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调查登记表 |
村落名称: (本村属于:自然村、行政村) 所属镇(乡): 所属县(区、市、旗): 所属市(地区、州、盟): 所属省(自治区、直辖市): 调查负责单位(盖章): 调查负责人签字: 调查负责人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
村落形成年代 | □ 元代以前 □ 明代 □ 清代 □ 时期 □ 建国以后 | 村落形成原因 | 清建站移民 | |
村域面积 | 平方公里 | 村庄占地面积 | 亩 | |
户籍人口 | 人 | 地形地 貌特征 | 平原 | |
常住人口 | 人 | |||
村集体年收入 | 万元 | 村民人均年收入 | 元 | |
主要民族 | 族 | 列出产值较高的2-3个主要产业 | ||
村落是否列入 各级保护或示 范名录 | 列入历史文化名村: □国家级 □省级 列入特色景观旅游名村: □国家级 □省级 列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试点示范:□是 □否 其他,请注明名称及由哪一级认定公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保护规划及 保护利用状况 | 保护规划 | □有,规划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规划批准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 □无规划 | ||
保护利用状况 (可多选) | □闲置废弃 □照常使用,没有特别的保护措施 □发展旅游和服务业 □以博物馆的方式进行保护 □其他,具体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
注:传统建筑是指历史建筑、乡土建筑、文物古迹等类建筑。
如村落无传统建筑可不填写此栏。
基本信息 | 建筑名称 (见注释) | 建筑年代 | 建筑规模 (平方米) | 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及数量 | 认定为历史建筑的数量 |
国家级: 处 省级: 处 市级: 处 县级: 处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数量: 处 文保单位是否为古建筑群: □是 □否 | 市级认定: 处 县级认定: 处 | ||||
注:建筑名称填写民居、祠堂、庙宇、书院、牌坊等,以及乡土建筑名称,如民居、XX故居 | |||||
全部传统建筑占村庄建筑总面积的比例: 0.001 (%) | |||||
村落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 | 内容要求:简述村落整体风貌特征,传统建筑集中连片分布和保存的情况,主要传统建筑建造工艺特点和文化内涵。(空白不足可另加附页) | ||||
图纸及照片 | 要求:提供村落平面布置图,并标明传统建筑位置,提供反映村落整体风貌保持情况的照片,提供传统建筑集中连片分布照片,提供各类重要代表性建筑主体和细部(如建筑材料和工艺)照片,作为本栏附页。每张照片需注明拍摄对象和时间。 |
注:如村落无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不填写此栏。
如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复制本表,作为续表,逐项登记。
基本信息 | 名称 | |
级别 | □国家级 □省级 | |
类型 | □民间文学 □传统音乐 □传统舞蹈 □传统戏剧 □曲艺 □民俗 □传统体育 □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 □传统技艺 □传统医药 | |
是否确定传承人 | □是 □否 | |
项目存续情况 | □传承良好 □传承一般,无专门管理 □濒危状态 | |
与村落依存程度 | □必须依托村落存在 □不需依托村落存在 | |
活动规模 | □10人以下 □10至30人 □30人以上 □全村参与 | |
传承时间 | □连续100年以上 □连续50年以上 | |
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问题 | 要求:概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和发展,至今是否仍以活态方式传承,与村落的密切关系,传承活动内容与形式。 | |
照片 | 要求:提供反映活动场景和活动空间的照片,提供重要传承活动器具、传承人照片,作为本栏附页。每张照片需注明拍摄对象和时间。 |
基础资料 | 居住在传统建筑的居民数量: 人 | |||
现有设施状况 (有即可勾选) | □入户自来水 □垃圾收集设施 □排水设施 □入户煤气 □公交站点 □卫生室 □有线电视 □消防设施 □已改造电网 | |||
村内道路 | 已建成 年 | 公共照明 | □全村有 □局部地段有 □无 | |
上次维修为 年前 | ||||
路面: □沥青或水泥路 □土路 □传统石、砖路 □其他 | ||||
污水处理设施 | □村内集中处理 □单户或多户分散处理 □无处理 | 厕所 | □公用 □分户 | |
□旱厕 □水冲厕所 | ||||
垃圾处理方式 | □卫生填埋 □简易填埋 □直接焚烧 □送往镇(县)处理 | |||
村落环境状况简介 | 要求:简介村庄内部和周边环境现状。 范例:塔哈村位于嫩江支流塔哈河南岸,也是塔哈河与乌裕尔河的交汇处,村北是嫩江平原的天然草场。村内有道路42条共计18公里,其中有12公里的水泥路,其余为砂石路;全村1343户中已有860户使用自来水;各户全部通电,有线电视入户率为78%,有填埋垃圾场一个,全村无污水处理实施。 | |||
照片 | 要求:对村落自然环境、居民居住条件、给水、排水、道路、垃圾收集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等现状拍照记录,作为本栏附页,并注明拍摄对象和拍摄时间。 |
村民保护意见 | 村委会盖章: 日期: 年 月 日 |
专家 意见 | 专家组长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
1、你认为村落中的文物、仪式保护怎么样?
2、定期举办了哪些活效果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