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导学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23:42:59
文档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导学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导学案学科课型教学内容课题总课时备课人语文新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17孔子拜师1李倩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等12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3、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教学方法谈话法、读议法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蓍
推荐度:
导读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导学案学科课型教学内容课题总课时备课人语文新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17孔子拜师1李倩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等12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3、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教学方法谈话法、读议法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蓍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导学案

学科课型教学内容课题总课时备课人
语文新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

17 孔子拜师

1李倩
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学方法谈话法、读议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蓍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或图片、自制生字词卡片。

学生准备:查阅有关孔子的资料。

课时1课时

导学过程导案

学案

个性化授课
课前预习
一、情境导入。1、谈话: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并正音:子读zǐ,是古代对有学问的男人的尊称)。

2、播放课件,设问:看了这段录像你们知道孔子是什么样的人吗?你还有补充的吗?

3、看到这些你有怎样的感想?

4、板书课题。

1、听谈话。

2、看课件,初步了解孔子的生平和成就,并补充课外所搜集的一些有关孔子的资料。

3、根据所了解的内容谈感想。

4、看板书,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导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导学生小组合作朗读课文,相互正音。

3、指名读课文,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师生共同评议。

4、整体感知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情?

1、自由朗读课文。

2、小组内合作读课文,正音。

3、指名读课文。其余同学倾听评议。

4、思考,感知课文大意。

三、研读感悟。1、感悟孔子的品行。

(1)引导:你从文中哪些句子看出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2)指导班级交流读书感受,相机点拨。

2、感悟老子的品行。

(1)从这句话你看出老子是怎样的人?

(2)“毫无保留”说明了什么?

3、你想对孔子和老子说什么?师生共同小结。

1、感悟孔子的品行。

(1)思考问题。

(2)在文中标出自己受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明自己的感受。

(3)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2、谈老子。

(1)“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2)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3、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四、拓展延伸及时鼓励。在课外积累有关孔子的名言。
五、板书设施17   孔子拜师

                                       师(老子)

学无止境             上前行礼

总觉……不够             日夜兼程(勤奋)    (真诚)

远近闻名                风餐露宿

(谦虚、永不满足)              尊敬师长          无私

学科课型教学内容课题总课时备课人
语文新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

17 孔子拜师

2李倩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戾、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懂得为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戾、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方法讨论、交流、合作探究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有关老子的资料。

学生准备:“我心中的孔子”或“我心中的老子”的汇报资料。

课时1课时

导学过程导案

学案

个性化授课
课前预习
一、复习引入。1、导入:上节课,我们研读了课文,孔子、老子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教师可适当介绍老子其人)

2、引入: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自由畅谈孔子、老子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2、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1、巡视。

2、提醒学生读好写孔子和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语以及礼貌用语。

3、引读。

4、评价,指导,点评。

1、自由练读。

2、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

3、跟读。

4、分小组演一演。推荐小组表演。

三、读书汇报。指导,提出要求。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召开“我心听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从多方面介绍孔子和老子。
四、学习生字。1、指导学生认读识记田字格里的生字;正音,交流记字方法。

2、指导学生交流:你用什么方法又快又准确地记住了生字?

(1)引导学生用字组词。

(2)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1、自读生字后同桌检查识字情况;正音。

2、交流方法。

(1)指名用生字组词。

(2)正确书写生字。

五、拓展延伸1、引导: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你知道哪些传统文化教育的瑰宝。

2、引导学生说说在生活中见过哪些传统文化。

3、激趣:为了更多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准备开展“闪光的金钥匙”这一活动,用这把金钥匙去开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

