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 |
|
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 -------------------------------------------------------------------------- 企业编码: 申报期: 年 月 日至 月 日 金额单位:元 -------------------------------------------------------------------------- 申报单位 行业类别 隶属关系 -------------------------------------------------------------------------- 地址 经济性质 预算级次 -------------------------------------------------------------------------- 项目 行次 本期数 累计数 补充资料 -------------------------------------------------------------------------- 一、销售(营业)收入 1 1.工业总产值: ---------------------------------------------------- 减:销售折扣与折让 2 ______元 ---------------------------------------------------- 销售(营业)成本 3 2.年平均职工人数: ---------------------------------------------------- ______人 销售(营业)费用 4 ---------------------------------------------------- 3.安置四残人员: 销售(营业)税金及附加 5 ---------------------------------------------------- ______人 二、销售(营业)利润 6 ---------------------------------------------------- 4.安置待业人员: 加:代购代销收入 7 ---------------------------------------------------- ______人 其他业务利润 8 ---------------------------------------------------- 5.工资总额: 其中:技术转让收益 9 ---------------------------------------------------- ______元 境外劳务收益 10 ---------------------------------------------------- 6.效益工资: 减:管理费用 11 ---------------------------------------------------- ______元 财务费用 12 ---------------------------------------------------- 7.税后利润: 汇兑损失 13 ---------------------------------------------------- ______元 三、营业利润 14 ---------------------------------------------------- 税务机关受理日期: 加:投资收益 15 ---------------------------------------------------- 年 月 日 其中:联营企业分回利润 16 ---------------------------------------------------- 受理人(签名): 境外投资收益 17 ---------------------------------------------------- 股息收益 18 ---------------------------------------------------- 国库券利息收入 19 ---------------------------------------------------- 国家补贴收入 20 ---------------------------------------------------- 营业外收入 21 ---------------------------------------------------- 减:营业外支出 22 ---------------------------------------------------- 四、利润总额 23 ---------------------------------------------------- 加:纳税调整增加额 24 ---------------------------------------------------- 减:纳税调整减少额 25 ---------------------------------------------------- 五、应纳税所得额 26 ---------------------------------------------------- 适用税率 27 ---------------------------------------------------- 六、应纳所得税额 28 ---------------------------------------------------- 减:减、免所得税额 29 ---------------------------------------------------- 加:联营企业利润补税额 30 ---------------------------------------------------- 股息收入补税额 31 ---------------------------------------------------- 境外收益补税额 32 ---------------------------------------------------- 七、应缴入库所得税额 33 ---------------------------------------------------- 加:期初未交所得税额 34 ---------------------------------------------------- 减:实际已缴纳所得税额 35 ---------------------------------------------------- 八、期末应补(退)所得税额 36 --------------------------------------------------------------------------
