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精品教案(公开课获奖教案)含教学计划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23:36:39
文档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精品教案(公开课获奖教案)含教学计划

语文园地四               课题语文园地四课型练习 授课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2.通过“词句段运用”的学习,尝试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选择一种场景照样子写一写。3.通过“书写提示”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标题和作者要写在醒目的位置,段落要分明,点号不顶格书写。4.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理解古诗《凉州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积累古诗。教学重点引导
推荐度:
导读语文园地四               课题语文园地四课型练习 授课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2.通过“词句段运用”的学习,尝试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选择一种场景照样子写一写。3.通过“书写提示”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标题和作者要写在醒目的位置,段落要分明,点号不顶格书写。4.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理解古诗《凉州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积累古诗。教学重点引导
语文园地四

                

课题语文园地四课型练习 

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1.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通过“词句段运用”的学习,尝试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选择一种场景照样子写一写。

3.通过“书写提示”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标题和作者要写在醒目的位置,段落要分明,点号不顶格书写。

4.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理解古诗《凉州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积累古诗。

教学

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学会选择一种场景写一段话,通过人物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理解古诗《凉州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积累古诗。
教学

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学会选择一种场景写一段话,通过人物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导入

( 18 )分钟

一、学习“交流平台”。

1.读一读,找规律。

【出示课件2】

 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小组交流:从这段话你感受到什么?

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小结:这段话中,既可以感受到刘伯承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

【出示课件3】

沃克医生站起身熟练地打开病人右眼上的绷带。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惊疑的神情。他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人,冷冷地问:“你是干什么的?”

……

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了,他吩咐护士:“准备手术。”

  ……

  沃克医生的脸上浮出慈祥的神情。……说:“告诉我,你的真名叫什么?”

小组交流: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什么?

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小结:课文着力刻画了沃克医生的一系列变化,从“冷冷地问”,到“目光柔和了”“脸上浮出慈祥的神情”,我们能感受到他对刘伯承从冷漠到赞许、钦佩的心理变化。

总结: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是一种很好的阅方法。

2.练一练,用。

(1)你还从学过的课文中哪些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到了人物的内心?和同学交流。

(2)小组交流。

(3)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引导,评议并小结:

①【出示课件4】

“岸英!岸英!”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从对的语言和神态描写中体会毛岸英牺牲后,的悲痛心情。

②【出示课件5】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签字的一瞬间,……示意秘书将记录稿放在上面。

a.这段话中“踌躇”描写了的什么?(心理活动。)从中感受到什么?(当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由签字时,他又迟疑了,在做艰难的抉择。)

b. “黯然的目光”是对的什么描写?(神态。)从“黯然的目光”你感受到什么?(经历着巨大的悲痛。)

c.从“转向窗外”、“指指写字台”、“示意”这一连串的动作中,你能体会出什么?(这一连串的动作,一方面表现此时仍然沉浸在对爱子的无限思念中。而一旦签字,就意味着永远也见不到自己的爱子了,毛岸英将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真是艰难的抉择啊!这一处细节描写进一步表现出是伟人,也是凡人。)

3.我拓展,我积累。

所谓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情感活动进行描写。它能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文章的主题。【出示课件5】

(1)直接描写:这种方法最常见。常以“想”等字眼为标志,有的还使用逗号或冒号作提醒。

(2)动作暗示:人的动作、行为总是受心理活动的支配。可以从行动中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世界。

(3)环境衬托:恰当的环境描写能衬托出人物的心理。

引导学生借助学过的课文中的语句了解体会人物内心想法方法,降低了教和学的难度,激发了学习兴趣。

新课

教学

( 22  )分钟

二、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读下面的例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选择一种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1.读一读,找规律。

【出示课件6】 

 (1)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

①小组交流:读一读,看能感受到什么?

②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从对的动作描写中感受到失去爱子后的悲痛心情。

【出示课件7】 

(2)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①小组交流:读一读,看能感受到什么?

②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抓住了黄继光的神态、动作、语言,写出了黄继光对敌人的仇恨和主动接受任务的决心

(3)将军看了看他们桌子上的罐头,喉咙哽了一下,说:“同志们……”停了一下,又说:“孩子们,我给大家分菜,每人一筷子。”

①小组交流:读一读,看能感受到什么?