1、听老师讲解,思考。

2、自由发言,在生活中发现传统文化的魅力。

3、自由分组:根据自己授好、特点选择伙伴组成学习合作小组;明确责任,形成方案,与其他小组交流。

六、板书设计

17  孔子拜师

勤奋勇当先               真诚

谦虚

永不满足                  无私

尊敬师长

学科课型教学内容课题总课时备课人
语文新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

18 盘古开天地

3李倩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神话故事充满想象的特点。

2、随文识字,会写生字词。

3、策划下节课的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体会神话故事充满想象的特点。

2、策划下节课的学习活动。

教学方法

谈话法、读议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1
导学过程导案

学案

个性化授课
课前预习
一、情境导入,质疑课题1、情境:播放多媒体课件。

2、质疑揭题。

揭示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揭题:解疑的最好方法就是读书。

1、观看课件。

2、默读中心句,质疑。

围绕中心句质疑。

读课题:盘古开天地。

二、初读感知,随文识字。1、提出自读要求,指导学生读课文。

2、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对好的方法予以鼓励。

3、出示生字,请学生组词。

4、指导学生读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1、自由朗读课文,认读生字。

2、识记生字,交流方法。

3、巩固识字,做游戏。

4、有感情地齐读,说说相关词语的意思,相互解疑。

三、研读感情。1、设问:人类的老祖宗盘古,是怎样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你是从哪里知道的?相机引导体会:

学习第2自然段,体验盘古创造宇宙的艰难。

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学习第4自然段,体验神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

读第4自然段,在你眼前展现的是怎样的画面?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朗读体会。

1、围绕“人类的老祖宗盘古,是怎样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这个问题进行研读。

重点研读第2自然段体会盘古创造宇宙的艰难。

重点研读4自然段,体会神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

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朗读全文,进一步体会。

四、想象感悟1、带领学生走进“浮想联翩”。

2、带领学生走进“展示台”。

选出你最爱读的句子,背一背,记住它。

3、评价学生的复述情况。

4、示范、评价,总结。

1、伴随配乐朗读,想象盘古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宇宙的情形。

2、选择自己最爱读的句子,把它记在脑海里,注意像“隆隆的雷声”这样的词语。

3、借助多媒体画面尝试复述。

4、再次有感情地齐读中心句。

五、拓展延伸让学生把今天学到的故事讲给其他人听。把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讲给家长或朋友听,并请他们提提意见。
板书设计18  盘古开天地

              天(战胜困难)

混沌     劈                         创造美丽的宇宙

               地(牺牲自己)

学科课型教学内容课题总课时备课人
语文新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

18 盘古开天地

4李倩
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2、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3、会写14个生字。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2、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教学方法讨论、交流、合作探究法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
课时1课时

导学过程导案

学案

个性化授课
课前预习
一、回顾课文。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1、默读,概括课文的主要意思 。

2、勾画出中心句,理解。

二、复述故事。1、设问:读了这篇神话故事,你想用自己的话的讲一讲吗?

2、引导学生掌握复述的顺序。

3、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练习复述。

4、指导同桌交流,相互评议。

5、集体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1、听老师谈话。

2、理出复述的顺序,按照一定的顺序对课文进行复述。

3、自由练习复述课文。

4、同桌检查。

5、指名展示,共同评议。

三、练讲故事,大胆展示。1、引导学生自读或自讲自己搜集的神话故事,做好讲故事的准备工作。

2、指导组内讲评故事。

3、参与学生讲故事,相机点评。

4、颁发“故事大王”并小结。

1、朗读故事,做好讲故事的准备工作。

2、讨论评选方法;小组准备演讲故事。

3、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4、接受奖项,并发表获奖感言。

四、指导写字1、出示要写的生字,引导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

2、在田字格内示范写生字。

3、指导学生书写字词,积累重叠词。

1、注意左右结构三种类型的字,注意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字。

2、看教师写,自己仿写。

3、写字,抄词,小组比较,评议。

六、板书设计              18  盘古开天地

盘古醒后——天地分开后——盘古倒下后

复述:按顺序、抓情节

学科课型教学内容课题总课时备课人
语文新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19  赵州桥

5李倩
学习目标1、会认、写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大意。

3、初步认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以及设计上的特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以及设计上的特点。
教学方法讨论、交流、合作探究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生字卡片。

学生准备:搜集各种桥的资料。

课时1课时

导学过程导案

学案

个性化授课
课前预习
一、导入新课。1、通过课外的搜集,你知道了桥有哪些类型?

