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23:35:51
文档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内容分析本组课文由《钓鱼的启示》《落花生》两篇精读课文和《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珍珠鸟》两篇略读课文组成。这四篇课文围绕本单元的主题“生活中的启示”,分别告诉我们:道德判断也许很简单,但实践起来却很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做人不能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让人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确是一本永远读不够,也读不完的书,虽然书上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就看我们善不善于去读它。除课文之外,本组教材还在“口
推荐度:
导读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内容分析本组课文由《钓鱼的启示》《落花生》两篇精读课文和《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珍珠鸟》两篇略读课文组成。这四篇课文围绕本单元的主题“生活中的启示”,分别告诉我们:道德判断也许很简单,但实践起来却很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做人不能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让人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确是一本永远读不够,也读不完的书,虽然书上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就看我们善不善于去读它。除课文之外,本组教材还在“口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内容分析

本组课文由《钓鱼的启示》《落花生》两篇精读课文和《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珍珠鸟》两篇略读课文组成。这四篇课文围绕本单元的主题“生活中的启示”,分别告诉我们:道德判断也许很简单,但实践起来却很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做人不能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让人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确是一本永远读不够,也读不完的书,虽然书上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就看我们善不善于去读它。

除课文之外,本组教材还在“口语交际与习作”“回顾拓展”中安排了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读写结合学习内容。“口语交际与习作”要求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一件让自己获得启发的事(或凭借课文提供的漫画故事),以及给自己留下印象特别深的名言警句,联系具体事例,写清事情的经过和从中受到的启示;“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成语故事”,既帮助学生回顾和整理了本组课文的重点语句,又补充提供了富有警戒意义的名言佳句,为学生积累感悟进一步打开了思路,丰富了材料。

总体构想:

本组教学设计可分为三部分,分别为:

第一部分:

课时一:预习课文

课时二:理解内容

课时三:领悟表达

课时四:口语交际与习作

课时五:检测

第二部分:语文实践活动

第三部分:整本书阅读

第一部分 教科书教学

课时一 预习内容

教学目标

1.养成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习惯。

2.能够讲清楚给自己带来启示的一件事情。

3.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利用插图,借助资料,了解作品。

1.投放若干画面,让学生看图猜测插图出自哪部作品。(不仅仅局限于本组课文)

二、朗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字词。

1.小组利用查字典或交流的方式,读准字音,掌握字义,并把生字写在练习本上。

2.小组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小组成员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

3.学生对课文中的字、词、句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师生合作加以解决。

三、小组检查,交流,汇报学习情况。

1.小组成员拿出自己记录的生字,让其他人来读,并纠正错误。

2.小组成员汇报自己查找的生词的意思,其他人纪录。

3.交流预习中遇到的其它问题。

4.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1认读生字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5.通过预习你知道什么?(了解学生对内容的掌握程度)

四、快速默读课文并列提纲,把握故事和人物,汇报自己读书所得

1.读《钓鱼的启示》,小组汇报收获。

1说说《钓鱼的启示》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自由表达。

2汇报:小男孩和父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个小男孩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2.读《通往广场的路只有一条》,小组交流汇报。

1读《通往广场的路只有一条》,简单说说你对这个故事有了哪些了解?

2文中的两个小故事哪个给你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3.读《落花生》,全班交流。

1汇报:一家人的交谈中,你对谁的话最感兴趣?你如果参与讨论的话,会说什么呢?

4.读《珍珠鸟》,小组交流。

1这个故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五、结合课后题和读书产生的疑问,质疑问难。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你产生了什么疑问?

2.集体讨论。

【设计说明:预习对于学生来说是学习的开始,也是自主学习的开端,是我们要培养的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预习,明确自己在学习时掌握了哪些,还有哪些不明确之处。这样接下来的学习就有了明确的.

课时二 理解内容

教学流程

一、回顾预习情况,导入新课。

1.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共同预习了第四组课文,我们一起说一遍,本组课文的主题是──《生活的启示》。下面我们共同大声地把本组课文的题目读出来。

2.我们同学们都知道,每组课文前教材都有一个单元导读部分,它会给我们指出本单元主要要学习的内容和要掌握的学习方法等。本单元的导下面哪位同学读一读,我们再细细地品味一下。

二、引领合作探究

1.出示学习目标

1用简短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2.小组合作交流课文主要内容和启示

学习的具体要求:

1用简短的话概括出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领会每篇课文作者从生活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3.小组合作交流师巡视指导

4.交流汇报

1先交流四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小组长指派发言人,有不同意见的其它同学可积极补充,共同完善。)

2再交流汇报四篇课文的启示。

5.理解句子的含义

出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1说一说,生活中的让人心动的各种诱惑有哪些?(诸如:金钱、地位、荣誉……包括那些暂时带来一点方便一点好处的事)

