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23:34:36
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第五章电流和电路一、电荷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二、两种电荷:1、用绸子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2、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3、基本性质:同中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三、验电器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2、原理:利用异种电荷相互排斥;四、电荷量(电荷)1、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2、电荷的单位:库仑(C)简称库;五、元电荷: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
推荐度:
导读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第五章电流和电路一、电荷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二、两种电荷:1、用绸子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2、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3、基本性质:同中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三、验电器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2、原理:利用异种电荷相互排斥;四、电荷量(电荷)1、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2、电荷的单位:库仑(C)简称库;五、元电荷: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

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

一、电荷

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二、两种电荷:

1、用绸子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2、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3、基本性质:同中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三、验电器

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2、原理:利用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四、电荷量(电荷)

1、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2、电荷的单位:库仑(C)简称库;

五、元电荷:

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2、把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电荷)用e表示;e=1.60×10-19;

4、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

六、摩擦起电

1、原因: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2、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生了电,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七、导体和绝缘体

1、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2、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等;

3、金属导体靠自由电子导电,酸碱盐溶液靠正负离子导电;

4、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八、电流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能够供电的装置叫电源。干电池的碳棒为正极,锌筒为负极;3、规定: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4、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九、电路:用导线将用电器、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

1、电源:提供持续电流,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

2、用电器: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电灯、电风扇等)

3、导线:输送电能的;4、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十、电路的工作状态

1、通路:处处连同的电路;  2、开路:某处断开的电路;                      

3、短路:用导线直接将电源的正负极连同; 

十一、电路图及元件符号:                 

1、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常用的符号如下:     

画电路图时要注意:整个电路图是长方形;导线要横平竖直;元件不能画在拐角处。

十二、串联和并联

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互相影响;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

特点: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一条支路开路时,其它支路仍可为通路;

常根据电流的流向判断串、并联: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电流方向走一圈,回到负极,则为串联,若出现分支则为并联;

十三、电路的连接方法

线路简其捷、不能出现交叉;2、连出的实物图中各元件的顺序一定要与电路图保持一致;3、一般从电源的正极起,顺着电流方向,依次连接,直至回到电源的负极;4、并联电路连接中,先串后并,先支路后干路,连接时找准分支点和汇合点。5、在连接电路前应将开关断开;

十四、电流的强弱

1、电流: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符号I

2、单位:安培,符号A,还有毫安(mA)、微安(µA)1A=1000mA     1mA=1000µA

3、电流强度(I)等于1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I=Q/t

十五、电流的测量:用电流表;符号A

1、电流表的结构: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值;2、电流表的使用

(1)先要三“看清”:看清量程、指针是否指在临刻度线上,正负接线柱

(2)电流表必须和用电器串联;(相当于一根导线)

(3)电流表必须和用电器串联;(相当于一根导线)

(4)选择合适的量程(如不知道量程,应该选较大的量程,并进行试触。)

注:试触法:先把电路的一线头和电流表的一接线柱固定,再用电路的另一线头迅速试触电流表的另一接线柱,若指针摆动很小(读数不准),需换小量程,若超出量程(电流表会烧坏),则需换更大的量程。

3、电流表的读数

(1)明确所选量程;(2)明确分度值(每一小格表示的电流值)

(3)根据表针向右偏过的格数读出电流值

十六、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第六章  电压  电阻知识点汇编

一、电压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是使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形成电流的条件:一是要有电流;二是电路是通路(或闭合回路);

3、电压的单位:在国际单位是伏特(V),简称伏,常用单位还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

1kV=103V;     1V=103mV=106μV;

4、常见电压: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一节蓄电池的电压是2V;对人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家庭照明电压是220V;

5、电压表的连接

(1)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

(2)电流必须从电压表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电压表的正极线柱靠近电池的正极;负极线柱靠近电池的负极);

(3)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0~3V;0~15V),各量程的分度值依次是0.1V,0.5V;电压表的读数等于指针偏转的格数乘以分度值;

注意:使用电压表前要先看清电压表的量程,和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读数时,要看清量程,认清各量程的分度值。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电压之和,并联电池组的电压与各节电池的电压相等;电磁的正极的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

6、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并联电路各支路的电压相等,等于总电压(电源电压)。

7、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电阻越大对电流的阻碍越大;电阻用R表示;其单位是欧姆(Ω)在电路图中用符号 “          ”   表示;

(1)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导体;对光、热较敏感)

(2)超导现象:某些物质在很低的温度时,电阻完全消失,这种现象叫超导现象;

8、变阻器:阻值可以改变的电阻器;常见的变阻器是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

(1)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通常靠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特点:不能准确表示接入电路的电阻值,但可连续改变连入的电阻。

(2)符号:                 结构示意图

(3)作用:改变电流,调节电压和保护用电器;

(4)电阻箱:是一种能表示出阻值的德变阻器,读数的方法是:各盘对应的小三角指示点的示数乘以面板上标记的倍数,然后相加。

第七章  欧姆定律

一、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强度,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1)电流 I=U/R              

(2)电压 U=IR

(3)电阻 R=U/I(但R的大小与U、I无关!

