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景观设计基础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23:27:00
文档

景观设计基础教案

教案课程名称:景观设计基础编制日期2011年8月17日授课日期7周星期17周星期27周星期37周星期47周星期510月10日10月11日10月12日10月13日10月14日班次环艺09321章节及课题:第一部分概述目的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并理解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内容与分类等基本知识,通过案例分析、外出考察、查找资料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景观设计的创意方法。课的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0学时理论12学时实践8学时:1、图书馆收集相关资料。2、市场调查:到小区考察景观设计教学方法:理论
推荐度:
导读教案课程名称:景观设计基础编制日期2011年8月17日授课日期7周星期17周星期27周星期37周星期47周星期510月10日10月11日10月12日10月13日10月14日班次环艺09321章节及课题:第一部分概述目的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并理解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内容与分类等基本知识,通过案例分析、外出考察、查找资料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景观设计的创意方法。课的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0学时理论12学时实践8学时:1、图书馆收集相关资料。2、市场调查:到小区考察景观设计教学方法:理论

教案
课程名称:景观设计基础              编制日期2011年8月17日

授课日期7周星期1

7周星期2

7周星期3

7周星期4

7周星期5

10月10日

10月11日10月12日10月13日10月14日
班    次环艺09321

章节及课题:           第一部分  概述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并理解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内容与分类等基本知识,通过案例分析、外出考察、查找资料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景观设计的创意方法。

课的类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0学时

理论12学时

实践8学时:1、图书馆收集相关资料。  

2、市场调查:到小区考察景观设计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市场考察法

参考书及教具: 《景观设计》

教学内容(详后)

教师:          教研主任:                  系主任:     

 

                        

        概   述

第一节  景观含义

一、景观的概念

景观是指土地与土地上物体构成的多种形态.它是时间与生命体在土地上存在的痕迹。地理学家把景观定义为一种地表景象,或综合自然地理区,或是一种类型单位的通称,如城市景观、森林景观等(辞海,1995);艺术家把景观作为表现与再现的对象,等同与风景;建筑师则把景观作为建筑物的配景或背景;生态学家把景观定义为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的系统(如Naveh, 1984, FORMan, 1995);旅游学家把景观当作资源;而更常见的是景观被城市美化运动者和开发商等同于城市的街景立面,霓虹灯,园林绿化和小品。

从景观与人的物我关系及景观的艺术性、科学性、场所性及符号性入手,由表及里,揭示景观是审美的、景观是体验的、景观是科学的、景观是有含义

(一)、 景观的视觉美的含义:外在人眼中的景象。 

1、景观作为城市景象 

2、景观作为城市的延伸和附属 

3、景观作为城市的逃避 

(二)、 景观的栖居地含意:内在人的生活体验 

1、景观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在大地上的烙印 

2、景观是内在人的生活体验 

(三)、 景观作为系统的含义:科学、客观地解读 

4、景观作为符号的含义:人类理想与历史的书 

景观中的基本名词是石头、水、植物、动物和人工构筑物,它们的形态、颜色、线条和质地是形容词和状语,这些元素在空间上的不同组合,便构成了句子、文章和充满意味的书。一本关于自然的书,关于这个地方的书,以及关于景观中的人的书。当然,要读懂,读者必须有相应的知识和文化,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的人,如同上下文关系中的景观语言一样,是有多重含义的,它们所讲述的故事可能是神秘的、悲壮的、美好的、喜剧性的或是残酷的。

综上所述,景观这一看似简单的概念,却有非常广泛而深刻的内涵。它包含视觉景象的含义,但远远不只是建筑物的配景或背景、广场、街景、园林绿化,从城市到牧野,它都寄托了人类的理想和追求,现今中国城市美化运动本身反映了一个特定社会发展阶段的意识形态;它也包含地理区域的含义,但远不止是地理科学家用自然科学方法所能分析和理解的,它更重要的是内在人的生活体验,是人在茫茫大地的之上和嘈嘈社会之中的栖居之所;景观作为系统,具有整体有机性和复杂性,从后花园到城市、区域国土、甚至全球,都犹如生命的机体,有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结构与功能、格局与过程之间的复杂的联系;景观是符号,但它远不只是广场上的雕塑和纪念物之类,它是自然及人类社会过程在大地上的烙印,是关于人类会历史和自然系统的书。

