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班主任是天底下最小的主任”但我认为最小的主任却管理着天下最繁琐的事情,班级就像一个大针线簸箩,鸡毛蒜皮的事样样都需要去管。要想整理好这个针线簸箩,只有从学生的习惯入手,习惯好了,繁琐的事情就少。所以晚管不如早管,现在多管就是为了以后少管。
我在学生习惯养成方面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的。
(一)习惯养成、制度先行
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不是先天的,而是靠后天的长期训练养成的。在学习生活中,我根据学生的不良习惯及所犯错误,及时制定相应的规定和措施,这些规定和措施是在学生的不断的犯错误中指定出来的,很有针对性,班规也逐步完善。因此通过这些措施纠正班里不良习惯、防止其他同学犯同样错误有很好的效果。这样一来,学生的各种不良习惯在班规的约束下,逐步改正,直到养成好习惯。管理中做到了就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抓好常规中的关键点(初中阶段、学期、每天的两头):
1、首先抓好基础年级的开始。整个初中阶段的管理有两个关键点:(1-2)年级为一个阶段,(3-4)年级为一个阶段。初一阶段主要抓学生的习惯养成。三年级主要抓好学生的早恋、抽烟、上网等违纪问题。如果把这两个关键点抓好了,那么对学生的习惯养成是很有好处的。我们班的同学刚入校时,各个学生的行为不一,规范不一,对中学的管理制度不熟悉,他们把小学时行为散漫,我行我素,追逐打闹等一些不良习惯带入了初中校园。但也存在年龄小,可塑性强,比较听话等特点。因此纠正这些坏习惯还是比较容易的。如果过了初一这个最佳管理时期,以后的管理难度会很大。
2、其次是抓好每学期的开始,一天的两头。每学期开学,学生由散漫的假期生活,进入约束力强的学校生活,学生会把在假期里的坏习惯带进学校,如果不及时进行约束,班级常规会一塌糊涂。我班在初二刚入学时,相当混乱,无论是卫生习惯,还是学习、纪律习惯都不尽如人意。我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对学生的各项习惯进行整治,一周一个专项,按照卫生、纪律、两操、内务等逐一进行强化,这样一来,本学期的工作才逐步进入正轨,开了一个好头。每天的早上、晚休也是管理学生习惯的重点,我每天上午都有课,我就有效利用这节课前的时间,到教室的第一件事在教室里转一圈,检查一下卫生,尤其留意乱扔废纸现象,也对学生的不良习惯观察并纠正。久而久之会能及时发现一些突出问题和“突出学生”,及时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也根据这些问题形成有针对性的班规,这样对学生的一天来说是一种警告和约束,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制定习惯标准,提高标准要求。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好习惯也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刚入学时,学生各种不良习惯都有。我首先做的是给学生指定一个好习惯的标准。例如:在内务整理方面,我就把班里内务整理的最好的(女生武玉霞、男生宋尚智)作为样板(两个同学叠的被子像豆腐块一样,很标准)。还有就是班里的卫生工具的摆放,起初,学生干完值日之后工具放的乱七八糟,我就找班里最认真的同学整理出一个样板来作为参考,每天专门一个值日生一天三次按照样板整理,连续强化一个月,工具整理就会慢慢变好。当然只靠一个标准无法收到好效果的,只有在日后的学习中,班主任在上课前问一下,多唠叨几句,对学生的习惯进行检查、监督并进行强化。那样才会慢慢形成一些好习惯。其实人都是有惰性的,我们班主任也是有惰性的,人只有在压力下才能成长。我们安排学生做事情,学生是不可能按照班主任的要求标准完成的,如果你给学生一项任务让他完成“十分”,那么学生能完成“六分”就不错了,所以我们在要求的时候就提高到“十五分”,学生就有可能完成“十分”。但光有高标准还不行,最重要的还是班主任课前的检查监督。相信高标准加多督察,会促成学生的良好习惯。
(四)打造负责任的班干伍,监督学生的行为习惯。
1、刚升入初中的学生,还保留小学时的天真,会事事向老师打报告。对老师委派的班干部言听计从,所以这时是打造一支负责任、敢说敢做的班干伍的最佳时机。我物色班干部的时候会参考以下几个原则:、在小学时干过班干部的。、学习优秀、正直、行为正派的学生。、大方敢说敢做的学生。利用入学的时间考察班干部的能力。确定好人选后,开始在班内帮助树立自信心和威信。当班干部有了自信心、有了威信后。就要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对班内的不良行为进行自主管理,班主任要大胆放权。有了负责任班干部的监督,班主任就不怕学生的不良习惯了。
2、为减轻班干部的负担,我班根据实际情况,一周五天,每天一个值日班长,在此期间,值日班长全权负责本天全班的各项事务,行使班长权利;值日班长向班长负责,班长向班主任负责,层层互相监督,各负其责。
(五)卫生习惯,责任到人
既然有班干部的监督,对卫生习惯的监督就要有针对性,为此,我把全班的值日、卫生大扫除、抬水、擦黑板等进行详细的分工,做到分工具体,责任到人。出现问题层层追究责任,这样一来班主任只和班长和出问题的同学谈话,如此一来,每个人也都把自己份内的事情干好。
(六)爱护公物,人人有责。
在爱护公物的习惯方面,我班同学基本上都是全员负责,全员管理。起初我班的公物破坏情况很严重,卫生工具不到一个月就丢得剩下了一把,垃圾桶也被摔坏了,班内凳子也坏了好多。面对着这种情况,我觉得是学生的责任心问题,我就利用班会,集体讨论出了班级公物管理制度:1、班内任何工具凳子桌子属于全班同学,公物被破坏任何人都有赔偿责任。如果找不到责任人,就全班集体赔偿。2、对公物的管理进行分工,黑板由全班负责,卫生工具、水桶等由卫生委员负责监督,凳子桌子个人负责,玻璃、张贴物是就近原则,出现问题立即查找责任人。3、责任人的查找遵循原则是由小到大,卫生工具先是由干某一个责任区的同学负责,其次是小组负责,再其次是全班同学负责。这样一来,我班基本上不用班主任调查,只要有坏了的立即就会赔偿。卫生工具不再有落在卫生区的现象,学校的任何集会,我班再也没有丢过凳子。
俗话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就让我们为学生播种下良好的习惯,收获他们辉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