②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抓住将军的动作、语言,写出了将军的感动和对战士们的关爱。

2.练一练,用。

(1)从“焦急地等人、期待落空、久别重逢”中选一种情景,仿照上面的句子写一写。

(2)学生自由练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小组合作,互助修改。

(4)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指导并小结:

(二)下面的语句写出了同一个人物前后不同的表现,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照样子说句子。

1.读一读,找规律。

【出示课件8】

(1)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①小组交流:语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从中感受到什么?

②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一向从容镇定”“双手却有些颤抖”描写了沃克医生前后不同的表现。从沃克医生“一向从容镇定”到“双手却有些颤抖”的变化能感受到沃克医生的震惊、激动、紧张,感受到沃克医生对病人的关心。

(2)平时遇到不顺心的事我都能一笑而过,可是这件事让我实在无法释然,胸口总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似的,白天心神不宁,晚上也无法入睡。

①小组交流:语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从中感受到什么?

②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平时遇到不顺心的事我都能一笑而过”“可是这件事让我实在无法释然,胸口总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似的,白天心神不宁,晚上也无法入睡”描写了“我”前后不同的表现。从“我”前后不同的表现中能够感受到 “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给“我”带来巨大的震撼,使“我”无法放弃,无法割舍。

2.练一练,用。

(1)小组交流:照样子说句子。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

三、学习“书写提示”。【出示课件9】

1.观察上面的一段话,说说在格式上有什么特点?

(1)小组交流。

(2)小组代表发言参与全班交流。

(3)根据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小结:标题和作者要写在醒目的位置;段落要分明。

2.学生自由练习书写一段话,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选择在巡视中发现的优秀作业,投影展示,师生评议,相机指导学生在书写中特别需要注意的两点。

(1)标题和作者要写在醒目的位置。

(2)段落要分明。

四、学习“日积月累”。

(一)学习古诗《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1.出示古诗。【出示课件10】

2.师范读,学生跟读。互相交流识记生字。自由朗读。

3.解题:

  凉州词,又称《凉州曲》,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凉州,今武威市,古西北首府,六朝古都,凉国故地,天下要冲,国家蕃卫,雍凉文化的发源地。元明清时,武威又被称西凉,多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凉州乐舞不仅是西北乐舞的代表,也是中原王朝乐舞中的精华,被尊为“国乐”。隋朝确定的9种国乐,有七部是凉州输入的,其中《西凉乐》最著名。 

4.简介作者:【出示课件11】

王之涣(688-742)唐代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用词十分朴实,然意境极为深远。

他的作品现存仅有六首绝句,其中三首边塞诗。他的诗以《登鹳雀楼》、《凉州词》为代表作。

5.互相交流,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出示课件12】

6.欣赏插图,看注释,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诗句的意思。

7.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8.赏析。

9.指导朗读,熟读成诵。

11.巩固练习:

(1)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________,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________名。(诗题  曲调)

(2)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诗歌前两句以远川高山衬托“孤城”,描绘出边地的雄阔苍凉之景。

B.“杨柳”是双关语,既指音乐的曲调,又指现实中的杨柳树。

C.诗歌用“何须”二字,由边地图景描绘转入情感抒发。

D.全诗极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情绪消极悲切。

(二)学习古诗《送孟浩然之广陵》。

1.出示古诗。【出示课件13】

2.师范读,学生跟读。互相交流识记生字。自由朗读。

3.作者简介:【出示课件14】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4.教师简介创作背景。

5.课件出示重点词语的注释。【出示课件15、16】

6.欣赏插图,看注释,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诗句的意思。

7.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8.赏析。

9.指导朗读,熟读成诵。

11.巩固练习:

(1)首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点明送别的时间是_______,地点是_______,被送的人要去的地方是_____。(三月  黄鹤楼  扬州)

(2)这是一首送别诗,但诗中只字未提送别,诗中最能表现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依依不舍之情的句子是:

                     ,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3)诗中写事的诗句是: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4)诗中写景的诗句是:

                     ,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三)延伸阅读: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送别诗》

隋代·佚名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解决问题,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为他们提供一个较为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增加学生学以致用的机会,增强他们对学习的爱好,使他们接受不同的观点,扩展他们的视野,促进思维的发展。

