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计题目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 T 梁设计
二、设计资料
1.桥梁跨径与桥宽 标准跨径:40m(墩中心距 离)
主梁全长:39.96m 计算跨径:39.0m
桥面净空:净 14+2×1.75m=17.5m。
2.设计荷载:公路 I 级车辆荷载,人群荷载 3.0kN/m,结构重要性指数 γ0=1.1。
3.材料性能参数
(1)混凝土
强度等级为 C50,主要强度指标为: 强度标准值
£ck=32.4MPa,£tk=2.65MPa 强度设计值£
cd=22.4MPa,£td=1.83MPa 弹性模量
Ec=3.45×104 MPa
(2)预应力钢筋采用 l×7 标准型-15.2-1860-II-GB/T5224-1995 钢绞线,其强度指标为: 抗拉强度标准值
抗拉强度设计值
弹性模量 Ep=1.95×105 MPa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b=0.4, pu=0.2563
(3)预应力锚具采用 OVM 锚具相关尺寸参见附图
(4)普通钢筋
1)纵向抗拉普通钢筋采用 HRB400 钢筋,其强度指标为 抗拉强度标准值£sk=400MPa 抗拉强度设计值£sd=330MPa
弹性模量 Es=2.0×l05 MPa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b=0.53, pu=0.1985 2)箍筋及构造钢筋采用 HRB335 钢筋,其强度指标为 抗拉强度标准值£sk=335MPa
抗拉强度设计值£sd=280MPa
弹性模量 Es=2.0×105 MPa
4.主要结构构造尺寸
主梁高度 h=2300mm,主梁间距 S=2500mm,其中主梁上翼缘预制部分宽为 1600mm,现浇段宽为900mm,全桥由7片梁组成,设7道横隔梁。桥梁结构尺寸参见附图。
5.内力计算结果摘录
(1)恒载内力
1)预制主梁(包括横隔梁)的自重 g1p=24.46kN/m
2)主梁现浇部分的自重 g1m=4.14kN/m
3)二期恒载(包括桥面铺装、人行道及栏杆) g2p=8.16kN/m
恒载内力计算结果
预制梁自重 | 现浇段自重 | 二期恒载 | |||
弯矩 | 剪力 | 弯矩 | 剪力 | 弯矩 | 剪力 |
MG1PK(kN·m) | VG1PK (kN) | MG1PK(kN·m) | VG1PK (kN) | MG1PK(kN·m) | VG1PK (kN) |
0 | 476.97 | 0 | 80.73 | 0 | 80.73 |
905.02 | 428.05 | 153.18 | 72.45 | 153.18 | 72.45 |
3487.84 | 238.49 | 590.34 | 40.37 | 590.34 | 40.37 |
4650.46 | 0 | 787.12 | 0 | 787.12 | 0 |
截面 | 车道荷载 | 人群荷载 | |||||||
距支点截面的距离X (mm) | 最大弯矩 | 最大剪力 | 最大弯矩 | 最大剪力 | |||||
M (kN·m) | 对应 剪力 | V(kN) | 对应 弯矩 | M (kN·m) | 对应剪力 | V (kN) | 对应 弯矩 | ||
位置 支点 | 0 | 0 | 251.93 | 251.93 | 0 | 0 | 32.69 | 32.69 | 0 |
变截面 | 2000 | 153.18 | 282.948 | 258.852 | 1602.78 | 59.86 | 32.56 | 37.13 | 153.65 |
L/4 | 9750 | 590.34 | 148.98 | 150.78 | 1440.72 | 230.67 | 32.46 | 17.74 | 183.68 |
跨中 | 19500 | 787.12 | 18.65 | 77.77 | 1483.29 | 307.57 | 14.26 | 7. | 155.26 |
车辆荷载按密集运营状态A级车道荷载计算,冲击系数1+u=1.2。人群荷载按3.5kN/m计算。
活载内力以2#梁为准,跨中截面按刚接梁法计算横向分布系数,支点截面按杠杆法计算横向分布系数。
(3)内力组合
1)基本组合(用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Md=1.2(MGK1P+ MGK1m+ MGK2)+1.4 MQ1K+1.12 MQ2K
Vd=1.2(VGK1P+VGK1m+ VGK2)+1.4 VQ1K+1.12 VQ2K
2)短期组合(用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
Ms= (MGK1P+ MGK1m+ MGK2)+0.7 MQ1K/(1+u)+1.12 MQ2K
Vs=(VGK1P+VGK1m+VGK2)+0.7VQ1K/(1+u)+1.12VQ2K
3)长期组合(用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
ML= (MGK1P+ MGK1m+ MGK2)+0.4 [MQ1K/(1+u)+ MQ2K]
VL= (VGK1P+ VGK1m+ VGK2)+0.4 [VQ1K/(1+u)+ VQ2K]
各种情况下的组合结果见下表
截面
位置 | 项目 | 基本组合 | 短期组合Ss | 长期组合SL | |||
Md (kN·m) | Vd(kN) | Ms (kN·m) | Vs(kN) | ML (kN·m) | VL(kN) | ||
支点 | 最大弯矩 | 0 | 1249.499 | 0 | 818.07992 | 0 | 735.4827 |
最大弯矩 | 0 | 1249.499 | 0 | 818.07992 | 0 | 735.4827 | |
变截面 | 最大弯矩 | 2492.886 | 1204.554 | 1360.595 | 770.563 | 1286.384 | 680.29 |
最大弯矩 | 3849.476 | 1120.134 | 2281.595 | 761.077 | 1799.9 | 674.086 | |
L/4 | 最大弯矩 | 8670.5 | 675.0312 | 5243.555 | 438.595 | 4957.568 | 381.874 |
最大弯矩 | 7451.472 | 628.0032 | 5243.555 | 424.925 | 5222.232 | 376.586 | |
跨中 | 最大弯矩 | 1154.18 | 42.0812 | 6991.423 | 25.13917 | 6610.101 | 11.92067 |
最大弯矩 | 9270.137 | 42.0812 | 7245.213 | 53.25583 | 6781.234 | 29.07933 |
应力验算包括短暂状态应力验算、持久状况正应力验算、持久状况主应力验算。短暂状况的应力验算指构件在施工阶段由预加力(扣除相应预应力损失)、构件自重及其他施工荷载引起的截面应力验算。持久状况正应力验算指使用阶段正截面混凝土的法向应力、受拉钢筋的拉应力验算。
7.裂缝宽度验算
8.主梁变形(挠度)计算
包括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主梁挠度验算、预加力引起的上拱度计算及预拱度 设置。
9.锚固端局部承压的验算
(1)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的9.4.1条在锚下设置锚垫板、钢筋网、螺旋钢筋。
(2)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的5.7.1条进行局部承压区尺寸验算。
(3)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的5.7.2条计算局部承压承载力验算。
说明:若2、3计算不能满足要求时,可考虑局部压力作用时间较短暂,钢绞线一旦锚固,即发生锚具变形、钢筋回缩等应力损失,则可以扣除相应的预应力损失重新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