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监理实施细则
编制:
审批:
xxxx监理公司
xxxx住宅小区项目监理部
20xx年xx月
一.工程概况………………………………………………………………………(2)
二、编制依据………………………………………………………………………(2)
三.设计要求………………………………………………………………………(3)
四.专业特点………………………………………………………………………(3)
五.监理工作流程…………………………………………………………………(3)
六、控制要点………………………………………………………………………(3)
七、控制要求………………………………………………………………………(3)
八、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11)
九、涉及的规范和标准……………………………………………………………(11)
工程测量监理实施细则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名称:
(二)建设单位:
(三)监理单位:
(四)勘察单位:
(五)设计单位:
(六)施工单位:
二、编制依据
1.工程《监理规划》。
2.监理合同、施工合同。
3.公司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体系文件。
4.国家和地方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三、设计要求
±0.000为黄海高程27.800。
四、专业特点
测量工作是工程建设的第一步,贯穿整个工程建设过程,涉及工程的各个时期,测量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的质量。在测量监理工作中,要求监理人员不但具有操纵仪器的能力,还必须具有计算、分析测量数据的能力。
五、监理工作流程
见附录。
六、控制要点
1.审核施工单位报验的测量设备检验证书,其检验精度是否与标称精度相符合,能否满足工程要求;仪器是否贴有检验标识,与检验证书是否相符,时间是否有效。
2.核验业主方提供的测绘资料是否与现场相一致,精度是否能满足工程要求。
3.复核设计平面布置图与大样图几何尺寸是否一致,弄清与控制点的相关关系。
4.核验施工单位对起算数据的复核结果,其符合精度是否在规范允许范围内,能否满足工程要求。
5.核验施工单位施测的控制网精度是否符合相应等级控制网精度要求,检查施工单位定位放线报验资料是否与设计图相吻合。
七、控制要求
(一)施工控制测量
根据建设工程的实际情况,选用能满足工程建设要求的等级控制网。
1.场区平面控制
控制网依据场区地形条件及构、建筑物的布置情况选用建筑方格网、导线网、三角网、三边网,控制网应椐等级控制点进行定位、定向和起算。
控制网的等级和精度确定依椐:
①场地面积≥1km2或重要工业区,宜建立相当于一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
②场地面积<1km2或一般工业区,可椐需要建立相当于二、三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
平面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①建筑方格网
等级 | 备 边长 (m) | 测角中误差 (度) | 边长相对中误差 | 角度测回数 DJ2 | 点位 中误差 (cm) | 交点角中误差 (度˝) | 直线度 (度) | 距离测回数 | |||
测距仪 | 钢尺 | ||||||||||
长轴 | 短轴 | ||||||||||
Ⅰ级精度 | Ⅱ级精度 | ||||||||||
Ⅰ | 100-300 | 5 | 1/30000 | 3 | 5 | 2.5 | 180±5 | 90±5 | 4 | -- | 2 |
Ⅱ | 100-300 | 8 | 1/20000 | 2 | 5 | 2.5 | 90±5 | 90±5 | 2 | 2 | 1 |
