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成员国按其份额分配的、可用于归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和清算成员国债权债务的账面资产。
2.货币危机---------指对一国货币的投机导致该种货币贬值或迫使货币当局通过急剧提高利率或耗费大量储备以保卫货币汇率的现象。
3.联汇制---------指要求发行港币钞票的银行在发钞时,必须按照1美元兑7。8港元的固定汇率水平向外汇基金交纳等值美元,从而获取港元发钞权的汇率制度。
4.欧洲债券---------指在货币发行国以外以该种货币为面值发行的债券。
5.购买力平价----------两种货币购买能力的比值。
6.特里芬难题----------指国际货币发行国难以同时在保证国际货币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的不断增长需求与保持该国际货币币值稳定之间的冲突。
7. 国际清偿力--------指一个国家无须采取任何影响本国经济正常运行的特别调节措施,即能平衡国际收支逆差和维护其汇率稳定的总体能力。
8. 丁伯根原则------要实现N种的目标,至少需要相互的N种有效的工具。
9. 杠杆租赁----------指一家租赁公司先出一小部分资金,其余的通过租赁把租赁物件作为抵押,以转让收取租金的权利作为附加担保的租赁形式。
10. 外汇会计风险---------也称外汇结算风险,指公司在将功能货币转换为记账货币时,由于外汇汇率的变动而是賬面价值发生变化的可能。
11.票据发行便利-------是一种中期融资安排,根据这种安排,以商业银行的包销承诺为条件,借款人可以以发行短期票据的形式获取中期资金的融资形式。
12. 货币互换交易---------是指交易双方发挥各自借款优势,相互交换所借货币种类的交易形式。
12.动态的外汇概念--------是指一国货币兑换为另一国货币以清偿国际间债务的金融活动。
14.国际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财政局、银行或外汇管理机构)持有的用于稳定汇率、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和偿付对外债务的储备资产,亦称国际储备。
15.汇率-------指一货币当局为达到一定的目的,通过金融法令的颁布、的规定或措施的推行,把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比价的确定或控制在适度水平而采取的手段。
16.节税租赁--------指一国享有投资税收优惠的出租人与海外承租人之间达成的租赁交易。
二.判断题
1.国际收支逆差会引起一国外汇储备流失,进而影响本国货币供应量减少。(√)
2.弹性论采用的是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 × )
3.在直接标价法下,较低的价格为外汇卖出价,较高的价格为外汇买入价。(×)
4.马歇尔—勒纳条件是指货币贬值后,只有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之和大于1,贸易收支才能改善。(×)
5.利率平价论,主要是讲短期汇率的决定。其基本条件是两国金融市场高度发达并紧密相联,资金流动无障碍。(√)
6.在金本位制度下,实际汇率波动幅度受制于黄金输送点。其上限是黄金输入点,下限是黄金输出点。(×)
7.对于一个基本经济状况良好的国家来说,不会发生货币危机。 (×)
8.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扩张对于刺激经济增长是有效的。(√)
9.为避免各国在国际收支进出口交易上的重复计值, IMF 规定各国进出口均采用 CIF 价计值。(×)
10.实施外汇管制的国家应持有较多的国际储备。(×)
11. 货币分析理论认为,国际收支失衡的根本原因是国内货币供应与需求的失衡。(√)
12. 特别提款权是IMF给会员国的一种特别支付手段,可同外汇一样用于各类国际支付。(×)
13. 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是建立在固定汇率基础之上的。(×)
14. 2005年7月21日以后,我国实行的是以美元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15. 欧洲货币市场的存贷款利差一般大于各国国内市场的存贷款利差。(×)
16.当一国有较大的国际收支逆差时外汇汇率有上升趋势。 (√ )
17. 汇率属于支出调整中的一种。 (× )
18.在间接标价法下,当外国货币数量减少时.称外国货币汇率下浮或贬值。(× )
19.A国对B国货币汇率上升,对C国下跌,其有效汇率可能不变。(√ )
20.套汇与套利行为的理论基础是一价定律。(√ )
21.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实现。(× )
22.国际借贷说实际上就是汇率的供求决定论。(√ )
23.买方信贷就是由卖方银行给予买方提供的信贷。 (√ )
24.“牙买加协议”之后,黄金不再成为货币制度的基础,因此黄金不再列入一国的国际储备。 (× )
25.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特别强调预期在危机中的作用。(× )
