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英汉语对比研究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23:24:52
文档

英汉语对比研究

英汉语对比研究【摘要】:英汉语对比研究对于英语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语言学习者来说,适当地了解母语和目的语的特点与差异,可以克服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有利于排除母语产生的负迁移作用,以便正确地运用目的语。【关键词】:英语汉语对比研究称名学一、引言21世纪是信息时代和经济全球化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往来越来越频繁,因此克服语言障碍刻不容缓。对外汉语教学正是顺应这样的形势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世界上的语言有五千多种,相互间存在可比性。对不同语言进行对比正是对比语言学的研究任务。研究表明对比语言学对外语
推荐度:
导读英汉语对比研究【摘要】:英汉语对比研究对于英语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语言学习者来说,适当地了解母语和目的语的特点与差异,可以克服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有利于排除母语产生的负迁移作用,以便正确地运用目的语。【关键词】:英语汉语对比研究称名学一、引言21世纪是信息时代和经济全球化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往来越来越频繁,因此克服语言障碍刻不容缓。对外汉语教学正是顺应这样的形势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世界上的语言有五千多种,相互间存在可比性。对不同语言进行对比正是对比语言学的研究任务。研究表明对比语言学对外语
英汉语对比研究

【摘要】:英汉语对比研究对于英语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语言学习者来说,适当地了解母语和目的语的特点与差异,可以克服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有利于排除母语产生的负迁移作用,以便正确地运用目的语。

【关键词】:英语 汉语 对比研究 称名学

一、 引言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和经济全球化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往来越来越频繁,因此克服语言障碍刻不容缓。对外汉语教学正是顺应这样的形势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世界上的语言有五千多种,相互间存在可比性。对不同语言进行对比正是对比语言学的研究任务。研究表明对比语言学对外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比语言学起源于国外,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语言学界兴起了英汉对比研究的热潮。国内外语教学实践表明,开展汉外对比研究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最有效的方法。

二、 英汉语对比的主要内容

英语和汉语分属不同的语系和语言类型,差别很大。就语法而言,比较明显的差别是:英语有大量的形态,词法研究的内容丰富;汉语形态很少,甚至可以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因而词法研究的内容有限。据此,英汉语法对比的重点不在词法而在句法。

1、语法对比。对英汉语的语法进行对比,首先要确定最小语法结构单位和语法结构层次的级数,然后再就对应的语法结构单位逐一进行对比。对于英语的最小语法结构单位,语言学界观点一致,都认为是词素。而字是汉语的最小语法结构单位,与英语的词素相对应。由此可见,将词素和字分别确定为英语和汉语的最小语法结构单位,有利于在同一平面上进行对比,也有利于对两种语言的构词方法进行对比。确定了最小的语法结构单位,英汉语的语法结构层次就不难确定,它们各分5级,其对应关系是:

英语:词素        词        短语        分句        句子

汉语:字        词        短语        分句        句子

2、句型对比。句子是语法结构层次中最高一级的语法结构单位,是人们进行交际、表达思想的基本语言单位。语言中句子无穷无尽,千变万化,但分析起来可以归结为数量有限和结构固定的句型。这些句型是语言中句子总和的缩影,对它们进行分析研究可以了解语言的结构特点和造句规律。英汉语各有句型系统,不少句型在一定的程度上具有相似性或对应关系,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在结构特点、造句规律和语用功能上的同与异。句型对比的内容十分丰富,首先可以对基本句型进行对比。英语有7个基本句型,汉语除了有类似的7个基本句型以外,还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基本句型。基本句型是句子结构的基本“格局”,是句子转换与扩大的基础。

3、句子成分对比。英汉语的句子都包含“主语”、“谓语”、“宾语”、“补语”、“状语”和“定语”等主要成分,对它们进行对比,可以弄清它们在句法功能、表现形式和语义特点上的差异。

4、语法/语义范畴对比。英语富于形态,语法范畴较多,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与名词性成分有关,包括性、数、格等;另一类与动词性成分有关,包括时态、语态、语气等。汉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因而也就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语法范畴。但是,与上述语法范畴相对应的语义范畴是英汉语共有的,它们很值得对比,通过对比可以弄清它们在各自语言中的表达方式和两者的差异。

5、语法修辞方法对比。通过语法手段来达到修辞效果,这样的方法称为语法修辞方法。英汉语有不少相同的语法修辞方法,如替代、重复、省略、倒装、强调等。它们都是英汉语对比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比可弄清它们在各自语言中的表达规律和修辞效果。

