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新课程背景下中考复习策略培训心得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23:35:12
文档

新课程背景下中考复习策略培训心得

新课程背景下的中考备考教学研讨会心得肥东六中梁立坤2012年11月4日有幸参加2013年新课程背景下的中考复习策略交流会,通过此次交流会使我对新课标、中考和中考复习策略有了全新的认识,这将对我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下面谈谈我通过这次交流会的两点感想。一、以全新视角来看中考1、中考作为一种教学评价;它涉及到我们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教师教学的评价,学校教学管理的评价。这三种评价是相互联系的,但是,这三种评价的核心,是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因此新课程笔试命题的指导思想体现在七个“有利于”:
推荐度:
导读新课程背景下的中考备考教学研讨会心得肥东六中梁立坤2012年11月4日有幸参加2013年新课程背景下的中考复习策略交流会,通过此次交流会使我对新课标、中考和中考复习策略有了全新的认识,这将对我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下面谈谈我通过这次交流会的两点感想。一、以全新视角来看中考1、中考作为一种教学评价;它涉及到我们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教师教学的评价,学校教学管理的评价。这三种评价是相互联系的,但是,这三种评价的核心,是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因此新课程笔试命题的指导思想体现在七个“有利于”:
新课程背景下的中考备考教学研讨会心得

肥东六中  梁立坤

2012年11月4日有幸参加2013年新课程背景下的中考复习策略交流会,通过此次交流会使我对新课标、中考和中考复习策略有了全新的认识,这将对我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下面谈谈我通过这次交流会的两点感想。

一、以全新视角来看中考

1、中考作为一种教学评价;它涉及到我们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教师教学的评价,学校教学管理的评价。这三种评价是相互联系的,但是,这三种评价的核心,是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因此新课程笔试命题的指导思想体现在七个“有利于”:即有利于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和指导中小学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有利于初中教学、有利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有利于发展学校的优质教育;有利于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因此,新课标下的笔试试题应当既重视考查对物理基本概念和原理、定律和公式的识记、理解,又重视考查运用物理概念和原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重加强对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查。

2、中考试题的功能;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学生学习评价,提倡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促进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实现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同时初中物理毕业学业水平考试结果是初中阶段物理学科的终结性评价的主要依据之一,其结果既是学生的毕业成绩,也是各地高中录取新生的主要依据。它具有甄别与选拔功能。并且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的结果,目标是要全面、准确地反映我省物理学科教学的水平,同时又能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起到促进作用,尤其是发挥对课堂教学的引导作用(即导向功能)。

3、2011版课标强调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这个全面评价的内容,是指我们的物理课标里面的三维目标,就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评价,明确教师应教些什么、学生应学些什么等信息,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中考的备考和复习策略

1、掌握学情;中考作为一种学习评价她重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及时客观地发现其发展中的优势和不足,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为改进教学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也是中考备考的依据。

2、试题研究;为了适应中考,我们应当研究试卷,如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是组成内容标准的两个部分。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因此,科学探究将是物理中考的一个重要的考查内容,其分值约占总分的30℅。物理中考中,科学探究的素材可以来自《标准》所要求的科学内容,也可来自与《标准》科学内容有关的交叉学科的内容。由于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物理中考既可以对包含所有要素的探究过程进行评价,也可以只对探究过程中的某一个或几个要素进行评价。复习时,教师要精选探究素材,引导学生完成探究过程。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的自主活动提供机会和空间,不越俎代庖,代为探究,更不要以“讲授探究”代替“亲历探究”,让学生有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获取知识的机会。要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思维顺序,掌握在完成探究要素时所用到的一些具体的常用方法,如归纳、推断、控制变量等方法。让学生在知识形成的同时,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信息交流能力均能得到提高。

例1:某同学在河边玩耍,看见两女士在河边散步,一位穿高跟鞋,另一位穿平跟鞋,尽管她们体重看起来相当,但她们留在河边湿地上的脚印深浅有明显的差异。高跟鞋后跟的印痕窄而深,平跟鞋的印痕宽而浅。对此,该同学会提出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呢?