出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1生活中还有哪些人或物品也像文章中的落花生一样呢?举例说明。

6.选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反复地朗读。

三、分享句段

谈话:之所以同学们都能很快而很正确地把每篇课文的启示找出来,是因为文章中都有一些含义深该能点明主题的句段。下面我们以《落花生》一文为例,找一找这样的句段。

1.交流汇报,师出示相关课件。

2.学生朗读相关内容。

3.每篇课文中都还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请你根据刚才交流得到的方法,以《钓鱼的启示》一课为例,找出课文中这样的句子,并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

4.利用学到的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两篇略读课文。

【设计说明:理解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最难理解的就是重点的句段,突破了重点句段这个难题,对于整篇课文的理解也就很准确。我们经常会运用到联系上下文、反复朗读、抓重点的词语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课时三 领悟表达

教学过程

一、明确学习任务

1.引入

学完本组的四篇课文后我们会发现一些文章写法的异同,这节课我们就要交流自己的发现。

2.小组四个人根据人物的难易程度合理进行分工,两个人承担一个任务。两个问题第一个稍微容易一些,第二个稍微困难一些。我们先来找一找他们的相同点。

3.听任务,测听力。

老师分别读出两个问题。

  问题一:四篇文章都是用第几人称写的?为什么要用这种人称?能改变人称吗?

问题二:四篇文章的结尾部分都告诉了我们什么?为什么放在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请学生复述自己承担的任务。

二、分小组找相同点

1.小组成员带着自己的问题,默读课文完成学习任务。

2.小组内交流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

3.全班汇报交流,修正与丰富问题的答案。

4.板书交流结果总结:都是用第一人称写的;结尾处都说明了一个道理

三、分小组学习不同点

四篇文章虽然有很多的相同点,但每篇文章都有自己鲜明地表达特色,这就是他们的区别所在。

拟人化《钓鱼的启示》

借物喻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详略结合《珍珠鸟》

心理描写《落花生》

以文中的句段为例,说一说这中表达方法有什么好处?

2.小组交流确定每篇文章的表达特色是什么并交流汇报。

3.小组四人各自以一篇文章为例,默读领会这种表达方法的效果。

4.小组交流汇报,并相互进行修正和丰富。

5.全班汇报交流,修正与丰富问题的答案。

6.突破难点的方法。

感悟理解,读诵内容

文段对比(有无表达方法的对比)

抓住相关句段抓关键词

课外文章欣赏

7.课外文章及评析:

①心理描写的例文及效果

 “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我不敢朝他那边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活活地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了。我的心像刀绞一般,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

心理活动能够直接反映人物的性格、思想和感情,能够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心理活动的描写往往非常具体地描绘了自己或他人的心理状态,字里行间又饱含感情,所以常常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

②借物喻人的例文及效果

在我家旁边的南山公园里,有许许多多的花,但是我最喜欢的是迎春花。迎春花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呢?是因为迎春花是在春天刚刚来到时开放的,这时候天气还很寒冷,其他的花都在土壤里“避寒”,只有迎春花向人们报告春天的信息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生根抽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顽强,不软弱,也不摇动。”

借物喻人的方法能清楚地让我们认识到文章借物要说明什么,要借物赞美怎样的人。借物喻人的方法还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可以大大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③拟人化写法例文及效果

在池塘的底下,躺着许多沉静又稳重的贝壳动物。有时候,小小的田螺们会沿着池底轻轻地、缓缓地爬到岸边,小心翼翼地慢慢张开它们沉沉的盖子,眨巴着眼睛,好奇地展望这个美丽的水中乐园,同时又尽情地呼吸一些陆上空气;水蛭们伏在它们的征服物上,不停地扭动着它们的身躯,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

运用拟人化的写法,不仅可以使描写的事物生动形象,而且能鲜明地表现作者对所描写的事物的感情。

(四)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比较出了四篇文章的异同,并初步领悟到了这些表达方法的效果,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写作中尝试运用这些方法。

【设计说明:通过学习,了解整组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体会这样表达效果。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这样的表达效果。】

课时四 口语交际与习作

教学过程

一、表演导入

1.师生共同表演发生在身边的一件小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生活中的许多不足道的小事都会给我很多的启发。

2.总结启发,通过这件事我们明白了,如果我们平时细心点,我们就会节省很多时间,否则我们会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弥补自己的粗心,因此我们要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二、口语交际过程

1.确定交流主要内容──生活的启示一类的习作该怎么样写?

