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编号 | 签发日期 | 下次复核日期 | 编写人 | 初审人 | 复审人 | 批准人 | 有否修订 | |
01 | 李连福 | |||||||
02 | ||||||||
此次修订改动内容: | ||||||||
本制度监督实施及完善责任人 | 本制度监督实施及完善执行人 | |||||||
职务:生产技术部经理 | 职务:生产技术部电气专业主管 | |||||||
签字: | 签字: |
第一章目的
第一条 为加强国华呼伦贝尔发电有限公司电气绝缘技术监督管理,贯彻执行根据国家和行业有关的标准、规范,制度、反事故措施,以及《电力设备交接及预防性试验标准》,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章适用范围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国华呼伦贝尔发电有限公司绝缘技术监督生产管理。
第三章引用标准及关联制度
第三条 引用标准
本制度执行国家、行业的各类技术规范,本公司各类检修、运行规程和规章制度其中包括
《电力工业技术监督规定汇编》 国电安运技[1998]20号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国电安[2000]5号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 DL 5000—2000
《透平型汽轮发电机技术要求》GB/T70—1996
《电力变压器 第一部分 总则》GB1094.1—1996
《电力变压器 第二部分 温升》GB1094.2—1996
《电力变压器 第三部分 绝缘水平和绝缘试验》GB1094.3—85
《电力变压器 第四部分 承受短路的能力》GB1094.5—85
《三相油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T51.1—1995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620—1997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GB11032—2000
《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一部分:一般试验要求》 GB/T16927.1—1997
《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二部分:测量系统》 GB/T16927.2—1997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GB311.1—1997
《电力变压器选用导则》 GB/T17468—1998
《电压互感器》 GB1207—1997
《电流互感器》 GB1208—1997
《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 GB/T134—1996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9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47—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48—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8—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50150—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 DL474.1—6—92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96—1996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现场交接试验规范》 DL/T618—1997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电器现场耐压试验导则》 DL/T555—1994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运行及维护规程》 DL/T603—1996
《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运行管理规程》 DL/T548—94
