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2008级
学号:2008541024
姓名:XXX
专业: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方向)
指导老师:XXX
2012年6月森波拉温泉度假村旧客房建筑改造
作者姓名:XXX学号:2008541024指导教师:XXX
摘要:通过对广东清远佛冈森波拉温泉度假村的调查,发现度假村内一些早年的客房建筑,其新旧程度、内部功能分区、以及建筑风格上都和整个度假村的特色格格不入。通过具体调查,根据森波拉温泉度假村的功能特色,对这些旧建筑进行二次改造。通过对新旧元素的重组与兼容的方法的探索,如能找到正确、合理的度假村旧客房建筑改造的方法,有助于我国度假村成本的节约、整体风格的统一以及自身品牌的提升,为消费者营造出一个更为舒适、惬意的休闲娱乐场所,也直接为度假村增加了经济效益。
关键词:度假村;旧客房;改造Liubaoshan sucking packaging design of
Abstract:Based on the current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s health tea packaging design packaging structure,materials and related processes all aspects of the investigation,research,and proposed to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and market-based, innovation and reform,tailored for the enterprise meet their needs,in line with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the new packaging design point of view,and from the Medicine King Valley health tea packaging design to study the visual performance,targeted consumer groups,to develop appropriate strategies of visual performance,in order to obtain the product high percentage of market share,sales and promotion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so as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products,while combing the content of corporate brand and establish a good corporate brand image,attract more consumer groups,to promote th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purposes. Keywords:health care;Tea;Performance strategy目录
一、森波拉度假村的设计背景 (1)
(一)森波拉度假村设计的目的 (1)
(二)森波拉度假村设计的主要内容 (1)
(三)森波拉度假村设计的创新点 (1)
二、森波拉温泉度假村情况 (2)
(一)森波拉温泉度假村的主题背景 (5)
(二)森波拉温泉度假村的特色 (5)
(三)森波拉温泉度假村的主流消费群体 (5)
(四)酒店建筑结构以及功能分区 (5)
(五)森波拉温泉度假村客房建筑外部环境分析 (5)
三、森波拉温泉度假村旧客房建筑情况分析 (5)
(一)建筑顶面改造 (6)
(二)流线与功能分区 (5)
(三)分析结论 (7)
四、森波拉温泉度假村旧客房建筑改造设计方案 (5)
(一)建筑外观改造 (8)
1.建筑顶面改造 (8)
2.建筑立面改造 (8)
(二)室内部分 (10)
(三)景观部分 (10)
结论 (10)
参考文献 (20)
致谢 (21)一、森波拉度假村的设计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在周末或者假期来到风景秀丽的地方,享受那份亲近自然,接近自然的惬意生活。针对消费者的需求,近些年来,一批批度假村、度假酒店如雨后春笋般在青山绿水之间涌现了出来。这些度假村与度假酒店都以各自鲜明的风格与特色吸引着人们的到来(图1、图2)。