2、今天我们将认识一座屹立了1300多年仍然壮观的石拱桥——赵州桥。

3、板书课题,提醒“州”的写法。

1、汇报自己的搜集成果:木板桥、石桥、立交桥……

2、齐读课题。

3、读课题,注意“州”的写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导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巡视学生学习生字情况,个别辅导。

3、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设问:赵州桥有什么特点?

4、引导学生交流时抓住每个自然的中心句。

5、从文中你还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1、自由朗读课文。

2、圈出生字,借助注音认读生字,然后同桌互读互查。

3、读课文,思考。

4、交流,学习抓中心句理解段意。

5、从文中获取信息,积极参与交流,质疑角疑。

三、学习生字。1、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2、指导学生筛选难记的生字,重点突破,交流学法。

3、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意思,并用生字扩词。

1、用“青蛙跳”的方式认读生字。

2、默看生字,选出自己认为难记的字,想办法记住,再交流学法。

3、说说词语的意思,用生字组词。

四、拓展延伸。设问:除了文中介绍的赵州桥的特点,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赵州桥的资料呢?查阅交流关于赵州桥的资料。
板书设计19赵州桥

距今1300年

赵州桥   雄伟          宝贵遗产

                            坚固、美观

学科课型教学内容课题总课时备课人
语文新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

19 赵州桥

6李倩
学习目标1、理解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

3、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方法讨论、交流、合作探究法
课前准备教师:有关赵州桥的挂图、投影。

学生:搜集有关赵州桥的资料,把赵州桥与一般的桥进行比较,从而体会赵州桥设计的科学性和工艺的高超。

课时1课时

导学过程导案

学案

个性化授课
课前预习
一、填空,回顾课文。1、让学生读课文,完成下面的填空:

赵州桥是一座  的  桥。

赵州桥不但  ,而且  。

赵州桥既   ,又  。

赵州桥是我国的   。

2、用投影仪将上述两部分内容的位置交换一下,让学生再读一读,想一想:意思变化了没有?

1、自由读课文,填空。

2、意思没有变,说明“既……又……”里的两部分内容不分先后,先说明哪一部分内容都可以。

二、讲读课文。1、赵州桥的设计是一个创举。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请大家读一读第3小节的第1句话,想一想:这句话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2、请大家读一读这一节,写桥的美观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3、板书“图案”,提问:有几种图案?

4、这里有不懂的地方吗?鼓励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5、课件呈现面图,引导学生看图理解。

6、请学生看这一段话,提问:“精美的图案”后面的冒号是什么意思?和后面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7、这里“有的刻着……”、“有的刻着……”、“还有的刻着……”,中间的分号是什么意思?

8、小结提问:这一节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1、这句话在这里起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要说桥的另一个特点“美观”。

2、默读,找出“栏杆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一句,明确整节内容都是围绕着这句话来写的。

3、有3种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抓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的刻着双龙戏珠。

4、提问,如:什么叫戏珠?飞龙是什么样的?“抵着”是什么意思?

5、看图,将自己的理解通过动作表现出来。

6、默读:

“有的刻着……”、“有的刻着……”、“还有的刻着……”这里的冒号是起了提出下文的作用,即冒号后面的内容都属于“精美的图案”。

7、明确这里的分号表示并列列举的意思。

8、思考,回答:是按总起、分述、小结的顺序写的。

三、拓展延伸。1、你能想象出赵州桥上还有哪些精美的图案吗?

