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西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23:43:57
文档

西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六、施工组织设计和主要施工技术方案目录1.工程概况和施工特性................................................................6-12.施工方案和设备选型...............................................................…6-23.施工平面布置和组织机构.....................................................….6-44.主
推荐度:
导读六、施工组织设计和主要施工技术方案目录1.工程概况和施工特性................................................................6-12.施工方案和设备选型...............................................................…6-23.施工平面布置和组织机构.....................................................….6-44.主
六、施工组织设计和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目    录

1.工程概况和施工特性................................................................6-1

2.施工方案和设备选型...............................................................…6-2

3.施工平面布置和组织机构.......................................... ...........….6-4

4.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6-6

5.进度计划.......................................................................................6-9

6.保证措施......................................................................................6-10

工程概况及施工特性

1.1工程概况

1.1.1工程简介

驰名中外的西湖是杭州风景区的核心,由于过重的旅游负荷及地域经济的迅猛发展,西湖水质自六十年代开始严重恶化,水面透明度减小,藻类和总氮、总磷、有机质等含量很高,西子蒙垢明珠失辉。自七十年代以来,杭州市组织实施了截污、疏浚、引钱塘江水等综合治理措施,使各项水质指标有了一定好转,但水质好转十分缓慢,湖泊仍处于富营养化状态。

据中外专家研究论证,西湖底泥释磷是造成西湖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因此,西湖要彻底摆脱富营养化的问题,关健在于西湖底泥的疏浚。浙江省、杭州市和各级领导对西湖底泥疏浚、改善西湖水质非常重视,本工程是西湖底泥疏浚工程项目的组成部分,经浙江省计划与经济委员会(1999)36号文批准建设,并列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

西湖位于杭州城西,三面环山,一面临城,水域面积5.66km2,由五个湖区组成:外湖(4.416km2)、西里湖(0.766km2)、北里湖(0.346km2)、岳湖(0.076km2)、小南湖(0.096km2)。本次疏浚范围是外湖的一部分,疏浚面积约2平方公里,方量100万m3左右。疏浚范围内平均水深1.65m,疏浚后水深将达到2.15m左右。

1.1.2工期要求

本工程要求1999年12月15日前完成西湖底泥正式开挖、输送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并将于1999年12月30日开始对西湖进行疏浚;要求2000年8月30日前完成全部合同范围工程。

1.1.3土质条件

西湖底分三层:表层、软泥层和底基层。表层为流动和半流动的香灰泥,泥质较轻;软泥层不能流动,微粘,有可塑性;底基层有强粘性。西湖底泥间隙水很多,比重较小,表层为1.05g/cm3,软泥层为1.15g/cm3。表层和软泥层总厚平均为0.5m左右,是本次疏浚需要清除的,底基层不需要清除。

1.1.4水文气象条件

施工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南缘,多年平均降水量1424.9mm,多年平均气温16.10C,极端最高气温38.80C,极端最低气温-150C。

西湖控制水位7.18m(黄海高程)。

1.2工程施工特性

本工程具有以下施工特性:

1.2.1施工难度大

本工程最大管线长度达6000m,扬程23m(折合综合排距8300m,扬程、弯管、浮管、水下管均按交通部标准折算,下同),其中岸上输泥管线长约3100m(折合综合排距4980m),沿途穿桥涵、破路埋管、搭设支撑架共26处,自西湖水面至人防通信指挥通道最高点扬程达23m;湖内管线最长约2800m(折合综合排距3400m),除400m浮管外,其余均为水下潜管,潜管铺设除安全可靠、方便起伏沉放外还要满足旅游船只航深要求。

1.2.2环保要求高

本工程与一般疏浚工程要求不同,西湖底泥疏浚除改变疏浚范围内的水深条件外,其主要目的是清除水底的浮泥层和软泥层,挖深较小;疏浚设备对浮泥层的扰动要减小到最低程度,以免产生二次污染;湖内管道布置要求不影响旅游船只航行;输泥管线均布置在西湖风景区内,管材要优质、安全可靠、美观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施工设备在市区作业,噪声指标要控制。因此从施工设备选型、施工总体布置、施工方案方法上除符合工期要求外,还要注重本工程特殊的环保要求。

