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物流概述
1.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2.物流的空间效应:此地生产,彼地消费(使用价值通过运输克服空间距离得以实现)
3.物流的时间效应:此时生产,彼时消费(使用价值通过保管克服时间距离得以实现)
4.商流与物流的关系:商流和物流是商品过程流通过程的两个方面。
1)商流与物流的统一:a 商流是物流的前提
b 物流是商流的保证
c 两者相辅相成
2)商流与物流的分离:a 最根本原因是商流运动的基础—资金,与物流运动的实体—物资,两者具有相对性
b 商流和物流并不一定同时发生
5.物流活动的构成:包装、装卸搬运、运输、储存、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
6. 物流的地位与作用:
1)是国民经济的动脉,是连接国民经济各个部分的纽带
2)是生产过程不断进行的前提,是实现商品流通的物质基础
3)是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条件
4)是决定国民经济生产规模和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5)是改善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第二章 物流的分类与形式
1.企业物流:生产和流通企业围绕其经营活动所发生的物流活动。
纵向结构:管理层:主要任务是对物流系统进行统一的计划、实施和控制
控制层:主要任务是控制物料的流动过程
作业层:主要任务是实现物料的时间效用和空间效用
横向结构:原材料、能源、辅助材料---投入---加工---产出---消费者
2.供应物流
1)概念: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料时所发生的物流活动。
2)结构:采购、供应、库存管理、仓库管理
3)改善方向:a 准确预测市场需求 b 合理控制库存
c 科学进行采购决策 d 切实保障物料供应
3.生产物流
1)概念: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涉及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所进行的物流活动。
2)类型:少品种大批量:专业化程度高,物流过程稳定性和重复性大
多品种小批量:专业化程度低,物流过程稳定性和重复性小
3)计划:内容:各个工艺阶段的生产批量和进度
任务:保证生产计划的顺利进行;为均衡生产创造条件;方便在制品管理,缩短生命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销售物流
1)概念: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售出产品或商品的物流过程。
2)功能:a 市场调研与预测
b 开拓市场并制定销售产品的方针和策略
c 编制销售计划 d 管理订货合同
e 组织产品销售 f 售前、售中、售后服务
g 经济性分析
5.回收物流与废弃物流
1)回收物流概念:对废旧物资中有再利用价值的部分进行收集、分拣、加工,以使其成为有用的物资重新进入生产或消费领域的活动。
废弃物流的概念:对废弃物资的处理活动。
2)意义:a 回收物流是社会物资大循环的有机组成部分(将有利用价值部分补充到生产消费系统中去)
b 回收与废弃物流合理化的经济意义(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改善企业经济效益)
c回收与废弃物流的社会意义(减少对人类生活造成的影响)
3)技术特点:a 小型化、专业化的装运设备 b 简单的储存包装要求
c 多样化的流通加工 d 低成本的要求
4)驱动因素:a立法 b 日益缩短的产品生命周期
c 新的分销渠道 d 供应链的力量转移
5)回收物资类型:投诉退货、终端使用返回、商业返回、维修返回、
生产报废与副产品、包装返回
6)回收物资处理办法:重新整修和再次制造、维修、再使用、再循环、回收分拆、报废处理
6.社会物流分类:地区物流(区域物流)、国内物流(国民经济物流)、 国际物流
7.地区物流
1)概念:在特定地区内进行的物流活动
2)管理的重点:针对该地区特点制定高水平的地区物流系统规划
3)目的:a提高本地区企业物流活动的效率 b 增进本地区居民的福利
4)规划地区物流的中心因素
a 物流经营的环境因素:物流市场规模、客户要求、交通的条件
b 物流企业的资源状况:人力资源、资金状况、营销战略和营销目标
第三章 包装
1.包装定义:名词:在流通过程中为保护产品、方便储存、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
动词: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的操作活动。
2.包装的功能
1)保护功能:a 防止物资的破损变形
b 防止物资发生化学变化
c 防止有害生物对物资的影响
d 防止异物混入、污物污染、丢失、散失
2)方便功能:a 方便物资的装卸搬运
b 方便物资的运输
c 方便物资的储存
3)销售功能:无声的推销员 宣传商品,刺激购买
3.包装材料种类
1)包装用纸(普通、特种、装潢二次加工纸)
包装用纸板(普通、二次加工纸板)
优缺点:P55
2)塑料:PE 聚乙烯;PVC 聚氯乙烯
PP 聚丙烯;PS 聚苯乙烯;PET聚酯
优缺点:P56
3)木材及木制品
4)金属材料(钢材和铝材)
5)玻璃
6)复合材料
4.包装材料的性能要求
1)适当的保护 2) 易加工操作 3) 外观装饰
4) 方便使用 5) 节省费用 6) 易回收处理
5. 包装标志
1) 指示标志:针对那些容易破碎、残损或变质的商品,在其包装的特定位置上,用简单的图案和文字表示的提示性标识。如 向上、防湿、小心轻放、由此吊起、由此开启、重心点、放热、防冻
2) 危险品标志:用来表示危险品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危险程度的标志。如 爆炸品、氧化剂、无毒不燃压缩气体
第四章 集装化与集装单元器具
1.集装化:用集装单元器具或采用捆扎方法,把物品组成集装单元的物流作业方式。
2.集装单元:将一定数量的包装件或产品组合成一个更大的、具有一定规格和强度的单元货件。
3.集装箱:具有足够强度,可长期反复使用的适用于各种运输工具而且容积在1立方米的集装单元器具。
集装箱的特点和技术要求:
1)具有足够强度,能长期反复使用
2)适用于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
3)设有快速装卸的装置
4)便于箱内货物装满和卸空
5)容积大于或等于1立方米
第五章 装卸搬运
1.装卸搬运的定义: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载入或卸出运输工具的作业过程。(人们习惯将装卸和搬运统称,有时也简单地用“装卸”或“搬运”表示)
2.装卸搬运的合理化意义:
1)加速车船周转,提高港、站、库的利用率
2)加快货物送达的速度,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
3)预防各种事故的发生,减少货损货差
第六章 运输