图1各地的度假图2各地的度假村
广东清远佛冈森波拉温泉度假村独创组团式主题酒店,由主题公园、度假酒店、大型温泉、拓展训练、森林公园等几大板块构成。度假村中最大的亮点就是火山温泉(图3),火山温泉设有78个温泉池,每晚高科技的火山喷发表演把你带进遥远的森波拉部落,创造出一种梦幻童话般的森林仙境。现代与中国传统四合院风格相结合的五星级园林宾馆将现代建筑与自然风景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使每一位来到这里的客人都可以在这里得到全身心的放松(图4)。
图3森波拉度假村火山温泉图4森波拉度假酒店
在森波拉温泉度假村发展早期,一些小型建筑起到了客房的作用,用于客人的居住。然而随着度假村的发展与扩大,这些建筑在其新旧程度上、功能划分上、
图5森波拉度假村内的旧房
风格特色上都与现在的度假村差异很大,进而也影响到整个度假村的外部形象与整体效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度假村内的这些旧建筑进行二次改造就迫在眉睫了(图5)。
(一)森波拉度假村设计的目的
随着森波拉温泉度假村的快速崛起与发展,使得度假村当地的火山、森林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同时也拉动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森波拉温泉度假村内一栋栋颇有特色的现代建筑也成为风景区一道独特的亮点。但与此同时森波拉温泉度假村内早期的一些小型客房建筑就和度假村的整体风格格不入了。因此,我们要通过对森波拉温泉度假村情况的调查、对森波拉度假酒店功能及风格特色方面的分析,最终指导度假村内旧客房建筑改造方案的设计,使这些旧客房建筑重新焕发出生机和光彩,与度假村其他建筑交响呼应,提升度假村的整体形象。
(二)森波拉度假村设计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森波拉温泉度假村相关资料和信息的收集与整理,比较全面的了解森波拉温泉度假村设计的背景,同时对度假村内旧客房建筑在功能上、外观上、风格上存在问题的分析,分别从建筑立面上、室内部分、景观部分等方面着手考虑,通过对这些旧客房建筑的二次设计与改造,能够使其重新焕发光彩,与森波拉温泉度假村的设计风格相统一。
(三)森波拉度假村设计的创新点
通过对森波拉温泉度假村整体风格的了解与分析,对度假村内部功能滞后、风格老旧的旧客房建筑进行改造。其创新点是在保留原有建筑结构的前提下,对建筑的外观、室内以及景观进行全方位的改造,最终使改造后的客房建筑呈现出现代与中国传统合院相结合的园林特色,更加吻合森波拉温泉度假村的整体特色,突出“度假”的休闲与惬意。通过对森波拉温泉度假村内旧客房建筑的改造,为度假村节约了成本,同时也使旧建筑重新焕发出活力,成为度假村内新的亮点。
二、森波拉温泉度假村情况分析
(一)森波拉温泉度假村的主题背景
位于广东清远佛冈的森波拉度假村占地2000余亩,坐拥数万亩羊角山省级森林公园,位于京珠高速佛冈出口4公里处,距离广州50分钟车程。项目首期投资7亿元,由主题公园、度假酒店、大型温泉、拓展训练、森林公园等几大板块构成(图6)。其中森波拉奇妙世界占地800余亩,以“远古森林里的奇妙之旅”为线索,再现了远古森林里的奇妙景观和部落文化。
图6森波拉温泉度假村图7森波拉温泉度假村内建筑
(二)森波拉温泉度假村的特色
清远佛冈森波拉度假村独创组团式主题酒店,拥有8个不同规格的会议室,丛林餐厅可同时容纳1500人就餐。火山温泉是森波拉度假村的一大特色,在度假村温泉疗养成为客人们的首选,因此,靠近温泉池的小型建筑以自然质朴的特色小屋为主。森波拉度假酒店位于一片翠绿的山林之中,是现代与中国传统四合院相结合的五星级园林酒店。建筑融于舒适优美的环境之中,让酒店里的每位客人都能享受到那份亲近自然的惬意。因此山地旅游与森林度假又是森波拉温泉度假村的另外两个重要特色与亮点(图7)。
(三)森波拉温泉度假村的主流消费群体
位于风景胜地的森波拉度假村,以其秀美的自然风景以及天然的温泉资源吸引着各方游客。在这样迷人的自然环境中度假村对其中的度假酒店自然要求也不低。森波拉温泉度假村拥有五星级的酒店、甚至超五星的豪华酒店(图8),从酒店的级别就可以看出来这里休闲娱乐的消费群体是以收入较高的家庭旅游为主,客人在度假村里休假入住,悠闲的享受自己假期的生活(图9)。同时度假村的主流消费人群还有公司团体以及商务人士,森波拉温泉度假村内拥有可以满足多人次的商务谈判和会议的举行的会议室以及大容量的就餐空间。因此可以看出森波拉度假村内部功能的划分、建筑风格特色的确定,以及商业市场的定位都是和其主流消费群体相关的。
