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高三总复习《文言文断句》教学设计方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23:27:22
文档

高三总复习《文言文断句》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识点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1、熟悉高考考纲,领悟考点要求,并掌握题型特点认识文言文断句的重要性,了解题型多媒体演示"故事激趣,考纲、考点及题型展示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边演示边讲解导入断句的概念,认识到断句的重要"8分钟"自制多媒体课件2、初步熟悉文言断句的方法通过练习初步感受断句题的解题方法多媒体演示"练习展示扩大复习课的教学容量"演示断句,认识到断句的基本方法和规律"10分钟"自制多媒体课件3、明确断句步骤,总结断
推荐度:
导读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识点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1、熟悉高考考纲,领悟考点要求,并掌握题型特点认识文言文断句的重要性,了解题型多媒体演示"故事激趣,考纲、考点及题型展示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边演示边讲解导入断句的概念,认识到断句的重要"8分钟"自制多媒体课件2、初步熟悉文言断句的方法通过练习初步感受断句题的解题方法多媒体演示"练习展示扩大复习课的教学容量"演示断句,认识到断句的基本方法和规律"10分钟"自制多媒体课件3、明确断句步骤,总结断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

识点学习

目标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得结论占用

时间

媒体来源
1、熟悉高考考纲,领悟考点要求,并掌握题型特点认识文言文断句的重要性,了解题型多媒体演示"

故事激趣,考纲、考点及题型展示

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边演示边讲解导入断句的概念,认识到断句的重要

"

8分钟

"

自制多媒体课件

2、初步熟悉文言断句的方法通过练习初步感受断句题的解题方法多媒体演示"

练习展示

扩大复习课的教学容量"

演示

断句,认识到断句的基本方法和规律"

10分钟

"

自制多媒体课件

3、明确断句步骤,总结断句题型的规律、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以及说题交流,总结断句方法

多媒体演示"

方法归纳总结

利于学生进行对比,将自己概括的方法与多媒体展示的方法进行比较,明确认识演示,讲解归纳出方法:1、语法结构断句;2、修辞断句;3、标志词语断句;4、固定结构断句"

5分钟

"

自制多媒体课件

附:教学设计如下

《文言文断句》

(高三语文总复习)

一、概述    

本节课属于高三语文复习内容“理解浅易的文言文”第一大项“理解”中的第四点“理解并翻译句子”。主要强化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锻炼文言文断句能力。高三学生对文言文的断句已形成一定的语感,但基本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文言断句的方法和步骤缺少整体的把握和理性的认识。所以本节课用一个课时的时间通过考点解读、典例练习、题说思路、方法总结等步骤让学生在练和说中明确并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为下一阶段的文言文专题复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认识文言文断句的重要性,初步熟悉文言断句方法,明确文言断句步骤。

2、方法与过程:采用“释——练——说——结”复习模式学习文言断句的方法和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文言断句方法与步骤的探究,学习、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修养。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对象是高三年级的理科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是很浓厚,且对文言文有一定的畏难情绪。

2、高三学生已具备对浅易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文言文断句已有一定的语感。

3、高三学生已有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可通过自主练习、交流、归纳来掌握解题技巧。

四、教学策略

1.以练习发现问题的教学策略:a.学生完成印发下去的练习,通过课堂练习发现并掌握文言文断句的一般方法;b.学生通过练习自己提出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并和全班同学交流(问题解决)。

2.自主总结策略:学生通过交流、说题,理清自己在解题过程中的思路,并明确掌握断句的一般规律,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层面。

五、教学环境和资源准备

1、教学环境:多媒体环境。

2、资源准备:教学PPT、打印的练习资源。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故事激趣:

据说古时有一个老头儿,有一女一婿。发妻死后,他又续弦,后妻生了一个幼子。老头儿预立下遗嘱,说明遗产的分配办法。那几句话是没有点断的。到他死后,大家将遗嘱启封,女婿看了,就想把遗产全部取去。因为照他的点读法,那遗嘱是这样的:“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但是老头儿的后妻不服,认为遗嘱写的应该是把产业交给她的儿子,就告到官府去。果然,县官判决遗产应该交给老头的幼子。原来照老头的后妻和县官的读法,那个遗嘱却是这样分句的:“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请看,遗嘱的断句不同,意义竟是这样的天差地别!

二.明确学习目标

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本节课学习目标:归纳文言断句的方法,明确文言断句的步骤。

三.复习模式

(一)释——-考纲解读

1、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有时又以断句作为考查的形式出现在高考试卷中。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分析概括能力的发挥。因而,考查文言文的断句,可以达到考查学生是否真正读懂文言文的目的。

2、题型: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二)练———典例练习

学生完成4则练习:选2010年北京卷和清人彭端淑的《为学一首示子侄》等语段进行练习,并在学生做练习时提醒学生注意步骤。

明确步骤:(PPT展示)

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第二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第三步:借助“特征”,巧妙断句。

第四步:检验全文,通顺合理。

练习:

1、(2010年北京卷)孟子曰:“仁者如射,发而不中,反求诸身”吾尝学射矣始也心志与中目存乎鹄手往从之十发而九失其一中者幸也有善射者,教吾反求诸身,手持权衡,足蹈规矩,四肢百体,皆有法焉,一法不修一病随之病尽而法完则心不期中目不存鹄十发十中矣。 

2、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3、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4、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三)说———题说思路

学生说题前点明说题要求,学生说题后发现学生思路盲区、误区,适时记录点拨。

(四)结——-方法总结

1、语法结构断句;

2、修辞断句;

3、标志词语断句;

4、固定结构断句

四、布置作业

完成《尤溪一中高三语文总复习》P66-P67中的相关练习。

七、教学评价设计

本课主要评价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侧重于学生是否掌握断句方法的评价。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对学生的及时反馈进行评价,课后主要通过完成一些巩固性的练习进行评价。具体的评价指标还是看学生在练习中是否能准确运用各种断句方法。

八、帮助和总结

在练习环节结束后,学生可分组进行交流讨论,并在组内先进行试说题,教师此时可进行巡班,参加到学生的讨论,从中发现学生练习中存在的盲区、误区并加以指导。在“结”这一环节,教师也可通过让学生自己总结、教师辅助的形式进行方法归纳。同量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巩固并强化学习效果。

文档

高三总复习《文言文断句》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识点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1、熟悉高考考纲,领悟考点要求,并掌握题型特点认识文言文断句的重要性,了解题型多媒体演示"故事激趣,考纲、考点及题型展示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边演示边讲解导入断句的概念,认识到断句的重要"8分钟"自制多媒体课件2、初步熟悉文言断句的方法通过练习初步感受断句题的解题方法多媒体演示"练习展示扩大复习课的教学容量"演示断句,认识到断句的基本方法和规律"10分钟"自制多媒体课件3、明确断句步骤,总结断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