行缩进2字符,单独占一行。公式中所要解释的符号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分行书写,首行缩进2字符,再用破折号与释文连接,换行时与上一行释文对齐。各行的破折号对齐。

3.9  符号的规范写法

3.9.1量的符号

3.9.1.1  量的符号通常是单个拉丁或希腊字母,有时带有下标或其他的说明性标记。无论正文的其他字体如何,量的符号都必须用斜体书写,除正常语法句子结尾标点符号外,符号后不附加圆点。

3.9.1.2  如在某些情况下,不同的量有相同的符号或是对一个量有不同的应用或要表示不同的值,可采用下标予以区分。根据下列原则书写下标:

1)表示物理量符号的下标用斜体书写。

2)其他下标用正体书写。

如:试验压力Pt,P表示压力,是量的符号,用斜体;t是试验的缩写,非物理量符号,因此用正体。气体压力Gp,G表示气体,与压力同时组成物理量符号,因此用斜体;P本身表示压力,是物理量符号,也用斜体。

唯一例外是pH值为正体。

3.9.1.3  量的组合为乘积时书写为a·b、a×b、ab的任何一种形式均可,一个量被另一个量除应书写为a/b、a·b-1。如果分子或分母或两者本身都是为乘积或商的情况,除加括号以避免混淆外,在同一行内表示除的斜线(/)之后不得有乘号和除号。

3.9.2单位符号

3.9.2.1  在书写时,无论其他部分的字体如何,单位符号都应当用正体书写。在复数时,单位符号的字体不变。除正常语法句子结尾的标点符号外,单位符号后不得附加圆点。单位符号应当置于量的整个数值之后,并在其间留一个半角空格。

3.9.2.2  组合单位符号写成Nm、N·m、N m、m/s、m·s-1的任何一种形式均可。

3.9.3量值

表示量值时,单位符号应当置于数值之后,数值与单位符号间留一个半角空格。据此,必须指出,在表示摄氏温度时,摄氏度的符号℃的前面应留一个半角空格。

唯一例外为平面角的单位度(°)、分(′)和秒(″),数值和单位符号之间不留空隙。

如:20牛(顿)压力表示为F=20N、F=20 kg·m/s2的任何一种形式均可。

3.10 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3.10.1技术文件必须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所使用的计量符号、数学符号、物理量符号以及其他符号、代号,应分别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法令的规定。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构成详见附录A。

3.10.2在同一技术文件中,同一量的名称、符号、计量单位应保持一致。在叙述语句中,不应用符号代替符号名称或文字说明。当带有阿拉伯数字时,应使用计量单位符合。

3.10.3编制施工技术文件时,应按照法定计量单位符号书写,注意符号的字体、大小写、上下标、间隙等,常见的法定计量单位使用错误见附录B。

3.11 常用代号的规范使用

常用符号指在施工中用到的并非量、单位的符号,通常在行业内惯用的一种形式符号。常用符号的使用既应符合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要求,又要考虑行业、传统等因素。避免因使用错误造成与相关单位和部门衔接不当,不利于数据的统计、分析。本章只在施工材料的书写上进行规定。

3.11.1板材的符号表示见表3.11.1。

表3.11.1板材的度量符号

序号名称表示符号常用单位常用单位符号
1板的长度l毫米mm
2板的宽度b毫米mm
3板的厚度δ毫米mm
4板的面积S平方米m2

5板的质量m千克kg

6理论质量M千克/米2

kg/m2

3.11.2常用型材的度量符号表示见表3.11.2-1,常用型材的表示方法见表3.11.2-2。

表3.11.2-1常用型材的度量符号

序号名称符号常用单位常用单位符号
1型钢长度lm
2型钢质量m千克kg
3型钢理论质量M千克/米

kg/m2

4圆钢直径d毫米mm
5方钢边长a毫米mm
6扁钢宽度b毫米mm
7扁钢厚度t毫米mm
8热轧工字钢、槽钢高度h毫米mm
9热轧工字钢、槽钢腿宽度b毫米mm
10热轧工字钢、槽钢腰厚度d毫米mm
11

