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11月份期间,对发电部各值、班组的台账检查,发现存在不少问题,最突出的就是不知道这几本台账应该记录哪些内容。针对这些情况,对四本台账的记录要求总结如下:
一、《安全活动记录》
1、公司下发的事故通报、安全通报的学习:了解事故的基本情况,汲取事故经验教训,学习其防范措施,防止再次发生同样的事故。
2、记录各次安全检查情况:了解各次安全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并在实际生产工作中防止隐患引发事故。
3、记录公司、部门组织的安全活动:如每年的安全月活动等。
4、安全制度的学习:针对安全生产形式、季节特点、人员的安全知识空白点,进行相应的部分的安全制度学习。
5、其他同类型电厂的事故通报学习:如果有其他同类型电厂的事故通报,也应及时组织学习,从中汲取其事故教训。
6、每月安全活动记录至少1次,若有多个事故通报,且通报下报时间相隔较长,则应分别组织学习。事故通报的学习,应在下发后第一时间落实(可利用班中时间,也可利用时间)。
7、参加人员栏应由本人签名,不可代签。
二、《技术培训记录》
1、生产过程中遇到的较复杂的操作学习:针对实际生产过程容易出问题的操作,进行详细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力求危险点分析全面,操作重点、难点突出,使所有人能保证实际工作中操作的正确性。
2、针对实际工作中用到较多的理论知识进行培训:结合生产工作中的实例,对一些重要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培训,尽量使每一个人都能进行正确的运行参数变化对设备运行的影响,并做出正确的调节操作。
3、学习公司、部门下发的技术措施、规定:对于公司和部门下发的技术措施,不管是临时技术措施,还是长期的技术措施,都应在收到技术措施的当天,利用班中的时间传达相关人员,并利用班中或者的机会讨论这些技术措施的必要性,以深入理解,如有疑问,及时向相关措施制定人提出。
4、各种应急预案的学习:对于公司和部门制定的各种情况下的应急预案,可利用时间进行学习和讨论,并将预案中例出的所有紧急处理环节落实到岗位上,对于预案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书面的形式向部门相关专工或经理提出。
5、技术培训记录保证每月至少2次,并尽量按照部门的培训计划进行相应的培训,同时,值内可根据实际生产中遇到的技术要点难点进行相应的培训。
6、参加人员栏应由本人签名,不可代签。
三、《事故、障碍、异常分析记录》
1、记录当值期间发生的各种事故、障碍、异常、未遂:针对当班期间发生的设备故障、人员操作失误、异常情况的处理等各种不正常情况,无论是否导致后果,都应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操作优化方法和防范措施。
2、记录其他值内发生的各种事故、障碍、异常:通过对设备各参数曲线,值班记录等,对其他值内发生的设备故障、人员操作失误、异常情况等进行分析,汲取经验教育,并结合本值的人员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3、事故、障碍、异常分析记录的数量不做硬性规定,但至少本值、班组发生的事故、障碍、异常均应有分析记录,尽量对其他值、班组发生的不正常情况也进行分析,并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写出正确的处理方法。
4、参加人员栏应由本人签名,不可代签。
四、《反事故演习记录》
1、反事故演习,是指在某一特定的运行方式下,设定一个或者几个突发的事故现象,参加演习的人员根据事故的现象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得出结论,找出事故的原因,从而进行正确和迅速处理,反事故演习要有演习人员,演习监护和操作记录人员,演习完毕后,作出正确合理的评价总结,指出处理过程中的不足,强调事故处理中的重点难点。
2、可针对实际生产发生的一些事故,并结合季节特点、设备状况等,有针对性设定演习的题目,让人员熟悉相应突发事故的处理。
3、反事故演习至少保证一个季度一次,每次反事故演习均应针对较易出现事故,进行较为完善和全面的事故处理串联演习,演习要尽量接近生产实际情况。
以上四种台账记录均可用电子版的形式完成,每月5日之前将上月四种台账打印出来,在参加人员栏由本人签名,然后收在值或班组内备查,部门以及安健环部将进行不定期抽查。抽查形式为现场对值内人员提问各种台账内容。若完全无法答出台账中的培训、活动、分析、演习内容,则视此台账作假,部门将视情况予以考核当值或者班组负责人。
各种台账的格式附后,请各值、班组按照此格式要求完成电子版台账。格式要求如下:
1、标题内容使用小三号字,黑体,居中。
2、具体内容部分使用小四号字,仿宋体。
3、反事故演习记录本中的“事故前运行方式”、“事故现象(发生时间)”、“事故处理过程”等项目,可根据内容的需要决定行数,若不够,则可增加相应项行数,若行数有多余,也可减少相应项行数。
2010年11月23日
发电部
一、《安全活动记录》
安 全 活 动 记 录
主持人 | 张恒斌 | 活动时间 | 2010-11-24 | 应到人数 | |
记录人 | 活动地点 | 集控室 | 实到人数 | ||
参加人员 | |||||
请假人员 | |||||
培训题目 | |||||
活 动 内 容 | |||||
部门检查: 安健环部检查: |
技 术 培 训 记 录
主持人 | 张恒斌 | 培训时间 | 2010-11-24 | 应到人数 | |
记录人 | 培训地点 | 集控室 | 实到人数 | ||
参加人员 | |||||
请假人员 | |||||
培训题目 | 关于一次风机、送风机跟踪回路闭锁自动的技术措施 | ||||
培 训 内 容 | |||||
现由于一次风机、送风机控制逻辑实际是跟踪回路平均指令闭锁不小于25%,当一 | |||||
次风机、送风机在自动时,送风机因风量或氧量和一次风机因风压需减平均指令至25%, | |||||
则落入跟踪回路指令闭锁,此时自动不能增减。运行过程中发现指令闭锁,加负荷时需 | |||||
人为切手动增加平均指令大于25%,然后投入自动指令方能正常输出,如需减负荷时向 | |||||
下调整则切手动控制(影响CCS及AGC投退,则通知热工退出该条件)。 | |||||
该逻辑待停机后修改如下:指令输出不小于25.5%(大于25%的跟踪回路指令 | |||||
闭锁),同时增加指令小于24%闭锁投自动(避免因偏差大投自动时指令突升25.5%引起 | |||||
炉膛负压大幅度波动),以上几个数据燃烧调整实验后进一步优化;修改后如需向下调 | |||||
整低于25.5%则切手动控制(影响CCS及AGC投切,则通知热工退出该条件)。 | |||||
部门检查: 安健环部检查: |
事故、障碍、异常分析记录
主持人 | 分析时间 | 应到人数 | |||
记录人 | 分析地点 | 实到人数 | |||
参加人员 | |||||
请假人员 | |||||
分析事件 | |||||
分 析 内 容 | |||||
部门检查: 安健环部检查: |
反事故演习记录
主持人 | 演习时间 | 应到人数 | |||
记录人 | 演习地点 | 实到人数 | |||
演习人员 | |||||
监护人员 | |||||
请假人员 | |||||
演习题目 | |||||
演习过程记录 | |||||
事故前运行方式: | |||||
事故现象(发生时间) | |||||
事故原因分析判断: | |||||
事故处理过程: |
总结事故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事故处理要点: |
值、班组总体自我评价: |
部门检查: 安健环部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