26. 纸币本位制下,汇率的决定基础是铸币平价。 (× )
27. 当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出现问题时,可以向世界银行申请贷款。 (× )
28. 根据利率平价理论,低利率货币远期会发生升水现象。 (√ )
29. 我国外汇管理条例中的“套汇”是指在外汇市场中利用汇率差异而谋利的行为。 (× )
30.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的浮动汇率制度。 (× )
三. 简答题
1、选择汇率制度需考虑的主要因素。
答:( 1)本国经济的结构性特征。如果是小国,则宜选固定汇率;如果是大国,则宜选浮动汇率。(2)特定的目的。如要控制国内通货膨胀,宜选固定汇率;如要控制国外通货膨胀输入,宜选浮动汇率。(3)地区性经济合作情况。如果经济关系密切,宜选固定汇率;否则,不宜选固定汇率。(4)国内外条件制约。在国际金融市场力量非常强而本国干预市场实力不强的情况下,很难采取固定汇率。
2.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
参考要点:国际收支平衡表一般包括:
(1)经常帐户,经常帐户下面包括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四个项目;
(2)资本金融项目,下面包括资本和金融两个帐户;
(3)净差错与遗漏;
(4)总差额;
(5)储备与相关项目。
3.简述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
参考要点:(1)管理较松;
(2)调拨方便;
(3)税收负担少;
(4)可选货币多样;
(5)资金来源广泛;
(6)市场的形成不以所在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巨额的资金积累为基础。
4、一国实施直接管制的形式有哪些?
答:根据实施的不同对象,直接管制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
( 1)对价格的管制。这一管制常体现为对物价及工资制定最高(低)。为保证这一限价措施发生效力,还可以伴有对相应商品的数量配给措施。
( 2)对金融市场的管制。这一管制的主要形式是对各种利率制定界限,对贷款及资金的流出入数量实行限额控制。
( 3)对进出口贸易的。这包括对不同商品的有区别的关税措施、各种非关税壁垒如进口配额、进出口许可证等。
( 4)对外汇交易的。对外汇交易的主要有三部分内容:一是对货币兑换的管制;二是对汇率的管制;三是对外汇资金收入和运用的管制。
5、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国际资本流动又称国际资本转移,指资本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或者说,一国居民向另一国居民贷款或购买资产所有权的活动。按照周转时间的长短,可分为长期资本流动和短期资本流动;按照其存在的形态,可分为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证券投资、国际信贷以及其他国际资本流动。 (2分)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种:
( 1)资本边际收益差异。各国之间的资本边际收益率的差异,是导致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的一种基本的、长期的因素。这种差异是由以下的原因所致,诸如各国的储蓄和资本货物的存量与其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供应量相比,丰裕程度、技术、管理能力、储蓄偏好等有差异。在一个完全竞争、没有风险、资金可以自由移动的环境里,资本将从边际收益率低的地区流向边际收益率高的地区。因而在几个国家中利率上升,而在其他国家利率不升的情况下,资金会从利率低的地区流向利率高的地区。
( 2)安全性。影响投资者对国内和国外单位的各种债券进行选择的第二个因素是对本金的相对安全程度。凡是债券都有违约的风险和利率今后可能上升的市场风险。除此之外,还有政治风险和外汇风险。这些都会对资本流动产生影响。
( 3)相对流动性。如果某国货币的短期债券有很高的流动性,它就会成为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投资对象。如果预期相对流动性发生变化,就会导致资金大规模流动。
6、简述欧洲货币体系的内容
答:( 1)创设欧洲货币单位(ECU) 。 欧洲货币单位是欧洲货币体系的核心,它是一个货币篮子,由欧共体 12个成员国的12种货币组成,每种货币在篮子中的比重是由各国在共同体内部贸易总额以及GNP中所占份额加权平均计算得到的。(4分)(2)建立欧洲货币基金 。( 2分) (3)创建双重中心汇率制度 。 成员国货币与ECU确定中心汇率,规定波动幅度,并由此确定成员国之间的货币平价和相应波动范围;两种汇率干预体系:“货币篮”和“平价网”。
7.简述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答案要点: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有:
(1)偶然性、季节性因素导致的失衡;
(2)货币供给过多导致的失衡;
(3)经济的周期性变化导致失衡;
(4)经济结构与国际市场需求结构不适应导致的失衡;
(5)投机资本流动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
8.简述纸币流通条件下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答案要点: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主要有:(1)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2)两国利率水平的比较;(3)两国通货膨胀率的差异;(4)经济增长率;(5)的财政状况;(6)的市场干预;(7)市场预期心理因素;(8)不稳定的投机资本流动。
9.简述国际资本流动对流出国的经济效应。
答案要点:国际资本流动对资本流出国的经济效应主要表现在:(1)国际收支调整效应。(2)技术转移效应;(3)贸易进出口效应;(4)产业结构效应;(5)金融体系扩张效应。
10.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的主要思想。
答案要点:第二代货币危机是由80年代中期由奥波斯特菲尔德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货币危机发生的原因是货币贬值预期的自我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投机者要不要对货币进行冲击和货币当局要不要对汇率进行干预以保持其稳定,都在进行成本——收益比较。
其中投机者的收益主要来自于汇价差,而其投机的成本则在于货币市场利率提高带来的损失。维护固定汇率制的收益主要体现在:一是具有稳定的外部环境;二是有助于维护本币信用;三是可以获得一致性的好声誉。维护固定汇率制的成本在于实施高利率带来的负效应。
当进行比较以后,收益大于成本时,就维护汇率稳定;而一旦维护汇率稳定的收益小于成本时,就会放弃固定汇率,货币危机就会爆发。
第二代危机理论强调了3点:(1)市场预期在危机中的作用;(2)货币危机的发生过程同时也是投机者与的搏弈过程;(3)防范货币危机的有效措施是提高的可信性。
11、请论述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的优缺点。
答:固定汇率制的优点在于较为固定的汇率有利于投资者核算自己的成本和收益,形成稳定的盈利预期,或者说,国外流入资金的风险贴水较低,从而有利于吸引外资。 固定汇率制的不利影响,一方面是不能灵活反映外汇供求关系,使汇率的市场性丧失或削弱;汇率市场性的丧失或削弱又使其不能反过来调节外汇的供求关系,自动调节功能大大降低,因而只能由调节。但确定汇率的弊端十分明显:一是受到主观影响,如果能力不强还会出现重大失误;二是受到客观因素的牵制,汇率的确定和变动涉及到各方面利益,不得不充分考虑;三是受不同目标的牵制,汇率目标可能和其他目标相冲突,若汇率水平脱节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就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另一方面,“蒙代尔三角”理论认为,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和货币三者不可能兼顾,只能牺牲其中之一而保证实现另外二者。在资本自由流动的前提下,坚持固定汇率就要放弃货币的自主性、性和有效性。 浮动汇率制能够克服固定汇率制的不足,一方面,它能够灵活的反映外汇供求关系,使汇率更具有市场性,从而反过来自动调节外汇供求;另一方面,浮动汇率不存在“蒙代尔三角”的困扰,能够使货币更具有自主性、性和有效性。 但是,浮动汇率制不利于投资者形成稳定的盈利预期,从而不利于外资的引进;同时,浮动的汇率容易导致价格的波动,给抑制通货膨胀造成困难。
12、国际金融市场由哪些部分组成?
答:国际金融市场由三大市场构成: 第一种是外国金融市场。该市场实际上是国内金融市场的对外延伸,是资金在一国国内金融市场上发生流动的部分。在该市场上,资金流动仍然利用一国的国内市场进行,而且非居民一般使用市场所在国发行的货币进行交易,并受到该国金融市场上的惯例与法令的约束,例如外国居民在本国金融市场上的筹资活动。第二种是欧洲货币市场,即在某种货币发行国境外从事该种货币借贷的市场。该市场上的资金流动利用与各国国内金融市场相的市场进行,交易的货币一般不是由市场所在国发行的,且基本上不受任何一国国内法令的约束,在利率和业务上有自己的特点。第三种是外汇市场。从事货币兑换的外汇市场是国际金融市场的基础,因为资金在国际间流动的前提是:作为载体的货币是可兑换货币。
13 、简述影响国际储备需求数量的主要因素。
答:( 1 )进口规模。特里芬认为一国国际储备的合理数量约为年进口总额的 20%-50% 。
( 2 )进出口贸易(或国家收支)差额的波动幅度。幅度越大,对储备的需求就越大。
( 3 )汇率制度。如果一国采取的是固定汇率制度,并且不愿意经常性的改变汇率水平,那么相对而言他就需要持有较多的储备,以应付国际收支可能发生的突发性巨额逆差或外汇市场上爆发的大规模投机。反之,一个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其储备的保有量就可相对较低。
( 4 )外汇管制。实行严格外汇管制的国家。储备保有量可相对较低。