二、景观的分类

景观可以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类型。

1、自然景观

包括天然景观(如高山、草原、沼泽、雨林等)。

2、人文景观

包含范围较为广泛.如人类的栖居地、生态系统、历史古迹等。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从无间断.这便造成了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相互交融的现象。

三、景观设计的定义

1、景观设计学是关于景观的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与恢复的科学和艺术,是一门建立在科学、人文与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

2、园林设计侧重对自然因素的研究.景观设计更强调的是对整体的。园林的兴建是为了满足部分人的意愿,具有封闭性和私人观赏性。而景观设计是为整个社会、整个民众而设计,具有很强的公众观赏性和开放性。

四、景观设计的范围

景观设计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大到对景观的大规模、大尺度的整体把握;小到环境中的公共艺术品、室内的细节处理等。我们根据其性质、内容、解决问题的方式尺度不同,把景观设计归纳为两个方面:即景观规划和景观设计。

1、景观规划是指从宏观出发,大规模、大尺度上的景观把握.它的目标是对土地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使其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合理,并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包括:国土规划、场地规划、城市规划、环境规划与生态等。

2、景观设计是指在这个过程中,对特定地方而进行的具体设计。包括:公共艺术品、建筑、水体、植被、地形等设计。

五、环境景观的设计特点。 

环境景观设计的四个特点即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和方法的多样性。

六、人文景观的特点

1、历史性:人文景观除了当代景观之外。大都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在其内容、形式、结构等因素中深刻反映了历史特性和痕迹。如古长城、古运河、古丝绸之路等。

2、人为性:

    人文景观主要载体多为古建筑、古城镇、历史一遗迹、艺术遗产和民族风情等,都是人类生产生活和文化艺术活动的结晶,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社会表现。是不同历史时期文化艺术的反映。

3、民族性

许多人文景观,均是某一 民族的创造物,景观的风格、造型。色彩等均具有那个民族的特色,如拉萨的大昭寺、青海西宁的塔尔寺、承德的普乐寺以及傣族的竹楼、苗族的寨楼等人文景观都表现出了民族特色。

4、地方性:

   人文景观不仅有民族特色。而且还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其表现在聚落景观上的组成结构、建筑形态,以及屋顶、院落局部构件的差异等。如西北地区出天气干旱多风沙,居民住宅以平顶式为主,西南地区潮湿、雨量大。屋顶多为坡顶式等。

5、实用性

许多人文景观资源是历史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必然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都有各自不同的用途、实用目的和功能。如纪念性景观,多为统治阶层或民众的精神生活之所需,其环境景观的位置、规模、形式等受制于建造者的意志和要求

环境景观设计的创意及其方法

一、环境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

  1、总体布局应有全局观点,构思与构图应通观全局。

2、景观艺术处理:

1)对景与借景:2)隔景与障景:3)引导与示意4)渗透与延伸

5)尺度与比例6)质感与机理7)节奏与韵律

3、景观构思要有创意和特色,要把客观存在的“景”与主管构思的“意”相结合。

4、体现地方特征:景观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同时景观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 

 5、使用现代材料在材料的使用上有几种趋势:① 非标制成品材料的使用;② 复合材料的使用;③ 特殊材料的使用,如玻璃、萤光漆、PVC材料;④ 注意发挥材料的特性和本色;⑤ 重视色彩的表现;⑥ DIY(DoItYouself)材料的使用,如可组合的儿童游戏材料等。

6、点线面相结合:

