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迁碑》笔画详解—点
各种笔画均是“点”引申出来的,点画虽小,却最能展示书写者的精神气质与艺术功力,其用笔的起、行、收都用到位,使之形满力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点的组合使用:
《张迁碑》中点的变化极其丰富,当多个点画出现在同一个字中时,就要根据字势、笔试的需要灵活运用、其变化形式不可千篇一律,更不能牵强附会。既要抒发个性,又要附合结字用笔规律,使点的造型生动自然而又和谐统一。
01
顶点
顶点也称直点,多于字头之上出现,形状竖直,多呈倒梯形或倒三角。
笔法:逆锋向上起笔,折锋右切,再折锋下行或按或提,自然收笔。
02
侧点
此点造型取斜侧之势,带有明显的“啄”势,其位置多在字的右下,做收尾的一笔。
笔法:逆锋向左上起笔,折锋向右,再折锋向右下缓行,渐提直至完全提起。
03
横点
汉隶中以横带点的情况很多。其笔法与短横笔法一致,线质粗实。
04
竖点
竖点的笔法与竖画基本一致,其收笔既可挫锋方收,也可自然提笔,其造型也是可长可短。
05
撇点
撇点笔法近似撇画、起笔藏锋,向右下重顿,转锋或折锋左下,轻快出锋。
06
挑点
此笔势与撇点正好相反,逆锋想左下入笔,折笔向下左顿,转锋向右或右上出锋。下笔要稳健沉着,出锋力量要足,速度要快。
07
左点
此点为回锋撇点,多在字的左侧出现。
笔法:路锋起笔,向左下铺毫,折锋右下左顿,再折锋向右收笔。或起笔向左下铺毫,顺势翻转向左圆回。
08
三角点
《张迁碑》点的造型以三角形居多,而且可以出现在任何位置,但其笔法均为方折起笔,收笔出锋。
09
方点
方点是《张迁碑》点画造型的又一常见形式,其方向位置变化很多,但其笔法均为方折起笔和挫锋方收。
10
圆裹点
此点造型圆融饱满,与其它方笔点画风格迥异,提笔圆转至点画,根据笔势需要,含蓄出锋。注意圆裹点虽小,然用笔要沉稳,力量要注入、方显圆浑。
11
折锋点
此点多见于“焦”部。
笔法:逆锋折笔写横点,至末端向右稍提,折锋右下,再折锋左下撇出。
《张迁碑》笔画详解
一. 横
《张迁碑》中的横画分“大横 ”与“小横”两类。 大横:大横用蚕头雁尾的形象来表现。这是汉代隶书横画的一个重要角色。大横的造型及用笔方法最能体现隶书的风格特色。《张迁碑》中的大横起笔厚重,头部以方为主,或方中带圆,行笔挺劲,收笔铺毫,平势出锋。现将其大横变化详列如下。
1
等重横
此横为《张迁碑》大横的基本型,也是汉隶大横的最基本造型。其特点事上平下曲,起笔、收笔分量均衡。给人以平衡、稳健之美。
笔法:①起笔向左,藏锋逆入。②折锋下切,切锋宽厚。③折锋向右,铺毫阔笔而行。④中部略提,线条烧弧。⑤收笔处铺毫顿笔,转锋向右上渐提出锋。
2
重入轻出横
此横起笔重、收笔轻,但轻而不弱,于凝重之中透露出一股险绝之势,为《张迁碑》横法所特有。
笔法:起笔逆锋同写等重横,向右行笔渐行渐提,至收笔稍驻笔,转笔向右上出锋。
3
轻人重出横
此横起笔轻、收笔重,与重入轻出横正好相反,它起笔简约,更体现了收笔斩截的粗犷之美。
笔法:起笔藏锋,提笔圆转或方折,右行渐铺毫,收笔重顿,转笔向右上渐提出锋。
4
腰粗横
此横腰部粗重,行笔过程中无需上提,给人敦厚朴实、笔势雄强之感。
笔法:起笔藏锋,右行铺毫按笔,收笔向右上轻提出锋。
5
收笔上翘横
此横收笔上翘,极具舞动之意,此种用笔为《张迁碑》所独有,于沉穆中透露灵动飞扬之势。