申报单位章 填报期 年 月 日经办人: 主管会计: 负责人: 要点 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是企业履行纳税义务,依照税法规定的内容和期限以规范格式向其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的书面报告。它也是税务机关审核企业税款征收情况,以及进行纳税检查时判断企业是否如实申报纳税的重要依据,还是判断企业有无逃税行为的凭证。企业必须按照税法有关规定和税务机关规定的填报要求,按期如实申报,缴纳税款。 首先,企业要明确申报表的适用范围。第一,空间适用范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为全国统一规范格式的报表,凡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能够按照全国统一的财务会计规定核算盈亏,且能做到财务会计制度比较健全、资料数据完整的,可按照税法规定和有关填报要求,按期填报本表进行申报纳税。第二,行业适用范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工业、商品流通、交通运输和各种服务企业,其他特殊行业如需要增减有关项目,可由省级税务机关在标准的申报表基础上自定。第三,时间适用范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纳税人年度申报纳税和月、季度申报纳税。本着求实、简便的原则,在月、季度申报纳税时,可对表中有关项目进行精简,具体由各地税务机关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其次,要注意纳税申报表填写的原则。纳税申报表采用以全国统一的企业会计报表中所反映的利润总额为基础,并按税收规定进行调整计算的方法,来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因此,企业在填报时,一是按全国统一的会计、财务制度正确核算和反映企业在某一纳税期间内的利润总额;二是在此基础上,严格按照企业所得税法中规定的有关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方法和报表具体要求进行调整、计算,正确申报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 最后,要按税务机关的规定填写申报表的各个项目。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表头项目主要包括企业编码、申报期、金额单位、申报单位、行业类别、隶属关系、地址、经济性质、预算级次。企业编码:这是税务机关为税收征管而编排的代码,填写时应按税务机关编排的代码填写。申报期:纳税人应当在月份终了后15日内,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报送预缴所得税申报表,年度终了后45日内报送所得税申报表,企业在填写时应填写申报当期的起止日期。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单位,境内企业和选用某种外币为记账本位币,应当折算成人民币反映在表中。申报单位:应当填写纳税人的全称,企业名称应与税务登记及工商登记中的名称保持一致。行业类别:按纳税人主营项目确定。隶属关系:按企业隶属的管理部门或总机构填写。地址:应填写企业经营管理机构所在地。经济性质:按所有制性质或资本构成形式填写。如: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等。预算级次:按财政部有关规定,填写收入或地方收入。 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中的项目主要包括:销售(营业)收入、销售(营业)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应纳所得税税额、应缴入库所得税额、期末应补(退)所得税额等项目。 第一,销售(营业)利润部分。这一部分共有七栏:销售(营业)收入、销售折扣与折让、销售(营业)成本、销售(营业)费用、销售(营业)税金及附加。这一部分主要反映主营业务收入。工业企业填写产品销售额,商品流通企业填写商品销售收入。服务企业填写主营业务收入。按会计制度规定,表中销售折让与折扣,只限于商品流通企业填写,其他企业在表中销售(营业)收入栏中反映。 表中各项目的逻辑关系应为: 工业企业: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销售利润 商业企业:营业收入-销售折扣或折让-营业成本-营业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利润 第二,营业利润部分。这一项目包括:代购代销收入、其他业务利润、技术转让收益、境外劳务收益、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汇兑损失、营业利润。 这里代购代销收入仅限于有代购代销手续费收入的企业填写。汇兑损失也限于单独核算汇兑损益的商品流通企业填写,如为净收益,应加负号;其他企业按会计制度规定在财务费用中反映。表中技术转让收益填写当期发生的技术转让收益;境外劳务收益,反映企业从境外取得的劳务收益等。逻辑关系为: 工业企业: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利润(即总的销售利润) 商业企业:主营业务利润+代购代销收入+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汇兑损失=营业利润(即总的营业利润) 第三,利润总额部分。包括投资收益(其中包括联营企业分回利润、境外投资收益、股息收益、国库券利息收入)、国家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 联营企业分回利润填写联营企业就地征收所得税后,投资企业从联营企业分得的税后利润;境外投资收益填写有境外投资的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股息收益栏填写持有其他股份制企业股票的企业所得的股息收入;国家补贴收入栏填写取得国家或部门给予的各种补贴收入。逻辑关系为: 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国家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 以上这些栏目,应按企业申报纳税同期的损益表和有关会计科目及明细科目填写,要符合国家统一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其口径、金额必须与企业账表一致。 第四,纳税调整增、减额部分。根据纳税申报表附表的对应部分填写,应与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项目表中的相对应的合计额一致。 减、免税所得额根据附表企业减免税项目表填写;联营企业利润补税额、股息收入补税额根据附表联营企业分利、股息收入纳税表的相应项目填写;境外收益补税额,一般是指超过抵免限额的税款,可用下列公式计算:应补缴所得税额=境外收益额÷(1-来源地国税率)×(纳税人适用税率-来源地国税率)。 另外,如果期末应退所得税额,则前用负号表示。 适用税率,一般企业均为33%;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按规定的税率执行;适用两档低税率的企业如有从联营企业分回利润或境外收益需补税的,其适用税率的确定,为了简便合理,可以不并入本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确定适用税率,而按原应纳税所得额的大小加以确定。 纳税申报表中其他计算公式: 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减、免所得税额+联营企业利润补税额+股息收入补税额+境外收益补税额=应缴入库所得税额 应缴入库所得税额+期初未交所得税额-实际已缴纳所得税额=期末应补(退)所得税额 除上述内容之外,申报表中要求填写的补充资料有:工业总产值、年平均职工人数、安置“四残”人员数、安置待业人员数、工资总额、效益工资、税后利润。上述内容,企业亦应如实填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