( 5 )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和调节的效率。调节调节国际收支差额的效率越高,储备需求就越少。
( 6 )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越高,储备的保有量就应该越低。
( 7 )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金融市场越发达,保有的国际储备便可相应减少。
( 8 )国际货币合作和国际资金流动情况。
14、简述根据单一指标法确定的最适度通货区的标准
答:( 1)要素流动法。(2)经济开放性。(3)低程度的产品多样性。(4)国际金融的一体化。(5)一体化程度。(6)通货率相似性。
15.简述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类型。
答案要点:按发生的原因,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类型有:
(1)因偶然性、季节性因素导致的失衡;
(2)因货币供给过多导致的货币性失衡;
(3)因经济的周期性变化导致的周期性失衡;
(4)因经济结构与国际市场需求结构不适应导致的结构性失衡。
16.简述世界银行的贷款原则与贷款方向。
答案要点:世界银行的贷款原则是:(1)贷款对象是成员国;(2)由提供担保;(3)必须用于申请国特定的生产性项目;(4)必须是不能以合理条件从其他渠道获得资金;(5)成员国必须有偿债能力。
世界银行贷款的方向主要是:农业、能源、开发金融公司、人口计划、 非项目贷款等,近年新增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贷款。
17.简述企业在签订涉外经济合同时应如何防范外汇风险。
答案要点:企业在签订涉外经济合同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外汇风险的防范:
(1)选择好交易中的计价结算货币;(2)选择好适当的结算方式;其中尽可能选用收款及时、安全的结算方式;(3)根据结算货币的币值走势,适当调整进出口报价。
18.简述项目融资与一般的银行贷款融资的区别。
答案要点:项目融资和一般的银行贷款融资的主要区别在于:在银行贷款融资中,借款企业承担项目的风险,并用其财产提供担保,因此借款企业要求有一定的资信。在项目融资中,贷款人也要承担项目风险,风险担保则仅限于该项目,还款来源是该项目未来的收益,项目的成败对贷款人能否收回贷款具有决定意义,而与融资企业的财务状况关系不大。简要地说,在一般银行贷款融资中,贷款银行主要看借款企业的财务状况与资信;而在项目融资中,银行主要看项目市场情况。
四.计算题
1.已知:美国纽约市场
美元/法国法郎 6.8800—6.00
美元/德国马克 2.0100—2.0200
求:德国马克/法国法郎的卖出价与买入价;法国法郎/德国马克的卖出价与买入价。
答:套算德国马克/法国法郎的卖出价与买入价的方法:
将德国马克的数字处于分母的地位,但卖出价与买入价换位即买入价倒在卖出价
位置上;卖出价倒在买入价位置上。将法国法郎的数字处于分子的地位,卖出价
与买入价不易位,仍为6.8800—6.00。
(1)所得之数即为德国马克/法国法郎的卖出价与买入价。
德国马克/法国法郎的卖出价为(6.8800/2.0100)=3.4229
德国马克/法国法郎的买入价为(6.00/2.0200)=3.4109
如求法国法朗/德国马克的卖出价与卖入价,其方法如下,即:
将法国法朗的数字处于分母地位,卖出价与买入价易位,即由6.88—6.换位为 6.—6.88将德国马克的数字处于分子地位,卖出价与买入价不易位,仍为 2.0100—2.0200。
(2)/(1)所得之数,即为法国法郎/德国马克卖出价与买入价。
法国法郎/德国马克的卖出价为(2.0100/6.00)=0.2917
法国法郎/德国马克的买入价为(2.0200/6.8800)=0.2936
2.已知:纽约外汇市场
即期汇率 3个月远期
美元/瑞士法郎 1.6030—40 140—135
求瑞士法郎/美元3个月远期点数。
答:计算程序与方法:
代入公式P×=P/(S×F),P×为瑞士法郎/美元的3个月远期点数;
P为0.0140—0.0135;S为1.6030—1.6040;F为
1.6030 1.6040
-)0.0140 -)0.0135
1.50 1.5905
3. 若某日: 纽约市场:GBP1= USD 1.4410/20
伦敦市场:GBP1 = CHF 5.4650/60
瑞士市场:USD1 = CHF 3.2566/73
若不考虑费用,利用100万瑞士法郎套汇,是否可获利?获利多少?(要求写出过程)
1.答案要点:(1)套汇可行性的判断:
将这三个市场的买入价相乘:1.4110 ×0.1829 ×3.2566=0.8583
三个市场的卖出价相乘:1.4420× 0.1830 ×3.2573=0.8596
可见:在这三个市场上进行套汇是可行的。
(2)套汇方向与收益:
CHF------USD-----GBP-----CHF
如果以100万瑞士法郎投入,按照以上方向可获利16.35万瑞士法郎。
4.在一个时期,美国金融市场上3个月美元定期存款利率为12%,英国金融市场上3个月英镑定期存款利率为8%,假定当前美元汇率为GBP1=USD2.000,3个月的美元期汇贴水为10点。现在某个投资者有10万英镑。
试问:(1)投资者应选择何种货币存款比较划算?