笔法:起笔藏锋,中锋右行气贯中实,遒缓涩进,转锋向右渐提收笔。
6
方起方收横
此横的起笔、收笔均为方折,最能体现《张迁碑》用笔的斩截之美。
笔法:起笔方折、中锋右行,或提、或按、或直、或曲、收笔折锋向右上方缓缓提起。
小横
01
平横
此为《张迁碑》小横的基本造型,无明显的轻重、俯仰变化。
笔法:①逆锋向左起笔。②折锋下切。③折锋向右铺毫,涩进徐行。④至收笔处挫向上收笔。
02
凸横
《张迁碑》中,此种横画多出现在字的顶部,或作为口框的上边框。
笔法:起笔收笔同写平横,行笔时向上略作弧,注意弧弯适度。
03
凹横
此横弧弯变化恰好与凸横相反,多用于字的上部和中间。
笔法:起笔、收笔同写平横,行笔时略向下作弧,并注意弧弯适度。
04
腰粗横
此横中间粗重、两头轻细,在《张迁碑》中使用较多,正体现了《张迁碑》用笔的朴茂浑厚的特点。
笔法:起笔轻折,右行渐铺毫,至中间按笔轻重,后笔毫再由重到轻,至尾部轻提收笔。
05
腰细横
此横中间轻细、两头粗重,与腰粗横正好相反,粗中有细,更显灵动之变化。
笔法:起笔方折,右行,用笔先提后按,收笔挫锋上提。注意小横腰细变化不可过大。
06
重人轻出横
此横起笔重,收笔轻。
笔法:起笔方折,右行渐收直至笔锋完全提起。
《张迁碑》笔画详解—竖
笔画详解丨竖
如果把横画比作房子的大梁,那么竖则好比房子的立柱。汉隶虽然取横势,但纵向支撑的竖画却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且汉隶中唯有《张迁碑》的竖画变化是最丰富的,其用笔也均为方笔。
01
竖直
此竖为《张迁碑》竖画的基本造型,其特点是两端方正,行笔垂直,起行笔力量均衡。
笔法:1起笔向上,藏锋逆入。2.折峰右切。3.折峰向下,逆势铺毫而行。4.收笔稍驻向左挫峰成方角状提笔。
02
重入轻出竖
此竖起笔重、收笔轻、有如针锥倒挂。
笔法:起笔方折同直竖,折笔向下边行边提,自然收笔。
03
轻入重出竖
此竖与上一竖画太态势正好相反,起笔轻,收笔重。
笔法:起笔方折轻入,笔毫渐行渐按,至末端铺毫最重,收笔同直竖。
04
腰粗竖
此竖中间粗重,两端轻细,外强中实,用笔丰腴。
笔法:折笔轻入,下行渐埔毫,至中间按笔最重,之后再由重到轻,收笔挫锋而出。
05
腰细竖
此竖两端粗重,中间轻细,与腰粗竖恰成反势,细腰,婷婷玉立。多于长竖中出现。
笔法:起笔收笔同写直竖,中间行笔先提后按,注意提笔幅度不宜过大。
06
粗短竖
此竖极粗且短,多用于笔画较少字的中竖,敦朴厚重,如石坠千均。
笔法:藏锋逆入,切锋宽厚,铺毫重按涩行,挫锋缓行。
07
细竖
《张迁碑》用笔朴茂天真,以厚重为美,此竖状若发丝,但细而不弱,偶有出现更显性灵。
笔法:起笔藏锋或露锋轻入,行笔以挫锋或自然驻笔。
08
协竖
《张迁碑》中很多竖画是取斜式的,其笔法同写直竖。
09
弧竖
《张迁碑》中也有很多竖画足有弧度的。弧竖的起笔、收笔同写直竖、行笔根据需要向左或向右作弧。
10
尖尾竖
此竖起笔方折,中锋下行,有的即走即提出锋收笔,状若悬针;有的行至末尾驻毫,转锋左下,渐提出锋。
11
弯尾竖
此竖造型虽特殊,但在《张迁碑》中却屡见不鲜,其多出现于左侧偏旁之中。
笔法:起笔方切,铺毫下行,适时转锋向左下按笔而行,至收笔处,挫锋向上作方切角、再折笔向右回锋。其用笔类似撇法、需尽腕力。
《张迁碑》笔画详解—撇
在汉隶中,撇画、捺画以及横画最能突出字形取横势的特点。《张碑迁》中的撇画极富变化、收笔以回锋为主、兼以放锋、姿态端庄稳健而又潇洒劲畅。用笔需尽腕力、并且肘臂协调,避免行笔僵板或漂浮不定。