《大型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动态特性的测量及评定》 DL/T735—2000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 DL/T6—1999
《电力全过程技术监督管理》
第四条 关联子系统
GHFD-02-04 技术监督工作制度
第四章专用术语定义
第五条 高电压绝缘专业技术监督:包括过电压保护、绝缘配合、电气设备绝缘技术监督及防止污秽闪络等几个方面的工作,是防止电气设备绝缘损坏和事故,保证发电厂安全和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也是一项经常性的技术管理工作,它贯穿于设备选型、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行、检修和技术改造的全过程,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试验,检修运行及时发现和消除绝缘缺陷,提高设备健康水平预防发生绝缘事故,应切实做好这项工作。
第六条 预防性试验:为了发现运行中设备的隐患,预防发生事故或设备损坏,对设备进行检查、试验或监测,也包括取油样或气样进行的试验。
第七条 绝缘配合:其原则是按系统中出现的各种电压和保护装置的特征来确定设备绝缘水平,即进行绝缘配合时,应全面考虑设备造价、维修费用以及故障损失三个方面,力求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不同的系统,因结构不同以及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有不同的绝缘水平。
第 异常:是指没有按照国家、行业、企业的标准,或没有按照技术监督管理制度有关要求工作;监督指标不满足国家和行业标准,或偏离正常范围,存在安全隐患。
第九条 告警:技术监督通过异常识别工作,按照危险程度,对基建、生产过程的异常情况及时警示和处理,达到全过程控制和降低风险的目的。
第五章执行程序
第十条 国华呼伦贝尔发电有限公司应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建立全公司绝缘技术监督网,设立绝缘技术监督工程师和相应的技术监督小组 ,在总工程师领导下从事技术监督工作。
第十一条 技术监督工作实行分级管理。绝缘技术监督工程师负责监督网的具体日常事务,监督网由下列专业有关成员组成,生产技术部电气专业、维护部电气专业、运行部电气和化学专业。公司、部门和班组各级绝缘专业岗位应实施技术监督责任制,按责任制的要求一级对一级负责,责任到位。
第十二条 技术监督工程师应具有五年以上实际工作经验,技术监督队伍应相对稳定。
第十三条 班组监督人员应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试验、运行、检修、油务、气体监督的实际工作经验,基层监督队伍应相对稳定。
第十四条 技术监督设备的范围:
发电机本体其附属设备(如封母、出口PT、CT等),500kV主变压器,启备变压器,500kV设备,全厂防雷和接地装置,高压厂变,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压器、电动机、开关柜、互感器、避雷器、耦合电容器、电缆、母线、套管等设备,以及容量在100kW及以上的400V所有电动机。
第十五条 技术管理
(一)电气设备试验执行部颁《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及二十五项反措的要求。电气设备绝缘油色谱分析执行部颁《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的规定。
(二)认真执行国网公司、国华公司和华北网公司颁布的各类反事故措施。
(三)对重点监督的设备如变压器油色谱分析等应缩短周期,跟踪分析。
(四)防污闪工作按国华公司、华北网公司和电科院的规定进行清扫和盐密测试工作,特殊情况下应采取其它措施(如扫RTV涂料增大爬裙等)。
(五)全公司电气设备绝缘技术监督计划,应结合机组大小修及线路检修的机会进行。
(六)运行和检修人员发现设备缺陷和异常情况时应做好记录并汇报本部门和生产技术部、生产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重要问题应进行专题报告。
(七)发生绝缘、污闪、过电压事故时,绝缘技术监督网成员应参加调查分析,找出原因吸取教训,制定防范措施。属网公司监督的设备应由绝缘技术监督专责人如实上报。
