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
1、发生气胸时立即给予氧气吸入,通知其他医护人员。
2、用 12~16 号无菌针头于锁骨中线第二肋穿入胸膜腔,简易放气。首次放气不要过多、过快,一般不超过 800 ml。
3、建立静脉通道,准备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4、遵医嘱,给予镇咳剂和镇痛剂。
5、观察病人呼吸困难改善情况、血压的变化。
6、病情好转,生命体征逐渐平稳,指导病人:
(1)卧床休息,保持室内清新。
(2)注意用氧安全,指导病人勿擅自调节氧流量。
(3)咳嗽剧烈时可遵医嘱给予适量镇咳剂。
(4)保持胸腔引流管的通畅,指导病人下床活动时引流管勿高于穿刺点,引 流管勿脱出等注意事项。
(5)做好病人心理护理,告知气体一般 2~4 周内可吸收。
【程序】立即吸氧 → 排气抢救 → 吸氧、静脉用药 → 继续抢救 → 病情观察 → 健康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