二、环境景观设计的程序

(一)环境景观设计的搜集资料阶段

     环境景观设计之前,首先要了解并掌握各种有关环境景观的外部条件和客观情况:自然条件,包括地形、气候、地质、自然环境等,城市规划对环境景观要求,城市人文环境使用者对环境景观设计要求,特别是对环境景观所应具备的各项使要求,对经济估算依据和所能提供的资金、材料、施工技术和装备等,以及可能影响工程的其他客观因素。这个阶段,设计者经常协助咨询、确定设计任务书,进行可行性研究,提出地段测量和工程勘查的要求,以及落实某些建设条件等。

(二)环境景观的初步方案阶段

设计者在对环境景观的功能和形式安排有了大概的布局之后,首先要考虑和处理环境景观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景观与周围建筑高低、体量的关系。景观对城市交通影响等关系。

(三)环境景观初步设计阶段

    这是环境景观设计过程中关键性阶段,也是整个设计构思基本成型的阶段。初步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环境景观的合理布局、空间和交通联系合理、景观艺术效果。为了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还应该还结构和合理性相统一。因此,结构方式的选择应考虑坚固耐久、施工方便及造价的经济合理等。

(四)环境景观技术设计阶段

    这是初步设计具体化的阶段,也是各种技术问题的定案阶段。技术设计的内容扬环境景观扬和各个局部的具体做法,各部分确切的尺寸关系,装修设计,结构方案的计算和具体内容。各种构造和用料的确定,各个技术工种之间矛盾的合理解决以及设计预算的编制等。

(五)环境景观施工图和详图设计阶段

    施工图和详图主要是通过图纸,把设计意图和全部设计结果,包括做法和尺寸等表达出来,作为工人施工制作的依据。这个阶段是设计工作和施工工作的桥梁。施工图和详图要求明晰、周全、表达确切无误。施工图和详图工作是整个设计工作的深化和具体化,又可称为细部设计。它主要解决构造方式和具体做法的设计,解决艺术上的整体与细部、风格、比例和尺度的相互关系。细设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环境景观的艺术水平。

二、景观设计的创意方向  

(一)、构思立意

不同风格将产生不同的景观配置效果,现代风格的住宅适宜采用现代景观造园手法,地方风格的环境则适宜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语言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语言的造园思路和手法。

城市设计和园林设计的一般规律诸如对景、轴线、节点、路径、视觉走廊、空间的开合等,都是通用的。同时,景观设计要根据空间的开放度和私密性组织空间。我们可以直接从大自然中汲取养分,获得设计素材和灵感,提高方案构思能力。也可以发掘与设计有关的素材,并用隐语、联想等手段加以艺术表现。

(二)、方案构思

1、从环境特点入手

2、从形式入手进行方案构思

3.多方案比较

4.方案的调整与深入

(三)、总体方案设计阶段

  1、 主要设计图纸内容 

1)、位置图 

 2)、现状图     

3)、分区图 

    根据总体设计的原则、现状图分析,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游人活动规划,不同兴趣爱好游人的需要,确定不同的分区,划出不同的空间,使不同空间和区域满足不同的功能要求,并使功能与形式尽可能统一。另外,分区图可以反映不同空间、分区之间的关系。该图书于是以说明性质,可以用抽象图形或圆圈等图案予以表示。 

4)、总体设计方案图 

5)、道路总体设计图 

7)、种植设计图 

 8)、园林建筑布局图 

 9)、 鸟瞰图 

 1)、无论采用以点头史、二点透视或多点透视、轴测画都要求鸟瞰屠宰尺度、比例上尽可能准确反映景物的形象。 

2)、鸟瞰图除表现公园本身,又要画出周围环境,如工园周围的道路交通等市政关系;工园周围城市景观;工园周围的山体、水系等。 

3)、鸟瞰图应注意“近大远小、近清楚远模糊、近写实远写意“的透视法原则,以达到鸟瞰图的空间感、层次感、真实感。 

4)、一般情况,除了大型公园建筑,城市公园的园林建筑和树木比较,树木不宜太小,而以约15~20年树龄的高度为画图的依据。 

(四)、局部详细设计阶段 

局部详细设计工作主要内容:

1、 平面图

2、 横纵剖面图 

    为更好地表达设计意图,在局部艺术布局最重要部分,或局部地形变化部分,做出断面图,一般比例尺为1:200~1:500。

3、局部种植设计图

(五)、施工设计阶段 

   施工设计阶段是根据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和要求更深入和具体化设计,并做出施工组织计划和施工程序。其内容包括:施工设计图、编制预算、施工设计说明书。 

1、 施工设计图 

2、施工总平面图 

表明各种设计因素的平面关系和它们的准确位置;放线坐标网、基点、基线的位置。其作用之一是作为施工的依据,其二是绘制平面施工图的依据。 

3、竖向设计图(高程图) 

4、道路广场设计图 

5、种植设计图(植物配置图)

6、水景设计图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景观设计基础              编制日期2011年8月17日

授课日期8周星期1

8周星期2

8周星期3

8周星期4

8周星期5

10月17日

10月18日10月19日10月20日10月21日
班    次环艺09321

章节及课题:           第二部分  景观设计表达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并理解景观元素水体、植物的相关知识,掌握植物景观、水体景观的设计方法与表达方式

课的类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0学时

理论8学时

实践12学时:1、图书馆收集相关资料。  

2、现场调研

3、课堂实践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课题训练

参考书及教具: 《景观设计》

教学内容(详后)

教师:          教研主任:                  系主任:     

 

                      

 乔 木

一、植物景观的作用

1、植物具有基本的美化和观赏功能。

2、环境资源价值,如改善小气候、保持水土、降低噪音、吸收和分解污染物等作用。

二、绿化环境景观设计中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绿化景观配置的概念清楚地表达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绿化景观配置以植物元素的颜色、大小、形态、质地等为基本创作要素;

  2)绿化景观配置通过对基本要素进行重复、对比、对称/非对称,节律,渐变、空间划分,几何形状等等来进行创作;

  3)结果要达到一定要求,满足一定的原则:如简单原则、统一与协调原则,平衡原则,重点变化原则,比例与尺度原则,更重要的是满足功能性原则。

三、绿化景观配置的基本要素

1、 植物颜色

2、植物大小

3、植物形状与形态 

4、线条 

5、质地

四、绿化景观中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1、对称 

  2、重复 

 3、变化

4、韵律、渐变和对比

五、绿化景观中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 

  1.主题原则

2.适宜原则

3.时效原则

4.经济原则

5、多样性原则:

6、指示性原则

六、植物配置的方法与步骤

在初步设计中,植物配置应在设计程序初期,作为综合要素与地形、建筑、铺地材料以及园址构筑物同时加以分析研究。植物的功能作用、特性、种植布局以及取舍是整个程序的关键。

设计者在完成群体和单体布局后,还应该考虑到设计的某些部分是需要变更的。完成初步设计后需要进行细部设计,首先考虑的是植物大小之间搭配。应首先确立大中乔木的位置,这是因为它们的配置将会对设计的整体结构和外观产生最大的影响。

 其次,考虑的是植物的品种搭配。

第三,在考虑植物色彩因素时,也应该同时考虑植物叶丛类型,这也是植物色彩的一个重要因素,叶丛类型可以影响一个设计的季节的交替关系,可观赏性和协调性。

第四,则是考虑植物的质地。

最后,则是选择植物种类或确定其名称。

水体设计

一、水体景观的作用 

1.水是重要的景观元素。如喷泉、瀑布、池塘等等,都以水体为题材,水成了景观的重要构成要素,也引发无穷尽的诗情画意。

2.改善环境,调节气候,控制噪音。

3、提供体育娱乐活动场所。如游泳、划船、溜冰、船模等。如现在休闲的热点,如冲浪、漂流、水上乐园等。

4. 提供观赏性水生动物和植物的生长条件,为生物多样性创造必须的环境。如各种水生植物荷、莲、芦苇等的种植和天鹅、鸳鸯、锦鲤鱼等的饲养。

5.汇集、排泄天然雨水。此项功能,在认真设计的园林中,会节省不少地下管线的投资,为植物生长创造良好的立地条件。相反,污水倒灌、淹苗,又会造成意想不到的损失。 

6.防护、隔离。如护城河、隔离河,以水面作为空间隔离,是最自然、最节约的办法。引伸来说,水面创造了景观迂回曲折的线路。

7.防灾用水。救火、抗旱都离不开水。城市园林水体,可作为救火备用水,郊区园林水体、沟渠,是抗旱天然管网。

二、水体的特性

1、人对水的亲水性

2、水的环境特性 

3、流动性:

4、倒影和反射

5、 声、色特性

三、水体景观的形式

水景观由水存在的形式、造景手法和表达方式构成。他的存在形式主要是喷泉、瀑布、水池、河流、湖泊等。

(一)、 静水景观

静水景观,就是水的流动变化比较平缓的水体景观。一般表现在地平面比较平缓,无大的高差变化。静水可产生镜像效果,产生丰富的倒影变化,一般适合做小面积的水面处理。如做大面积的静水切忌空而无物,松散而无神韵。做大面积静水形式应变化、丰富。静的水,给人以宁静、安详、柔和的感受。

(二)、 动水景观

动水景观相对于静水景观而言具有地势起伏比较大,水体流动较快的特点。给人激动、兴奋和欢愉的感觉。  

明袁中郎谓:“水突然而趋,忽然而折,天回云昏,顷刻不知其千里,细则为罗谷,旋则为虎眼,注则为天坤,立则为岳玉;矫而为龙,喷而为雾,吸而为风,怒而为霆,疾徐舒蹙,奔跃万状。

(三)人工水体景观的设计

人工水景观概括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是利用地势或土建结构,仿照天然水景观而成。如溪流、瀑布、人工湖、养鱼池、泉涌、跌水等,这些在我国传统园林中的有较多应用。

  二是完全依靠喷泉设备造景。各种各样的喷泉如音乐喷泉、程序控制喷泉、旱地喷泉、雾化喷泉等。这类水景是近年来才在建筑领域广泛应用的,但其发展速度很快。

构造人工水体景观需要注意的是:

  A.水体的设计标高 

   B.水体外界的环境 

五、水体景观的设计方法

1、 水体景观设计的选址

2、水体景观设计的形式选择

3、 水体景观设计的气氛把握

4、水处理方式的选择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景观设计基础              编制日期2011年8月21日

授课日期9周星期1

9周星期2

9周星期3

9周星期4

9周星期5

10月24日10月25日10月26日10月27日10月28日
班    次环艺09321

章节及课题:           第三部分   植物景观设计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并理解地被植物、水生植物的相关概念、内容与分类等基本知识,掌握地被植物、水生植物的生态习性、特征

课的类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0学时

理论8学时

实践2学时:1、图书馆收集相关资料。  

2、现场植物调研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参考书及教具: 《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教学内容(详后)

教师:          教研主任:                  系主任:     

 

一、城市铺地在城市景观营造中的作用及要求

   在城市中,铺地和山、水、植物、建筑等共同构成城市景观的统一体。铺地作为城市空间界面的一个方面而存在着,应像室内设计时必然要把地板设计作为整个设计方案中的一部分统一加以考虑样。

  1、色彩

  (1)色彩的作用及要求

  色彩是环境主要的造景元素,是心灵表现的一种手段,它能把“情绪”赋予风景,能强烈地诉诸于情感,而作用于人的心理。因此在城市造景中对色彩的运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铺地的色彩更应该和植物、山水、建筑等统一起来,进行综合设计。

  铺地的色彩一般是衬托风景的背景,或者说是底色,人和风景才是主体。当然特殊情况除外。

  铺地的色彩必须是沉着的,色彩的选择应能为大多数人所共同接受。它们应稳重而不沉闷,鲜明而不俗气。

  色彩必须与环境统一,或宁静、清洁、安静,或热烈、活泼、舒适,或粗糙、野趣、自然。

  (2)色彩的情调

  不同的色彩会引起不同的心理反应,一般认为暖色调表现忧郁,冷色调表现幽雅、宁静、开朗、明快,给人以清新愉快感,灰暗色调表现忧郁、沉闷。因此在铺地设计中,有意识的利用色彩的变化,可以丰富和加强空间的气氛。