2.施工方案和设备选型

2.1总体施工方案

根据本工程工期要求、环保要求、西湖水深及开挖土层厚度、土质条件、排距等综合因素,我局对西湖底泥疏浚、输送拟采用二级接力方案,即采用1#、2#海狸600型环保型绞吸式挖泥船挖泥,水上浮管和水下潜管输泥至集泥池,通过1#、2#接力泵站及岸管输泥至排泥场来完成本工程疏浚、泥浆输送任务。按海狸600型挖泥船正常生产能力,选用1条挖泥船可满足疏浚要求,考虑到西湖为城市湖泊且游客较多,湖内杂物堵塞挖泥船吸口的频率较高,掏挖挖泥船吸口堵塞物、潜管和挖泥船移位等使疏浚生产时间缩短,为确保按期完成疏浚任务,特选配2条海狸600型挖泥船用于挖泥作业,即湖内布置2条海狸600绞吸式挖泥船疏浚;一级接力泵站即1#接力泵站选用1条海狸600型绞吸挖泥船,布置在长桥附近集泥池内,采用开敞式接力;二级接力泵站即2#接力泵站型号为IHC900-175-350,布置在林海亭至人防通道进口之间,采用封闭式接力方式。参见:西湖疏浚总平面布置图。

集泥池的作用是过滤清除1#、2#挖泥船排送的垃圾、石块等杂物,避免杂物进入下一级接力系统引起故障影响其生产时间;同时可使输泥系统以较高浓度稳定生产。因此,经过生产强度和经济分析,疏浚船和1#接力泵站之间我们拟采用开敞式接力方式。

2.2施工设备选型

2.2.1适用于本工程挖泥船的基本条件

鉴于本工程施工条件特殊,疏浚挖泥船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西湖与外界不通航,挖泥船必须从陆路运输,故挖泥船宜选用拼装式,其单个分体应在公路、铁路运输能力之内,在施工区域附近能组装下水。

(2)本工程水上管线最长2800m,挖泥船在此排距时必须满足工程产量进度要求。

(3)疏浚时挖泥船对泥层的扰动范围要尽量减小,绞刀宜采用环保型。

(4)挖泥船的排泥管道直径不能太大,避免潜管沉放后湖内适航水深太小,影响旅游船只通航安全。

(5)西湖平均水深1.65m,据我们实地考察,湖内某些水域水深约为1.40~1.50m,选用挖泥船的吃水需小于水深。

2.2.2挖泥船的选用

根据我局自有系列挖泥船的主要性能和施工能力,本工程决定采用荷兰产海狸600绞吸式挖泥船进行疏浚,该型挖泥船主要性能见下表:

挖泥船主要性能指标

船型装机

功率

最大排距排泥管

直径

满载吃水总重分体后单个浮箱最重
海狸 600

632HP4000m400mm1.1m50T25T
其主要性能满足本工程生产的特殊需要。

2.2.3接力泵的选用

一级接力泵即1#接力泵站选用海狸600型挖泥船,二级接力泵即2#接力泵站型号为IHC900-175-350,该泵与海狸600挖泥船泥泵性能相同,有利于接力系统流量匹配。

2.2.4本工程配备的设备清单

拟投入本工程的设备清单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
1绞吸式挖泥船海狸600

3
2组合接力泵IHC900-175-3501
3输泥监控设备自行设计1
4锚艇120HP2
5交通艇88kw2
6油驳8T1
7钢管φ400×6000

1760
8钢管弯头150~900

90
9胶管φ400×3000

0
10浮体聚乙烯合成材料200
11潜管端点站4.5×0.9×0.6m(钢制)