(4)用的是控制变量法研究电压、电流、和电阻关系的(调节滑动变阻器的电阻)

在该实验中若R增大了,为保持R两端电压不变要增大滑动变阻器的电阻;

二、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阻特点: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

 (1) R串 =R1+R2

(2)n个电阻串联R串 =R1+R2+R3+…+Rn 

(3)n个相同电阻R串联:R串 =nR

(4) R串 大于每一个部分电阻,原因是串联后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2、电流特点:串联电路各点的电流处处相等:I=I1=I2=I3;

3、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U=U1+U2;

二、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阻特点: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的倒数之和; =+;

(1)若n个相同电阻并联,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的n分之一;R并=

(2)并联相当于增大横截面积,总电阻小于每个分电阻;

2、电流特点: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总=I1+I2;

3、电压特点:并联电路个支路电压相等,等于总电压;U总=U1=U2;

三、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R=U/I表示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该式是用比值来定义导体的电阻的,是电阻的定义式,不是决定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测电阻.

1、实验目的  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导体电阻 

2、实验原理  欧姆定律   I=U/R变形R=U/I 

3、实验器材    学生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                    

  阻器、待测电阻、单刀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4、实验电路图: 

实验步骤:(1)断开开关,连接电路

         ( 2)接入电路的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

         ( 3)闭合开关,调节R,读取并记录几组电流表、电压表数据(U≤U额)

          (4)计算导体阻值 

四、安全用电的原则: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1、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

2、触电方式:(1)单线触电;(2)双线触电;(3)高压电弧触电;(4)跨步电压触电

第八章:电功率

一、电能

1、电能可能同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而来,也可以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

2、电能用W表示,常用单位是千瓦时(KWh),在物理学中能量的通用单位是焦耳(J),简称焦。1KWh = 3.6106J。

3、电能表是测量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多少的仪器。A、“220V”是指这个电能表应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B、“10(20)A”指这个电能表的额定电流为10安,在短时间内最大电流不超过20安;C、“50Hz”指这个电能表在50赫兹的交流电路中使用;D、“600revs/KWh”指这个电能表的每消耗一千瓦时的电能,转盘转过600转。

4、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是做功的过程,有多少电能发生了转化,就说电流做了多少功。实质上,电功就是电能,也用W表示,通用单位也是焦耳,常用单位是千瓦时。

二、电功率

1、电功率是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的物理量,用P表示,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常用单位有千瓦(KW)。1KW = 103W   1马力 = 735瓦。电功率的定义也可以理解为:用电器在1秒内消耗的电能。

2、电功率与电能、时间的关系:   P = W / t   在使用时,单位要统一,单位有两种可用:(1)、电功率用瓦(W),电能用焦耳(J),时间用秒(S);(2)、电功率用千瓦(KW),电能用千瓦时(KWh,度),时间用小时(h)。

3、1千瓦时是功率为1KW的用电器使用1h所消耗的电能。

4、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公式: P = I U  单位:电功率用瓦(W),电流用安(A),电压用伏(V)。

5、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或者说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叫做额定功率。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电路图与测电阻的电路图一样。

2、进行测量时,一般要分别测量小灯泡过暗、正常发光、过亮时三次的电功率,但不能用求平均值的方法计算电功率,只能用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

四、电和热

1、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要转化成热,这个现象叫电流的热效应。

2、根据电功率公式和欧姆定律,可以得到: P = I2 R  这个公式表示: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电能转化成热时的功率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3、当发电厂电功率一定,送电电压与送电电流成反比,输电时电压越高,电流就越小。此时因为输电线路上有电阻,根据P = I2 R 可知,电流越小时,在电线上消耗的电能就会越少。所以电厂在输电时提高送电电压,减少电能在输电线路上的损失。

4、电流的热效应对人们有有利的一面(如电炉、电热水器、电热毯等),也有不利的一面(如电视机、电脑、电动机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我们要利用有利电热,减少或防止不利电热(如电视机的散热窗,电脑中的散热风扇,电动机的外壳铁片等)。

五、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根据公式  I = P / U 可知,家庭电路电压一定时,电功率越大,电流I也就越大。所以在家庭电路中:A、不要同时使用很多大功率用电器;B、不要在同一插座上接入太多的大功率用电器;C、不要用铜丝、铁丝代替保险丝,而且保险丝应该在可用范围内尽量使用细一些的。

第九章:电与磁

一、磁现象:

1、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吸铁性)

2、磁体:  定义:具有磁性的物质

           分类:永磁体分为 天然磁体、人造磁体

3、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体两端最强中间最弱)

