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位名称 | 编号 | 危险因素名称 |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 风险 等级 | |
变配电设备检修 | Z-22 | 1.劳保用品穿戴不规范,绝缘工具使用不当,未定期效验,设备运送过程中协调不当; 2.各工种交叉作业安全措施不到位,电气设备存在隐患; | 触电 物体打击 | 黄色 三级 | |
主要防范措施 | 1.作业人员必须接受岗位安全教育,熟知岗位危险源及其防范措施,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厂务人员应定期检查配电设备运行状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并与使用部门联系; 3.防护用品与检修设备应定期检验,使用前应确认安全性能; 4.多人配合作业应事先制定好安全防护措施及指挥人员、指挥信号。 | ||||
应急处置措施 | 1.立即疏散厂区及周边人员,对事故现场实施隔离或警戒。 2.对受伤人员进行抢救,并拨打120,110电话求救。 3.现场发现事故人员立即根据公司修订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规定的流程向公司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事故报告。 | ||||
管控责任人: 联系电话: | 警示 标志 |
/部位名称 | 编号 | 危险因素名称 |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 风险 等级 | |
配电设备检修 | Z-23 | 1.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未定期巡检 2.作业人员劳保着装不规范,电缆敷设人员协调不力 3.检修作业安全措施不到位 | 触电 火灾 | 橙色 二级 | |
主要防范措施 | 1.作业人员必须接受岗位安全教育,熟知岗位危险源及其防范措施,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应定期检查配电设备运行状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并与使用部门联系; 3.防护用品与检修设备应定期检验,使用前应确认安全性能; 4.多人配合作业应事先制定好安全防护措施及指挥人员、指挥信号。 5.严格执行正确的配电房操作规定 | ||||
应急处置措施 | 1.立即疏散厂区及周边人员,对事故现场实施隔离或警戒。 2.对受伤人员进行抢救,并拨打120,110电话求救。 3.现场发现事故人员立即根据公司修订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规定的流程向公司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事故报告。 | ||||
管控责任人: 联系电话: | 警示 标志 | ||||
场所/环节 /部位名称 | 编号 | 危险因素名称 |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 风险 等级 | |
低压检修 | Z-24 | 1.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检修时工具使用不当 2.设备、线路绝缘老化漏电或者违章作业 3.用电设备短路引起周围可燃物 | 触电 火灾 | 橙色 二级 | |
主要防范措施 | 1.作业人员必须接受岗位安全教育,熟知岗位危险源及其防范措施,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定期检查配电设备运行状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并与使用部门联系; 3.防护用品与检修设备应定期检验,使用前应确认安全性能; 4.严格执行正确的配电房操作规定 5.定期对厂区配电房和动力设备电箱进行全面检测 | ||||
应急处置措施 | 1.立即疏散厂区及周边人员,对事故现场实施隔离或警戒。 2.对受伤人员进行抢救,并拨打120,110电话求救。 3.现场发现事故人员立即根据公司修订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规定的流程向公司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事故报告。 | ||||
管控责任人: 联系电话: | 警示 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