32
12清水泵7kw3
13空压机3m3/min

2
14全站仪测距3km

1
15经纬仪J22
16自动安平水准仪DS32
17回声测深仪Model 4491
18油罐车9T1
19汽车吊8T1
20交流电焊机20KW2
21交通车辆3
22工程车3运送管线等
3.施工平面布置和组织机构

3.1施工平面布置

3.1.1管道布置

3.1.1.1湖内清淤管线布置

湖内清淤管线最长约2800m(折综合排距3400m),拟布置两条管线,每条管线分为浮管和水下潜管两种,浮管长400m左右,水下潜管分段设置,每段长400m左右,两端设端点站,按施工进度顺次接长,至长桥附近经2~3组浮管进入集泥池。进入集泥池钢管需打桩固定。

3.1.1.2岸管布置

岸管下穿长桥沿玉皇山路路边水沟(局部需穿涵洞、破混凝土路面)至林海亭向西进入人防通信指挥通道(进入人防通道管理处大门至通道前需在混凝土路面下暗敷),再沿通道在“天-2-9-5”处向西继续沿通道直到丁婆岭进江洋畈堆泥场。

3.1.2接力泵站布置

1#接力泵站(海狸600挖泥船)布置在长桥附近集泥池内,2#接力泵站布置在林海亭至人防通道进口之间空地,高程选在18~20m之间。

1#泵站至2#泵站距离1300m,扬程13m(折合综合排距2510m),2#泵站至排泥场的距离1900m,扬程6m(折合综合排距2390m),根据泵站特性和我们相关工程的实测数据,该种工况条件下泵站的排泥产量为270~300m3/h,满足本工程月产量12.5万方以上的强度要求。

2#泵站占地面积60m2,具体位置待中标后经测量准确确定。

3.1.3集泥池布置

长桥附近拟建容积10000m3左右集泥池,集泥池的围堰设计成透水围堰,采用桩膜组合形式,围堰结构见附图:路漫及桩模围堰示意图。并在疏浚挖泥船排泥管入集泥池进口处设杂物筛分设施,避免杂物进入1#接力泵站。集泥池岸边用彩色组合钢围板封挡,以保证游客安全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参见:集泥池位置图。

3.1.4临建布置

主营地设在长桥附近业主提供区域内,拟建办公室、宿舍、会议室、食堂等活动板房430m2,详见:主营地平面布置图。泵站处和江洋畈排泥场排泥口附近各设一值班室,为整体式结构,尺寸2.4m×3m。

长桥主营地设管道堆场400m2;林海亭附近空地设管道堆场30m×10m。

主营地需接网电。主营地、挖泥船、接力泵、排泥场值班室彼此之间用电话联系。

    施工总体布置详见附图:西湖疏浚总平面布置图。

3.2组织机构

一旦我单位中标,我单位将立即抽调精干人员成立西湖疏浚工程项目部,尽快建立健全本工程的管理制度、保证措施、相关操作规程,根据本工程要求和施工环境等条件精心组织、合理安排、科学管理,优质、高效、完成本期疏浚工程。本项目组织机构如下:

项目组织机构框图

副经理

总工程师  

质检环保科

办公室

安全设备科

物资供应科

财务科

工程技术科

项目经理

接力泵站

设备维修队

管  线  施  工  队

测量队

挖泥船队

4.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4.1设备调迁

1#挖泥船和1#接力泵站从北京、2#接力泵站从德州经铁路调往杭州南星桥站,平板拖车转运至现场。2#挖泥船从巴基斯坦先海运至上海,再用平板拖车运至现场。全部管线、浮体和附件从北京通过铁路运到杭州南星桥站,再用汽车倒运至工地。

4.2挖泥船组装

挖泥船在柳浪闻茑公园湖边空地组装,先组装主箱,后组装侧箱,两台50T汽车吊吊放下水。

4.3接力泵组装

接力泵和柴油机安装在一钢制箱体中,其尺寸为6×2.7×1.8m,箱体用吊车配合平板拖车安放;接力泵靠仪表盘自动控制装置控制接力泵合泵、脱泵并调整转速。接力泵前排泥管安装一组呼吸阀。呼吸阀的作用是:当排泥管内压力低于大气压时,呼吸阀自动打开吸入空气,避免管内水击破坏;当排泥管内压力大于大气压时,呼吸阀自动关闭,管路内正常输泥。