等级 | 总长 (km) | 平均 边长 (m) | 测角中误差(度) | 测距 中误差(mm) | 量边误差 (mm) | 角度 测回数 DJ2 | 距离测回数 | 方位角 闭合差 (mm) | 导线全长闭合差 | ||
测距仪 | 钢尺 | ||||||||||
Ⅰ级精度 | Ⅱ级精度 | ||||||||||
Ⅰ | 4.0 | 100-300 | 5 | 15 | 1/30000 | 2 | 4 | -- | 2 | 10√n | 1/15000 |
Ⅱ | 2.4 | 250 | 8 | 15 | 1/14000 | 1 | 2 | 2 | 1 | 16√n | 1/10000 |
Ⅲ | 1.2 | 100 | 12 | 15 | 1/7000 | 1 | 2 | 2 | 1 | 24√n | 1/5000 |
③三角网
等级 | 平均边长 (km) | 测角中误差(度) | 起始边中误差 | 最弱边 中误差 | 测回数 DJ2 | 三角形闭合 差(度) | 备 注 |
一级小三角 | 1.0 | 5 | 1/40000 | 1/20000 | 2 | 15 | 夹角30°~100°,最小夹角≥25°。 |
二级小三角 | 0.5 | 10 | 1/20000 | 1/10000 | 1 | 30 |
等级 | 平均边长(km) | 测距中误差(mm) | 测距相对误差(mm) | 备 注 |
Ⅰ | 1.0 | 25 | 1/40000 | 夹角30°~100°,最小夹角≥25°。 |
Ⅱ | 0.5 | 25 | 1/20000 |
建筑物平面控制网依据构、建筑物的特点布设成十字轴线或矩形控制网,等级根据构、建筑物结构,机械设备传动性能及生产工艺连续程度选布Ⅰ级或Ⅱ级平面控制网。其主要技术要求见表。
等级 | 测角中误差(度) | 定位误差(cm) | 角度测回数DJ2 | 方向闭合差(度) | 距离测回数 (钢尺) | 量边相对误差 | 围护内投点误差(mm) | |
连动 | 其它 | |||||||
Ⅰ | 5 | 1 | 2 | 3 | 7√n | 2 | 1/30000 | 2 |
Ⅱ | 8 | 1 | 2 | 1 | 15√n | 1 | 1/15000 | 3 |
3.高程控制
场地水准点间距<1km。距离构、建筑物≥25m,距离回填土边线≥15m。高程测量的精度要求不宜低于三等水准的精度,其技术要求见表。
等级 | 每公里高程中误差(mm) | 水准仪型号 | 水准尺 | 观测次数 | 往返测较差(mm) | 视线长 (m) | ||
平地 | 山地 | |||||||
三等 | 6 | DS3 | 双面 | 往返各1次 | 12√L | 4√n | 75 |
(二)施工放样测量
1.主体建筑
建筑施工放样应具备下列资料:
①总平面图;
②建筑设计与说明;
③构、建筑物轴线平面图;
④建筑物基础平面图;
⑤设备基础图;
⑥土方开挖图;
⑦建筑物结构图;
⑧管网图。
建筑施工放样的主要技术要求见下表
建筑物结构特征 | 测距相对中误差 | 测角中误差(度) | 高差中误差(mm) | 高程中误差(mm) | 竖向传递轴线点中误差(mm) |
15层房屋、建筑物高度60~100m或跨度18~30m | 1/10000 | 10 | 2 | 5 | 3 |
5层房屋、建筑物高度15m以下或跨度6m以下 | 1/3000 | 30 | 3 | 3 | 2 |
土工竖向整平 | 1/1000 | 45 | 10 | -- | -- |
测量内容 | 砼柱(预制)±0标高 | 砼柱 垂直度 | 梁间距 | 梁面垫板标高 |
允许偏差(mm) | ±3 | ±3 | ±3 | ±2 |
(1)施工单位在使用已提供的控制成果时,应进行测站检核,若发现控制点有变动时(>10㎜),应立即以工作联系单的形式通知监理单位进行处理。
(2)要求施工单位对每栋楼的四角轴线交点采用全站仪放样定位,发现有偏位或破坏要及时恢复。内部轴线和桩位点采用钢尺量距放样,经自检合格后,及时填报A4表送监理部审验。
(3)监理部测量组对施工单位的测量放样在接到报验单后进行的平行抽检,抽检频率为放样工作量的20%,并做好抽检复核记录。其他测量放样复核可采用参与施工单位放样或旁站的形式。
