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习目的
1.从实践中掌握了解饮料制作加工工艺,掌握一定的饮料制作技巧。
2.通过参观,了解饮料制作加工流水线,了解所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发现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不同,更深入的理解所学知识。
3.运用和检验学习成果。运用学习成果,就是把课堂上学到的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尝试性地应用于实际操作中。检验学习成果,就是看一看课堂教学与实际操作到底有多大距离,并通过综合分析,找出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以便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
4.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
1.绿茶饮料的处理实验:
本次试验,通过设置蒸馏水、自来水、VC含量和灭菌处理几个变量进行对照实验。不同的灭菌和抗氧化处理导致了每一瓶成品的最终状态不同,有的含有
大量絮状物,有的氧化褐
变,有的两者兼具。这样
的结果,让我们了解了在
饮料加工过程中的灭菌
处理和抗氧化处理的必
要性,也掌握了一定的绿
茶饮料制作技巧。
2.奶茶饮品的制作:本次试验,我们通过品评纯奶、淡奶、炼乳、糖等与红茶茶水的不同搭配所
制作的奶茶,以体会了制作奶茶的关键在于茶味与奶味的相互调和,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奶茶制作技巧。
3.糖酸比对果汁饮料的影响:
本次实验我们制作了果汁饮料和茶果饮料,通过不同的糖酸比搭配、不同的果汁量搭配来制作不同口感的饮品。以体会到了无论是果汁饮料,还是茶果饮料,口感好坏的关键都在于各个味道的之间是否相互调和,同时我们也掌握了一定的制作果汁饮料、茶果饮料的技巧。
4.参观益力多工厂:
周五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益力多工厂。两位美丽的讲解员为我们介绍了“益力多”的诞生、建立、以及一部分制作工艺流程。(流水线部分不给拍照,比较可惜)
a.益力多的诞生
20世纪20年代的日本并不富有,益力多的创始人代田稔(日本京都大学医学博士),看到当时很多孩子因为病原菌感染而失去幼小的生命,遂立志于预防医学,开始了和人体免疫力关系密切的肠内细菌的研究。结果发现乳酸菌能够清除体内的有害菌,代田稔博士将乳酸菌分离出来,置于人工胃液的强酸环境中强化培养,经过多次优胜劣汰的筛选,1930年,"益力多菌"诞生了,并以代田博士的名字注册为:Lactobacillus Casei strain Shirota。
b.益力多的发展与广州公司的建立
于1930年,代田稔博士成功地强化、培养出乳酸杆菌(L.casei.Shirota株),并从1935年,“益力多”开始制造,销售。而到了1955年,日本Yakult本社株式会社成立,同时在在京都设立了研究所。在1963年,建立了独特的益力多女士销售体系。一直发展到了1969年,益力多乳品有限公司成立。而到了2001年,中国广州益力多乳品有限公司才正式成立。从2002年起,在广东省开始了益力多的制造、销售。于2014年广州益力多在萝岗永和经济区开设的第二工厂正式投产。初期产能120万支/天,2015年已达到200万支/天,两工厂供货达到了360万支/天。
c.益力多的制作工艺
1)标准的益力多成分︰
2)制作过程:
2.过滤,把原料液里面还没有溶解的粉状物过滤掉,避免堵塞原料输送管到。
3.UHT[2] 奶液灭菌、HTST糖液杀菌。
4.糖液杀菌完后直接送入储罐。
5.制作发酵液,把在种菌罐里面的益力多菌和原料奶液都送进培养罐,进行几天的发酵。
6.将发酵奶液,添加益力多香料与水进行均质调配,输送至奶液半制品储罐。
7.液体调和,把糖液罐里面的糖浆与发酵奶液进行均匀调和。
8.储罐是双层罐,罐壁内有5℃水循环进行奶液冷藏。
3)包装过程:
1、自来水过滤,把自来水送进活性碳罐,进行初步过滤,然后再送进精密过滤器进行细过滤。
2、杀菌冷却,把经过滤后的自来水送进杀菌冷却器,先进行升温杀消毒然后再冷却自来水。
3、液体混合,把通过制作过程的原料液和原料水调配成益力多的味道,再奶液由精密过滤器(让口感更好),过滤后传输进灌装机储液罐。
