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其受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一、解释下列加粗的字:15分
担中肉尽( ) 止有剩骨( ) 缀行甚远( )
屠大窘( ) 顾野有麦场( ) 恐前后其受敌 ( )
积薪其中( ) 苫蔽成丘( ) 弛担持刀( )
眈眈相向( ) 目似瞑( ) 意暇甚( )
方欲行 ( ) 止露尻尾 ( ) 断其股( )
二、翻译下列句子:20分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3、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三、选择题:15分
1、描写狼的狡诈行为的两项是 6分 ( ) ( )
A.乃悟前狼假寐。 B.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C.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D.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E 目似瞑,意暇甚
2、下列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 复投之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屠乃奔倚其下 乃悟前狼假寐
C投以骨 以刀劈狼首
D场主积薪其中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 ( )
A、课文启示我们:对待象狼一样的敌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B、“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都能看出,狼既贪婪,又凶残的本性。
C、“投以骨”,表明当时屠夫对狼的迁就,退让,因为当时屠夫对狼还抱有幻想,希望狼能满足退却。
D、这篇文章叙事部分的情节可以依次概括为:遇狼、惧狼、御狼、毙狼四个环节。御狼和毙狼的环节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E、课文最后用议论的表达方式点明了中心,表明对狼的嘲笑的态度。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4分
1、课文的作者 ,课文节选自 ,这本书是古代文言小说之最。
2、狼的性格特征是多面的,请根据原文,从不同侧面,描绘狼的性格。
从 一句中,可以看出狼的 性格;
从 一句中,可以看出狼的 性格。
3、屠夫的形象也是丰富的,从 一句中,可看出屠夫的 ,
从 ,又可以看出屠夫的 性格。
4、请写出两个带有狼字的成语或者诗句: ; 。
五 课外古文〈狼子野心〉,完成下列题目: 26分
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昼寝厅室,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寝,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读音si四声)。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狼子野心,信不诬哉! 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1、下列加点字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乃伪睡以俟 (等待) B而阴怀不测 (难以揣测的阴谋、企图)
C与家犬杂畜 (畜生) D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自找祸患)
2、翻译下列句子:8分 (加点字每字1分,其他的句子视完整通顺,给分)
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3、找出对狼的兽性议论的句子,用横线在原文标注出来。(3分)
4、文中划线句子表达了什么感情?4分
5、试比较课文和〈狼子野心〉内容上的异同点:(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