(八)每半年对主要电气设备进行一次绝缘分析并于6月和12月将主要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完成情况,主要设备绝缘缺陷情况及事故情况报生产技术部,公司绝缘技术监督专责人于6月和下年1月将情况汇总上报国华公司和属管电科院电气专业。
(九)建立、健全各级设备质量过程监督的签字验收制度,对质量不合格的设备、材料以及安装、检修、改造等工程,部门和监督人员有权拒绝签字并可越级上报。
(十)建立健全设备制造、安装、调试、运行、检修、技术改造等全过程质量管理技术档案,设备所属单位应妥善保管,按照公司档案归档要求,及时移交归档。
(十一)生产技术部、安健环监察部、维护部电气专业应有下列技术资料
1.本专业设备的一次接线图;
2.绝缘技术监督台帐,历次预试试验报告,制造厂及安装交接试验报告等资料;
3.预防性试验计划及完成情况;
4.全公司防雷、接地图;
(十二) 维护部所属绝缘监督班组应有下列资料
1.设备台帐;
2.大小修项目、维修计划及有关绝缘检修改进的记录;
3.设备缺陷记录及绝缘事故障碍记录本(包括异常情况);
4.设备绝缘缺陷记录。
5.全公司安全用具试验记录等;
6.全公司高低压避雷器及定期监测台帐;
(十三)运行部运行专业应有下列资料
1.绝缘电阻测量记录簿;
2.避雷器动作记录簿;
3.设备缺陷记录簿(BFS++);
4.开关跳合闸及异常情况记录簿。
(十四)建立绝缘技术监督工作的考核奖励与责任处理制度,做到各部门分工明确、职责分明,严格考核与奖惩。凡由于违反规程、自行降低标准、技术监督失职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有关领导与当事者的责任。
(十五)建立基建与生产各阶段电气设备质量监督签字验收制度,对质量不符合规定的设备,各级绝缘技术监督部门或人员有权拒绝签字,并可越级上报。
(十六)全面完成国华公司每年下达的绝缘技术监督考核指标(电气设备预试完成率、缺陷处理率、缺陷消除率),并严格执行技术监督工作报告制度。技术监督项目及指标完成情况,应按规定的格式于每月3日前报电科院和生产技术部。
(十七)在监督工作中发现设备出现异常或事故,应立即向国华公司发电营运部、华北电科院报告。技术监督工作要特别重视对各种监测、检验、试验数据的分析,重视对历史数据和各种数据之间的综合比较、分析、要通过技术监督的过程管理,在事故发生前发现和解决事故隐患。
(十八)公司要严格按规程、标准、反措开展监督工作。由于设备具体情况而不能执行规程、标准、反措时,应进行认真分析、讨论,由公司副总经理批准并报监督部门备案,重大问题报国华公司发电营运部。
(十九)电气设备试验报告是绝缘技术监督工作的基础,应建立严格的校对、审核责任制度,并妥善保管,做到数据准确、随时可查阅。电气设备的预试报告由设备维护部绝缘技术监督专责人审核,公司绝缘专责人批准。
(二十)各级绝缘技术监督成员要结合岗位实际情况,对公司生产、基建、试验用的电气设备与在线监测装置、仪器仪表、材料的质量严格把关,并建立相应制度,防止不合格或不符合要求的产品进入公司。
(二十一)随着高电压、大机组的投运,大量新技术、新设备、新仪器、新的监测手段的应用,要求高压试验人员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因此应加强培训与考核,并在人员配置上保证其数量和技术水平与任务相适应。
(二十二)应配置能满足高压试验工作要求的试验设备,便于开展各种高压试验工作。
(二十三)试验设备、仪器仪表必须建立维护管理使用制度,对标有准确度等级的仪器仪表应定期校验,保证其误差合格、使用可靠。电气设备的在线监测仪表和装置要有专人维护管理,保证其正常投入运行。
第六章绝缘技术监督告警条件
第十六条 严重告警条件
(一)定子线棒层间最高与最低温度间的温差达8℃或定子线棒引水管出水温差达8℃时应报警,应及时查明原因,此时可降低负荷。定子线棒温差达14℃或定子引水管出水温差达12℃,或任一定子槽内层间测温元件温度超过90℃或出水温度超过85℃时,在确认测温元件无误后,应立即停机处理。如果制造厂有明确规定的,按制造厂的规定执行。
(一)500kV变压器油中乙炔大于1μL/L,且经连续两天以上跟踪持续增长的。
(二)500kV变压器油中总烃绝对产气速率大于0.5ml/h。
(三)500kV电力电缆主绝缘耐压试验不合格。
(四)氧化锌避雷器0.75U1mA时的泄漏电流大于50 μA.
(五)氧化锌避雷器U1mA实测值与初始值或制造厂的规定值比较,变化大于±5% 。
(六)氧化锌避雷器运行中的阻性电流比历次测量值明显增大达1倍以上。
(七)预试、定检超宽限期:电气常规预试周期达6个月以上;互感器、套管油色谱定检超周期6个月及以上;变压器油色谱定检超周期一个月及以上;六氟化硫气体湿度定检超周期达3个月及以上。
(八)预试遗漏了主要试验项目。
(九)其它严重影响主设备安全运行的缺陷。