         种类:水平面自由转动的磁体,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

         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说明:最早的指南针叫司南 。一个永磁体分成多部分后,每一部分仍存在两个磁极。

4、磁化: ① 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磁铁之所以吸引铁钉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 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

      ②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钢 ,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

5、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①根据磁体的吸铁性判断。②根据磁体的指向性判断。③根据磁体相互作用规律判断。④根据磁极的磁性最强判断。、

练习:☆磁性材料在现代生活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音像磁带、计算机软盘上的磁性材料就具有硬磁性。( 填“软”和“硬”)

☆磁悬浮列车底部装有用超导体线圈饶制的电磁体,利用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列车悬浮在轨道的上方以提高运行速度,这种相互作用是指:同名磁极的相互排斥作用。

☆放在条形磁铁南极附近的一根铁棒被磁化后,靠近磁铁南极的一端是磁北极。

☆用磁铁的N极在钢针上沿同一方向摩擦几次

钢针被磁化如图那么钢针的右端被磁化成 S极。

二、磁场:

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它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这里使用的是转换法。通过电流的效应认识电流也运用了这种方法。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3、方向规定: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北极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小磁针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应线:

①定义: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②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③典型磁感线:

④说明:A、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带方向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但磁场客观存在。

B、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建立理想模型法。C、磁感线是封闭的曲线。

D、磁感线立体的分布在磁体周围,而不是平面的。E、磁感线不相交。F、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5、磁极受力:在磁场中的某点,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反。

6、分类:Ι、地磁场:

1定义:在地球周围的空间里存在的磁场,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2磁极: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3磁偏角:首先由我国宋代的沈括发现。

Ⅱ、电流的磁场:

1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该现象在1820年被丹麦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该现象说明: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且磁场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一样。其两端的极性跟电流方向有关,电流方向与磁极间的关系可由安培定则来判断。

练习:

1、标出N、S极。

    2、标出电流方向或电源的正负极。

3、绕导线: 

使两螺线管相吸

③应用:电磁铁

A、定义:内部插入铁芯的通电螺线管。

B、工作原理:电流的磁效应,通电螺线管插入铁芯后磁场大大增强。

C、优点:磁性有无由通断电来控制,磁极由电流方向来控制,磁性强弱由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线圈形状来控制。

D、应用:电磁继电器、电话

电磁继电器:实质由电磁铁控制的开关。应用:用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进行远距离操作和自动控制。

电话:组成:话筒、听筒。基本工作原理:振动、变化的电流、振动。

三、电磁感应:

1、学史:该现象     年被    国物理学家            发现。

2、定义:                                                        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现象

3、感应电流:

1定义:                        

2产生的条件:            、部分导体、                          。

③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           和         有关三者的关系可用        定则判定。

4、应用——交流发电机

1构造:                               

2工作原理:                 。工作过程中,      能转化为     。

3工作过程:交流发电机和直流发电机在内电路线圈中产生的都是交流电。交流发电机通过          向外电路输出交流电。直流发电机通过        向外输出直流电。

4交流发电机主要由          和        两部分组成。       不动     旋转的发电机叫做旋转磁极式发电机。

5、交流电和直流电:

1交流电:

定义:

我国家庭电路使用的是       电。电压是     周期是       频率是     电流方向1s改变      次。

2直流电:

定义:

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通电导体在磁场里                               。

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力的方向,跟     和       有关。三者关系可用      定则判断。

2、应用——直流电动机

1定义:

2构造:

3工作原理:

4工作过程:A平衡位置:特点:

受力特点:

线圈开始处于该位置时通电后不动。

换向器作用:

5优点:

五、电能的优越性

1、优点:

2、输送

电流通过导线要发热,从焦耳定律知道:减小输电电流是减小电能损失的有效方法,为了不减小输送功率只能提高输电电压。

计算输电线损失功率用公式:计算输电线发热:

第十章    信息的传递

一、现代顺风耳——电话

1、1876年由美国科学家贝尔发明了电话。最简单的电话由话筒和听筒组成。话筒将声信号转变为音频电信号,听筒将音频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通话双方的话筒和听筒是互相串联的,自己的话筒和听筒是互相的。

2、为了节约电话线路的使用效率,人们发明了电话交换机,11年出现了自动电话交换机,它通过电磁继电器进行接线。

3、电话按信号输方式来分,可分为有线电话和无线电话;按信号类型来分,可分为模拟电话和数字电话。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这种信号叫模拟信号,这种通信叫模拟通信。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数字信号,这种通信叫数字通信。

4、模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丢失信息,而且抗干扰能力不强,保密性也很差,信号衰减厉害。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种中,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

二、电磁波的海洋

1、导线中的电流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电磁波在空气、水、某些固体,甚至真空中都能传播。光波也是电磁波的一种。