01
直撇
此撇造型端正、笔意率直,是《张碑迁》撇画基本造型。
笔法:1.逆锋起笔向右上。2.折锋向右下。3.折锋左下。翻腕取逆势直行铺毫。4.至尾部向上挫锋呈圆形或方切角。5.向右回锋收笔。
02
弧撇
此撇造型恰与直撇相区别,行笔弧弯似满张之弓。
笔法:起笔、收笔同直撇,向左下行笔时手腕用力向下翻转做弧,使线条弯面不软、富有弹性。
03
竖撇
此撇起笔及行笔前半部分同写竖画,行笔过半才向左或左下弧弯,收笔向上挫笔,向右回锋、或收笔时稍驻顿笔,向右上慢提出锋。竖撇多用于字的左侧。
04
放锋撇
此撇多为收笔出锋的长撇,楷书中的撇画便是源于此画。次撇舒展、轻逸,但线质扎实凝炼。
笔法:起笔多方,同写直撇、左下行笔或直或曲,行笔至中下部渐提出锋,并于空中回势。
05
腰粗撇
此撇两头轻细、中间粗重、于率意中多了一份朴实之感。
笔法:方折或圆转起笔,行笔先按后提,收笔放锋或回收。
06
腰细撇
此撇线型与腰粗撇相反,两端粗重,中间轻细、且多为弧撇。
笔法:起笔方折重按、行笔先提后按多弧弯、收笔或自然轻收或重顿回收。
07
回锋短撇
此撇虽短小、但字中出现较多、有直、曲两种形态。
笔法:起笔圆转或方折,向左下行笔或直或弯,收笔向上圆转或方收。
08
出锋短撇
此撇与楷书短撇极为相似,起笔方折,向左下轻快撇出,犹如一把尖刀、给人感觉锋利、快捷。
09
折头撇
此撇起笔处有一个明显的折锋动作,这也是汉隶所特有的一个笔画。
笔法:逆锋起笔写短横、短横末端折笔左下左撇、收笔回锋或出锋。
10
弯折撇
此撇线形长,有明显转折变化。行笔常作突转,线条出现折势,于圆柔中突露刚劲之势。
11
上弧撇
此种撇画唯《张碑迁》中所独有,多出现于字的左上,对右下结构单位构成环抱之势。
笔法:起笔、收笔同写直撇,中间行笔向左上略作弧,注意弧弯不宜过大。
《张迁碑》笔画详解—捺
01
直捺
直撇为《张碑迁》最基本造型。其用笔方峻,碑中使用最多。
笔法:1逆锋向左起笔。2折锋右上,再折笔向右下(或绞转成圆)3行笔斜直,笔锋取逆势,逐渐加力铺毫。4至收笔处稍驻重顿。5转笔向右,渐提出锋,需全力送到。
02
弧捺
与直撇相比,弧捺体态柔韧飘逸,线质面圆润淳厚,一波三折变化明显。
笔法:起笔藏锋,右下行笔铺毫,波折变化教强,收笔重按出锋,捺脚略上翘。
03
平捺
此捺笔法与直捺,弧捺相同,但角度平直,其造型更为纵逸舒朗,多用于字的底部,对上部起承托之势。
04
短捺
此捺笔更趋于弧捺,一波三折变化分明,更显短小灵动。
05
反捺
为了与雁尾笔画相区别,很多捺画均采用回锋收笔,更显稳健含蓄。其中以短捺为多。
笔法:起笔藏锋方折、右下行笔无明显提按变化,收笔方折或圆转回锋。
06
方头捺
起笔逆锋左上,先向右上轻折再折锋右下写捺。捺画无论直曲、长短、平斜均用此种起笔方法。这种起笔凝重有力,但要避免呆板划一。
07
尖头捺
起笔空中逆势,直锋入锋,中锋右下渐行铺毫,至尾部重按出锋。此起笔法有一种单刀直入的快捷之美。
08
腰细捺
此种变化多出现于长捺之中,最显轻盈、舒展。
笔法:起笔方折或绞转、中锋右下行笔要先提后按,注意提按幅度以及用笔力度,线腰细而不阔。至尾部重按缓收。
09
粗短捺
起笔藏锋或露锋,切锋宽厚、行笔重按铺毫、收笔得势向右上缓提。此捺多用于笔画较少的字。
张迁碑笔法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