第十七条 一般告警条件
(一)一般预防性试验超周期。
(二)试验数据超规程要求或超过规程注意值,但对设备安全运行尚不构成严重威胁的。
(三)充油设备存在较严重的渗漏油。
(四)其它影响主设备安全运行的缺陷。
第七章绝缘技术监督职责
第十 总工程师
(一)领导全厂绝缘技术监督工作,组织贯彻执行上级有关绝缘技术监督的指示与规定,组织制订本单位有关绝缘技术监督的规章制度、技术措施与实施细则。
(二)定期组织绝缘技术监督分析会议,了解电气设备运行、检修、预试和消缺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重大问题如实上报,建立健全电气设备技术档案。
(三)组织研究本单位重大绝缘事故(含污闪与过电压)和重大设备绝缘缺陷,分析原因、制定对策。
(四)组织协调本单位维护部、运行部等部门以及绝缘技术监督、防污闪、过电压等各专业的工作,共同完成绝缘技术监督任务。
(五)关心并解决本单位开展绝缘技术监督工作所必需的人员与试验设备的配备、试验室条件和人员培训等,不断提高绝缘技术监督专业水平。
(六)负责组织本单位新建、扩建工程中电气设备的设计审查、设备选型、监造、出厂验收、安装调试质量监督等项工作,做好新建、扩建工程高压试验仪器仪表的购置,试验室的建立,以及试验人员的配备与培训等生产准备工作。
第十九条 生产技术部经理:
(一)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负责全公司绝缘技术监督的组织协调工作。
(二)组织贯彻执行国家、行业等有关上级监督机构有关绝缘技术监督的方针、、法规、标准、规程、制度、条例、反措和上级指示
(三)组织审查绝缘技术监督计划措施、管理制度和年度工作计划并监督实施
第二十条 生产技术部电气主管:
(一)在本单位总工程师和生产技术部经理的领导下,具体做好督促检查与组织协调本单位的绝缘技术监督工作,及时掌握主要设备绝缘状况与防污闪过电压专业工作情况,代表本单位与技术监控管理服务单位联系专业工作。
(二)制订或参加制订本单位的年度绝缘技术监督工作计划,并督促检查有关部门认真执行规程、全面完成绝缘技术监督工作计划,组织编写本单位年度绝缘技术监督工作总结。
(三)及时了解本单位电气设备绝缘状况,督促本单位检修、运行部门及时处理、安排消除预试或检修试验中发现的设备缺陷,按时、如实上报设备预试、绝缘缺陷和绝缘损坏事故、污闪与过电压事故季度报表,对危及安全的重大缺陷应立即上报国华公司及技术监控管理服务单位;跟踪分析整改情况和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范等执行情况。
(四)参加本单位绝缘技术监督工作会议、检修质量验收和绝缘事故分析会,提出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和防止绝缘事故的措施和制定整改方案;
(五)参与设计审查及设备选型等工作,协助本单位有关部门解决绝缘技术监督工作中的技术问题和组织专业培训。
(六)组织建立和完善高压电气设备的台帐和技术档案,规范试验报告和现场试验制度以及各项设备操作制度,努力提高试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七)接收上一级技术监督部门的业务指导,加强和技术监督服务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对现场存在的技术问题及时反馈。
(八)检查大、小修与预试中主要电气设备的试验完成情况,负责审核主要电气设备的试验报告。参加本公司新建、扩建、技改工程的设计审核和施工质量验收工作。
(九)督促检查本单位有关部门执行绝缘技术监督各项规定的情况,并提出考核意见。
(十)按照要求,定期审核上报的绝缘监督的各项报表和工作总结。
第二十一条 维护部绝缘技术监督负责人:
(一)组织本部门编制年度预防性试验计划、防污闪措施计划、年度工作总结和年工作计划上报公司绝缘技术监督专责人;并检查班组计划的执行情况;
(二)建立电气设备技术台账和技术档案,掌握设备的健康情况,积极督促并检查电气设备的缺陷;
(三)按照公司的要求,定期填报绝缘、过电压、防污闪、盐密测量报表和工作总结,经公司绝缘专责人和相关领导审核后上报;
(四)积极开展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现场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五)组织各检修班组搞好设备的大、小修和日常维护工作,做好备品、备件管理,做到不发生绝缘、过电压、污闪事故;
(六)对设备运行中发生的缺陷及时安排处理,加强设备巡视,重大设备的异常应及时汇报公司领导;