1.运输:用专用运输设备将物品从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运送。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2.运输生产的特征:
1)运输生产是在流通过称中完成的
2)运输不产生新的实物形态产品
3)运输产品采用特殊的计量方法
4)运输的劳动对象十分复杂
第七章 储存
1.储存:保护、管理、贮藏物品
2.储蓄技术:(详见P136—1145)
1)仓库内部的规划技术
1.仓库内部区域布局的一般方法
1)根据储存任务配置相应的库房和货场
2)制定合理的仓容定额
3)合理设置专用线和装卸搬运机械
2.按物资的收发状态进行库内区域布局的方法
ABC动态布局法 A特别重要 B一般重要 C不重要
3.仓库内部的货位布局方法
1)垂直或平行的布局方式:横列式、纵列式、纵横式
2)倾斜式布局
4.仓库内部的编号与定位方法
1)货场货号编号:2种
2)货架货位编号:以排、以品种、以货物编号
3)四号定位:库房、货架、层数、货物号
2)物资的检验技术: 1.物资的计量
2.物资质量的检验
3.物资的盘点和检查
3)物资的堆码苫垫技术: 1.物资的堆码技术
2.物资的苫盖技术
3.物资的衬垫技
4)货架技术:1.通用货架
2.几种典型的新型货架
5)库房的湿温度控制技术: 1.温湿度的观测
2.仓库温湿度的控制和调节方法
3.仓库的概念:
仓库是指保管、储存物品的建筑物和场所的总称,它既包括具有封闭式建筑物的仓房,又包括半封闭的料棚或货棚,还包括完全开放的露天堆场或货场。
第八章 流通加工
1.流通加工定义:根据顾客的需要,在流通过程中对产品实施的简单加工作业活动(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栓标签、组装等)的总称。
2.流通加工在物流系统中的作用:注:要举例
1.弥补生产加工的不足 2.满足需求的多样化要求
3. 保护产品的使用价值 4. 提高物流的作业效率
5.促进产品的市场销售 6. 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
7. 衔接物流的各个环节 8.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9.促进生产和流通一体化
第九章 物流信息
1.物流信息技术的构成:1)物流信息基础技术
2)物流信息系统技术
3)物流信息应用技术
4)物流信息安全技术
2.RFID:是通过射频信号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信息的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
3.EDI:采用标准化的格式,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业务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4.GPS:是由美国建设和控制的一组卫星所组成的、24小时提供高精度的全球范围得定位和导航信息的系统,它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
5.物流信息化:包括物流设备的信息化合物流管理的信息化两类。
物流设备信息化:是指条码、射频识别、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自动导引车等信息技术和自动化设备在物流作业中的应用;
物流管理信息化:是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物流决策支持系统等信息系统在物流种的应用。
第十章 配送
1.配送定义: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2.配送的作用:1)完善和优化物流系统
2)改善末端物流的效益
3)通过集中库存是企业实行低库存货零库存经营
4)简化事物,方便客户
5)提高供应保障能力
第十一章 物流系统
1物流系统5S目标:1)服务目标(service)
2)节约目标(save)
3)快速及时目标 (speed)
4)规模适当化目标(scale optimization)
5)库存调节目标(stock control)
2物流系统的特点:物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物流系统具有可分性、物流系统具有复杂性、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的系统、物流系统内广泛存在“二律背反”现象
第十二章 物流管理
1物流管理定义:为达到既定的目标,对物流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2企业物流战略:企业为了适应未来环境变化,谋求物流的持续发展,就物流发展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途径与手段而制定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规划和谋略
3企业物流战略的基本框架:1)全局性的战略
2)构性的战略
3)功能性的战略
4)基础性的战略
4物流成本:是指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是物品在包装、装卸搬运、运输、存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环节的实物运动过程中,所支出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总和
第十四章 物流企业与第三方物流
1物流企业:从事物流基本功能范围内的物流设计及系统运作,具有与自身业务相适应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行核算,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
2物流企业的微观职能:1)提供物流服务
2)管理客户企业的存货资产
3)满足最终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
4)降低交易成本
5)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6)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3资产型基础第三方物流:是指物流供应商拥有从事专业物流活动或约定物流活动的装备、设施、运营机构、人才等生产条件,并且以此作为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
4非资产基础型第三方物流:是指物流供应商不拥有资产或租赁资产,是以人才、信息和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作为向客户提供服务的手段,并以此作为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
(考试时间:5月7日下午1:30-3:30 地点:金坛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