热轧工字钢、槽钢内圆弧半径r弧度rad
12

热轧角钢边厚度d毫米mm
13

热轧不等边角钢长边宽度B毫米mm
14

热轧不等边角钢短边宽度b毫米mm
15

热轧H型钢高度

H毫米mm
16热轧H型钢宽度

B毫米mm
17热轧H型钢腹板厚度

t1

毫米mm
18热轧H型钢翼板厚度

t2

毫米mm
19热轧H型钢工艺圆角

r弧度rad
表3.11.2-2常用型材的表示符号

序号名称代号常用表示方法备注
1热轧圆钢dd5.5直径5.5 mm的圆钢 GB 702-86

2热轧方钢aa5.5边长5.5 mm的方钢 GB 702-86

3热轧扁钢-40×3

宽40 mm、厚3 mm的扁钢 GB704-88,符号为全角短横线

4热轧工字钢II40a

40a工字钢 GB 706-2008,符号位大写字母I

5热轧槽钢[[36a

36a槽钢 GB 706-2008,符号位中括弧

6热轧等边角钢∟50×5

宽50mm、厚5mm的角钢,

GB 706-2008

7热轧不等边角钢∟75×50×5

长边75mm、短边50mm、厚度5mm的不等边角钢 GB 706-2008

8热轧窄型H型钢

HNHN250×125×6×9

H×B×t1×t2 GB/T11263-2005

9热轧中型H型钢

HMHM200×150×6×9

H×B×t1×t2 GB/T11263-2005

10热轧宽型H型钢

HWHW200×200×8×12

H×B×t1×t2 GB/T11263-2005

3.11.3管材的符号表示见表3.11.3。

表3.11.3管材的度量符号

序号名称表示符号常用单位常用单位符号
1外径φ毫米mm
2壁厚δ毫米mm
3长度lm
4质量m千克kg

5理论质量M千克/米

kg/m

管材的表示方法有两种:DN200×5mm或φ200×5 mm。前一种方法表示时,壁厚也可以按照SH3405-1996中Sch壁厚等级中的规定写成DN200 Sch40的方式。

3.12技术词汇和专业术语的规范使用

3.12.1技术文件中,应按照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定,正确使用的工程技术词汇和专业术语。

3.12.2根据现行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技术规程和有关书写标准,下面列出常见的技术词汇和专业术语的表示方法,供参考使用。