(2)该投资者可以获利多少?
答案要点:
(1)根据题中条件可知,三个月美元期汇率为:USD 1= GBP 0.49
投资者若存入美元,并作期汇交易:
三个月本利和=10×2.000×(1+12%×3/12)=20.6万美元=10.094万英镑
投资者若存入英镑:
三个月本利和=10×(1+8%×3/12)=10.20万英镑
显然,该投资者应该选择英镑存款比较划算。
(2)存入3个月英镑比存入3个月美元可以多获利10.20-10.094=0.106万英镑
5.设欧洲货币市场的汇率如下:
纽 约: USD 1=DEM1.9105
法兰克福: GBP 1=DEM3.7795
伦 敦: GBP 1=USD2.0045
问: (1)三地套汇是否有利可图?
(2)若以100万美元套汇,试计算净获利(不考虑其他费用)。
答案要点:
(1)套汇可行性的判断:
将这三个市场的汇率相乘:1.9105 ×2.0045 ×1/3.7795=1.0133
可见:这三个市场上汇价存在着差异,在这三个市场上进行套汇是可行的。
(2)套汇方向与收益:
在本例中,套汇的运作方向有两个:
USD——DEM——GBP——USD(正确)
USD——GBP——DEM——USD(错误)
按照第一个方向,加入投入1美元,其结果如下:
USD1—DEM1.9105——GBP0.5055——USD1.0133
显然,如果投入100万美元,则可获利:100万×(1.0133-1)=1.33万美元
7. 美国通货膨胀率为4%,法国通货膨胀率为6%,美国和法国的实际利率为年利率2%,
问:(1)假定现行汇率为FRF1 =USD0.20,根据购买力平价,一年后的汇率是多少?
(2)美国和法国名义利率是多少?根据利率平价,法郎远期汇率是多少?
答案要点:
假设美国是本国,法国是外国,即期汇率则为直接标价法。
(1)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
即:一年后的远期汇率为FRF1 =USD0.1960
(2)美国名义利率=2%+4%=6%
法国名义利率=2%+6%=8%
根据利率平价
可得
即:根据利率评价,法郎远期汇率为:FRF1 =USD0.1960
8.在伦敦外汇市场上,英镑兑美元的汇率为 GBP/USD=1.4457 ,英镑和美元利率分别是 7.5% 和 6.5% ,如果利率平价条件成立,则 GBP/USD 三个月的远期汇率为多少?