4.4管线安装

4.4.1湖内浮管和潜管安装

浮管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做成两个半圆浮体,用螺栓固定在排泥管上,分组在长桥岸边组装,吊装下水用120HP锚艇水上联结。水下潜管分段组装,每段长400m左右,采用两节钢管加一节胶管的方法联结,本工程共组装潜管16段。每段潜管两端设端点站,端点站为拼装成一体的两个尺寸4.5×0.9×0.6m的钢制浮箱。端点站上钢管设闸阀和呼吸阀。并在一条50T驳船上配备3m3/min空压机供起伏潜管用。

浮管和潜管端点站用100kg浦尔锚固定。

4.4.2岸管架设

岸管过长桥至人防通信指挥通道沿玉皇山路路边水沟布设,管线及附件由10T汽车、8T汽车吊运输、展布。沿途需下穿12个涵洞,破混凝土路面5处。长桥下因淤泥层太厚,需清除部分淤泥并搭设钢管支架。钢管下穿涵洞时,因涵洞较窄,需视涵洞长度先将钢管联结好,从另一端用滑轮组将接好的管段拖出涵洞后架接。破路面架设管线处下层用石子、上层用混凝土回填,必要时铺设钢制路漫。路漫结构见附图。

岸管过人防通道进口处需在混凝土路面下暗敷;通过通道内仓库门前时需下挖路面20~30cm,架设管线后回填土,上铺钢制路漫。管线过人防通道最高点(30.28m高程)处设一组呼吸阀。

岸管出人防通道口至排泥场段,搭设φ48mm钢管支架,使管线渐次由23m高程抬高至26m高程。

4.5溢流口的管理

根据江洋畈排泥场溢流口的形式(未定),派专人值班,控制排泥场内的水位高程,保证溢流水含泥浓度不大于1%。当溢流水达不到要求时,在溢流口加设拦污栅和土工布过滤,使溢流水达到业主要求指标。

4.6主要施工程序

峻  工  验  收

4.7   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4.7.1施工测量放样

根据业主提交的测量基准点、基准线和水准点及其书面资料复测各控制点的数据并在湖边、苏堤、小瀛洲、湖心亭设立自己的施工控制网络。疏浚区按200m×200m方格分小区并依次编号;按排距分大区,并按此规划湖内管线位置和潜管起伏、沉放的次序。每个200m×200m方格小区疏浚时根据海狸600挖泥船的经济挖宽提前放样开挖分条的左右边线,保证挖泥船施工正前方至少有2组以上的放样断面。放样断面间隔50米,利用全站仪定位,插标杆放样,标杆顶端上涂反光漆,以利夜间施工。主营地附近设搪瓷水尺,水位变化情况及时通知挖泥船驾驶人员,以便准确控制挖深。

4.7.2挖泥船进桩距离试验

疏浚施工前进行挖泥船进桩距离试验,挖泥船按不同的进桩距离试开挖,用回声测深仪实测开挖后地形,在该工程疏浚土较薄条件下选择经济进桩距离实施开挖,但不能形成漏挖。

4.7.3疏浚施工

挖泥船(1#、2#)按设标志的200m×200m方块自长桥由近及远顺次分条开挖。疏浚土表层浮泥层及软泥层实行分层开挖,浮泥层开挖时绞刀停止转动,尽量减小对浮泥层的扰动。相邻的开挖分条重叠2~3m,以免漏挖。开挖好的方块由技术人员按方块编号、施工时间、施工班组和质检情况作好详细施工记录;并在平面图上作好标记。