  (3)色彩调和的方法

  ①按同一色调配色。如公园的铺装,有混凝土铺装、块石铺装、碎石和卵石铺装等,各式各样的东西,如果同时存在,忽视色调的调和,将会大大破坏园林的统一感。如在同一色调内,利用明度和色度的变化来达到调和,这时则容易得到沉静的个性和气氛。如果环境色调令人感到单调乏味,则地面铺装可以变化。

  ②按近似色调配合。在配色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在近似色调之间决定主色调和从属的色调,两者不能同等对待;二是如果使用的色调增加了,则应减少造型要素的数量。

  ③按对比色调配合。对比色调的配色是由互补色组成的。由于互相排斥或互相吸引都会产生强烈的紧张感,因此对比色调在设计时应谨慎运用。

  2、质感

  铺装的美,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材料质感的美。一般铺地材料以粗糙、坚固、浑厚者为佳。

  (1)质感的表现,必须尽量发挥材料本身所固有的美。以体现出花岗岩的粗犷、鹅卵石的圆润、青石板的大方等不同的铺地材料的美感。

  (2)质感与环境和距离有着密贴的关系。铺装的好坏不只是看材料的好坏,而是决定于它是否与环境相协调。在材料的选择上,要特别注意与建筑物的调和。

  (3)质感调和的方法,要考虑同一调和、相似调和及对比调和。

  (4)铺地的拼缝,在质感上要粗糙、刚健、以产生一种强的力感。否则,如果接缝过于细弱,则显得设计意图含糊不清。而接缝明显,则产生漂亮整洁的质感,使人感到雅致而愉快。

  (5)质感变化要与色彩变化均衡相称。如果色彩变化多,则质感变化要少一些。如果色彩、纹样均十分丰富,则材料的质感要比较简单。

  3、图案纹样

  在景观营建中,铺装的地面以它多种多样的形态、纹样来衬托和美化环境,增加园林的景色。纹样起着装饰路面的作用,而铺地纹样因场所的不同又有各变化。一些用砖铺成直线或平行线的路面,可达到增强地面设计的效果。但在使用时必须小心仔细。通常,与视线相垂直的直线可以增强空间的方向感,而那些横向通过视线的直线则会增强空间的开阔感。另外,一些基于平行的形式(如住宅楼板)和一些成一条直线铺装的地砖或瓷砖,会使地面产生伸长或缩短的透视效果其它一些形式会产生更强烈的静态感。如正方形、圆形、和六边形等规则、对称的形状都不会引起运动感,而会形成宁静的氛围,在铺装一些休闲区域时使用效果很好。同心圆那样的图案通常是以一些砖头、鹅卵石等小而规则的铺装材料组成。把这些材料布置在地面或广场会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

  表现纹样的方法,可以用块料拼花,壤嵌,划成线痕、滚花,用刷子刷,做成凹线等。

  4、尺度

  路面切块的大小,拼缝的设计,色彩和质感等,都与场地的尺度有密切的关系。如大场地的质地可粗些,纹样不谊过细。而小场地则质感不宜过粗,纹样也可以细些。

  为不同场所中不同的地面选择合适的铺地砖,就如要在两个邻近的区域见适当地运用对比和协调一样重要大的石板铺装在面积小的区域里会显得比实际尺寸大;在一个小区域中运用过多的装饰材料也会使该区域显得凌乱不堪。

  5、光影效果

  在我国古典园林中,早已利用不同色彩的石片、卵石等按不同方向排列,使其在阳光照射下,产生富有变化的阴影,使纹样更加突出。在现代的新园林中,多用混凝土铺砖地,为了增加路面的装饰性,将砖的表面做成不同方向的条纹,同样产生很好的光影效果。这种方法在园林铺地中的应用,不需要增加材料,工艺过程简单,还能减少路面的反光强度,提高路面的抗滑性能,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地面铺装的要素