以下行文中,“应书写为”仅指对书面语的要求,“应称为”指对书面语和口头语都有的要求。

1)技术文件中用“2010-11-30”表示2010年11月30日。公文的发文日期使用中文汉字:二零一零年十一月三十日。

2)应优先使用数字+符号的表示方法。如:“100万吨/年”应书写为“1000×104 t/a”;“连续运转3小时”应书写为“连续运转3 h”。

3)“两台容积为400 m3的球罐”应书写为“两台(公称容积)Vn400 m3的球罐”。

4)“阀门”不应书写为“伐门”。

5)“倒链”应称为“手拉葫芦”。

6)“蒸汽透平机”应称为“汽轮机”。

7)“高空作业”应称为“高处作业”。

8)“氧-乙炔焰”应书写为“氧乙炔焰”。

9)“允许误差”应称为“允许偏差”。

10)“不应小于”应称为“应不小于”。

11)“尺寸偏差”应称为“尺寸允许偏差”。

12)“水平度不大于1/1000”应称为“水平度允许不大于1/1000”。

13)“凹凸度”应称为“平面度”;“直线状”应称为“直线度”、“垂直度”、“铅垂度”;平面的“光洁程度”用“粗糙度”表示;“不同轴度”应称为“同轴度”。

14)设备上的焊缝:纵缝是A类焊缝;环缝是B类焊缝;角焊缝和法兰焊缝是C类焊缝;开孔补强焊缝是D类焊缝。

15)焊缝“加强高”应称为焊缝“余高”。

16)“点焊”一词只能用于钢筋点焊机,安装专业一般称为“定位焊”。

17)“咬肉”应称为“咬边”。

18)“丁字焊缝”应称为“T型焊缝”。

19)“焊口”一词不用。未焊接前称“接缝”,焊接完成称“焊缝”,“焊接接头”包括“焊缝”和“热影响区”。

20)“着色检验”应称为“渗透检测”。“超声波探伤”应书写为“超声检测”。“照相探伤”应称为“射线检测”。

21)“二”是序数,“两”是量值。如:“涂漆两遍”指共需涂两遍漆,而“涂漆二遍”易理解为“涂第二遍漆”。

22)“二次灌浆”指“第二次灌浆”,并不是所有的“基础灌浆”均称为“二次灌浆”。

23)土建施工的基础交安装专业时,安装专业不应作“基础验收”,应称为“基础中间交接”。

24)拱顶罐、球壳罐的“排版图”,应书写为“排板图”。

25)公称直径DN后面不应写单位,如不应书写为DN50 mm,直接写为DN50。

4   附录

附录A  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附录B  常见的法定计量单位使用错误

附录C  施工技术方案封面样式

附录A

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表A.1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
长度m
质量千克(公斤)

kg
时间s
电流安<培>

A
热力学温度开<尔文>

K
物质的量摩<尔>

mol
发光强度坎<德拉>

cd
表A.2 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

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
平面角弧度rad
立体角球面度sr
表A.3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

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其他表示式例
频率赫<兹>

Hzs-1

力;重力牛<顿>

Nkg·m/s²
压力,压强;应力帕<斯卡>

PaN/m²
能量;功;热焦<耳>

JN·m
功率;辐射通量瓦<特>

WJ/s
电荷量库<仑>

CA·s
电位;电压;电动势伏<特>

VW/A
电容法<拉>

FC/V
电阻欧<姆>

ΩV/A
电导西<门子>

sA/V
磁通量韦<伯>

WbV·s
磁通量密度,磁感应强度特<斯拉>

TWb/m²
电感亨<利>

HWb/A
摄氏温度摄氏度
光通量流<明>

lmCd·sr
光照度勒<克斯>

lxlm/m²
放射性活度贝可<勒尔>

Bqs-1

吸收剂量戈<瑞>

GyJ/kg
剂量当量希<沃特>

SvJ/kg
表A.4 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换算关系和说明
时间min1min=60s
(小)时

h1h=60min=3600s
天(日)

d1d=24h=800s
平面角(角)秒

(")1"=(π/8000)rad(π为圆周率)

(角)分

(')1'=60"=(π/10800)rad
(°)1°=60'=(π/180)rad
旋转速度转每分r/min1r/min=(1/60)s-1

长度海里n mile1n mile=1852m(只用于航程)

速度kn1kn=1n mile/h=(1852/3600)m/s
(只用于航行)

质量t1t=10³kg
原子质量单位u1u≈1.660 565 5×10-27kg

体积L,(l)1L=1dm³=10m-3

电子伏eV1eV≈1.602 1 2×10-10J

级差分贝dB
线密度特(克斯)

tex1tex=1g/km

表A.5 用于构成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的词头

所表示的因数词头名称词头符号
1018

艾(可萨)

E
1015

拍(它)

P
1012

太(拉)

T
109

吉(咖)

G
106

M
103

k
102

h
101

da
10-1

d
10-2

c
10-3

m
10-6

μ
10-9

纳(诺)

n
10-12

皮(可)

p
10-15

飞(母托)

f
10-18

阿(托)

a
 注:1.周、月、年(年的符号为a),为一般常用时间单位。

 2.<>内的字,是在不致混淆的情况下,可以省略的字。

 3.()内的字为前者的同义语。

 4.角度单位度分秒的符号不处于数字后时,用括弧。

 5.升的符号中,小写字母l为备用符号。

 6.r为“转”的符号。

 7.人民生活和贸易中,质量习惯称为重量。

 8.公里为千米的俗称,符号为km。

 9.104称为万,108称为亿,1012称为万亿,这类数词的使用不受词头名称的影响,但不应与词头混淆。

附录B

常见的法定计量单位使用错误

1  浓度是物质的量浓度的简称,其单位为mol/m3或mol/L。单位为g/L的应称质量浓度;单位为1的质量(体积)百分比浓度应称质量(体积)分数;单位为mol/kg的应称溶质B的质量摩尔浓度。

2  已废弃的标准量见表B.2。

表B.2 已废弃的标准量

废弃使用的量名称应使用的标准量名称
比重体积质量,[质量]密度, 相对体积质量、相对[质量]密度
绝对温度,开氏温度热力学温度
电流强度电流
电量电荷[量]