2、指导学生背诵。

1、思考——小组讨论——完成课堂小练笔。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背诵。

六、板书设计19  赵州桥

(世界闻名)

  悠久           雄伟                          坚固            美观鲜活

1300多年       长、宽                         没有桥墩          图案精美

宝贵遗产

学科课型教学内容课题总课时备课人
语文新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20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7李倩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句。

2、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3、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间、作者及内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方法谈话法、读议法
课前准备教师:有关挂图,《清明上河图》的光盘。

学生:了解北宋的时代背景;搜集有关《清明上河图》的资料。

课时1课时

导学过程导案学案个性化授课
课前预习
一、谈话引入。

1、导入: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北宋时期的大家家——张择端。他很有名的一幅画是什么呢?(指名说,板书课题)

2、让学生齐读课题,紧扣课文题目质疑,理解“名扬中外”的意思。

1、听谈话,思考。

2、读课题,质疑。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

2、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3、提问:课文是怎样介绍《清明上河图》的?

4、组织交流: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谈谈你对《清明上河图》的了解。你还有什么疑问?

1、自读课文。

2、分段读课文。

3、思考问题。

4、相互交流各自查找的资料。

三、看图读文,激发情感。1、出示《清明上河图》的摹本,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归纳总结。

2、提问:课文是怎么具体介绍这幅画的呢?

3、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第2-5自然段,对照图画找一找课文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

4、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方面,细细读一读,体会体会,说说自己的感受。

5、交流感悟,学习第2-4小节。

(1)读第2自然段时,重点引导学生看图上画了哪些人,体会句子情感。

(2)引导朗读体会画的内容是如此丰富,张择端的画技如此高超。

(3)先引导学生看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体会画的生动、精彩。教师再生动地朗读这段文字,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

1、自由观赏,谈谈自己的体会。

2、看图读文,激发情感。

3、默读第2-5自然段,对照图画,看看课文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

4、自由谈感受。

5、交流感悟,学习第2-4自然段。

(1)通过读句子,想象补充省略的人物来体会句子情感。

(2)读第3自然段,重点看图,读文,想象补充内容,理解“形态各异”。

(3)读第4自然段,闭目想象仿佛听到了什么,进而体会“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

四、抒发情感,运用语言。1、激情:欣赏了这样一幅技精湛的神奇的画,读懂了这么有趣生动的课文,现在你想说什么?

2、鼓励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对祖国文化的喜爱。(教师写一首小诗与学生共勉)

1、抒发情感,运用语言:在已有一定的情感基础上,朗读课文第5自然段。

2、进行小练笔(小诗、语段等)如:历经沧桑八百年,繁华古都在眼前。千姿百态众生相,尽在绵绵画中间。扬名海外振国威,惊世绝技人人赞。绝!中华文化真叫绝!

五、总结性学习。启发思考: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评价朗读。小组讨论——个性化解答。

自由读课文,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准备读给大家听。

六、拓展延伸参与学生的活动,指导,点评。把近期了解到的我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信息整理一下,准备与同学交流。
六、板书设计   20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800多年              人物            街市

保存完整            500多个          热闹

传神

学科课型教学内容课题总课时备课人
语文新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

语文园地五8李倩
学习目标1、学会观察生活和搜集资料,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2、能主动参与展示活动,乐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的才能,并善于与别人交流。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进一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2、在活动中与同学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方法讨论、交流、合作探究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设计活动方案,准备奖品“闪光的金钥匙”。
课时1
导学过程导案