图8、森波拉温泉度假村豪华酒店图图9森波拉温泉消费群体
(四)森波拉温泉度假村酒店建筑结构以及功能分区
森波拉温泉度假村的酒店建筑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大开间的设计使整个酒店内部空间显得浑然大气(图10)。客房楼的横向柱网尺寸不小于8m,这样可以使单间客房的宽度不会少于4m。这样相对比较宽阔的客房就显得大气了许多。森波拉温泉度假村酒店建筑的设计不同于城市酒店的设计,酒店内大面积的开窗及露台的引入,使客人能够更多的享受到建筑外部优美的自然环境与美景(图9、图11)。
根据酒店性质的不同,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酒店客房的基本功能会做出相应的增减调整。森波拉温泉酒店内设有高级双人房、高级三人房、豪华单人房、豪华蒸汽房、商务套房等。同时还将游泳池、健身房、棋牌室、茶艺室等空间引入了酒店内部。森波拉温泉度假村酒店客房的基本功能除了满足卧室、洗浴、通讯、行李存放、衣物存放、办公、安全等这些城市酒店常有的基本功能以外,还特别注重打造客房的休闲、娱乐、会客、私晤、早餐、闲饮、等休闲娱乐空间。甚至将温泉引入室内,让客人更加贴近自然。这些空间的加入就将森波拉温泉酒店的“度假特色”凸显了出来,使它有别与城市酒店,特色鲜明,主题突出。
图10森波拉温泉度假酒店大堂服务台
图11森波拉温泉度假酒店客房
(五)森波拉温泉度假村客房建筑外部环境分析
建筑师在进行客房建筑平面方案设计时就要考虑到建筑外部的空间环境,为客房提供尽可能恰当的位置、空间、尺寸和景观方向。森波拉温泉度假村客房外部环境以大面积的自然生态植物为主,为客房营造出清新自然的外部环境。客房建筑的外立面开窗位置尽可能的选择面向外部美景的位置上,大面积的开窗,使建筑外部景观与室内空间交响呼应,引外部美景进入室内,这也是森波拉温泉度假村客房的一大特色(图12)。同时,客房外部的生态自然环境也影响到了室内设计的风格,室内多用木材做为装饰材料,这也是为了使室内设计风格与室外景观环境相协调、相统一的结果。
图12森波拉温泉度假村客房
三、森波拉温泉度假村旧客房建筑情况分析
(一)项目基地分析
该项目位于广东清远佛冈森波拉温泉度假村内,由三栋建筑组合而成,建筑整体结构坚固,但从外观和风格上显得较为老旧,与快速发展的度假村整体风格不符。三栋旧建筑在森波拉温泉度假村开发早期被用作简单的客房使用,起到了家庭旅馆的作用,为人们提供方便实惠的居住环境。但是,随着度假村的飞速发展,度假村整体风格的确定以及市场定位的提升,这些旧的客房建筑已经不能满足度假村发展的需求。森波拉温泉度假村以山地旅游、温泉疗养以及森林度假为特色。度假村内的客房建筑以现代与中国传统四合院相结合的园林特色为主,更加突出其“度假”的休闲与惬意(图13)。而森波拉温泉度假村内的这些旧客房建筑从内部功能划分上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今消费者的需求;其外观风格与假村内现今的客房建筑相差甚远,如果不及时加以设计改造的话,甚至会影响到度假村的整体风格与形象。因此,对森波拉温泉度假村内旧客房建筑的改造非常有必要(图14)。
图13森波拉温泉度假村客房建筑图14森波拉温泉度假村旧房
(二)流线与功能分区
森波拉温泉度假村内的这组旧客房建筑的客房面积较小,格局也不合理。原基地三栋建筑之间联系弱,交通流线,各自有各自的主要交通入口,这就使得建筑空间过于零碎,楼梯间数量过多。入口感觉差,缺乏理想的灰空间(即过渡空间)。
建筑、室内、景观之间缺乏联系,相互。建筑、室内与景观的完美结合是客房建筑首先应该突出表现的地方,而在这组旧客房建筑里却没有体现出来,没有将户外景观优势发挥出来。客房面积偏小,空间组合单一,空间功能划分不合理(图15)。
图15森波拉温泉度假村旧客房平面图
分析结论:
森波拉温泉度假村的设计原则是将建筑、室内、景观三者融合为一体,打造舒适、休闲的度假生活。而度假村内的这组旧客房建筑与这样的设计原则相差甚远,因此我们以建筑、室内、景观的完美结合为设计原则,分析出森波拉温泉度假村内的这组旧客房建筑缺点如下:
1.建筑外观普通,与森波拉温泉度假村整体风格不符;
2.室内格局比较单一、呆板,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今消费者对度假村的功能需求;
3.建筑是上世纪的民房建筑,属于混合结构,墙体受力,所以墙体不可随意拆除。这就制约了旧建筑的空间布局;
4.建筑内部与外部没有景观相衔接,使建筑内部环境与外部自然环境衔接突兀。