4、制作益力多瓶子,全进口树脂原材料,利用成型机,把聚丙烯小颗粒变成益力多瓶子,并送入缓存罐,全程全自动化。
5、无菌灌装,生产环境按GPM要求设计,在十万级洁净环境内,利用进口全自动灌装机生产线把容器瓶整理,标签印刷,生产信息喷印,益力多奶液注入,封盖机把铝箔即制盖即加盖,利用高频封盖机密封,整个过程1分钟600瓶,并送入下一工序。
6、收缩包装,进口全自动包装机把5瓶包装成排50瓶包装机包装成箱。
7、成品输送,包装好的产品由全机械手,全自动码垛,输送至冷藏库。
8、冷藏,把成品益力置于2-10°C冷藏库,冷藏。
9、益力多整个的生产过程均由现场人员监控全自动化生产,并由品质保证部门全程跟踪。最大限度保证产品的品质与安全性。
从这一次参观实习中,我们了解到了流水线生产的一些知识和技巧,通过实际的参观,我们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有了新的突破。
三、实习心得感受
a.从汗水中收获甘甜。
实习是一件痛并快乐的事情。实习,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汗水。但是,当我们学到知识的时候,我们收获了满满的甘甜。
对于这一点,印象最深刻的是进行益力多工厂参观的时候了。一个小时的车程,面对路途的遥远和颠簸,我们的热情却丝毫没有减弱。认真的听取讲解员的解说,认真的观察和记录。我们学到了很多。辛勤耕耘,图春华秋实。没有什么能比付出后的收获,更甘甜。
b.善于思考,真正消化知识。
由知到识,永远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当你真正学会去思考时,他人的知识才能变成你自己的东西。就像刚才说的一样,由于理论知识不扎实,不系统,对于这些新的东西往往很难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这个时候,思考就是非常重要的。做之前思考,做完后还要回过头来思考。
我们在做实验的时候也是如此,一边进行实验,一边思考,才能真正学到知识。在参观益力多工厂的时候也是如此,我们要一边回顾书本上的知识,一边对比生产线的实际运用。参观后再总结,才能发现我们在一块内容上的缺失,更好的掌握知识。
c.前人铺路,后人修路。
墨守陈规永远不会有新的建树,前人的道路固然重要,但是学会另辟蹊径更为重要。虽然现在对我们来说创新还不是件容易的事,但至少要有这种意识了。就是怀疑的态度和精神。其实就小的方面来说,很多方法和经验是一代代人口口相传而来的,那么其中误传也是难免的了。我们还是要抱着怀疑的精神,善于思考和发现,才是做科研应该具备的素质。从大的方面来说,本来对于研究身来说,就不是在单纯的学习知识,而是创造知识。
我们在进行着几次实验和参观时也要有这样的意识,秉承怀疑的态度,多提问、思考,才能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
d.实事求是做实验。
不骗自己更不要骗他人。我想这一点的重要性,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敲响警钟。实验结果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能剽窃抄袭、更不能伪造数据。只有正视实验结果,才能及时的找出存在的问题,有正对性的进行改进。也才能及时发现自己对知识掌握的不足,替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e.认真仔细地做好实验纪录。
不要当你真正用到它时才知它的重要所在。因为这些记录不仅仅是为了一个结果,为了能够完成作业。更重要的是整个过程中自己不断总结的经验和教训、方法和规律都在里面。而其中的精华也只有记录者本身才能真正领悟。
f.感谢老师的陪同。
每次实验,老师一直陪伴在我们左右。一点点教会我们使用工具,教会我们进行实验。又在实验过程中,参观过程中悉心陪伴,一点点指出我们的不足,耐心的给我们讲解。感谢老师的尽心尽力,因为你们的真挚的付出,让我们感动。
总之,在实验、参观中我学到了许多。比如提高了思考问题、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复习了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应用知识的技巧,也使我更加有团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