三、 对比范畴

1、静态对比与动态对比。静态对比。当语法结构只表示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而不表示语用意义时,该语法结构就处于静止的状态。语法结构的静止状态相对稳定,便于进行静态描写。对英汉语法结构进行静态对比,易于发现各自的特点和规律,进而可以客观地考察两者的异同。动态对比是指在运动的状态下对英汉语法结构进行对比。运动状态是指语法结构用于特定的语用目的或表达特定的语用意义时所处的状态。运动状态是一种非常规的状态,有时甚至与静止状态相去甚远。对英汉语法结构的动态对比,实质上是一种语用对比,目的是考察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可具有的语用功能,及在表示这些语用功能时所呈现的变化规律。静态对比和动态对比都十分重要,静态对比让人看到的是英汉语法结构的静物画,动态对比所呈现的则是英汉语法结构的语用变化流程图;静态对比是动态对比的基础,动态对比是静态对比的深化。

2、微观对比与宏观对比。微观对比是指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的各个层次逐一进行对比,如一个词,一个短语,一个句型,或一个范畴,一个概念等等,目的在于考察它们之间的相同与相异之处,重点是相异之处。宏观对比是指将英汉语法结构置于社会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心理和思维模式等环境中进行对比,目的在于考察这些外部环境对语法结构的影响,进而找出英汉语法结构之存在差异的原因。微观对比和宏观对比是相辅相成的,微观对比是宏观对比的基础,宏观对比则是微观对比的升华,它对微观对比具有反作用,可以促进微观对比的深化。

四、 英汉语对比方法理论依据——句子称名学研究方法的理论依据

语言符号有一个最基本和最概括的关系,即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形式和意义的划分来自于索绪尔的理论。他认为,语言是一个符号体系,而符号具有两面性。语言符号就像一张纸,一面是声音(形式),另一面是意义。形式或表达,意义或内容,这是语言符号的两个层面,从这两个层面入手进行研究是语言研究最根本的途径。或者是从形式到意义,或者是从意义到形式,几乎所有的语言研究都可以归结为这两种方法。前一种方法可以称之为“语义学研究方法”,后一种方法则可称之为“称名学研究方法”。

20世纪60年代中期,受乔姆斯基结构主义句法学的影响,俄罗斯语言学界开始了对句子结构模式的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反映在具有极高学术权威的苏联科学院70年和80年《语法》中。“句子结构模式的研究采取的是语义学研究方法,即从形式到意义的研究途径。”整个句子结构模式的体系是建立在述谓性理论的基础上的。俄罗斯学者认为,每一个句子都有述谓基础这是句子的最低述谓限度,亦即语法上能够成立并且实现同现实联系的最小的句子。这种最小的句子实际上就是由句子主要成分(主语和谓语以及单部句的主要成分)构成的。由此抽象出来的句法结构就是句子的结构模式。同时,在句子结构模式的基础上。

20世纪60年代中下期,语义学研究在俄罗斯得到了蓬勃开展。随着语义学研究由词汇向句子的渗透,一部分俄罗斯学者发现,句子结构模式理论存在着弊端。他们认为,这个理论并不能完全反映句子的构造机制和语义本质。这主要表现在一些结构模式在经过词汇填充后在语义和信息上是不足的,不能成立,尽管所生成的句子在语法上是成立的。这种现象在各种语言里都存在。

1、房子坐落-the house is located.

2、孩子表现-the child behaves.

3、她看上去-she seems.

显然,这些句子必须加上表示处所和评价意义的词才能形成完整的语义并能够用来交际,例如,汉语的句子只有加上“在海边”、“很好”、“很年轻”等词语才能表达完整的信息。于是,这部分学者提出了句子的称名基础理论,即句子还具有最低称名限度,这是在语义和信息上相对完整的最小的句子,并尝试建立新的句子结构模式体系,但是没有取得成功,因为在这样的句子结构模式中,不仅有主要成分,还有次要成分,这些成分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加以组合后可使结构模式的数量达到几百个之多,从而使这种句子结构模式体系失去了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价值。

然而,称名基础理论虽然没有在句子结构模式的研究中取得成功,却对句子的语义研究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以н.д. арутюнова为代表的一部分语言学家据此提出了句子具有称名功能的观点,使传统的句子具有交际功能和复合句构造功能的观点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н.д. арутюнова认为,句子与词和词组不同,是对事件、情景或事实的称名,而词和词组只是对事物、动作、特征等的称名,因此,句子是一种合成的称名,是相对于词和词组来说更完整和更复杂的符号。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н.д. арутюнова提出了对句子语义进行称名学分析的思路,认为应该从逻辑学、语义学和句法学等学科交叉的角度来加以研究。

【参考文献】:

1.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杨自俭,李瑞华,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1990

文档

英汉语对比研究

英汉语对比研究【摘要】:英汉语对比研究对于英语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语言学习者来说,适当地了解母语和目的语的特点与差异,可以克服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有利于排除母语产生的负迁移作用,以便正确地运用目的语。【关键词】:英语汉语对比研究称名学一、引言21世纪是信息时代和经济全球化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往来越来越频繁,因此克服语言障碍刻不容缓。对外汉语教学正是顺应这样的形势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世界上的语言有五千多种,相互间存在可比性。对不同语言进行对比正是对比语言学的研究任务。研究表明对比语言学对外语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