参:
根据利率平价理论,美元与英镑的收益率应该一致,则有
1+6.5%*3/12=F/1.4457*(1+7.5%*3/12)
F=1.4422,即1英镑=1.4422美元(或者在计算时有四舍五入,可以算出1.4421,也算正确)(7分)
或先计算升贴水率,有 X/1.4457=(7.5%-6.5%)*3/12
X=0.0036,高利率货币英镑远期应该贴水,故远期汇率为F=1.4457-0.0036=1.4421,即1英镑=1.4421美元
五.案例讨论
1、2005年6月,美国C公司的德国子公司C1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了资金的不足,而此时其法国子公司C2正好有5000万法国法郎的资金闲置,总公司决定C1资金问题由C2的资金调出来解决。此时欧洲货币市场各银行的外汇报价如下:
答案要点:
(1)本案例的实质问题在于:将5000万法国法郎资金转换为德国马克,其中转换为马克数最多的方案就是最佳的资金调度方案。
(2)根据所给的资料,在本案例中,可以选择的资金调度方案有6种,分别是:
①在法国银行:直接将法国法郎转换为德国马克,5000万法国法郎可以转换为马克的数量为:5000/1.9499=25.2341万马克
②在德国银行:直接将法国法郎转换为马克,5000万法国法郎可以转换为马克的数量为:5000×0.5128=25.00万马克
③在美国银行,先将法郎调换为美元,再将美元调换为马克,则5000万法国法郎可以转换为马克的数量为:(5000/5.3277)×2.7307=2562.7381万马克
④先在法国银行将法国法郎兑换为美元,再在美国银行将美元兑换为马克,则5000万法国法郎可以兑换的马克数为:(5000/5.3260)
2、试分析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高增长的原因及对经济的影响。
参考要点:
(1)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一直处于快速的增长之中,从2001年的2122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底的10663亿美元,成为我国对外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
(2)从外汇储备的来源渠道来讲,我国外汇储备的高增长主要与我国国际收支长期以来的双顺差格局有关。其中:
经常项目持续性顺差的产生,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①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成为世界分工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②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产品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实现了外贸出口的快速增长;③国内储蓄大于投资,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对出口存在着高度的依赖性;④大量资源性产品出口及出口退税,也刺激了出口的快速增长。
资本与金融帐户顺差的出现,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①中国经济高增长吸引了大量的国际直接投资;②经济高增长预示着人民币会升值,在这种预期下刺激了国际套汇资本的流入;③美国9.11事件发生以后,世界经济预期不看好的环境下,而中国经济却一枝独秀,加之中国具有广阔的国内市场潜力,使得受利益驱动的国际资本大量涌入中国市场;④资本项目开放的程度日益加深,大量中国企业开始走向国际市场,从国外融资。
(3)高额的外汇储备及其增长为中国经济带来了一系列的效应。其正效应体现在:一是增强了干预外汇市场和平衡国际收支的能力;二是增强了中国的国际清偿力;三是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其负效应体现在:一是高额的外汇储备会带来通货膨胀压力;二是存在着高昂的机会成本;三是容易招致贸易磨擦;四是对人民币形成巨大的升值压力。
3、请简述国际金融五大平价关系的主要内容,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
( 1)购买力平价学说(The 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这又称为“三 P”说是由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G.Cassel)于1922年系统提出,是当今汇率理论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其基本命题:两种货币的购买力是决定两者汇率的基础。或者说,两国纸币的汇率可由两种货币的购买力之比来决定。购买力平价的形式有两种:静态和动态。前者不考虑时间因素,而后者考虑时间因素。
( 2)费雪效应(THE FISHER EFFECT)
费雪效应:持续通货膨胀与利率的长期关系。把各国之间的利差表达为各国预期通货膨胀率之差,有助于讨论利率是怎样影响汇率的预测。费雪效应首先把利率分成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名义利率是随着通货膨胀的变化而变化:名义利率 =实际利率+预期通货膨胀变化率;
( 3)国际费雪效应(THE INTERNAITIONAL FISHER EFFECT)
国际费雪效应是指两国汇率的变动率(上浮或下浮)与两种货币的名义利率之差相联系。本质上,低息货币预期汇价会上浮,高息货币预期汇价将下浮。这个关系暗含的假定条件是:一价定律成立(用实际回报率表示)和没有实施干预,这时,两种货币的利差将等于(反映)两国的通货膨胀之差,
( 4)利率平价理论(INTEREST RATE PARITY)