提出问题就等于问题解决一半。本题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发现,通过思考,演变为一个具体、明确的物理问题。此题考查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例2:想必你已经观察过水沸腾的实验,请你描述出这一过程的一些特性:(1)                                    ;(2)                                 。

观察能力是物理学习最基本的能力,也是所有物理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能力。此题对学生的观察能力作了很好地考查。

例3:水中浮上来的皮球,从它刚露出水面到最后漂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的过程中,它受到的浮力发生了变化。请你根据这一事实,猜想浮力的变化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说出你猜想的依据。再列举两个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实例来支持你的猜想。

此题考查了学生对问题的成因能提出合理的猜想和假设的能力。

例4: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时,得到了如下一组数据:

m╱g

  50 100 150 200 250 300
G╱N

  0.5   1 1.5  2 2.5  3
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                     。

在科学探究中,对于收集到的大量的证据或实验数据、现象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是归纳结论的重要前提。此题考查了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处理信息的能力。

例5:小于最喜欢的玩具是叔叔送给他的生日礼物,那是三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凸透镜,分别由玻璃、水晶、塑料制成。现在小于想要探究大小、形状相同的凸透镜的焦距与制作材料是否有关。请你帮他设计探究方案,完成如下工作:(1)这次探究所需要的器材有哪些?请写出来。(2)请写出探究的主要步骤。(3)请你设计出实验现象或实验数据记录表格。(4)在这次探究中,你运用的一种主要科学研究方法是什么?

此题涉及到科学探究的多个要素,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如:合理选取器材、设计实验、设计记录实验表格等信息收集能力;合理选用科学研究方法的信息处理能力。

3、精心研究标准“内容”要求,重视“三个维度”目标的考查和落实,实现高效课堂。因为《标准》与大纲相比,科学内容的要求明显降低,这体现了《标准》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探究方法、培养探究精神的理念。《标准》将知识标准水平分为“了解”、“认识”、“理解”三个梯度。“了解”水平中所用的行为动词是“了解”、“知道”、“描述”、“说出”等。它的要求是对所学知识应该做到:(1)再认或回忆;(2)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3)举出例子;(4)描述对象的基础特点。“认识”水平是介于“了解”和“理解”之间,它对所学的知识要求除了达到“了解”的水平外,还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并能适当地区分扩展。“理解”水平中所用的行为动词为“区别”、“说明”、“解释”、“估计”、“理解”、“分类”和“计算”等。它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应该做到:(1)把握内容的逻辑联系;(2)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3)进行解释、推理、区分、扩展;(4)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显然,在《标准》中,“理解”层次的知识要求明显高于“了解”、“认识”层次的知识要求,因此它是重要知识或重点知识。《标准》中的技能标准水平是操作,操作的行为动词为“测量”、“会”、“学会”等。这部分内容要求与传统大纲中的“会”的要求相同,许多测量并不强调必须是常用的工具。内容标准既是教学的依据,也是进行学习评价的依据。教师应认真学习《标准》,把握住教学的深广度。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学核心、基础的内容。2004年的物理中考仍会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这部分内容约占总分的70℅。因此在复习阶段必须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复习中除了让学生知道概念、规律外,还要让他们知道概念的形成和规律的发现过程;对于重要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理解和应用,避免靠简单机械记忆的方法学习物理;要注意知识的拓宽和横向联系,防止在某些知识上挖掘过深,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基础,因此要十分重视物理实验的复习。要通过实验现象的再现,了解实验目的和原理,掌握实验步骤,概括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要加强实验思想的培养和实验方法的指导。要为学生多提供动手的机会,切实提高其实验技能和实验能力。除此以外,在复习中还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复习课决不是新课教学的简单重复,它从知识上看是新知识的加深和拓宽,从能力上看是从简单的模仿到灵活的综合运用。 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是主体,以生说为主,师评为铺” )要求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教学复习,体验所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并实现主体经验的积累内化,在已有的认知结构上,主动外延,追求和完善认知结构。学生说题、说知识网络(“学生是主体,以生说为主,师评为铺”有效作业与合理考试,发挥评价对教学的积极作用 (研究考纲和课标)。

5、改革教学;“三个转变”: 变“注入式”为“启发式” —— 教学方式的转变;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 学习方式的转变;变单纯“错题订正”为“知能并重”——教学目标的转变。

    “五个让”: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自己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自己思考;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自己表述;能让学生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总结。

上述只是我的一些浅薄的感受,拿来和大家交流,谢谢大家,欢迎大家指导。

文档

新课程背景下中考复习策略培训心得

新课程背景下的中考备考教学研讨会心得肥东六中梁立坤2012年11月4日有幸参加2013年新课程背景下的中考复习策略交流会,通过此次交流会使我对新课标、中考和中考复习策略有了全新的认识,这将对我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下面谈谈我通过这次交流会的两点感想。一、以全新视角来看中考1、中考作为一种教学评价;它涉及到我们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教师教学的评价,学校教学管理的评价。这三种评价是相互联系的,但是,这三种评价的核心,是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因此新课程笔试命题的指导思想体现在七个“有利于”: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