通过阅读引导学生自觉积累文学知识,使学生受到文学的感染和教育。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教学计划 

创作者:蒙蒙de雨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     )名学生,经过四年半的学习,进入五年级二期的学生基本上都能较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初步学会结合词语理解词义,掌握常用汉字数量大,初步学会辨别学过的同音字、形近字,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初步学会按部首、音序查字典,检索汉字,看懂意思。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学习,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初步学会识字。能听懂别人讲的一件事,边听边记住主要内容,并能复述。能正确朗读课文,会默读课文,能说出一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理解课文,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

因为学生年龄差异较大,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情况参差不齐。好多学生的学习习惯欠佳,书写马虎,学习懒惰,怕吃苦,依赖思想严重,学习方法不够科学。习作能力有待提高。因此本学期,应积极寻找有效的方法措施,力求全班孩子习作上一个台阶,努力拓展孩子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习作求真、求实、求新。

二、教材分析: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教材分组编排。全册共分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五大部分。教材继续按专题编组。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每单元有3-4篇课文。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等栏目。每个单元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元的方式编排。“单元导语”为我们点明语文要素,“课文教学”让我们去落实这些要素,贯穿方法指导,“交流平台”帮我们梳理总结,进一步提炼方法,“词句段运用”和“习作”教我们懂得如何去实践运用。各内容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8个专题依次是:童年往事、古典名著之旅、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家国情怀、习作单元,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思维的火花、异域风情、幽默和风趣。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2-4篇课文组成。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全册共有课文23篇,其中精读课文16篇,略读课文7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提示本篇课文的学习要求、学习方法及注意事项。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           

在每组例文的后面还安排了口语交际和习作及语文园地。全册8个单元共安排了4个口语交际,分别安排在第一、第二、第七、第八单元,主题分别是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我们都来演一演、我是小小讲解员、我们都来讲笑话。这四次口语交际激发兴趣,体现双向互动。继续提高学生的口语程度,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全册共安排了7次习作,每个单元有一个专题的习作。但第三单元安排了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所以没安排有专题习作。每个语文园地由3—5个栏目组成。第五单元安排了两篇习作例文,所以第五单元没安排语文园地。其中3个是固定栏目:“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另有“快乐读书吧”在第二单元安排了1次,本册教材向学生推荐的书是中国的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书写提示”在第四和第八单元各一次,全册共安排了2次。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认识常用汉字200个,累计识字3000,完成小学阶段识字任务。写字150个,累计会写常用汉字2300个。    

2.读写由识写字组成的词语;读记由认读字组成的词语。   

3.朗读课文,要有感情。默读课文,有初步感受,并有一定的速度(每5分钟不少于300字)。    

4.能用多种方法(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利用生活经验等)理解词句,能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词句的表达的效果。   

5.阅读叙事性作品,能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清叙事顺序,领悟表达方法。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读懂内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6.略读文章,粗知大意。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课外阅读不少于25万字。    

7.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比较具体,感情真实。练写书信,表扬稿及简单的研究报告,注意格式。能根据需要分段表述,使用常用标点。40分钟完成约400字的习作。   

8.修改习作,做到语句通顺,正确,书写规范。    

9.听,能抓住要点;说,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乐于交际,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稍作准备,能当众作简短的发言。   

10.积极参与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制订计划、开展活动、进行展示交流中发挥作用。学习运用获取的资料,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四、教材教学重难点及单元教学目标

(一)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识字的巩固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点。

(2)、加强词、句训练。

(3)、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4)、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

(5)、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增加到课外阅读量。

2、教学难点:

(1)、生字的认识与书写。

(2)、朗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3)、综合性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4)、习作兴趣的培养,掌握习作的基本要领,初步掌握使用好词好句。

(二)单元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人文主题:童年往事;语文要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二单元,人文主题:古典名著之旅;语文要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第三单元,人文主题: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语文要素:感受汉字的有趣,了解汉字文化,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

第四单元,人文主题:家国情怀;语文要素: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第五单元,人文主题:习作单元,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语文要素: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第六单元,人文主题:思维的火花;语文要素: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第七单元:人文主题:异域风情;语文要素: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第八单元,人文主题:幽默和风趣;语文要素: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