重量百分数,重量百分比浓度质量分数
体积百分数,体积百分比浓度

体积分数
摩尔浓度,当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浓度

载重量载质量
干重干质量
鲜重鲜质量
3  非标准量符号见表B.3。

表B.3非标准量符号

量名称非标准量符号标准量符号
质量M,W,P,μ

m
F,N,T

F
压力,压强Pp
功率pP
摄氏温度Tt,θ

电荷[量]

qQ
磁感应强度H,F

B
B的浓度

CB

cB

质量分数ωw
体积分数ψφ
4  使用了“单位+数”的说法,例如用米数表示长度,用吨数表示质量,用瓦数表示功率等都是错误的。

5  错误的使用含量的说法。含量不是物理量,其含义不确切:商品上的含量指质量或体积;科技中的含量包括了有关混合物组成的各个量,如体积分数、质量浓度等。含量可用于定性描述,如“H2S的含量超标”。书写时,要根据含量的具体所指,将其改为标准化的名称,如“介质中H2S含量为4%”改为“介质中H2S的体积分数为4%”。

6  量符号的下标字体混乱。主要是没有注意区分下标符号的正斜体、大小写。

1)区分正斜体的规则:下标为量符号,表示变动性数字的字母,坐标轴符号和表示几何图形中的点、线、面、体的字母时用斜体,其余用正体。

2)区分大小写的规则:量符号、单位符号等作下标,大小写同原符号;来源于人名的缩写作下标用大写;一般情况用小写。

7  把不是单位符号的“符号”作为单位符号使用

1)旧符号:sec、m、hr、y应书写为s、min、h、a;

2)单位缩写:rpm应书写为r/min或r·min-1,bps应书写为b/s或bit/s;

3)表示数量份额的缩写:ppm应书写为10-6、pphm应书写为10-8;

4)不能使用ppm等缩写,0.5 ppm应书写为0.5×10-6或5×10-7;

8分子为1的单位未采用负数幂的形式,例如:B的分子浓度单位为m-3或L-1,而不写成1/m3或1/L。

9用°、′、″构成组合单位时未加“()”。例如:15(′)/min不是15′/min,α/°应书写为α/(°)

10  对单位符号增加了不适当的修饰。

单位符号没有复数形式,符号上不得附加任何其他标记或符号;不应在单位符号上附加表示量的特性和测量过程信息的标志。

1)加下标:I=15 Amax应书写为Imax=15 A;V=200 Ln应书写为Vn=200 L。

2)插入修饰性字符:0.25 mg(Pb)/L应书写为ρ(Pb)=0.25 mg/L;150 kg(磷肥)/hm2应书写为施磷肥量150 kg/hm2;0.30 mol(+)/L应书写为c+=0.30 mmol/L。

3)修饰单位:CO为0.12%(V/V)应书写为φco=0.12%;

4)使用习惯性修饰符号:标准立方米(Nm3,m3n)应书写为:立方米(m3);标准升(NL,Ln)应书写为升(L)

11  量值表述不规范

1)数值与单位符号间未留适当空隙,一般要求留一个半角空格的间隙。如:摄氏温度量值要留空:30 ℃,但是°、′、″与数值间不留空。

2)把单位插在数值中间或把单位符号拆开。例如:1m85,30″5应书写为1.85 m,30.5″;34°C应书写为34 ℃,30°~37°C应书写为30 ℃~37 ℃;摄氏25度应书写为25摄氏度。

3)量值的和、差表示错误。例如:30±1 mm应书写为(30±1) mm。

4)量值范围表示不统一。例如:0.2~0.3 mg/(kg·d)应书写为0.2 mg/(kg·d)~0.3 mg/(kg·d )。范围号应使用“~”,不宜使用“—”。

文档

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编写要求

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编写要求1目的为提高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的编写质量,并使之规范化和标准化,体现公司的管理水平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素质,便于技术文件的正确理解和实施。2范围适用于所有项目部,可按具体规定执行。3编制要求3.1一般要求3.1.1技术方案和交底文件应贯彻国家、行业、企业的有关法令、规范、规程和标准,充分体现设计意图,针对作业项目,起到正确指导作用。3.1.2技术方案和交底文件应表述简明、逻辑严谨、层次分明,优先选用图表方式描述。3.1.3技术方案和交底应针对具体作业项目提出明确的要求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