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 术 交 底 记 录 | 编 号 | 001 | |||
表C2-1 | |||||
工程名称 | 交底日期 | 年 月 日 | |||
施工单位 | 分项工程名称 | 通风空调 | |||
交底提要 | 风管制作技术交底 | ||||
交底内容: | |||||
一、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认真熟悉图纸和有关资料,对工艺流程工作介质压力温度等技术参数和使用的材料及附件的材质型号、规格了解清楚。 (2)对照施工图纸对建筑、结构形式及管路走向、标高与风管之间跨越、交叉等进行分析。 (3)绘制系统草图,体现整个系统水平和垂直的风管走向等。 2、材料要求 (1)风管采用镀锌钢板加工而成,镀锌钢板厚度0.5mm,0.6mm,0.75mm,1.0mm,1.2mm,1.5mm,根据风管的规格尺寸、系统性质确定风管板材厚度及法兰规格如下表所示: 矩形风管长边尺寸B(mm) | 通风空调风管壁厚(mm) | 排烟风管壁厚(mm) | 法兰(宽*厚)(mm) | ||
B≤320 320<B≤450 450<B≤630 630<B≤1000 1000<B≤1250 1250<B≤2000 2000<B≤4000 | 0.5 0.6 0.6 0.75 1.0 1.0 1.2 | 0.75 0.75 0.75 1.0 1.0 1.2 1.5 | 25*3 25*3 25*3 30*3 30*3 40*4 50*5 |
的规定及生产厂家的企业标准,并应具有出厂合格证等有关质料证明。
二、风管制作
1、风管制作工艺流程见附页
2、风管加工:法兰风管
风管与法兰分别加工,然后组合成型。
2.1先对板材进行划线,通过机械剪刀和手工剪刀进行剪切,选择适当的咬口方式或焊接进行加工。 | |||||
审核人 | 交底人 | 接受交底人 | |||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保存一份。 | |||||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 编 号 | 001 | |||
表C2-1 | |||||
工程名称 | 交底日期 | 2009年 11月 20 日 | |||
施工单位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分项工程名称 | 通风空调 | ||
交底提要 | 风管制作技术交底 | ||||
交底内容: | |||||
2.2法兰由四根角钢组焊而成,划线下料时应注意使焊成后的法兰内径不能小于风管的外径,焊成后的法兰表面应平整,法兰内径允许偏差为+2mm,不平度不应大于2mm,焊缝要饱满“满焊”、平整;法兰下料调直后放在冲床上冲击铆钉孔及螺栓孔,孔距150mm,风管与法兰组合成形,风管与角钢法兰连接时,风管壁厚小于等于1.5mm,可采用翻边铆接,风管与法兰铆接前先进行技术质量复核,合格后将法兰套在风管上,管端留出不小于6mm翻边量,管折方线与法兰平面应垂直,然后将风管与法兰铆固,并四周翻边应平整,不应遮住螺孔,四角应铲平,不应出现豁口,以免漏风,接缝处用防火密封胶密封。角钢法兰小于等于L40铆钉采用φ4*8,螺栓孔φ8;大于等于L50铆钉采用φ5*10,螺栓孔φ8。 2.3金属法兰连接风管的制作应符合规定: 2.3.1 风管法兰的焊缝应熔合良好、饱满,无假焊和孔洞;法兰平面度的允许偏差为2mm,同一批量加工的相同规格法兰的螺孔排列应一致,并具有互换性。 2.3.2 风管与法兰采用铆接连接时,铆接应牢固、不应有脱铆和漏铆现象;翻边应平整、紧贴法兰,其宽度应一致,且不应小于6mm;咬缝与四角处不应有开裂与孔洞。 2.3.3风管板材拼接的咬口缝应错开,不得有十字型拼接缝。 2.3.4金属矩形风管法兰的四角部位应设有螺孔。 2.3.5风管制作允许偏差: 风管边长b(mm) | 允许偏差(mm) | ||||
边长偏差 | 表面平整度 | 管口对角线之差 | 法兰或管口端面平整度 | ||
B≤320 | ≤2 | ≤3 | ≤3 | ≤2 | |
320<b≤2000 | ≤3 | ≤5 | ≤4 | ≤4 |
2.3.6镀锌钢板在制作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使镀锌层不受破坏;风管接缝应交错设置,矩形风管的纵向闭合缝应设在边角上,以增加强度。
2.3.7 空调系统中的弯管、三通、四通、异径管、导流片和法兰所用材料规格、板材厚度及连接方式与风管制作相同。除特殊标注外,所有90°弯头,当风管长边尺寸≥630mm时应设为内弧(R=200mm)外直角加导流片型式;风管长边尺寸<630mm时应设为内外弧形弯头;非90°弯头应设为内外弧形弯头。弧形弯头法兰不得套在圆弧上。站厅、站台公共区接送风口支管处应设可调节的导流片,以便于调试中平衡各风口风量。
3、风管的连接形式
镀锌钢板风管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咬接,咬口缝可以增加风管的强度,变形小,外形美观;若风管采用焊接方式,严密性虽好,但焊后容易变形,焊接处容易锈蚀或氧化。焊后把焊缝处的焊渣敲干净,以免漏焊或焊不实。风管常用的咬口型式及适用范围见下表 。 | |||||
