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学生谈恋爱在大学校园内随处可见,有许多大学生认为恋爱是大学生活中必须要经历的三件事之一。不知他们对待自己未来的婚姻会如何?近期内,在网络和电视上热播的《裸婚时代》,《回家的诱惑》等影视作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人的婚姻价值观念。特此,本小组设立了此次调查课题。在这个乱花纷飞,新观念,新思想不断充斥的时代,不知我们大学生这一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会在自己面对婚姻时做何抉择?为此我们队大学校园内的不同年级、性别、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何?还请老师阅读我们如下的报告,便一看知晓。
随着我国物质文化的突飞猛进,青年人的精神观念也较之上一辈人有了非常大的改变,“早恋”这个词似乎已经过时了,因为我们越来越不确定什么年纪的恋爱才算是早恋。初中时代的懵懂的恋爱,高中时代青涩的恋爱,大学时代激情的恋爱。校园里恋爱似乎是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不可否认,爱情是我们人生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了它,人生就仿佛多了一道风景线,生活也变得很充实。大学时代是我们人生中美好的时光,充满着许多美好的回忆,恋爱无疑是我们大学生活中不可回避的大事。甚至有些人认为“大学时代不谈恋爱乃人生一大憾事”,然而大学生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而其中不容忽视的就是我们在恋爱中所遇到的问题,两情相悦的赖氖过程使我们身心放松、学习进步、生活愉快,而相反,失败的爱情则会使我们陷入深深的困境,甚至无法自拔,严重影响大学生正常生活与学习。不可回避的是大学校园里的恋爱往往存在很多误区及我们所不愿看到的现象,如恋爱动机世俗化,有些大学生恋爱的真正目的在于为自己找到一个坚实可靠的依托,可以让自己不劳而获过上衣食无忧的富足生活。再如,恋爱过程闪电化,大学里同学间都会形成庞大的交际网,有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各种复杂关系的基础上的,他们之前或许并没有过多的交往,甚至对对方的了解只停留在仅知对方的电话号码和姓名而已,然而却能迅速的确立恋爱关系。又如恋爱地位至上化,有些大学生一旦找到男朋友或女朋友,就会盲目的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对方的生活中去,以至于忽略了对父母亲人的关心,少了朋友同学间的互动。还有恋爱道德空间化,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大学生谈恋爱不在乎别人的目光,不分时间和场合,大庭广众之下公然勾肩搭背,旁若无人,做出过分亲密的动作,不仅有损于社会公德和大学生形象,而且也是对纯洁爱情的亵渎。更有甚者,有的大学生受社会上某些“性” “性自由”思想的影响,恋爱观开放,道德淡化,责任意识淡薄,对三角恋和婚前性行为无所顾忌,基于以上种种问题,树立正确的恋爱及婚姻观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及婚姻观到底是怎样的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组成员精心制作了一份关于大学生恋爱观、择偶标准、择偶要求、婚姻观的调查问卷,并就此展开了一系列调查活动。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我们选择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作为我们的调查对象,以便我们更好的了解在恋爱观及婚姻观上、文理分科、不同年级级男女差异的不同影响。
此次调查我们采用的是送发式问卷调查,由我组选定的人员将问卷调查发给选定的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调查对象。待被调查者填答完后,我们将问卷收回,在大家的有力配合下,我们快速整齐的将问卷收回,并获得了较高的回复率。但在此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小问题,如被调查者之间再填答问卷时互相询问,影响了问卷回答结果的真实性。在这一调查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实际问题。比如与人交往沟通的问题,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的问题,我们学到了书本上理论知识所没有告诉我们的。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更好的开展日后的学习。
研究的主要方法及过程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回收问卷后,我们首先对问卷进行了整理和编号,将男、女分开,然后从01—50进行编号,以降低统计分析难度。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列表对比的方法,将每个问题从三个角度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其不同从而找出结论。
首先,我们统计了男女对同一问题的选择,统计出男女各选择选项的数量及占总体的百分比,其次,统计了文史生和理工类学生对同一问题的选择。第三,统计不同年级对同一问题的选择。最后,统计同一问题各选项所占的比例。
通过以上的统计,以其找出男女婚姻观的不同之处,各年级婚姻观的不同之处,文理学科对学生的影响是否波及到婚姻观念,以及当代大学生普遍对婚姻的观念和态度。
在统计过程中本小组采取分散任务,各自统计的方式,每位同学统计2—3个问题,从而降低整体工作的难度,并且保证每个问题统计的详细和准确,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每位成员都保证了较高的工作效率,在一周内完成了统计工作,并且根据统计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出初步结论,形成了文字记录,为调查报告的撰写提供了依据和基础。
大学生婚姻观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一)从结婚条件上看
结婚条件可以反映一个大学生对婚姻的实际追求。本问卷在结婚条件上设置了4哥问题,分别是:
第1题 您认为选择结婚对象最主要的条件是什么?
