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2012)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23:23:14
文档

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2012)

《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总述课程名称统计学课程代码06003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微积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济学总学时数48周学时数3开课院系统计学院任课教师编写人编写时间2012.9使用教材《统计学》,罗良清魏和清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7教学参考资料《实用统计学》胡健颖、冯泰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统计学新编》蔡定萍、魏和清主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统计学》袁卫、庞浩、曾五一、贾俊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现代经济管理统计方法》[美]W.
推荐度:
导读《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总述课程名称统计学课程代码06003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微积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济学总学时数48周学时数3开课院系统计学院任课教师编写人编写时间2012.9使用教材《统计学》,罗良清魏和清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7教学参考资料《实用统计学》胡健颖、冯泰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统计学新编》蔡定萍、魏和清主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统计学》袁卫、庞浩、曾五一、贾俊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现代经济管理统计方法》[美]W.
《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总述

课程名称统计学课程代码06003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微积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济学
总学时数48周学时数3
开课院系统计学院任课教师
编 写 人

编写时间2012.9

使用教材《统计学》,罗良清 魏和清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7

教   学

参考资料

《实用统计学》 胡健颖、冯泰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统计学新编》 蔡定萍、魏和清主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

《统计学》 袁卫、庞浩、曾五一、贾俊平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现代经济管理统计方法》 [美] W.门登霍尔,J.E.雷恩缪斯著,王寿安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统计学》,贾俊平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课   程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理解并识记统计学的有关基本概念和范畴;掌握并能运用统计基本方法和技术进行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一定的统计分析,使学生掌握并应用该工具为自己所学专业服务,以提高学生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计量经济学等课程打好基础。

 课   程

 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既能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如统计调查方法,统计数据整理过程,集中趋势测度指标的计算,离散趋势测度指标的计算,时间序列的一系列分析指标的特点、长期趋势的测定、季节变动分析,综合指数的编制原理及应用、指数体系和因素分析法的应用,常见的抽样组织形式,样本均值及比率的抽样分布,如何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的参数进行合理的估计及假设检验,运用相关与回归分析方法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同时要求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对社会经济现象的分析中。
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重点:集中趋势、离中趋势的测度;时间序列的平均发展水平;时间序列的长期趋势测定;指数的编制;指数体系和因素分析;抽样分布;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及假设检验;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难点:时间序列的长期趋势测定;指数的编制;指数体系和因素分析;抽样分布;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及假设检验;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课程考试平时成绩占 30%

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二、教学时数分配

章  目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时 数

教学方式

或 手 段

课 后 作 业

思 考 题

练 习 题

第一章绪论(包括统计学的性质和种类、统计学的应用领域、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3多媒体教学
第二章数据的采集、整理和显示(包括数据的采集、整理方法、频数分布数列、数据的图表展示 )

4多媒体教学
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描述(包括集中趋势、离散趋势的测度,相对位置的测度及异常值的检测) 

6多媒体教学
第四章时间序列分析(包括时间序列概述、时间序列的传统分析、时间序列的构成因素分析、时间序列的趋势变动分析和季节变动分析)6多媒体教学
第五章相对指标和指数(包括相对指标概述、指数的概念与种类、指数的编制及计算、指数的分析与运用,常用的几种经济指数)8多媒体教学
第六章抽样和抽样分布(包括抽样方法概述、常见的概率分布(自学)、大数法则和中心极限定理)3多媒体教学
第七章总体参数估计(参数估计的基本问题、单个总体的均值和比率的区间估计、样本容量的确定)6多媒体教学
第八章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概述、单一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3多媒体教学
第九章相关与回归分析(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概述、一元线性相关和一元线性回归)6多媒体教学
机动课时3
合      计

48
三、单元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和内容设置

第一章    数据与统计学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明确统计学的性质和特点,掌握数据的基本类型,正确地理解统计学中常用的基本术语,了解统计学的基本应用范围,从大的方面、从体系和主线上掌握这门课程的内容,这是学习《统计学》的起点。

   本章的重点、难点:

重点:统计学的学科性质及其特征;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区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难点:统计学的基本概念;统计研究方法

内容设置:

1.1统计学的性质及其种类

1.2统计的应用领域

1.3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1.4 统计研究方法

第二章     数据的采集、整理和显示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统计数据搜集与整理的基本方法,掌握各种方法的特性。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数据调查方式和方法,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科学的加工整理,为以后各章学习统计分析方法打下基础。

本章的重点、难点:

重点:统计调查方法;统计调查体系;统计分组;频数分布与变量数列的编制;全距、组距与组数的关系

难点:统计分组;频数分布数列的编制方法与技巧

内容设置:

2.1数据的采集

2.2数据的整理

2.3频数分布

2.4数据的显示

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描述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数据分布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的测度,重点掌握分组数据的均值和标准差及变异系数的计算,并能加以灵活运用,了解数据分布形状(即偏度与峰度)及其测度。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集中趋势的测度指标及其计算方法;离散趋势的测度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难点: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的计算方法与应用场合;离散程度测度指标的计算方法与应用场合

内容设置:

3.1集中趋势的测度

3.2离散趋势的测度

3.3偏度和峰度的测度(自学)

3.4 相对位置的测度及异常值的检测

第四章   时间序列分析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时间数列的定义、种类,掌握计算时间序列的水平指标分析法与速度指标分析法,了解时间序列的各项构成因素,掌握时间序列的趋势分析方法。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时间序列的水平指标分析法、速度指标分析法,时间序列的趋势分析方法。

难点: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的区分,平均发展水平、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时间序列的构成因素分析,长期趋势、季节变动的测定和分析

内容设置:  

4.1时间序列概述 

4.2时间序列的传统分析

4.3时间序列的构成因素分析

4.4时间序列的趋势变动分析

4.5时间序列的季节变动、循环变动和不规则变动分析(循环变动、不规则变动分析自学)

第五章   相对指标和指数

教学目的:

了解常用的一些相对指标,正确理解指数的概念、性质、种类和作用,掌握综合指数、平均数指数、平均指标指数的编制理论和计算方法。能够就指数体系展开两因素分析。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指数的概念与种类;综合指数、平均数指数的编制;平均指标指数;指数因素分析法。

难点:数量指数与质量指数的区分;综合指数与平均数指数的联系;平均数指数与平均指标指数的区分。

内容设置:

5.1 相对指标概述

5.2 指数的概念与种类

5.3指数的编制及计算

5.4指数的分析与应用

5.5几种常用的经济指数

5.6综合评价指数(自学)

第六章   抽样和抽样分布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简单随机抽样、类型抽样、等距抽样、整群抽样和多阶段抽样等基本的抽样组织形式,深入理解大数法则和中心极限定理,掌握样本统计量的分布类型。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简单随机抽样及其他抽样组织形式;常见的概率分布;大数法则与中心极限定理;样本均值及样本比率的抽样分布。

难点:中心极限定理的正确理解;样本均值及样本比例的抽样分布类型。

内容设置:

6.1抽样方法概述

6.2概率分布(自学)

6.3常见的概率分布(自学)

6.4 大数法则与中心极限定理

第七章   总体参数估计

教学目的:

在掌握抽样分布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要求掌握抽样误差的计算形式,并能对不同类型的样本,建立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抽样极限误差的计算;单个总体均值及比率的区间估计;样本容量的确定。

难点:抽样极限误差的计算;区间估计的原理;抽样精确度与置信度之间的关系。

内容设置:      

7.1参数估计的基本问题

7.2单个总体均值和比率的区间估计

7.3样本容量的确定

7.4 两个总体均值和比例差异的区间估计(自学)

7.5 其它抽样组织形式的总体参数区间估计(自学)

第八章    假设检验

   教学目的

    假设检验是抽样推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推断统计中起重要作用。学习本章要求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学会对单一总体参数进行假设检验。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两类错误;单一总体各种参数的假设检验。

   难点: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假设形式的构造;单一总体的各种参数的假设检验。

   内容设置:     

8.1假设检验概述

8.2单一总体

8.3 两个总体(自学)

第九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教学目的:

相关与回归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相关关系的概念、种类,掌握相关程度的测定方法,能够灵活运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相关关系的概念、种类;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区别;线性相关下相关程度的测定及判断;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估计标准误差的计算及说明。

难点:相关系数、回归系数、判定系数和估计标准误差等统计分析指标的计算。

内容设置:

9.1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概述

9.2一元线性相关和一元线性回归

9.3 多元线性回归和相关分析(自学)

文档

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2012)

《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总述课程名称统计学课程代码06003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微积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济学总学时数48周学时数3开课院系统计学院任课教师编写人编写时间2012.9使用教材《统计学》,罗良清魏和清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7教学参考资料《实用统计学》胡健颖、冯泰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统计学新编》蔡定萍、魏和清主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统计学》袁卫、庞浩、曾五一、贾俊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现代经济管理统计方法》[美]W.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