(七)组织好班组的预防性试验工作,严格执行试验规程,并做好与其它部门的配合工作;
(八)督促班组人员配合化学班组做好绝缘油的油质化验、色谱、微水分析工作,配合中试所进行SF6设备的微水测量和盐密测量工作;
(九)参加设备绝缘事故分析会,提出整改措施,督促并检查执行情况。
第二十二条 运行部绝缘技术监督负责人:
(一)经常检查并督促运行人员巡视设备,督促运行人员填写设备缺陷单, 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保证电气设备安全运行;
(二)参加设备绝缘事故分析会,提出整改措施,督促并检查执行情况;
(三)配合维护部做好电气设备的预防性试验工作;
(四)及时了解运行设备的绝缘健康水平,定期分析电气设备绝缘状况;
(五)化学专业应建立电气设备绝缘油台账,并严格按照电气设备预试规程对电气设备的绝缘油进行定期试验,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对新变压器油的验收,应按GB2536或SH0040的规定,拒绝不合格的变压器油进厂;油质指标超标时按维护部的要求进行跟踪分析;
(六)建立健全与绝缘技术监督有关的运行记录和电气设备试验记录。
第二十三条 维护部绝缘监督负责班组:
(一)配电班组是绝缘技术监督工作的具体执行实施机构,严格执行试验规程,根据部颁《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规定的周期和补充标准,同时参照有关反事故措施的要求,每年12月下旬提出下年度预防性试验计划和本年度专业总结,上报维护部;
(二)负责全公司电气设备的高压试验工作。有关防雷接地设备的检查测试,应在当年雷雨季节前完成。避雷器的阻性电流带电测试坚持每年不少于一次;
(三)按计划进行试验项目,遇到特殊情况应按设备分级管理范围汇报领导做出决定。主要设备的试验报告应报送公司安健环和维护部绝缘技术监督专责人审核,在试验中发现设备问题时应及时汇报;
(四)针对一时难以消除的电气设备缺陷或绝缘薄弱环节,应研究采取相应措施,并积极创造条件予以消除,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发现设备缺陷或控制标准超标等情况时,需重复核对试验一次,做好记录,及时逐级汇报。不合格的不准投运,若遇特殊情况需经总工程师批准方可暂时投运,但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并缩短试验周期,加强监督,做好试验技术资料的管理,试验结束一周后交出试验报告经签字后存档。列出全厂电气设备试验周期表,经常检查设备的试验周期,杜绝漏试和超期;
(五)对于重大设备绝缘事故或缺陷,应进行解体检查,分析原因、制定对策,防止重复性事故的发生;
(六)做好500kV电气设备绝缘的日常维护工作,对监测系统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掌握并认真分析其发展趋势,尽量使设备的绝缘情况始终处于受控状态,避免500kV电气设备发生绝缘事故;
(七)建立利用红外热成像仪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扫描的制度并严格执行,建立主要电气设备的红外热成像记录台帐;
(八)负责全厂绝缘工器具的定期试验工作,确保全厂的绝缘工器具始终处于安全、合格状态;
(九)按照要求定期填报绝缘报表和年度工作总结并报维护部和生产技术部审核后上报;
(十)按照油务管理规定和预试周期表要求,督促和配合化学班组对绝缘油进行简化分析、油色谱分析和微水测量,配合中试所进行SF6气体、微水含量和瓷瓶盐密测量工作,若发现异常应跟踪监测。变压器油品质和简化分析的油样由电气维护人员负责送油化验室,电气维护人员配合化学试验人员抽取油色谱分析的油样。
(十一)负责电气标准仪器的定期送检工作;
(十二)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建立各种电气标准仪器的使用保管制度,确保标准仪器的完好无损。
(十三)建立本部门的电气设备绝缘台账。
第八章检查与评价
第二十四条 公司绝缘监督专责人每年对本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一次,整改情况每半年一次,主要检查:年度计划的完成情况、技术监督检查得分率、异常整改完成情况、技术监督缺项等造成的事故次数,填写《绝缘技术监督技术标准执行情况检查/评价表》,报生产技术部经理和总工程师。
第二十五条 本细则应根据如下情况和意见反馈及时进行修订、完善,一般每年回顾、修订一次,标准改善的来源是:
(一)《绝缘技术监督标准》执行情况。
(二)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