五、教学策略及措施

(1).习惯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在抓好新安排的关于留心观察事物、读书有选择、读书做记号等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背诵和课外阅读的习惯,激发儿童背诵的兴趣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培养边背诵边想象,边背诵边思考的能力。抓好学生默读、查字典主动识字、专心听讲、积极发言和的培养。

(2).识字教学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尽量利用汉字造字的规律引导学生主动识记生字,完成识字任务。平时注意采用多种手段,随时巩固已有成果。不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积极性,使他们逐步形成自学生字的能力和习惯。一定要在课堂上安排适量时间指导学生完成课本上的描红及临写,以确保写字教学的效率。

(3).阅读教学

  根据课文特点,合理选择阅读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生动、有趣、多样化,师生互动,让竞赛、表演走进中段孩子的课堂,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课堂中,精心设计提问,使之突出重点,抓住难点,解决难点,富于启发性,运用恰当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读书,要指导全班学生都能把课文读正确、读连贯,有时还要有感情地读。要让学生的情感活动伴随读书的全过程,关心课文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真正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 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包括引导、点拨、范读以及必要的归纳、小结和讲解。

(4).习作练习

对于本册书中安排7次习作,要充分利用教材,解除束缚,让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切实引导学生利用所提供的样例,循序渐进学写片断,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鼓励学生写想象中人事物,激发他们大胆想象,展开联想甚至幻想,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5).综合练习

练习内容包括字词句练习、成语和古今诗文的朗读背诵、口语交际等。在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的原则,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以同桌、小组、全班交流的方式,集合众人智慧,思考并解决问题。让学生有目的有方法地学。重视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引导他们找原因,反省自生的不足,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其它

①.立足教学改革,加强自身的教改意识,准确把握新课标和教材的尺度,明确教学任务,遵循语文教学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落实教学任务。重视教法、学法的研究,刻苦钻研业务,不断获取教改新信息,探索教改规律,力求教学上的突破。

②.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坚持“抓两头带中间”的原则,对优秀学生不断提出更高要求,发展其才能;对暂时的后进生,耐心细心,培养信心,挖掘潜力,不同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使教学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③.进一步加强词句训练。词句训练从以下几点进行:一是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鼓励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能力,逐步做到能自行理解;二要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三要重视词句的运用,加强与说、写之间的联系。

④.要多读少讲,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朗读;要体现读通、读熟和读出感情这样的朗读层次;指导朗读,不要单纯从朗读技巧上指导,重在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而后用朗读表达出思想感情。默读也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要指导学生学会一边读,一边想,在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

⑤.合作促进学习。通过同桌、小组、全班交流,学会在合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信,找到方法,培养他们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进度安排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进度表

周次日  期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1  月  日-  月  日

1古诗三首

2祖父的园子

3月是故乡明

2  月  日-  月  日

4梅花魂

口语交际习作
3  月  日-  月  日

语文园地5草船借箭

6景阳冈

4  月  日-  月  日

7猴王出世

8红楼春趣

口语交际
5  月  日-  月  日

习作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
6  月  日-  月  日

汉字真有趣我爱你,汉字9古诗三首

7  月  日-  月  日

10军神

11青山处处埋忠骨

12清贫

8  月  日-  月  日

习作语文园地13人物描写一组

9  月  日-  月  日

14刷子李

习作例文习作
10  月  日-  月  日

15自相矛盾

16田忌赛马

17跳水

11  月  日-  月  日

习作语文园地18威尼斯的小艇

12  月  日-  月  日

19牧场之国

20 金字塔

语文园地
13  月  日-  月  日

21杨氏之子

口语交际22 手指

14  月  日-  月  日

23童年的发现

口语交际习作
15  月  日-  月  日

语文园地
16  月  日-  月  日

单元复习与检测    

17  月  日-  月  日

单元复习与检测
18  月  日-  月  日

单元复习与检测
19  月  日-  月  日

单元复习与检测
20  月  日-  月  日

期末考试学期结束工作

文档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精品教案(公开课获奖教案)含教学计划

语文园地四               课题语文园地四课型练习 授课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2.通过“词句段运用”的学习,尝试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选择一种场景照样子写一写。3.通过“书写提示”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标题和作者要写在醒目的位置,段落要分明,点号不顶格书写。4.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理解古诗《凉州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积累古诗。教学重点引导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