   1、地面铺装的耐性

地面铺装的耐性包括耐久性和耐磨性,地面铺装所需要的耐久性赖于铺装路段的使用方式。所处的具体环境和预算情况等等。现在路面上过早地出现恶劣损坏,大多是因为使用了质量不合格的基础材料。检验道路耐久性的最好方法是在一个与实际情况相似的环境下,使用一段时间,至少是三年,这样就可以检验这种铺装的耐久性。

 2、地面铺装的强度

  地面铺装所必需的强度大小依赖于它可以支持的载重量。一般步行道的强度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偶尔出现在人行道上的载重量过大的车辆也会导致路面受损。路面上的裂缝容易让人摔倒,还容易引起路面过早损坏。如果将地面铺装安置于合适的基底和基础上,大多数都会有足够的强度。

  3、地面铺装的抗冻性

  所有的室外道路由于暴露在户外,都会受到潮湿和冰冻的影响。检测道路抗冻性的方法参见检验耐久性的方法。

  4、地面铺装的抗风化性

  由于所有的室外铺路都要受到四季不同气候条件的影响,所以对于所有的铺面石,铺面砖和带颜色的混凝土铺面材料来说,能避免风化是最好的。据检测,现在的铺地材料一般都能避免一些比较严重的风化作用。

  5、地面铺装的防滑性

  在一些公共的步行区,道路的防滑性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坡道,楼梯踏步等一些地方,在垂直于人群行走方向安装很浅的防滑凹缝是一种好办法,而且车行路面必须有足够的防滑性。

  6、防有机物滋生

  防有机物滋生主要依赖于周围环境,在花园中苔藓是有吸引力的,但是在城市步行路或车行路中都是很危险的。一般而言,路面密度越大,防有机物滋生的性能就越强。

  7、道路色彩的耐久性

  道路对于一些铺路材料来说,完全使颜色保持持久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设计和应用时,应了解所用材料的色彩性质。

  三、地面铺装的结构

  城市地面铺装一般由面层、路基及附属工程组成。

  1、面层的构造

  (1)典型的面层图式

  地面面层结构的组合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城市景观中无论是园林道路或是庭院、场地,其典型的面层结构要比城市公路要简单。

  (2)各层的作用和设计要求

  ①路面。是地面最上的一层,它直接承受人流和车辆的磨损,承受着各种大气因素的影响和破坏。如果面层选择不好,就会给游人带来行走的不便或是反光刺眼等不良影响。因此从工程上来讲,面层设计要坚固、平稳、耐磨耗、具有一定的粗糙度、少尘、并便于清扫。

  ②基层。一般在路基之上,起承重作用。一方面支承由面层传下来的荷载,另一方面把荷载传给路基。基层不直接接受车辆和气候因素的作用,对材料的要求比面层低。一般选用坚硬的(砾)石、灰土或各种工业废渣等筑成。

  ③结合层。在采用块料铺筑路面层时,在路面与基层之间,为了结合和找平面而设置的一层,结合层一般选用3~5cm厚的粗砂或25号水泥石灰混合灰浆,或1:3石灰砂浆。

  ④垫层。在路基排水不良,或有冻涨胀翻浆的地段上为了排水、隔温、防冻的需要,在基层下用煤渣石、石灰土等筑成。在园林铺地中也可以用加强基层的办法,而不另设此层。

  2、路基

路基是地面面层的基础,它不仅为地面铺装提供一个平整的基面,承受地面传下来的荷载,也是保证地面强度和稳定性的重要条件之一,因之对保证地面强度和稳定性的重要条件之一,因之对保证铺地的使用寿命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地面铺装的基本施工流程及技术

  1、地面铺装施工流程图

  2、基层分类及施工

 