(4)鉴于打桩场地软化情况,要求施工单位在桩机就位后必须每打一棵桩都要再次定位放样,现场监理工程师负责按桩基施工图的尺寸对桩位点进行复核,做好放样复核记录。
(三)沉降观测
1.水准点布设
水准点数目≥3个,并形成水准网。水准点点位离管线、滑坡≥5m,不在松软土上,冻土区埋深在冻土线下0.5m。
2.观测点布设
观测点距水准点≤100m,点位设于墙角、纵横墙连接处、沉降缝两侧,设于±0上10~50cm,高层每15~30m设一点。
确保点位安全、能长期保存,点位能立尺,通视良好。
3.观测要求
观测工作要求“四定”----定人,定设备,定水准点,定观测时间、方法、线路。仪器望远镜放大率≥24倍,气泡灵敏度≤15"/2mm。作业时成像清晰、稳定,视距≤50m,且前后视距大致相等,前后视距用同一水准尺,并尽可能与水准点闭合。
观测时间要求见下表
高层建筑 | 基础 | 基坑 | 水 坝 | |||
竣工初期 | 稳定期 | 讯期 | ||||
观测时间及次数 | 增加1~2层1次 | 浇灌前、后各1次 | 开挖前、后各1次 | 30天/次或15天/次 | 季/次 | 讯期前、后各1次 |
其等级划分及精度要求见下表
等级 | 观测点的高差中误差(mm) | 相邻点高差中误差(mm) | 适用范围 |
一等 | ±0.3 | ±0.1 | 变形特别敏感的高层建筑、工业建筑、高耸构筑物、重要古建筑、精密工程设施等 |
二等 | ±0.5 | ±0.3 | 变形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工业建筑、高耸构筑物、古建筑、重要工程设施和重要场地的滑坡监测等 |
三等 | ±1.0 | ±0.5 | 一般性的高层建筑、工业建筑、高耸构筑物、滑坡监测等 |
四等 | ±2.0 | ±1.0 | 观测精度要求较低的建筑物、构筑物和滑坡监测等 |
5.内业计算及成果整理
内业计算取值的精度要求见表
等级 | 高程 | 位移量 |
一、二等 | 0.1 | 0.1 |
三、四等 | 1.0 | 1.0 |
①垂直位移量成果表;
②观测点位置图;
③位移速率、时间、位移量曲线图;
④荷载、时间、位移量曲线图;
⑤等位移量曲线图;
⑥相邻影响曲线图;
⑦沉降分析报告。
沉降观测点的精度要求和观测方法见下表
等级 | 高程 中误差(mm) | 相邻点高差 中误差(mm) | 往返较差、附合或闭合差(mm) | 观测方法 |
一等 | ±0.3 | ±0.15 | ≤0.15√n | 除宜按国家一等精密水准测量外,尚需设双转点,视线≤15m,前后视视距差≤0.3m,视距累积差≤1.5m; 精密液体静力水准测量;微水准测量等 |
二等 | ±0.5 | ±0.30 | ≤0.30√n | 按国家一等精密水准测量; 精密液体静力水准测量 |
三等 | ±1.0 | ±0.50 | ≤0.60√n | 按二等水准测量; 精密液体静力水准测量 |
四等 | ±2.0 | ±1.00 | ≤1.40√n | 按二等水准测量; 精密液体静力水准测量 |
(一)监理工作方法:旁站,复测
施工单位进行测量时,现场检查其测量方法及操作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其记录是否按相应等级规范要求进行,并记录相关观测成果。检查施工单位报验资料,对有疑点的进行全面复测;对没有疑点的则进行抽查复测。
(二)测量资料报验检查
1.进行控制网测量的,需具有以下资料:
①测量原始记录;
②测量控制网图;
③测量平差过程及采用的计算软件说明;
④观测精度评估分析;
⑤测量坐标成果表。
2.施工定位放样,需有以下资料:
①测量定位放线略图;
②放样数据计算结果;
③放样过程叙述;
④检验数据计算及检验结果。
九、涉及的规范和标准
GB50026—93 《工程测量规范》
JGJ/T8—97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监理工作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