第4题 如果感情与物质不能兼得,您将怎样取舍?
第11题 是否认为必须有住房才能结婚?
第12题 您是否赞成“裸婚”,可否接受无物质基础的婚姻?
在此,本人将分别对以上4题进行分析总结
(1)首先第一题,本小组共设置了5个选项,分别是A外形,B性格,C感情,D物质基础,E其他——
例: 第一题统计表格
A | B | C | D | E | ||||||
男 | 2 | 8.7% | 9 | 39.13% | 10 | 43.48% | 1 | 4.34% | 1 | 4.34% |
女 | 1 | 3.7% | 5 | 18.5% | 17 | 62.96% | 2 | 7.4% | 2 | 7.4% |
文科 | 1 | 7.14% | 3 | 21.43% | 10 | 71.43% | 0 | 0 | 0 | 0 |
理科 | 2 | 5.56% | 11 | 30.56% | 17 | 47.22% | 3 | 8.33% | 3 | 8.33% |
07级 | 0 | 0 | 4 | 26.67% | 9 | 60% | 1 | 6.67% | 1 | 6.67% |
08级 | 2 | 11.11% | 4 | 22.22% | 9 | 50% | 2 | 11.11% | 1 | 5.56% |
09级 | 0 | 0 | 3 | 37.5% | 5 | 62.5% | 0 | 0 | 0 | 0 |
10级 | 1 | 11.11% | 3 | 33.33% | 4 | 44.44% | 0 | 0 | 1 | 11.11% |
从这一项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个要点:
一是男性在选择伴侣时,注重性格因素男性比重大于女性。男性为39.13%,女性为18.51.
二是女性在择偶时,更加注重感情因素,女性选择感情大于男性,男女比重分别为43.48%和62.96%。
从以上两点,我们可以看出在外形、性格、物质条件、感情方面,男女均以感情因素为主,而女性更加偏重于感情。
b、从各选项的文理科分析上看,选择C选项的感情因素在其他因素中大为突出。文科和理科选择比例为71.43%和47.22,我们可以看出文科更加注重感性因素,情感选择中偏重感情。
c、从各选项的年级分布中,选择性格的人数随着年级增加而逐渐减少,选择感情因素随年级增加而逐渐增加,呈正比例关系。而在物质条件方面,大一、大二学生根本不注重物质,大三大四学生更加现实,有少数几个选择物质条件。
(2)第4题“如果感情与物质不能兼得,您将怎样取舍?”