(三)绝缘技术监督定期检查情况。
(四)绝缘技术监督研讨会意见。
第二十六条 本细则经过适当修订后,细则执行人必须确保为所有文件持有人提供最新的修订版本。
第九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 本细则由生产技术部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二十 本细则从下发之日起实施。
第十章附件
1.《绝缘技术监督技术标准》执行情况检查/评价表
2.公司应具备的规程、制度、图表一览表
3.公司绝缘技术监督技术档案一览表
4.变压器、电抗器、互感器、套管油务监督要求
5.SF6 气体的监督项目
附件:1
《绝缘技术监督技术标准》执行情况检查/评价表
表式编码: 记录编码:
部门名称: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序号 | 评价内容 | 评 价 | |
1 | 每年对电气设备的技术管理情况进行检查 | 是 | 否。原因: |
2 | 每年对高压计量设备进行周期检定的情况和绝缘安全工具预防性试验的情况进行检查 | 是 | 否。原因: |
3 | 每年雷雨季节前对防雷预试的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 是 | 否。原因: |
4 | 每年完成公司绝缘技术监督年度工作总结,上报考核自评分,并提出下一年度工作重点 | 是 | 否。原因: |
5 | 每年参加电科院、技术中心组织的绝缘技术监督工作年会,传达和执行会议纪要精神 | 是 | 否。原因: |
存在 问题 及改 进建 议 | 存在问题: 1. 2. 改进建议: 1. 2. | ||
评价意见: | |||
审核意见: |
附件:2
公司应具备的规程、制度、图表一览表
序号 | 名 称 | 编制 | 审核 | 批准 | 配备 |
1 | 公司颁布的有关生产管理企业标准 | 公司内部 | 生产技术部 运行部 维护部 | ||
2 | 电气一次系统图 全厂防雷接地图 | 设计院 设计院 | 生产技术部 运行部 维护部 | ||
3 | 《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方法》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 国标 国标 国标 | 生产技术部 运行部 维护部 | ||
4 | 《高压试验仪表管理制度》 | 公司内部 | 生产技术部 维护部 | ||
5 | 安全工作规程 | 部颁 | 各部门 | ||
6 | 《电气设备检修工艺规程》 《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周期表》 | 公司内部 | 生产技术部 运行部 维护部 |
公司绝缘技术监督技术档案一览表
序号 | 名 称 | 汇总填报 | 审核 | 存档 |
1 | 设备绝缘检测记录 | 运行人员 | 值长 | 运行部(BFS++) |
2 | 电气设备绝缘缺陷记录 | 运行人员 | 值长 | 运行部(BFS++) |
3 | 电气设备定期工作记录 | 运行人员 | 值长 | 运行部(BFS++) |
4 | 发电机定子冷却水分析记录 | 化学试验人员 | 化学专工 | 运行部(BFS++) |
5 | 电气设备绝缘油分析报告 | 化学试验人员 | 化学专工 | 运行部 维护部 |
6 | 电气设备六氟化硫气体试验报告 | 化学试验人员 | 化学专工 | 运行部 维护部 |
7 | 运行绝缘工器具台帐 | 运行人员 | 电气运行专工 | 运行部 |
8 | 绝缘异常分析记录 及防止措施 | 维护人员 | 绝缘专工 | 维护部 |
9 | 电气交接试验报告和预防性试验报告 | 维护人员 | 绝缘专工 | 维护部 |
10 | 高压试验仪器仪表及绝缘工器具台帐、检验记录 | 试验人员 | 绝缘专工 | 维护部、运行部 |
11 | 电气设备消缺记录 | 维护人员 | 值班员 | 维护部 |
12 | 电气预防性试验周期表 | 维护人员 | 绝缘专工 | 生产技术部、维护部 |
13 | 绝缘监督台帐 | 维护人员 | 绝缘专工 | 维护部 |
变压器、电抗器、互感器、套管油务监督要求
序号 | 试验项目 | 周期 | 要求 | 说明 |