四、森波拉温泉度假村旧客房建筑改造设计方案
通过对森波拉温泉度假村内旧客房建筑的分析,发现这些旧建筑影响了森波拉温泉度假村的整体形象与风格,其自身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缺点,因此针对这些旧建筑所出现的问题,随之做出相应的改造方案:在保留原建筑结构的基础上,对建筑外观立面,内部空间以及室外景观进行设计,经过全新的设计与打造,使改造后的建筑最终功能完善,风格与森波拉温泉度假村整体相统一。
(一)建筑外观改造
1.建筑顶面改造
针对森波拉温泉度假村里的这组旧建筑外观简单普通,与森波拉温泉度假村整体风格不符的缺点;将3栋建筑连成一个整体,中心加建楼梯,改变原来的交通流线。通过合理加建屋顶,使其的“度假”味更浓。从图16(上)中可以看出最初对建筑原来的顶面处理过于累赘,而且风格过于拘束,所以发展出了图16(中)的构思,将一个大三角屋顶与原建筑的结合,在运用混凝土墙与木屋顶材质间的对比,产生现代休闲的感觉。但又鉴于三角符号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会使整个建筑的形式过于正式,缺乏休闲该有的轻松感,就再次进行了修改,得出图16(下)方案。通过合理加建钢结构,产生出一个与日光直接发生关系的灰空间,增加了建筑不同时间的光影魅力。而且还增加了基地建筑正立面的趣味性,材质间的对比,虚实的对比,使建筑更具有吸引力,旅客度假于此,感受建筑的
魅力,光的魅力,自然地魅力。
图16旧房外顶改造
2.建筑立面改造
原来建筑部分(图17)与加建部分共同作用,重新打造一个充满现代气息的外立面,为本来的建筑创作出一个奇妙的灰空间(图18)。
图17原来建筑部分图18改造后建筑外观
图19加建部分的灰空间处理加建部分产生了原建筑所需要的灰空间,灰空间连接了室内与室外。在不同的时候,日光与之发生关系,产生了不同的光影的效果,使整个建筑在不同的时候拥有不一样的表情,更具活力(图19)。正是因为灰空间的存在,使加建部分与原建筑部分更和谐的结合为一体。增加了建筑正立面的层次感与趣味性。每当日暮降临,灰空间则通过灯光的作用,转变了一副表情,变成了照明空间,让建筑在夜幕里更具标志性与易识别性。
通过加建部分,使建筑的立面层次更加丰富,更具现代感,同时注意细节的处理,虚实部分的结合,材质间的对比运用,使立面增加了趣味性。在屋顶的处理上,不采用连通整体的屋顶,这样既丰富了建筑的天际线,同时避免了因为建筑体量过大,而给人产生一种过于正式、严肃的感觉了(图20、图21)。经过更改造后的建筑外立面就与森波拉温泉度假村的现代建筑风格相吻合了。
图20建筑正立面
图21建筑背立面
(二)室内部分
这组旧客房建筑室内格局比较单一、呆板,已经不能够满足森波拉温泉度假村现今消费者的需求了。针对这个缺点,对这个建筑进行空间平面上的重新划分与设计。
客房面积加大,空间组合丰富,并拥有卫生间每间客房拥有一个庭院,将景观最大限度的融入室内。既保证了顾客的私密性,又更好的与大自然接触(图22—25)。利用楼间空间设计成楼梯间加建遮阳钢结构,创造灰空间,同时丰富了建筑立面造型,将景观、建筑、室内三者融为一体,相互联系(图26)。更加突出森波拉温泉度假村的特色。
图22客房1图23客房2
图24客房客厅室内效果图图25客房门厅室内效果图
图26建筑总平面图(三)景观部分
这组旧客房建筑内部与外部没有景观相衔接,使建筑内部环境与外部自然环境衔接显得突兀。因此结合建筑立面,细致处理每个庭院与原建筑部分、加建部分的联系,丰富整体立面的层次感,将建筑本来独特的外观与景观很好的融合为一体。
原来位于楼间的闲置空间设计成一个楼梯间作为休息平台使用,大面积的通透空间,使得此处的景观设计与外界森波拉度假村的森林资源交相呼应,在给客人提供了一个休息娱乐空间的同时,用景观衔接室内外空间,使得空间过度自然(图27)。休息平台还结合了中国传统合院建筑的空间处理元素——天井,将天井作为一个垂直交流的空间,联通上下两层。随着时间的不同,阳光的变化,光影也随之变化,使客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突出森波拉温泉度假村建筑现代与中国传统四合院相结合的园林特色(图28)。
图27休息平台二楼景观设计图28休息平台一楼天井的运用在庭院空间中,对庭院入口、中间庭院等多处的景观打造,营造出室内外的过渡空间,同时也丰富了建筑立面造型,将景观、建筑、室内三者融为一体(图29、图30)。更加突出森波拉温泉度假村贴近自然、亲近自然的特色。
图31森波拉温泉度假村内旧客房改造后外立面
结论