本题共设置两个选项。A舍感情而取物质,B舍物质而取感情。
a、从男女不同选择上看,选择B假设的男女比例大体一致,无明显差异,分别为68.18%和69.23%。
b、从文理科差异上看,选择物质的文科大于理科,分别为理科58.33%和文科41.67%,理科同学更偏重物质。
(3)第11题,对于结婚是否有房子观点调查,
a、从男女比例上看,男性认为有住房的占39.13%,认为可以没住房的占60.87%,女性认为应该有住房的占77.78%认为可以没有住房的占22.22%。从统计数据中,我们看出女性更偏重于由住房,认为有住房才是婚姻的前提,认为有住房才能更有安全感,“住房就相当于一个家”的观点深深的影响女性。
b、从文理科学生差异上分析,认为应该有住房的理科学生占62.36%,文科占53.33%。理科学生更加偏重于现实物质条件。
c、从年级分析上看,认为应该有住房的随年级增加而逐步增加,大三大四学生由于即将进入社会,对现实条件更加注重,所以大三大四学生更加认为有住房是必须的。
(4)第12题现今我们已然进入一个“裸婚时代”,对于裸婚的看法,男女、文理和各年级学生也有很大不同。
a、从男女比例上看,赞成裸婚男性占43.48%,女性占14.81%,可以明显看出女性更加注重安全感,认为无物质条件的婚姻不能维系长久,物质条件是婚姻的基础。
b、从文理科差异上看,对于裸婚的看法,文科和理科无明显差异,赞成裸婚的文理科比重分别为20%和28.57%,观点大体一致,还是更加不赞成裸婚。
c、从各年级分布比例上看,随年级增加赞成裸婚的人数逐渐增加。
(二)从结婚形式上看,本问卷设置一个问题即第10题。共设置4个选项,分别是A传统宴席,B西方教堂,C蜜月方式,D其他
a、首先从男女观点差异上看,男性更偏重于选择传统宴席,女性更偏重于喜好现代的蜜月旅行,喜欢浪漫的结婚形式。
b、从文理差异上看,选择传统方式的文理科比例为33.33、22.86%。选择西方教堂的各占20%和22.86%,选择C项各占26.67%和40%,选择D项各占20%和14.28%,从以上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选择蜜月旅行的理科生多于文科生。
c、从各年级分布上看,再选择结婚方式上,各年级学生无显著差异
(三)从婚前恋爱、婚姻准备老看,本问卷设置5个问题,分别从恋爱、财产、体检等不同方面,对大学生婚姻观进行间接的测试调查。
(1)第5题问题设置为“您认为大学期间恋爱会有结果吗?”共设置了3哥选项,分别为A大多数会有,B极少数会有,C基本不会有
a、从男女比例上看,男女不同性别对大学恋爱是否有结果的观点大体一致,男女分别为60.87%和70.37,认为极少数会有结果。
b、从文理科差异上看,文理科学生对此问题观点也大体一致,文理分别为66.67%和50%,认为极少会有。
c、从年级不同上看,对大学生恋爱是否有结果并无显著差异
(2)第6题,本题注重调查大学生恋爱与家长的态度问题,问题设置为“如果父母不同意您与恋人的关系,您是否会坚持自己的选择?”
a、从男女不同性别上看,选择也许会的男女比重分别为60.87%和48.15,选择会坚持和不会的分别为34.78%和25.93,只有极少数会听父母的话,放弃爱人,而大多数都会选择“也许会”,以后看情况而定。
b、从文理科差异上来看,选择也许会的比重分别为63.%和71.43%,观点大体一致。
c、从年级分布上看,选择B选项的各年级大体一致
(3)第8题的问题设置为“您是否有意愿在婚前进行财产公证?”
从男女比例上看,男性与女性同意进行财产公证的比例分别为65.22%和59.26%。选择进行财产公证的大于无意愿财产公证。从文理科和不同年级上,我们也可以看出有意愿进行财产公证的大于无意愿进行公证的。
(4)第9题是对婚前体检进行调查,从男女比例、文理科和不同年级对婚前体检都支持的态度,有超过半数的人都愿意进行婚前体检。
(5)第14题:本题定位于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本题设置为“如果两人婚前已同居,您认为他们必须结婚吗?”