2.谈话

同学们,交际也就是交流,今天我们需要交流什么内容呢?请看大屏幕:(我们常会从生活中获得启示: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组漫画,都能引起我们的思考,给我们启示。本节课我们将围绕上面的内容,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

同学们知道我们交流的主要内容了吗?(我们今天需要交流的主要内容是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组漫画分别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同学们,你的身边有没有引起自己思考的小事?一位老人提醒老师注意身体,送给老师一句话:身体健康是幸福的源泉。我们学校鼓励老师们多写钢笔字,就在老师们的钢笔上附了一句话:书写幸福人生。格言就是提醒我们,告诫我们要怎样来做。大家知道那些格言?同学们我们来想一想,像这样的习作我们该怎么样来写呢?

3.小组内交流。

在小组长的带动下来讨论一下这样的习作怎样写?(小组内每位同学选取一个主题进行思考。一边思考一边写一写,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全组同学都思考好了,进行交流。交流时同学们可以进行补充和质疑。)

4.全班汇报交流

小组内推荐一名同学将自己组内讨论的结果汇报给全班同学。在汇报时其他小组认真听,有不同见解或是补充的可以直接站起来说。

三、指导习作过程

同学们讨论的很好,我们在实际习作中,如果遇到写生活的启示这一类的习作,我们可以这样来考虑。

1.命题,我们还可以借鉴本组课文的命题方式:

《钓鱼的启示》──以活动名称命题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有意义的话命题

《落花生》──以事物名称命题

《珍珠鸟》──以事物名称命题

2.结构

先写事、格言、漫画的内容是什么,再写带给自己的思考是什么。

3.习作的方法

本组课文我们学习了一些习作的方法,运用了这些习作的方法就可以让我们的习作更加吸引人。我们学习的习作方法有:详略恰当、拟人、借物喻人。

4.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总结了“生活的启示”这一类习作的习作方法。以后大家就运用这样的方法,把我们需要习作的内容写下来。

【设计说明:口语交际是对于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学生通过小组内交流和推荐交流的形式,全班同学都能够积极主动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的习作就是在学习和口语交际的基础之上,能够将自己的理解顺畅的表达出来。】

第二部分 读整本书教学设计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组读整本书教学设计

阅读目标

1.通过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了解更多的生活带给我们启示的故事。

2.能够对书中的故事有所了解,并通过这些故事受到启发。

活动准备

学生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活动过程

一、小组活动

1.说一说故事中的哪个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保尔、谢廖沙、瓦莉亚、丽达)对于他们的行为你理解吗?

2.聊一聊书中自己最喜欢、最有趣、最神奇、最难过……的情节,并说一说从中受到的启发。小组推介最精彩的一个故事。

3.每个小组展示交流交流故事,大家共同讨论故事中的哲理。

4.把精彩的情节绘声绘色的读给大家听。

二、做一期手抄报,以“生活的启示”为题。

1.用彩笔,画出发生的故事的精彩片段。

2.写几个感人的哲理故事。

三、展览手抄报

结合自己的手抄报,讲一讲自己办报的心得和体会。

【设计说明:阅读整本书,意在拓展学生对于整组课文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于本组课文主题的理解,学生通过阅读,分享和交流,深化的对于主题的认识,创作手抄报,学生将自己的理解又表象出来,升华了对这一主题的理解。】

第三部分 语文实践活动

我的座右铭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组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学生能够自主活动,在活动中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合作、表达和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活动准备

1.学生查阅资料,查找有关座右铭的书籍、网站丰富资料。

2.学生主动结合去思考、去研究、去酝酿自己心目中的座右铭。

二、活动分工

1.成立小组,制订方案。

谈话:在我们这个集体中,大家都有共同的追求,共同的期望,让我们为班级和自己写一句座右铭。最后,我们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确立一句最佳的班级座右铭。

2.小组分工合作,搜集资料

1师生共同交流一些搜集资料的途径、活动的方法。

小组利用各种途径进行分工,搜集资料,准备举行“班级和个人的座右铭作品展”。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的筛选、整理和丰富,小组成员相互讨论确定小组内最佳的座右铭。

三、展览评价

1.各小组展示作品,进行“座右铭”作品展览。

2.小组介绍最佳作品的内涵。

3.师生提出意见,共同进行修正和丰富。

4.郑重投票,分享成果

1把座右铭贴在墙壁上进行展览。

【设计说明:语文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学生主动的查阅资料、分享资料、沟通在查阅资料中自己的困难和发现,培养学生对于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对于语文的运用能力。】

文档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内容分析本组课文由《钓鱼的启示》《落花生》两篇精读课文和《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珍珠鸟》两篇略读课文组成。这四篇课文围绕本单元的主题“生活中的启示”,分别告诉我们:道德判断也许很简单,但实践起来却很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做人不能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让人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确是一本永远读不够,也读不完的书,虽然书上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就看我们善不善于去读它。除课文之外,本组教材还在“口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