通过对广东清远佛冈森波拉温泉度假村当中的旧客房建筑的再次利用和改造,使旧建筑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与整个度假村中的风格特色统一到了一起(图31)。
如今,在我们的周边环境中,有很多的老旧建筑,是不是所有的这些建筑都无用呢?是否都一味的用重盖来毁灭那些老旧建筑。其实老房子也有它独特的味
图29庭院入口景观设计及庭院入口平面图
图30中间庭院景观设计及中间庭院平面图
通过这次对森波拉温泉度假村旧客房建筑改造项目的设计,让我将设计理论与实践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不仅让我体会了设计的全过程,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用设计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次作品是对自己设计能力的总结与提升,显然作品中还有不足的地方,我将总结经验,取长补短,继续进步。
参考文献
[1]丁建超.电脑美术与平面设计实例教程丛书-包装设计实例篇[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3-4.
[2]曾迪来.现代包装设计[M].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1-6.
[3]王苏.世界糖果市场趋势[J].中外食品,2005,10(1):59-60.
[4]王章旺.包装分类设计-设计基础[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14-31.
[5]Nicolas Aparicio.Efective Package Design[J].AMA Newsletter,2003,(9):1-3.
[6]陈港,唐爱民,张宏伟.现代纸容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7]李立群.商品包装装潢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77-124.[8]爱德华•丹尼森,理查德•考索雷;沈慧,刘玉民译.包装纸型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31-69.
[9]拉兹罗•鲁斯,乔治•L•威本佳;赵黎明译.包装设计图形手册[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54.
[10]孙诚.纸包装结构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36-136.[11]王德忠.包装计算机辅助设计[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99.[12]张大鲁,吴钰.包装设计基础与创意[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52-59.
致谢
毕业论文暂告收尾,这也意味着我在银杏学院的四年的学习生活既将结束。回首既往,自己一生最宝贵的时光能于这样的校园之中,能在众多学富五车、才华横溢的老师们的熏陶下度过,实是荣幸之极。在这四年的时间里,我在学习上和思想上都受益非浅。这除了自身努力外,与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
论文的写作是枯燥艰辛而又富有挑战的。老师的谆谆诱导、同学的出谋划策及家长的支持鼓励,是我坚持完成论文的动力源泉。在此,我特别要感谢我的导师万萱老师。从论文的选题、作品的草图、材料的选定、成品制作到最终的论文定稿,从内容到格式,从标题到标点,她都费尽心血。没有万萱老师的辛勤栽培、孜孜教诲,就没有我论文的顺利完成。
感谢艺术设计系的各位同学,与他们的交流使我受益颇多。最后要感谢我的家人以及我的朋友们对我的理解、支持、鼓励和帮助,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所做的一切才更有意义;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才有了追求进步的勇气和信心。时间的仓促及自身专业水平的不足,整篇论文肯定存在尚未发现的缺点和错误。恳请阅读此篇论文的老师、同学,多予指正,不胜感激!诚信承诺
一、本毕业设计和说明书是本人完成。
二、本毕业设计和说明书没有任何抄袭行为。
三、若有不实,一经查出,请学院严惩本人。
承诺人: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