1 | 油中溶解气体色谱分析 | 500kV变压器为3个月1次; 220kV变压器为3个月1次; 110kV变压器为6个月1次; 新投运变压器(包括检修后)第1、4、10、30天 运行中,120MVA及以上的变压器为6个月;8MVA及以上的变压器为1年;8MVA及以下的变压器为3年 | 1)运行中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注意值如下: 总烃:150μL/L, 氢气:150μL/L, 乙炔:5μL/L(500kV变压器为痕量) 2)运行中变压器绝对产气速率注意值如下: 总烃:开放式0.25mL/h 隔膜式0.5 mL/h 3)总烃相对产气速率大于10%/月应引起注意 | 1)当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有增长趋势时,可结合产气速率判断,必要时缩短周期进行跟踪。 2)产气速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设备类型、负荷情况、故障类型和所用绝缘材料的体积和老化程度,应结合这些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3)总烃含量低的设备不宜采用相对产气速率进行判断 |
2 | 套管油中溶解气体色谱分析 | 投运1、3年时,之后3年1次 | 油中溶解气体注意值如下: 氢气:500μL/L, 甲烷:100μL/L, 乙炔:2μL/L(110kV) 1μL/L(220~500kV) | 制造厂有明确规定不取样的按制造厂规定执行 |
3 | 绝缘油外观检查 | 1年1次 | 透明、无杂质或悬浮物 | 将油样注入试管中冷却至5℃在光线充足的地方观察 |
4 | 绝缘油水溶性酸pH值 | 1年1次 | ≥4.2 | 按GB7598进行试验 |
5 | 酸值 | 1年1次 | ≤0.1 mgKOH/g | 按GB7599进行试验 |
6 | 绝缘油击穿电压 | 1年1次 | 110~220kV:≥35kV 500kV: ≥50kV | 以6次击穿电压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
7 | 绝缘油中水分 | 500kV变压器1年1次 | 应小于15mg/L | 尽量在顶层油温高于50℃时取样 |
8 | 绝缘油tgδ | 500kV变压器1年1次 | 1)应小于2%; 2)与历史数据比较应无显著变化 | |
9 | 绝缘油体积电阻率(90℃) | 500kV变压器1年1次 | 1)应不小于1×1010Ω·m; 2)与历史数据比较应无显著变化 | |
10 | 绝缘油中含气量 | 500kV变压器1年1次 | 一般不大于3% |
SF6 气体的监督项目
1.SF6 气体新气到货后,充入设备前应按GB12022验收。抽检率为十分之三。同一批相同出厂日期的,只测定含水量和纯度。
2.SF6 气体在充入设备24小时后,方可进行试验。
3.关于补气和气体混合使用的规定:
所补气体必须符合新气质量标准,补气时应注意接头及管路的干燥;
符合新气质量标准的气体均可混合使用。
4.运行中SF6 气体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如下:
序号 | 项目 | 周期 | 要求 | 说明 |
1 | 湿度(20℃ 体积分数) | 1)1-3年 35kV以上 2)大修后 3)必要时 | 1)断路器灭弧室气室 大修后不大于150 运行中不大于300 2)其它气室 大修后不大于250 运行中不大于500 | 按GB12022、SD306《六氟化硫气体中水分含量测定法(电解法)》和DL506-92《现场SF6气体水分测定方法》进行新装及大修后1年内复测1次,如湿度符合要求,则正常运行中1-3年1次周期中的“必要时”是指新装及大修后1年内复测湿度不符合要求或漏气超过要求和设备异常时,按实际情况增加的检测 |
2 | 密度(标准状态下)千克/立方米 | 必要时 | 6.16 | 按SD308《六氟化硫新气中密度测定法》进行 |
3 | 毒性 | 必要时 | 无毒 | 按SD312《六氟化硫气体毒性生物试验方法》进行 |
4 | 酸度µg/g | 1)大修后 2)必要时 | ≦0.3 | 按SD308《六氟化硫新气中酸度测定法》进行或用检测管进行测量 |
5 | 四氟化碳(质量分数)% | 1)大修后 2)必要时 | 1)大修后≦0.05 2)运行中≦0.1 | 按SD311《六氟化硫新气中空气-四氟化碳的气相色谱测定法》进行 |
6 | 空气(质量分数)% | 1)大修后 2)必要时 | 1)大修后≦0.05 2)运行中≦0.2 | 按SD311《六氟化硫新气中空气-四氟化碳的气相色谱测定法》进行 |
7 | 可水解氟化物µg/g | 1)大修后 2)必要时 | ≦0.1 | 按SD309《六氟化硫新气中可水解氟化物含量测定法》进行 |
8 | 矿物油µg/g | 1)大修后 2)必要时 | ≦10 | 按SD310《六氟化硫新气中矿物油含量测定法(红外光谱法)》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