挖泥船抛锚和移位由120HP锚艇完成,交通艇配合。挖泥船加油时,由交通艇拖带8T油驳靠船、油泵加油。

水下潜管段起伏时,封闭两端点站上钢管闸阀,用空压机向潜管中加气排出潜管段中水而使潜管起伏。为保证清淤挖泥船生产时间,生产中潜管需移位时,先将备用潜管段在预定位置沉放待挖泥船停机后与主管线联结、生产后,再将需移位潜管段起伏。

4.7.4特别清理

疏浚施工时挖泥船吸口的堵塞物如石块、垃圾等,人工掏挖后按业主指定的方法处理。

4.7.5接力泵的控制

根据1#、2#接力泵间的距离和流速,由自动仪表系统控制2#接力泵的合泵、脱泵,并控制2#接力泵主机转速。

5.施工进度计划

编制依据:

根据本工程的工期要求、工程特性;

我局投入本工程设备的生产能力和相关工程施工经验;

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见下表:

6.保证措施

6.1质量保证措施

(1)成立以项目总工为核心的质量合格证体系,按照ISO9002标准制订完善的质量检查制度,并建立相关经济责任制,使质量指标和经济指标直接挂钩,奖罚分明,确保优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见框图。

总 工 程 师

优奖劣罚

签发质量奖罚单

汇报质量检查成果

下达工程质量技术指标,进行质量跟踪检查

下达工程质检令

 工程技术科

 质检环保科

 财  务  科

2#挖泥船各班组

接力泵站各班组

1#挖泥船各班组

管线施工队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2)职工上岗前进行相关业务培训及质量方面的教育。

(3)挖泥船疏浚施工严格按照《疏浚工程技术规范》和招标文件的质量要求进行。

(4)重视挖泥船驾驶人员质量自检和技术人员的复检工作,发现不合格区域及时返工。

6.2安全保证措施

(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各生产工序班组长参加的安全责任小组,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施工;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开展安全防护教育。

(2)施工人员一律佩证上岗,并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

(3)潜管起伏、沉放严格按《潜管操作规程》操作,潜管要选择较平整线路沉放,沉放后用回声测深仪测量潜管以上水深;挖泥船合泵时应注意缓慢提速,并将气体通过呼吸阀迅速排出管线系统,防止浮管中空气进入潜管,确保旅游船只通航安全。

(4)1#、2#接力泵之间保证联系畅通,接力泵站操作人员应密切注意泵站各压力、流速仪表、自动控制系统的变化情况,防止堵管或吸空现象发生。

(5)在施工区域设置必需的信号:挖泥船附近设标志牌,注明“施工水域,请勿靠近”;挖泥船、浮管和潜管端点站的锚设置锚漂并涂以反光漆;挖泥船、浮管和潜管的端点站夜间按规定设标志灯;并在潜管的端点站设醒目标牌,注明“水下潜管、禁止抛锚”。

(6)吊装作业应注意吊臂净空和人员安全。

(7)重视水情和气象预报,确保工程和人身财产安全,保证工程按计划进行。

6.3环境保护措施

(1)成立以项目经理负责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各施工队设环境保护监督员,从挖、运、排泥各个施工环节、各施工工序加强环保管理。

(2)施工噪声控制:接力泵柴油机安装排气管消声器,并在接力泵站四周修建隔离屏障以减小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所有管道的钢管、胶管、胶垫及其它材料安装前必须严格检查,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管道螺栓安装牢固,地下埋管螺栓全部上满;管线安装结束后先进行清水实验,发现有漏水现象及时采取措施。施工期间有专人对管道沿线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维护。

(4)挖泥船疏浚施工时,采用环保型绞刀头,减小表层浮泥层的搅动污染水域。

(5)生活区设置垃圾收集装置及时清理生产生活垃圾。

(6)加强挖泥船各种油料的管理,防止污染水域。

(7)西湖水面清淤后水深达到2.2m左右,施工水域敷设潜管后仍能满足湖内旅游船只通航要求。

文档

西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六、施工组织设计和主要施工技术方案目录1.工程概况和施工特性................................................................6-12.施工方案和设备选型...............................................................…6-23.施工平面布置和组织机构.....................................................….6-44.主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