审核人 | 交底人 | 接受交底人 | |||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保存一份。 | |||||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 编 号 | 001 | |||
表C2-1 | |||||
工程名称 | 交底日期 | 2009年 11月 20 日 | |||
施工单位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分项工程名称 | 通风空调 | ||
交底提要 | 风管制作技术交底 | ||||
交底内容: | |||||
型式 | 名称 | 适用范围 | |||
单咬口 | 用于板材的拼接和圆风管的闭合 咬口 | ||||
立咬口 | 用于圆形弯管或直管的管节咬口 | ||||
联合角咬口 | 用于矩形风管、弯管、三通及四通管的咬接 | ||||
按扣式咬口 | 用于矩形风管咬口,有时也用于弯管、三通或四通管 |
按设计规定所有直角弯头的最大边长L≥500mm的圆角,需设置导流叶片。导流叶片材质及材料厚度应与风管一致。导流叶片的弧度应与弯管的角度相一致,导流片在弯管内配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表4-5-2 矩形弯管内导流叶片配置表
边长(mm) | 片 数 | ||||||||||||
500 | 4 | 95 | 120 | 140 | 165 | — | — | — | — | — | — | — | — |
630 | 4 | 115 | 145 | 170 | 200 | — | — | — | — | — | — | — | — |
800 | 6 | 105 | 125 | 140 | 160 | 175 | 195 | ||||||
1000 | 7 | 115 | 130 | 150 | 165 | 180 | 200 | 215 | |||||
1250 | 8 | 125 | 140 | 155 | 170 | 190 | 205 | 220 | 235 | — | — | — | — |
1600 | 10 | 135 | 150 | 160 | 175 | 190 | 205 | 215 | 230 | 245 | 255 | — | — |
2000 | 12 | 145 | 155 | 170 | 180 | 195 | 205 | 215 | 230 | 240 | 255 | 265 | 280 |
导流叶片的迎风侧边缘应圆滑,其两端与管壁的固定应牢固,同一弯管内导流片的弧长应一致。 | |||||
审核人 | 交底人 | 接受交底人 | |||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保存一份。 | |||||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 编 号 | 001 | |||
表C2-1 | |||||
工程名称 | 交底日期 | 2009年 11月 20 日 | |||
施工单位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分项工程名称 | 通风空调 | ||
交底提要 | 风管制作技术交底 | ||||
交底内容: | |||||
5、风管的加固: 5.1 风管的加固可采用楞筋、立筋、角钢(内、外加固)、加固筋和管内支撑等。 5.2 楞筋或楞线的加固,排列应规则,间隔应均匀,板面无变形; 5.3 角钢、加固筋的加固,应排列整齐、均匀对称,其高度应小于或等于风管的法兰宽度。角钢、加固筋与风管的铆接应牢固、间隔应均匀间距150mm;两相交处应连接成一体; 5.4 中压和高压系统风管的管段,其长度大于1250mm时,还应有加固框补强。高压系统金属风管的单咬口缝,还应有防止咬口缝胀裂的加固或补强措施。宜用角钢加固。 6、通风管道制作质量的验收: 6.1风管以外径或外边长为准,风道以内径或内边长为准。 主要包括风管的材质、规格、强度、严密性与成品外观质量等项内容。除此之外还应应按其系统类别和使用场所的不同分别进行 6.2风管的验收,按设计图纸与本规范的规定执行,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6.2.1风管无扭曲、内表面应平整光滑,外表面应整齐美观,厚度应均匀,且边缘无毛刺,并无气泡及分层现象; 6.2.2 风管的外径或外边长尺寸的允许偏差为3mm,矩形风管的两对角线之差不应大于5mm; 6.2.3 法兰应与风管成一整体,并应有过渡圆弧,并与风管轴线成直角,管口平面度的允许偏差为3mm;螺孔的排列应均匀,至管壁的距离应一致,允许偏差为2mm; 6.2.4 矩形风管的边长大于900mm,且管段长度大于1250mm时,应加固。加固筋的分布应均匀、整齐。 7、风管组装 经过加工、制作达到合格的风管,按照系统顺序编号,运输至现场进行组装。 8、镀锌钢板风管制作工艺流程 领料→清洁板料→展开板料→将风管尺寸数据输入电脑→剪切→折边、咬口 法兰下料→焊接→打眼冲孔→接头镀锌层破坏处修复
风管与法兰铆接、翻边→密封处理→风管成品→检验→合格→运输到现场组合 | |||||
审核人 | 交底人 | 接受交底人 | |||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保存一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