a、从男女的观点上看,女性认为应该结婚的比例大于男性为33%:22%,但男女差异不大,观点大体一致。
b、从文理科差异上看,文理科比例分别为43%和22%,文科认为应该结婚的比重大于理科。
c、从不同年级上看,超过半数认为并不是必须结婚。
(四)从结婚年龄范围上看,涉及此问题的题目有第2、3、7道题目。分别为,2与配偶的年龄差异,3最理想的结婚年龄,7恋爱到结婚的期限这三个方面,不同的人看法也不同,但大多数都选择2—5岁这一答案。
(1)第2题:与配偶的年龄差异,本题定位于大学生对配偶年龄的要求:
a、从南女方不同出发点来看,女生大多数都认为2—5岁的差异,比率为70%:37%,同样男生也大多数选择2—5这一答案,但比重为60%:87%较女性小些。
b、从文理科差异上来看理科选择的比率为58.33%,而文科的比率相对大很多为71.43%。
c、从不同年级上看,不管是几年级的学生,大家都偏爱2—5岁这一答案。
(2)第7题定位于恋爱多久才能结婚的问题,通过我们调查发现,大多数人都把答案选在至少一年,看来我们之中的很多人都不太赞成“闪婚”这一新事物。
a、从男女不同方向出发,大家的想法基本一致,男女比例为56.52%:44.44%
b、从文理科不同学院方面来看,文科学生选择一至三年居多,而理科生偏向于至少一年
c、从年级方面来看,07,08,09既同学选择至少一年居多,而10级的同学则选择一年至三年和三年以上的占大多数分别为37.5%
(五)婚后婚姻状况来看,大学生对自己的婚姻生活是有一定规划的。涉及此方面的问题有第13题:是否愿意与对方父母生活,第15题如何处理婚姻中出现的问题,第18题:如何取舍家庭与事业的冲突,第16题婚姻中男女最恰当的角色地位,第17题:是否有意愿组建“DINK”家庭
(1)这个问题出现在许多婚姻的关键上,不管是否是上班族,现在许多年轻夫妻都不愿意与父母同住,下面来看看我们同学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a、不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选择不愿与对方父母同住的学生居多,分别为57%和74%。
b、文科学生里意见不大一致,选是和否的各占50%,理科学生选否的占66%。
c、不同年级的人对此看法也不同,07,08,09级的学生很一致的大多选择否,比例分别为67%,74%,63%,而10级的同学则有一半希望婚后与父母同住,另一半希望不与父母同住。
(2)第15题的问题是如果婚姻出现问题将会如何处理,大多数同学都很理智的选择视情况而定。
a、男生和女生在这一问题的看法上都是理智的居多,选择视情况而定的同学分别为61%和45%,也有的同学选择积极挽回和果断离婚。
b、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中选择视情况而定的同学分别为40%和60%,其中文科生选择果断离婚的为40%。
c、不同年级的学生对此看法也不同,07,08,09级的同学选择视情况而定的比例分别为60%,63%,50%,而10级的学生则更偏于积极挽回和果断离婚,很极端。
(3)第18题:是问如何取舍事业和家庭
a、相对于女生,男生更注重事业,选择坚持事业的居多为52.17%,而女生则更顾家,一半选择放弃事业,一半选择坚持事业。
b、不同学院的学生对此看法也不尽相同,文理科学生选择坚持事业的比例分别为57.14%和47.22%。
c、不同年级的同学看法也不同,07级10级选择坚持事业的人为73.33%和75%而08级10级则为22.22%,55.56%
(4)第16题:问婚姻中男女最恰当的角色地位。
a、男生和女生都大多选择男女平等,其比例分别为48%和63%
b、文科学生与理科学生选择男女平等的比例分别为71%与50%
c、07级08级09级10级也都是选择男女平等的居多,分别为60%,53%,50%和67.5%
(5)第17题:是否愿意组建不生育子女的家庭
a、男、女生大多数是保守的一派,有意愿的人很少,男生女生选没有的比例分别为96%和81%
b、文科理科学生选择拒绝组建“DINK”家庭的分别为79%和92%
c、不同年级的致相同,选择没有的同学分别为93%,%,100%,62.5%
(六)对婚姻看法方面,有以下问题,第19题:是否认为婚姻是必须精力的,第20题:是否认为婚姻是一种束缚或枷锁。
(1)对此问题大多数人都选择必须经历婚姻
a、男生女生选择的比例分别为65.22%和85.19%
b、文理科的学生选择的比例分别为71.43%和77.78%
c、07,08,09,10级同学选择的比例分别为93.75%,82.35%,75%,66.67%