2、电磁波的速度和光速一样,都是3108 m / s,电磁波的速度,等于波长和频率f的乘积:  c = f   单位分别是 m / s(米每秒)、m(米)、Hz(赫兹);频率的常用单位还有千赫(kHz)和兆赫(MHz)。

3、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电磁波是数百千赫至数百兆赫的那一部分,叫做无线电波。

三、广播  电视和移动通信

1、无线电广播的发射由广播电台完成;发射部分主要由话筒、载波发生器、调制器、放大器和发射天线组成。接收部分主要由接收天线、调谐器、解调器和扬声器组成。

2、电视信号的传输与无线电广播基本相同,只是发射部分多了摄像机,接收部分多了显像管。

3、移动电话(无线电话,手机)既是无线电的发射装置,又是无线电的接收装置。它的特点是体积小,发射功率不大,天线简单,灵敏度不高,需要基站台转发信号。无绳电话是家话中主机电话与分机电话沟通的一种家用电话,一般使用范围在几十米或几百米之内。

4、音频电流和视频电流加载到高频电流上,形成了发射能力很强的射频电流。

VIDEO  IN视频输入VIDEO  OUT视频输出
AUDIO  IN音频输入AUDIO  OUT音频输出
RADIO  IN射频输入RADIO  OUT射频输出
S-VIDEOS端子

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1、微波是波长在10m ~ 1mm之间,频率在30MHz ~ 3105MHz之间的电磁波。微波大致直线传播,所以每隔50公里左右就要建一个微波中继站。

2、利用卫星做通信中继站,称之为卫星通信。这种卫星相对于地球静止不动,叫做同步地球卫星。在一球周围均匀分布3颗卫星,就可以实现全球通信。

3、1960年,美国科学家梅曼发明了第一台激光器。激光的特点是频率单一、方向高度集中。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在光纤中传输信号的。光纤由的玻璃芯和外面的反射层、保护层构成的,可以传输大量的信息。

4、将数台计算机通过各种方式联结在一起,便组成了网络通信。现在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叫因特网(Internet)。它使用最频繁的通信方式是电子邮件(e-mail)。例如:xiaolin@sever.com.cn  @前面是用户名,后面是服务器名,cn表示这个服务器是在中国注册的。电子邮件传递信息既快又方便。

本册物理知识汇总

本册有关名称概念

名称含义符号单位(常用单位)单位符号
电流电路中电流强度的大小I安培(毫安)A(mA)

电压电路中产生电流的原因U伏特(千伏、毫伏)V(kV、mV)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R欧姆(千欧、兆欧)(k、M)

电功率电流做功的快慢P瓦特(千瓦、马力)W(kW、匹)

电能电流具有的做功的能量W焦耳(千瓦时)J(kWh)

波速电磁波的传播速度C米每秒(千米每秒)m/s (km/s)
波长电磁波一个波长的长度米(千米)m (km)
频率1秒钟内波长的个数

f赫兹(千赫、兆赫)Hz(kHz、MHz)

本册有关公式

名称公式含义变形公式
欧姆定律I = U / R电流跟电压成正比,跟电阻成反比U = I R

R = U / I

电功率公式1

P = W / t电功率与电能正比,与时间成反比(两者要同时考虑)W = P t

T = W / P

电功率公式2

P = I U电功率等于电流与电压的乘积I = P / U

U = P / I

电功率公式3

P = I2 R

电功率等于电流的平方与电阻的乘积R = P / I2

电功率公式4

P = U2 / R

电功率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R = U2 / P

电磁波速度公式c = f

波速等与波长与频率的乘积= c / f

f = c / 

本册有关科学家

姓名国籍事迹涉及物理学知识
欧姆德国1826年总结归纳出欧姆定律

电路物理量的关系
奥斯特丹麦1820年发现了电与磁的关系

电流的磁效应
法拉第英国1831年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规律

电磁感应现象
贝尔美国1876年发明了电话

信息的传递
富兰克林美国发明了避雷针安全用电
沈括中国宋代发现地理两极与地磁

两极并不完全重合

地磁场
梅曼美国1960年发明了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

激光
莫尔斯发明了电报数字通信
串联、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的总分关系

连结情况电流、电压、电阻三者的总分关系表达式
串联电路电流各处相等I总 = I1 = I2 =……

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的电压之和U总 = U1+U2+……

总电阻等于各用电器的电阻之和R总 = R1+R2+……

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I总 = I1+I2+……

电压各处相等U总 = U1 = U2 =……

总电阻的倒数和等于各支路的倒数之和=++……

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第五章电流和电路一、电荷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二、两种电荷:1、用绸子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2、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3、基本性质:同中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三、验电器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2、原理:利用异种电荷相互排斥;四、电荷量(电荷)1、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2、电荷的单位:库仑(C)简称库;五、元电荷: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