    3、结合层施工

  一般用M7.5水泥、白灰、砂混合砂浆或1:3白灰砂浆。砂浆摊铺宽度应大于铺装面5~10cm的粗砂均匀摊铺而成。特殊的石材铺地,如整齐石块和条石块,结合层用M10号水泥砂浆。

  4、面层施工与装饰

  在完成的路面基层上,重新定点、放线,每10m为一施段落,根据设计标高、路面宽度定放边桩,打好边线、中线。设置整体现浇路面边线处的施工挡板,确定砌块路面的砌块列数及拼装方式。面层材料运入现场开始施工。

  (1)水泥混凝土路面装饰施工

  ①普通抹灰与纹样处理。

②彩色水泥抹面装饰。

③彩色水磨石地面铺装。

④露骨料饰面。

  (2)片块状材料的地面铺筑

    ①湿法铺筑。用厚度为1.5~2.5cm的湿性结合材料,如用1:2.5或1:3水泥砂浆、1:3石灰砂浆、M2.5混合砂浆或1:2会泥浆等,垫在路面面层混凝土板上面或路面基层上面作为结合层,然后在其上砌筑片状或块状切面层。

②干法铺筑。以干性粉砂状材料,作路面面层砌块的垫层和结合层然后按照设计的砌块、砖块拼装图案,在垫层上拼砌成路面面层。  (3)地面石子镶嵌与拼花

  这是中国传统地面铺装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施工前,要要根据设计的图样,准备镶嵌地面用的砖石材料,设计有精细图形的,先要在细密质地青砖上放好大样,再精心雕琢,做好雕刻花砖,施工中可嵌入铺地图案中。要精心挑选铺地用石子,挑选出石子应按照不同颜色、不同大小、不同长扁形状分类堆放,以利于铺地;拼花时方便使用。

    (4)嵌草路面的铺筑

  嵌草路面有两种类型:一种为在块料铺装时,在块料之间留出空隙,共间种草。如冰裂纹嵌草路面,空心砖纹嵌草路面,人字纹嵌草路面等,另一种是制作成可以嵌草的各种纹样的混凝土铺地砖。

  施工时,先在整平压实的路基上铺垫一层栽培壤土作垫层。壤土要求比较肥沃,不含粗粒物,铺垫厚度为10—15cm.然后在垫层上铺砌混凝土空心砌块或实心砌块,砌块缝中半填壤土,并播种草籽或贴上草块踩实。

     采刚砌块嵌草铺装的路面,砌块和嵌草层道路的结构面层,其下面只能有一个壤土垫层,在结构上没有基层,只有这样的路面结构才能有利于草皮地存活与生长。

  植材铺地

  植材铺装多运用于庭园叫。运用植物装饰地园的地面铺装就如同在屋内销地毯那样,它可以使环境变得舒适,从而给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游玩和休息场所。当然,使用机物铺地时,必须考虑植物的习性,这样才能保证选择适合品种。

   铺地植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让人行走的,具行弹性的,另一类是供观赏的,它可以在不同的庭院空间中营造出自然过渡的效果。

  草是最佳的地被植物。由于温带的海洋性气候特别适合草的生长,因而那里的草可以各尽)其才。优质的草种,通过精心的种植和修剪,可以成为像台前(或混凝土)那样细腻光滑的中性铺地材料,从而将地面上的各种造型无衣缝地连成一体。有些园主喜欢绿色草坪那完美无缺的光滑,有些园主则偏爱在草坪中种屿雏菊或别的野花,或是在修剪时将草留下适当长度,这样就可以在风中欣赏草上掀起的阵阵涟漪。

文档

景观设计基础教案

教案课程名称:景观设计基础编制日期2011年8月17日授课日期7周星期17周星期27周星期37周星期47周星期510月10日10月11日10月12日10月13日10月14日班次环艺09321章节及课题:第一部分概述目的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并理解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内容与分类等基本知识,通过案例分析、外出考察、查找资料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景观设计的创意方法。课的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0学时理论12学时实践8学时:1、图书馆收集相关资料。2、市场调查:到小区考察景观设计教学方法:理论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