学案

个性化授课
课前预习
一、创设口语交流情境。1、引导学生设计活动主题。

2、宣布会议内容、规则及奖励办法。

内容:近期了解到的祖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信息。

规则:每小组一名“发言人”,先全面了解小组内各位同学搜集到的信息,再加以归纳,向大家作具体介绍;“发言人”在介绍的过程中要接受班内“记者”们的提问。

奖励办法:凡是让大家有耳目一新之感的发言均可奖励一把“闪光的金钥匙”。

1、自发设计活动主题:“闪光的金钥匙”。

2、明确活动的内容、规则及奖励办法。

将近期了解到的祖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信息,以新闻发布的形式向大家汇报。

了解规则。

二、民主推荐发言人。1、巡视,及时帮助学生解答疑问。

2、巡视,参与评选。

3、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归纳。

1、组内交流,全组同学充分交流各自搜集的资料。

2、组内评选,推出“发言人”。

3、小组共同商定向大家介绍哪些方面的传统文化。

三、成果发布。1、指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组织学生点评。

2、表扬发言出色的学生。

1、依次进行“发言人”介绍的时候,本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提问。

2、根据发言情况表现进行评估。

四、总结,颁奖。1、邀请获奖者上台。

2、引导获奖者发表获奖感言。

3、邀请全班同学为获奖者“摄影”。

1、获奖者依次登台领奖。

2、获奖者发表获奖感言。

3、获奖者集体“合影留念”。

五、拓展性学习选出出色的作品全班展示。以“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为题办一份小报。
学科课型教学内容课题总课时备课人
语文新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

语文园地五9李倩
学习目标1、学会在生活中寻找习作素材,记录真情实感,学会与人分享。

2、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学会在生活中寻找习作素材,记录真情实感,学会与人分享。

2、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

教学方法讨论、交流结合法
课前准备
课时2
导学过程导案

学案

个性化授课
课前预习
一、再现生活。1、话题引入。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互相评价。

1、回忆近期开展的“闪光的金钥匙”这一活动。

2、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项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请他们提意见。

二、描述生活。1、倾听,评价。

2、引导学生相互补充,必要时教师发表自己的意见。

3、指导整理。

1、指名同学在班内把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项介绍给大家。

2、说说可以从哪几个方面介绍。

3、写成一篇习作。

三、回味生活。1、指导学生小组内互批互改,提出修改意见。

2、选取优秀习作加以评价,发现带共性问题,适当指导。

1、小组内相互阅读习作,提出修改意见;各自根据同学提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

2、主动参与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创造生活。1、提问:你想把自己写的习作介绍给谁?

2、带领学生评选出优秀作文,形成作文集,在全班轮流阅读。

1、把自己的习作介绍给更多的人,做一名祖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2、班内交流习作,选出写得好的装订成一本习作集。

学科课型教学内容课题总课时备课人
语文新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

语文园地五10李倩
学习目标1、自主发现词语的构词特点,通过观察图画与词语,初步了解12生肖这一传统文化。

2、运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认识“搞”、“稿”、“编”等9个生字。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12生肖这一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讨论、交流结合法
课前准备
课时3
导学过程导案

学案

个性化授课
课前预习
一、学习“我的发现”1、组织学生自读“我的发现”。

2、组织学生同桌交流;巡视,倾听学生发言。

3、点评总结:每组词语中的加点字分别是一组反义词。

4、教师评价。

5、组织学生采取各种形式进行背诵,组织学生背;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背;指导学生全班背。

6、教师评价。

1、自读词语:读准字音,注意加点词语的特点。

2、同桌交流:说说自己的发现。

3、全班汇报自己的发现。

4、齐读所有所成语。

5、背诵成语:自己背;4人小组抽背;全班齐背。

6、说说自己在课外积累的其它含反义词的成语。

二、学习“日积月累”1、引导学生学习“读读背背”。

组织学生自读“读读背背”。

教师巡视,参与讨论。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背诵属相的名称,评价。

2、“读读认认”

巡视,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引导。

鼓励学生举一反三。

评价。

组织讨论并巡视,评价。

1、学习“读读背背”。

看图认识12生肖:注意读准字音。

背诵各种不同属相的名称,可以自己背,可以4人小组背,可以男女生比赛背,也可以全班齐背。

2、“读读认认”。

默读“读读认认”;发现每一组汉字的规律。

汇报自己的发现。

分别给每一个字组词。

用自己最喜欢的词语造句。

在4人小组中讨论,分别给“高”等字加偏旁,组成新字。

三、展示台。1、组织课堂展示,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2、巡视并参与讨论。

3、引导总结。

1、展示自己搜集的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物品。

2、在小组中交流自己搜集的物品究竟有什么样的特点。

3、小组选派代表上台汇报展示。

文档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导学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导学案学科课型教学内容课题总课时备课人语文新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17孔子拜师1李倩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等12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3、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教学方法谈话法、读议法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蓍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