(2)第20题:是否认为婚姻是一种束缚,小说里很多人认为婚姻是爱情的结果,下面来看一下现实中人们的看法:
a、男女生的选择都为否,比例分别为86.96%,85.19%
b、文理生选择否的比例分别为85.71%,86.1%
结论
经过本次对大学生婚姻观的社会调查,我小组经过讨论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当代大学生总体的婚姻观是积极的,绝大多数同学对婚姻抱有美好希望。
第二、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对于现实的认识也在增加,不再单纯的认为情感决定一切,而是理智的看到了维系一段婚姻必然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同时,随着年纪的上升,大学生处理问题的态度也更加成熟和理智,不再极端的只有“是”或“否”,这从大二至大四的学生在各问题上与大一学生的显著差异可以看出。
第三、在男女对待婚姻的态度问题上可以看出,男性仍旧是比较理智的一方,而女性也仍旧是感性的动物;但从另一方面来说,男女在很多问题上的态度趋同,也说明了社会的进步无形中对男女观念及整体思维的影响。
第四、从文理学科对人们婚姻及个性的影响来看,很明显的,文史类学生相较于理工类学生少了一些理智,而更加的依赖于感觉、第一印象等;这从文史类学生经常在同类问题上态度完全不同可以看出,他们是更加多变的,也更容易极端的做出决定。
第五、当代大学生处于保守与开放交接的时代,他们的一些思维已经比较开放,例如大多数同学认为婚前同居后也不一定就要结婚,但是在一些方面又很保守,例如对住房的要求及传统的生活观念,在他们心中婚姻及生育依旧是人生的必修课,这与某些西方国家的婚姻观还是有很大距离。
而通过本次调查,也扭转了我们当初一些“想当然”的想法,现实的数据说明了真实的情况。
综上所述,我组同学普遍认为,当代大学生的婚姻观是比较理智和正确的,但在物质方面的追求也越加强烈,在这一点上应及时施加积极影响。
结束语
刚开始时,我们考虑了很长时间才确立关于大学生婚姻观的调查。而且在此次问卷调查的进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困难,如调查问卷的具体问题如何设定,该上哪选取调查调查对象等等。但通过我们大家的集思广益,我们把这些问题统统解决,这种迎刃而解的感觉,激发了我们调查的激情,最后终于顺利完成了此次老师分配的作业。在此次问卷调查中,能多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使我们对《社会调查学》这门学科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此次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问卷中所存在的不足,我们考虑得远不够周全。在某几个同学填空我们的问卷时,向我们提出了建议,认为我们问卷中所设计的问题的选项还不够充分,没有她要选择的选项。这些宝贵的建议,我们都已接受冰牢记心中,如果日后我们在进行类似的问卷,一定会进行充分的准备,尽量弥补不足。
此次问卷调查为我们在这一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它不仅有益于我们更好地掌握社会调查的知识,也是我们在与陌生人的交流有了进步,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与人沟通。如:我们对在七号楼下的大四学生进行调查,他们在卖自己不要的旧物,我们就挑他们快要收摊时进行调查,虽然有个别人拒绝了填写问卷,但我觉得这于我们也是一种锻炼。
此次问卷调查中,也是我们对当代大学生的婚姻观有了一定的了解,由于大学生大多数都涉世未深,在婚姻方面的抉择许多都是主观臆断,每个人目前的抉择未必代表真实的观点,不过还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大学生在婚姻上因性别、年龄和所受文化的影响不同而存在差异,在问卷的总结报告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希望能借此提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姻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