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实验报告
院系 |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 学号 | 姓名 | 成绩 | |||||
课程 名称 | 非参数统计实验 | 实验项目 名 称 | 第二讲 单样本符号检验 | ||||||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Excel、Minitab程序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2.会用Excel、Minitab对样本数据进行预处理; 3.会用符号检验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验原理 3.1 单样本中位数符号检验的适用范围 1)在数据呈偏态分布的情况下,我们可能对总体的中位数更感兴趣,希望对总体的中位数做出推断,这时可以使用符号检验(sign test)的方法。 2)在非正态总体小样本的情况下,如果要对总体分布的位置进行推断,由于t检验不适用,也可使用符号检验的方法。 3.2 符号检验的检验统计量 检验统计量: 记号“#”表示计数,即S+是集合G中的元素,其中G是使得成立的 ()构成的集合。 1)在原假设:(已知)成立的条件下,检验统计量。 2)按照这个概率可以根据二项分布计算得到P值,从而得出检验的结论。 三,实验内容 【练习4】如果一个矩形的宽度与长度的比,这样的矩形成为黄金矩形。下面列出某工艺品工厂随机取的20个矩形宽度与长度的比值。 0.693 | 0.668 | 0.749 | 0.611 | 0.654 | 0.606 | 0.67 | 0.609 | 0.662 | 0.553 |
0.672 | 0.57 | 0.615 | 0.844 | 0.606 | 0.576 | 0.69 | 0.933 | 0.628 | 0.63 |
四,实验过程原始记录(数据,图表,计算等)
Minitab实验:
1.原假设和备择假设: vs
2.用统计软件Minitab进行符号检验,结果如下:
中位数的符号检验: C1
中位数 = 0.6180 与 ≠ 0.6180 的符号检验
N 下方 相等 上方 P 中位数
C1 20 8 0 12 0.5034 0.20
从输出的结果可以看出,对于给定的α=0.05的检验水平,从得出的p值=0.5034>α,我们可以
得出结论:接受原假设 ,从而认为20个矩形宽度与长度的比值成为黄金矩形。
EXCEL实验
1.输入数据。A2:A51输入年收入数据,A1输入列标志“比值”。
2.计算S+。在C2单元格输入公式“=COUNTIF(A2:A21,">0.618")”即可,该函数表示统计A2:A21单元格中大于0.618的数据点的个数。
3.计算S-。在C3单元格输入公式“=COUNTIF(A2:A21,"<0.618")”,该函数表示统计A2:A21单元格中小于0.618的数据点的个数。
4.计算n。在C4单元格输入公式“=C2+C3”。
5.由Excel计算P值。在Excel中输入“=2*(1-binomdist(S+-1,n,0.5,1))”,就可以得到符号检验的P值, p值为0.5034。
6.判断:从输出的结果可以看出,对于给定的α=0.05的检验水平,从得出的p值=0.5034>α,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接受原假设 ,从而认为20个矩形宽度与长度的比值成为黄金矩形。
五,实验结果分析或总结
通过这次实验,我了解了Excel、Minitab程序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学会了用Excel、Minitab对样本数据进行预处理;学会用符号检验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