利率平价理论是一种流行甚广,很有应用价值的理论。 Interest Rate of Parity是指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差异,近似等于两国利率之间的差异。换句话说,汇率的远期升贴水率等于两国利率之差,当汇率变动等于(或抵销)利率之差时,金融市场处于均衡状态:
id=本币利率
if=外币利率
F=远期汇率
S=即期汇率
( 5)远期-即期汇价关系(THE FORWARD-SPOT RELATIONSHIP)
即外汇的远期汇率等于预期的远期外汇的即期汇率:
E(S 2 )=F 1
在这个公式中,抽象了交易费用。它的经济学含义是时间(现在和到期日之间)的均衡条件。
国际金融的五种平价条件是在假设一价定律存在的情况下成立。
4、请简述国际金融五大平价关系的主要内容,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 1)购买力平价学说(The 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这又称为“三 P”说是由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G.Cassel)于1922年系统提出,是当今汇率理论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其基本命题:两种货币的购买力是决定两者汇率的基础。或者说,两国纸币的汇率可由两种货币的购买力之比来决定。购买力平价的形式有两种:静态和动态。前者不考虑时间因素,而后者考虑时间因素。
( 2)费雪效应(THE FISHER EFFECT)
费雪效应:持续通货膨胀与利率的长期关系。把各国之间的利差表达为各国预期通货膨胀率之差,有助于讨论利率是怎样影响汇率的预测。费雪效应首先把利率分成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名义利率是随着通货膨胀的变化而变化:名义利率 =实际利率+预期通货膨胀变化率;
( 3)国际费雪效应(THE INTERNAITIONAL FISHER EFFECT)
国际费雪效应是指两国汇率的变动率(上浮或下浮)与两种货币的名义利率之差相联系。本质上,低息货币预期汇价会上浮,高息货币预期汇价将下浮。这个关系暗含的假定条件是:一价定律成立(用实际回报率表示)和没有实施干预,这时,两种货币的利差将等于(反映)两国的通货膨胀之差,
( 4)利率平价理论(INTEREST RATE PARITY)
利率平价理论是一种流行甚广,很有应用价值的理论。 Interest Rate of Parity是指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差异,近似等于两国利率之间的差异。换句话说,汇率的远期升贴水率等于两国利率之差,当汇率变动等于(或抵销)利率之差时,金融市场处于均衡状态:
id=本币利率
if=外币利率
F=远期汇率
S=即期汇率
( 5)远期-即期汇价关系(THE FORWARD-SPOT RELATIONSHIP)
即外汇的远期汇率等于预期的远期外汇的即期汇率:
E(S 2 )=F 1
在这个公式中,抽象了交易费用。它的经济学含义是时间(现在和到期日之间)的均衡条件。
国际金融的五种平价条件是在假设一价定律存在的情况下成立。
5、分析固定汇率制的主要优缺点。
参考要点:
固定汇率制的主要优点,是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由于固定汇率制是两国货币比价基本固定,或汇率的波动范围被在一定幅度之内,它就便于经营国际贸易、国际信贷与国际投资的经济主体进行成本和利润的核算,也使进行这些国际经济交易的经济主体面临汇率波动的风险损失较小,而有利于这些国际经济交易的进行与发展,从而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但是,固定汇率制也有突出的缺点:
(1)汇率基本不能发挥调节国际收支的经济杠杆作用。
(2)固定汇率制有牺牲内部平衡之虞。由于汇率基本不能发挥调节国际收支的经济杠杆作用,一国当国际收支失衡时,就需采取紧缩性或扩张性财政货币,这会使国内经济增长受到抑制和失业扩大,或者是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严重化。
(3)易引起国际汇率制度的动荡与混乱。 一国当国际收支恶化,进行市场干预仍不能平抑汇价时,该国最后有可能采取法定贬值的措施。
6.试述欧元的“趋同标准”及欧元推行存在的内在矛盾。
参考要点:
(一)欧元趋同标准:
《马约》规定;申请加入欧洲货币联盟的欧盟成员国,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预算赤字不超过其GDP的3%;
(2)债务总额不超过其GDP的60%;
(3)长期利率不高于三个通货膨胀率最低国家平均水平的2%;
(4)消费物价上涨率不超过三个情况最佳国家平均值的1.5%;
(5)两年内本国货币汇率波动幅度不超过ERM规定。
欧元的推行,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
(1)人为地硬性趋同标准,改变不了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
(2)欧洲银行执行统一的货币与成员国保有的财政发生矛盾时,协调难度很大;
(3)欧盟扩大、欧元推行必然加剧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
7.单一汇率与多种汇率
参考要点:凡是一国对外仅有一个汇率,各种不同来源与用途的收付均按此计算,称为单一汇率。多种汇率:一国货币对某一外国货币的汇价因用途及交易种类的不同而规定有两种或 两种以上汇率,称为多种汇率,也叫复汇率。
8.买方信贷与卖方信贷
参考要点:买方信贷与卖方信贷是出口信贷的两种形式在大型机器装备或成套设备贸易中,由出口商(卖方)所在地的银行贷款给外国进口商(买方)或进口商的银行,以给予融资便利,扩大本国设备的出口,这种货款就是买方信贷。
在大型机器设备与成套设备贸易中,为便利出口商以延期付款方式出卖设备,出口商所在地的银行对出口商的提供的信贷就是卖方信贷。