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6《盼》公开课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23:44:10
文档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6《盼》公开课教学设计

盼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了解作者是如何描写心理活动的。3、了解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教学重点:默读课文,知道课文写了哪些事例。教学难点: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盼”这一中心意思来写的,学习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思想。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盼》(齐读课题)2、请同学们用盼组词并说一句话。是呀,春天来时,小草盼着发芽;小朋友们盼望着长大,有自己的空间和时间去自由的翱翔;祖国期盼强盛,人民生活富裕;世界期盼和平。回
推荐度:
导读盼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了解作者是如何描写心理活动的。3、了解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教学重点:默读课文,知道课文写了哪些事例。教学难点: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盼”这一中心意思来写的,学习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思想。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盼》(齐读课题)2、请同学们用盼组词并说一句话。是呀,春天来时,小草盼着发芽;小朋友们盼望着长大,有自己的空间和时间去自由的翱翔;祖国期盼强盛,人民生活富裕;世界期盼和平。回
盼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作者是如何描写心理活动的。

3、了解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知道课文写了哪些事例。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盼”这一中心意思来写的,学习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盼》(齐读课题)

2、请同学们用盼组词并说一句话。

是呀,春天来时,小草盼着发芽;小朋友们盼望着长大,有自己的空间和时间去自由的翱翔;祖国期盼强盛,人民生活富裕;世界期盼和平。回忆文中的“我”收到妈妈送给我的新雨衣之后,他盼望着什么呢?

板书:盼下雨  盼穿雨衣出门  盼雨停留着明天下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3自然段

1、你们总结的非常棒,作者从三个事例写出了我的“盼”。

首先我们看盼下雨,下雨了吗?天气如何?那我的心情如何?

2、理解词语“瓦蓝瓦蓝”“ 满天星斗”,体现天气晴朗,一连的好天。

3、在这样的天气下,我的新雨衣只能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静地躺在衣柜里,我的心情是什么样儿的呢?

4、通过我的心理描写,体会作者急切的心情。

出示:每天放学的路上,我都这样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总是晴呢?

(1)说明:“我都这样想:”这是通过“我”的心理活动进行心理描写,这很好,很直接的心理描写的方法,直接抒发作者的心里想法。(板书:心理描写)

(2)师生对读

师:每每白天看到天上都是瓦蓝瓦蓝的,我都这样想:

生: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

师:每每白天看到天上都是瓦蓝瓦蓝的,我都这样想

生: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总是晴呢?

师:每每夜晚看到了满天星斗,我都这样想

生: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总是晴呢?

(3)你们通过对“我”的心理描写,读出了“我”什么心情?

(4)带着这个心情读读这句话。

(5)小练笔训练

春天,爸爸送给你一个漂亮的风筝。你盼望什么天气?可是天公不作美,偏偏和你作对,你描写描写那样的天气,你的风筝一直安安静静的挂在客厅里,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用心理描写方法体会作者的心情。

二,学习第4--17自然段

导语:终于下雨了,“我”的心情如何?我盼着出门。“我”是如何和妈妈争取这个机会的呢?结果如何?

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下雨时作者的心情的句子。

2、作者是用什么描写方法,写我盼望出门这件事儿的?

3、结果如何?

学生自主学习。

交流体会(一)

(1)找出描写下雨时,作者心情的句子。

(2)出示:路上的行人都加快了脚步,“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

※通过“加快”“放慢”,了解这是“对比”的方法,进行心理描写。(板书对比)

※心想:这又是我的心理活动描写。

(3)通过“仰着头”“甩打书包”“打不跑进”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表现我看到下雨时的喜悦之情。(板书:动作描写)

交流体会(二)

“我”是如何和妈妈争取出门这件事情的呢?

※通过对话描写。(板书:语言描写)

※找两个学生朗读课文。

※结果呢?

4、没有征得妈妈的同意,只好听英语讲座。吃过晚饭,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嗒嗒嗒地打着玻璃窗,好像是敲着鼓点逗引我出去。我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呢?

出示句子,完成练习:

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张望着。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

1、通过              动作的描写,表现了“我”                   心情。

2、通过              心理的描写,表现了“我”                   心情。

四、学习第18---21自然段

1、默读,找出“我”发现下雨后的喜悦之情的句子,说说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2、体会我终于如愿穿上了新雨衣的心情。

小结:围绕一个意思表达时,将重要部分写得详细、具体。本文在表达“我”“盼”的心情时,运用了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方法;对比、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同时还具体写了“我”想借买酱油的机会穿上新买的雨衣出去,却未能如愿的事。这些具体生动的描写,让我们对“我”“盼”的心情感同身受。

                                              心理描写 

                盼下雨                        动作描写

板书:  盼      盼穿雨衣出门                  语言描写

                盼雨停留着明天下              对比

                                              比喻

文档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6《盼》公开课教学设计

盼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了解作者是如何描写心理活动的。3、了解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教学重点:默读课文,知道课文写了哪些事例。教学难点: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盼”这一中心意思来写的,学习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思想。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盼》(齐读课题)2、请同学们用盼组词并说一句话。是呀,春天来时,小草盼着发芽;小朋友们盼望着长大,有自己的空间和时间去自由的翱翔;祖国期盼强盛,人民生活富裕;世界期盼和平。回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